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虽已少见,但死亡率仍较高。抗生素的应用可改变其自然病程,特别是隐匿性中耳乳突炎诊断较困难,以至延误治疗。本文就其发病、症状、诊断及治疗的有关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CT特征与诊断。材料与方法:临床与X线拟诊慢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及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患者65例行中耳乳突CT薄扫,31例34耳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中耳乳突溶骨性改变18例19耳(5588%,19/34);中耳乳突胆脂瘤13例15耳(3312%,15/34);乳突气房、鼓窦、听骨破坏34耳(100%,34/34);天盖、乙状窦板破坏23耳(6765%,23/24);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6耳(1765%,6/34);脑脓肿2耳(588%,2/34)。结论:根据中耳乳突骨质破坏及软组织密度影,基本上可以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同时为中耳乳突手术路径、范围、重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6年中(1983~1988)对244个小于3岁儿童进行了电生理学检查。凡6个月以上的儿童均先进行主观测听,包括语声、发声玩具、气、骨声刺激检查和鼓室图及镫骨肌反射。电生理检查中,73%只需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即可确定和证实主观测听结果(1岁以下婴儿在自然睡眠和镇静下进行,1~3岁者常需全麻),只有27%须在全麻下进行耳蜗电图检查。耳蜗电图的资料表明:①越近蜗尖区阈值反应的潜伏期越长,而对高强度反应潜伏期甚短,当刺激强度减弱时,动作电化潜伏期突然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35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慢性咽炎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其中100例未经治疗,150例经保守治疗和100例行扁桃体摘除术者。女187例,男163例;并以100名健康人作对照。目的在探讨扁桃体摘除术以及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对慢性咽炎发病的影响。所获资料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扁桃体摘除术和上述诸因素对慢性咽炎发生率确有一定影响。一、性别:慢性咽炎患者中女(12.1±1.45%)多于男(5.7土1.0%),P<0.01。二、年龄:患者年龄与慢性咽炎发病率间无直接关系,但与其类型有密切关系。儿童和少年多患慢性肥厚性咽炎,中年以上者多见轻度萎缩  相似文献   

5.
因脑血管疾病(出血、栓塞、血管痉挛等)而致的脑血循障碍可出现类似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症状。文献中也有散在的颅内血肿和出血误诊为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报告。脑出血时引起的脑血循障碍症状多突然发生,出现剧烈头痛和呕吐、伴体温升高。脑血栓和长期血管痉挛引起的脑局部缺血症状可突然或逐渐发病,常在睡眠中或睡眠后发生,无头痛或头痛很轻,一般无脑膜刺激症状或很轻。关于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与伴有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引起脑血循障碍的鉴别较困难。作者们曾发现6例血管性疾病引起脑血循障碍而误诊为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女4男2,年龄25~57岁。入院时诊断:耳源性脑脓肿3例,脑膜脑炎1例,小脑脓肿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力学表型特点以期对LVAS早期诊断作出进一步指导。方法回顾分析63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及8例疑似LVAS患者的病史、听力学及基因学检测结果。结果 LVAS患者中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者58例,出现特征性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29例,占总数的50.00%(29/58),负波潜伏期范围在2.56±0.39ms;58例非LVAS的听障患儿作为对照组,其均未发现ASNR;LVAS患者行纯音测听检查者22例(44耳),出现混合性听力下降者10例(20耳),占45.45%(20/44),其中有11耳在低频发现骨气导差,有12耳鼓室压图均为A型,2耳鼓室压图为As型,其中有8耳引出声反射;LVAS患者行SLC26A4基因筛查者26例,纯合突变11例,单杂合突变13例,阴性2例,阳性率92.31%(24/26)。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具有特征性表现ABR负波和中耳功能正常情况下出现骨气导差,该特征性表现对指导首诊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预防听力下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听性脑干反应在诊断脑干放射性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听性脑干反应对脑干放射性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放射性脑干脊髓病6例、放疗后1年的鼻咽癌患者18例和正常对照15例进行了ABR检测。结果:①放射性脑干脊髓病6例均有ABR异常,主要表现有Ⅰ-Ⅲ,Ⅲ-Ⅴ及Ⅰ-Ⅴ间期明显延长、未引出ABR或波Ⅰ以后各波消失;②NPC患者放疗手1年Ⅲ-Ⅴ和Ⅰ-Ⅴ间其均值较放疗前明显延长。结论:ABR是检测脑干通路病变的敏感指标,对脑干放射性损害的诊断有一定意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聋特点及高频测听在其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聋(presbycusis)是指因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发生的缓慢进行性老化过程,并出现听力减退的生理现象。