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义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74-2275
风湿病属中医“痹证”之范畴,大体上包括了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风湿病属难治之疾。笔者遵守中医之古训,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之进展,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对疼痛之认识及治疗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难治之症。能否控制疼痛对患者之生活质量及工作有重要的影响。1.1疼痛的病因病机1.1.1寒湿痹阻人体营卫气血失调,寒湿外邪侵袭,经脉气血为寒湿之邪所凝闭,气血经脉阻滞不通,可致关节冷痛重着,痛处不移等症。1.1.2热毒痹阻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风寒湿入侵机体…  相似文献   

2.
简述中医学对风湿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辨证论治、分期论治、对药应用、基础方或单方单药应用等特色治疗方法,同时介绍一些医家对风湿痹证的不同认识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治疗风湿病的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从事风湿病诊治工作已近30年,在此期间不断摸索探讨,本文重点回顾我治疗此病及相关各病的认识管见。 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源于《内经》,奠基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建立了中医痹证辨证用药体系,其方具有药少力专、针对性强的特点。但由于受历史条件局限, 也不乏其片面性,其一,用药偏温;其二,虽然也用参芪之品,但扶正力度不够,特别对于顽固痹证的治疗,除补益气血,还要补益肝肾。风湿病的完善充实于后世医家,经方的灵活化裁,不失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法,以阴阳为纲,辨风、寒、湿、瘀、毒之偏盛,察气、血、肝、肾之虚实,把经…  相似文献   

4.
运用大剂量青风藤治疗风湿病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风藤 ,又名清风藤、寻风藤、大叶青绳儿 ,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 enium acutum(Thunb.) Rehd.etwils的茎藤。《中药志》称其苦、辛、平 ,有小毒。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水、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鹤膝风、肢节肿痛、肢体麻痹、瘙痒、水肿、脚气、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自拟青风藤汤 ,使用大剂量青风藤治疗风湿病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青风藤汤及使用方法在青风藤汤中 ,青风藤的用量要够大 ,这是本方治疗的关键。组成 :青风藤 30~ 40 g,秦艽 15 g,寻骨风 15 g,何首乌 2 0 g,忍冬藤 15 g…  相似文献   

5.
6.
一、用草药治疗风湿病,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风湿病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两则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平 《中医药学刊》2001,19(5):485-486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包积液是病情严重、病变活动的征象,乃久病顽痹,风寒湿热诸邪由表入里,由经入脏,内舒于心所致,治宜滋肾清热、养心通脉、泻肺利水而获效验。成人Still's病是病因未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归属于“湿温”、“痹证”等范畴,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包积液、成人still's病二则治验。  相似文献   

9.
1倡导传统的东方医学的科研思路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基础上,吸取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并不断地通过实践所验证的一门科学,经过不断总结和完善发展起来的,中医药治人而病自治,人为本,病为标的理论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0.
提出治疗风湿病的经验:1、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如忍冬藤,生石膏与川草乌同用,生熟地、制首乌、杞子与水牛角、草河车,蛇舌香同用等。2、以重剂取效,如青蒿60克以退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白芍60克养阴柔肝,黄芪30~60克治狼疮性贤炎。3、祛风除湿同时注重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寒热燕用,补通并举是治疗风湿病的两大法则,燕对寒热并用湿热配寒凉,寒凉配温热以及温通并举中,健脾养胃,活血通络,补益肝肾,通经活络的理论依据。药物的具体运用等进行了阐述,从而指出掌握的这两大法则,将有助于提高风湿病临床之疗效。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包积液是病情严重、病变活动的征象,乃久病顽痹,风寒湿热诸邪由表入里,由经入脏,内舍于心所致,治宜滋肾清热、养心通脉、泻肺利水而获效验.成人Still's病是病因未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归属于"湿温"、"痹证"等范畴,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包积液、成人still's病二则治验.  相似文献   

13.
李国衡治疗风湿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衡老先生为魏氏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主要传人,深得魏氏学术的真谛,并有所发展。先生治学严谨,博采众长,在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治疗伤科常见的风湿病的经验作一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4.
汪建辉 《中医研究》2010,23(10):68-69
张延昌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老中医,采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三十余年。他潜心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挖掘古代医籍的精髓,古方今用,融会贯通,将《武威汉代医简》方药应用到风湿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张主任学习,总结了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气熏蒸患处 ,待温后以药液淋洗全身各部的一种治疗方法。采用全身熏洗法治疗风湿病效果显著。将配方药物煎煮开后 ,倒入浴盆内先蒸气熏身 ,待药液不烫时再进行反复全身淋洗。1.夏木夏玛努 ,女 ,6 4岁 ,哈萨克族 ,农民 ,1992年 5月 12月入院。主诉 :右侧臀部至膝关节酸痛 ,难以行走 ,时伴抽搐 ,无咳嗽、喷嚏 ,关节无红肿 ,右腿抬高试验 :阳性。诊断 :坐骨神经痛。治疗 :哈医药熏洗。处方 :木瓜 2 0 0g ,川芎10 0g ,细辛 10 0g ,桂枝 15 0g ,地龙 10 0g ,羌活、独活各 15 0g ,川乌 10 0g ,蜈蚣 2 0条 ,艾…  相似文献   

16.
仝小林教授在《黄帝内经》痹病的基础上提出了"脏腑风湿病"的概念。笔者据此结合女性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提出"胞宫风湿病"的概念以涵盖一类与子宫、卵巢等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及功能相关的疾病。此类疾病的病因为外感风寒湿邪;发病与女性"多虚""多瘀"的体质特点有关;若邪气伏留、盘踞胞宫,易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治疗上强调散邪、透邪,体现在经期给药时侧重活血,顺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非经期则侧重扶正壮阳,散寒、除湿,增强抗邪能力,消邪气于无形。  相似文献   

17.
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临床常见 ,但由于其中许多疾病病因不清 ,病理机制复杂 ,牵涉内脏病变较多 ,治疗上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就药物治疗来说 ,目前常用的作为症状用药的非甾类消炎药、改善病情用的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外 ,还有一些慢作用药 ;但其疗效均不十分确切 ,而且一些药物还有很多副作用。因此结合中国国情 ,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 ,以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正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由于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虽然在中医古籍中将之归于“痹”证范畴 ,但因其内涵太广 ,应用…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本人2005年接诊患者513例,女348例,男165例,其中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4~45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20~43岁,男女患者风寒湿型占该病的85%左右。2分型治疗2.1风寒湿型(慢性风湿病):女性患者182例。症状因受风气偏胜所致,手足关节和腰背等处疼痛没有固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03,20(5):16-17
学科要发展必须搞好规模建设和内涵建设,学科规模的拓展需要领导的支持和部门的配合,要懂得瞅准机会,抢抓机遇。学科内涵的建设则要靠学科自身的努力,即学科带头人的策划和学科成员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20.
娄多峰治疗风湿病经验撷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主要从事虚邪瘀说,创虚邪瘀辨证,行综合的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