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2P韧致辐射显像在甲状腺结节核素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韧致辐射监测介入核素在人体甲状腺及其它部位的分布及其可行性。方法 ①以 2个相同规格分别装有约 14 8MBq的3 2 P胶体及99mTc的玻璃瓶为模型 ,进行3 2 P能谱、窗宽实验。②对介入治疗后甲状腺进行3 2 P显像 ,并与99mTc甲扫图比较。结果 ①3 2 P模型韧致辐射能谱为一连续曲线 ,其顶峰能量约为 83keV ,最佳窗宽为 6 0 %。②用实验的能量参数在人体可得到理想的3 2 P韧致辐射图像。结论 利用韧致辐射显像能够监测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在随访诊断甲状腺结节癌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核素显像表现。结果:19例患者,手术前核素显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冷”结节或“凉”结节,考虑恶变可能性大,手术病理结果显示:19例甲状腺结节恶变中,13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为滤泡癌及2例未分化癌。结论:核素显像随访诊断甲状腺结节癌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核素显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相反由于环境因素、工作压力及饮食习惯等的改变,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逐年增加。目前约20人中即有1人患有某种程度的甲状腺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亿多人患病。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慢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缺碘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囊肿、异位甲状腺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99mTc-Octreotide显像与高频超声在甲状腺实性冷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2例高频超声检查为实性结节、甲状腺静态显像呈“冷结节”的患者于超声检查3天内行99mTc-Octreotide显像,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82例患者中,恶性结节31例,良性结节51例.99mTc-Octreotide显像、高频超声及二者联合显像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70.97%(22/31)、96.08%(49/51)、91.67%(22/24)、84.48%(49/58)、86.59%(71/82),77.42%(24/31)、84.31%(43/51)、75.00%(24/32)、86.00%(43/50)、81.71%(67/82)及87.10%(27/31)、98.04%(50/51)、96.43%(27/28)、92.59%(50/54)、93.90%(77/82).结论 99mTc-Octreoti-de显像与高频超声均对定性诊断甲状腺实性“冷结节”具有良好效能,而99m Tc-Octreotide显像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核素显像与两者联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对102个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核素显像和两者联合应用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符合率为84.3%,核素显像的诊断符合率为80.4%,两者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1.2%。对于判别结节良恶性,两者联合与单纯超声、单纯核素显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联合虽然不能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但由于超声和核素成像机制的不同,两者联合可对甲状腺结节性质做出较为全面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锝[99mTc]酸钠(99mTcO-4)和99mTc-MIBI联合核素显像在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对52例临床怀疑为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的患者,采用GE Millennium单探头MPR SPECT,分别进行99m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和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2例患者中,病理结果显示共有甲状腺结节126个,其中恶性结节40个、良性结节86个;99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均显示为多发结节样改变,共发现甲状腺结节103个,其中热结节8个,温结节20个,凉结节35个,冷结节40个.40个恶性甲状腺结节中,15个有明显的99mTc-MIBI摄取,其中凉结节2个,冷结节13个;86个良性甲状腺结节中,32个有明显的99mTc-MIBI摄取,其中温结节3个,凉结节14个,冷结节15个.99mTcO-4和99mTc-MIBI联合核素显像诊断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37.50%.特异度为62.79%.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联合显像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05).结论 99mTcO-4和99mTc-MIBI联合核素显像对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其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甲状腺显像在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甲状腺ECT显像分析,分析甲亢、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病例温结节、热结节、凉结节、冷结节数量,分析甲/唾比值主要表现,判断判断结节良恶性情况.结果:56例患者5例甲亢患者结节显像主要为温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服碘[131I]治疗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AFT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AFTA患者,按照临床规范技术操作确诊后并经患者知情同意,给予碘[131I](投入剂量555~1110 MBq)口服治疗.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检测血清T3、T4、TSH、FT3、FT4;服药前后进行甲状腺显像,观察腺瘤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应用131I治疗后1~2个月,瘤体明显缩小,治疗后3~6个月甲状腺显像"热结节"均消失,甲状腺正常组织显影;3个月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下降;6个月后78.57%的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基本消失;1年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者占92.86%.1例在治疗7个月后甲状腺功能减低,经口服优甲乐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口服碘[131I]治疗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同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核素显像特征,观察131I治疗后甲状腺显像的变化。方法 收集402例甲亢患者,于131I治疗前进行甲状腺显像,诊断甲亢病因;于131I治疗后6个月后再次进行甲状腺显像,比较治疗前后显像的变化。结果 根据甲状腺显像结果,402例患者中,格雷夫斯病351例(351/402,87.31%),包括弥漫性甲状腺肿18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6例;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TA)42例(42/402,10.45%);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TMNG)9例(9/402,2.24%)。131I治疗后甲状腺显像:格雷夫斯病弥漫增生组织均匀缩小;TA热结节转变为冷结节,周围和对侧组织显影恢复;TMNG原多发小热结节多缩小或消失,原受抑甲状腺组织内出现新的多发小热结节。