Pearlman[1]提出的老年性聋的临床定义为: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没有重振或呈不全重振,无噪声接触史,言语辨别率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听力减退常从高频开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呼吸道内镜检查在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咳嗽患者,通过采集病史、上呼吸道内镜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病因分析,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结果:鼻后滴漏综合征47例,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及咳嗽变异型哮喘3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5例,癔病性病因2例,原因不明4例。98例患者3~7d内咳嗽明显好转,106例2周内自觉咳嗽明显好转,106例患者于咳嗽消失1周后停药,14例转入儿科及心理科。结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应综合分析后治疗,常见病因有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及咳嗽变异型哮喘等,上呼吸道内镜检查可观察上呼吸道细微病变,有助于及时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0.
扩展高频测听在噪声性听力损失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扩展高频测听(10-20kHz)在噪声性听力损失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不同年龄,工龄,暴露噪声的强度与10-20kHz听阈损失的关系。方法 应用频率范围为0.5-20kHz的纯音听力计对1000名噪声下作业工人的听力进行检测,以120名不同年龄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在95-115dB(A)的噪声强度下,当0.5~6kHz的阈值未出异常时,10-18kHz的阈值明显高于对照95-115dB(  相似文献   

11.
扩展高频测听在噪声性听力损失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扩展高频测听 (1 0~ 2 0kHz)在噪声性听力损失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不同年龄、工龄、暴露噪声的强度与 1 0~ 2 0kHz听阈损失的关系。方法 应用频率范围为 0 5~ 2 0kHz的纯音听力计对 1 0 0 0名噪声下作业工人的听力进行检测 ,以 1 2 0名不同年龄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在 95~ 1 1 5dB(A)的噪声强度下 ,当 0 5~ 6kHz的阈值未出现异常时 ,1 0~ 1 8kHz的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1 0~ 1 6kHzP <0 0 0 1 ,1 8kHzP <0 0 1 ) ,对最大输出没有反应耳数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 4~2 0kHzP <0 0 1 )。接触噪声的各年龄组 1 0~ 1 8kHz阈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不同工龄组比较 ,6~1 0年工龄组的 1 0~ 1 8kHz阈值明显升高 ;不同噪声强度组的 1 0~ 2 0kHz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高强度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 ,1 0~ 2 0kHz听阈的变化早于 0 5~ 6kHz,年龄和工龄影响1 0~ 2 0kHz听阈 ,其对最大输出引不出反应和听阈阈值的变化可作为早期检测噪声性听力损失及噪声易感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Fas/FasL系统的生理功能在于通过对细胞凋亡的调节,限制某些细胞群落的过分膨胀或过分萎缩,参与 正常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动态平衡的维持,在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Fas/FasL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Fas/FasL系统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Fas/FasL系统的生理学意义和病理学意义以及在鼻息肉发病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病史两问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病史两问法(床上翻身或起卧是否反复出现短暂眩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详细记录2007年12月~2008年4月头晕门诊符合病史两问法的位置性眩晕患者138例,进行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明确诊断,和同期确诊的62例BPPV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明确病史两问法对诊断BPP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38例主诉符合病史两问法的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除变位试验阴性的33例,105例变位试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震,并伴有眩晕主观感觉,其中符合贵阳会议BPPV标准者56例,病史两问法对诊断BPPV的敏感性为53.3%(56/105)。同期确诊的62例BPPV患者,其中56例符合病史两问法,6例为其他主诉,病史两问法诊断BPPV的特异性为90.3%(56/62)。结论病史两问法可以作为BPPV的筛查诊断方法,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Fas/FasL系统的生理功能在于通过对细胞凋亡的调节,限制某些细胞群落的过分膨胀或过分萎缩,参与正常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动态平衡的维持,在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Fas和FasL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Fas/FasL系统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Fas/FasL系统的生理学意义和病理学意义以及在鼻息肉发病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特征,探讨该类听力学检测方法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科确诊为听神经病的患者37例,比较分析其听性脑干反应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结果,探索其诊断意义。