结论 不同病因甲亢的甲状腺核素显像具有不同特征;131I治疗后甲状腺显像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显像在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了甲状腺静态及“三相”动态显像检查。主要评价指标有结节血流与摄99m锝功能及甲状腺/唾液腺摄99m锝比值。结果表明:64.3%的癌性结节为“冷结节”,而腺瘤以“凉结节”居多(47.6%);甲状腺“冷、凉结节”中甲癌的发生几率分别为49.3%与29.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205)。甲癌患者甲状腺摄碘功能或甲/唾比值下降的发生率较甲瘤患者也明显增高(P=0.0312)。动态显像与B超结果比较,两者对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7%与71.4%,但差异无显著性(P=0.1106)。上述结果提示:甲状腺显像是甲状腺血流、功能及结节性质判断的重要检测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89Sr韧致辐射显像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89Sr 韧致辐射显像的最佳采集因子。方法 以2 个相同规格分别装有约14-8 MBq 的89Sr及99mTc 液体的玻璃瓶为模型,用Philips SPECT 及Elscint 双头SPECT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试或显像。结果 89Sr韧致辐射的能谱为一连续曲线,主能峰约为79keV,适当范围能窗并配以针孔、发散型、中能或高能平行孔准直器时即可获得信/ 噪比及灵敏度均较高的理想图像。另外,有必要对原始资料进行衰减校正。结论 利用韧致辐射是能够对89Sr 纯β体成像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甲状腺99mTc-MIBI显像鉴别甲状腺单发,实性或囊实性冷结节的性质。方法33例甲状腺单发、实性或囊实性冷结节病人采用99mTc-MIBI显像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为800%,特异性750%,准确率为750%.结论该项检查方法对甲状腺孤立、冷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价值,可帮助临床医生参考确定哪些病人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量评价大脑及局部的平均脑血流量,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Rx-WBS)中肝脏弥漫性摄取(DHU)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DTC,根据Rx-WBS所示DHU程度将其分为G0组(n=41)、G1组(n=69)、G2组(n=56)和G3组(n=12);将P<0.2的因素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HU影响因素。结果 178例DTC中,137例(137/178,76.97%)可见DHU。单因素分析显示4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131I剂量及远处转移(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年龄、甲状腺球蛋白(Tg)等11个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31I剂量(β=0.013,P=0.036)是DHU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4组间TSH、M、治疗次数及T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31I剂量是DHU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SPGR-T2*W序列T2*值定量分析发现和鉴别脑出血与钙化的价值。 方法 对经T2*WI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动脉成像(ESWAN)确诊的18例脑出血患者(38个病灶)和7例颅内钙化患者(11个病灶)进行MR SPGR-T2*W (15 ms/30 ms)检查,测量不同病灶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出血核心区与钙化的T2*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出血外周区与钙化的T2*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结合其他序列的信号强度变化,SPGR-T2*W序列T2*值定量分析可发现和鉴别脑出血与钙化,有利于实现脑血管病的一站式MR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MR T2*技术定量测定多发性硬化(MS)患者肝脏的铁含量,探讨MS患者肝脏铁含量是否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方法 对35例MS患者(MS组)及1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肝脏T2*扫描,测量肝脏各段的T2*值,并计算其平均值。结合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清铁、铁蛋白水平,综合评估MS患者机体的铁负载水平。 结果 MS组与对照组肝脏平均T2*值分别为17.46±2.82和17.17±3.69(P>0.05)。MS组中9例(9/35,25.71%)、对照组中4例(4/17,23.53%)出现铁过载,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5.0~15.8 ms),两组铁过载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05)。MS组与对照组血清铁、铁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及对照组的T2*值与铁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r=-0.448,P=0.032;r=-0.742,P=0.009),与血清铁未见相关性(P均>0.05)。 结论 MS患者机体中的铁负载水平与健康志愿者无明显差异,提示MS患者脑内过度的铁沉积并非由整个机体的铁过载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图像融合影响因素及融合成像对诊断脑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脑肿瘤患者201Tl-SPECT和增强MR图像进行融合成像处理.结果融合成像精度影响因素包括:体位、解剖位置融合时基准的选择是否正确、MRI矢状面视野的大小以及SPECT彩色窗的调节.融合成像可以同定201Tl集聚部位、明确201Tl在肿瘤内集聚位置、鉴别集聚灶性质以及确认小病灶,对28.2%(11/39)病例诊断有帮助.结论 201Tl-SPECT和MRI融合成像可提高脑肿瘤的诊断精度,有助于确定活检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LR2、TLR4的表达及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URSA患者、24例妊娠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TLR4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表达TLR2、TLR4蛋白与CD4+CD25+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URSA组PBMC中TLR2、TLR4 mRNA分别为0.52±0.04、3.26±1.37;表达TLR2、TLR4蛋白的PBMC比例分别为(32.36±4.18)%、(41.29±3.67)%;与妊娠对照组相比,URSA组外周血TLR4 mRNA及表达TLR4蛋白的PBMC比例差异显著(t分别为19.84和21.85,P均<0.05);URSA组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为(2.75±0.62)%,显著低于妊娠对照组的(5.1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0,P<0.01);URSA患者表达TLR4蛋白的PBMC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呈显著相关(r=0.724,P<0.05)。结论 URSA患者外周血中低表达的CD4+CD25+Treg细胞、高表达的TLR4可能参与了U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例1,女,22岁,发现左颈部肿物1个月,为明确病变性质而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PET/CT图像显示,左颈部可见一增大淋巴结,FDG摄取明显增高,SUV(标准摄取值)7.1.此外,PET图像上于双侧锁骨上区、胸背部、上纵隔、胸椎旁可见多发大小不等团块状、结节状FDG浓集影,双侧基本对称,边界不清(图1A),浓集程度不一,SUV 3.2~6.7,与CT图像融合后显示浓集影位于肌间隙脂肪组织内(图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