结果本组患者中,3例5耳(双耳病变2例,单耳病变1例)可引出V波,阈值70~90dB SPL,其余患耳ABR各波均未引出(刺激声强〉100dB SPL)。无论纯音听阈损失程度轻重如何,所有患者的DPOAE均全部引出。在各个频率点上,DPOAE的DP—gram幅值左、右耳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听神经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可能位于听神经传入通路,或伴有脑干内侧橄榄耳蜗系统的传出神经通路病变。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鼻炎(AR)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1].AR的诊断依据是联合典型病史和诊断试验结果,但目前尚无确诊AR的金标准[2].对罹患鼻部症状的患儿进行客观检测,对于明确鼻炎的类型、开展长期系统的治疗以及有针对性地避免接触过敏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PML)蛋白在喉癌和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喉癌和34例鼻咽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中PML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病理分级和T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在不同病理分级的喉癌组织中,PML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②在不同T分级的喉癌和鼻咽癌组织中,PML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肿瘤的发展而降低(P〈0.05);③与喉癌组织相比,鼻咽癌组织中PML蛋白表达相对较低(P〈0.05);④在有无淋巴组织转移的鼻咽癌组织和喉癌组织中PML蛋白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L蛋白与喉癌和鼻咽癌的病理分级和T分级的关系密切,提示PML在抑制肿瘤生长中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肿瘤的转移方面,PML所起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肌节同源盒基因同系物2(Msx2)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及两因子在SNIP恶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PN和Msx2在32例SNIP、30例鼻息肉(INP)和30例恶变SNIP蜡块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中SNIP组又根据病理形态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中度不典型增生组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PN和Msx2在恶变SNIP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30/30),均显著高于SNIP组和INP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Msx2在SNIP的三个病理形态分组间的阳性表达比较: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中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Msx2在SNIP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OPN和Msx2在SNIP恶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SNIP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塞症状、CT扫描Lund-Mackay评分和鼻声反射测量鼻黏膜充血指数与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组织重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CRS组织重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CRS患者43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系统评价鼻塞症状;Lund- Mackay平分系统评价鼻窦CT扫描结果;鼻声反射测量获取鼻黏膜充血指数;钩突黏膜组织标本行鼻黏膜纤维化程度评分。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鼻塞症状严重程度与鼻黏膜纤维化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46,P=0.77);CT评分与黏膜组织纤维化评分之间无相关性(r=0.132,P=0.40);鼻黏膜纤维化程度与鼻黏膜充血指数之间呈负相关(r=-0.348, P=0.022)。结论鼻黏膜充血指数能够反映病变黏膜的组织重构程度,辅助症状与CT检查指导CRS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β_2微球蛋白(β_2 microglobulin,β_2-M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 FC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脂、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IBM)、纯音测听、声导抗对"糖尿病性耳聋"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糖尿病性耳聋"组、单纯高血糖组、健康对照组以上各指标对"糖尿病性耳聋"早期诊断的特异度。结果"糖尿病性耳聋"与HbA1c相关,且耳聋严重程度随着HbA1c的升高加重(P0.05)。"糖尿病性耳聋"组与单纯高血糖组相比β_2-MG、TCH增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各因素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向后法逐步筛选变量,以0.05为引入标准,0.1为剔除标准,结果β_2-MG、TCH均是引起听力下降的危险因素,对β_2-MG及TCH进行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693。结论β_2-MG、HbA1c、TCH等是"糖尿病性耳聋"早期诊断有意义的血清学指标,其中β_2-M G及TCH是敏感血清学指标,HbA1c与耳聋严重程度有关,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糖尿病性耳聋"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