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提高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的方法。方法 鼻内窥镜下对148例变应性鼻炎微波热凝鼻丘及下鼻甲前端治疗。结果 148例随访半年,总有效率87.1%,16例半年后失访,132例随访1年,总有效率82.5%。结论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及严重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内窥镜下对3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用微波治疗。结果:随访1年,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损伤小,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1996~2001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12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1997年海口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变应性鼻炎240例.随机分治疗组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7~63岁,平均23.6岁;病程2~23 a,平均4.2 a.对照组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8~63岁,平均21.8岁;病程2~24 a,平均3.8 a.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rhinitis ,AR)为耳鼻喉科常见病 ,治疗方法较多 ,但各种疗效迄今仍不甚理想。我科自 1996年 3月~1998年 6月 ,用微波凝固仪治疗变应性鼻炎共 114例 ,随访 92例 ,随访期 6月~ 2年 ,近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9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 ,男 72例 ,女 65例 ,年龄 16~ 66岁 ,病程 1~ 5年 ,均有不同程度鼻塞、鼻痒、流涕及打喷嚏。以上病例均按照 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的症状分级和体征分级。全部患者均接受过局部药物或口…  相似文献   

5.
鼻内窥镜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2 0 0 1- 10~ 2 0 0 2 - 0 2应用珠海和佳产 EBH- 型微波仪于鼻内窥镜下热凝筛前神经、鼻丘、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4 8例 ,近期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 [1 ] ,确诊为变应性鼻炎4 8例中 ,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 17~ 4 6岁 ,平均 2 5 .5岁 ;病程1~ 16 a,平均 3.75 a,均于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另随机选择 35例变应性鼻炎病例 (男 2 1例 ,女 14例 ) ,采用抗胺药及皮质类固醇激素 ,以资对照。1.2 方法 患者取半仰卧位或平仰卧 ,用 1%地卡因 2 0 ml 1∶ 10 0 0肾上腺素 2 ml…  相似文献   

6.
微波热凝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诸多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自1999年8月~2002年5月,我们应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过敏煎配合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8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水肿为主要特点。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40%。本科于2002年1月~2006年5月采用过敏煎配合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8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微波治疗仪热凝鼻腔副交感神经高密度区的粘膜,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96例。结果 全组病例随访2年,治愈85例(88.5%),有效11例(11.5%),无效者0,总有效率100%。结论 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下鼻丘微波凝固治疗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微波技术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应用前景,1998年8月-2000年5月,应用微波治疗仪,在鼻内窥镜下门诊治疗变应性鼻炎46例。本治疗方法视野清晰,无痛操作,方便经济。术后观察3-6个月,喷嚏、流清涕、鼻塞消失或减轻者分别为41例(89.1%),45例(97.8%),总有效率为97.8%。16例随访1年。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变应性鼻炎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微波治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变应性鼻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对应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结合用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98例,随访1a总效率为96%。结果:此方法对打喷嚏、水样鼻涕为主症状的患者有明显效果,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结合用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野清、操作简便、疗效持久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8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局部微波热凝和下鼻甲切除术的局部综合治疗措施。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评价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术后4周,全部病例显效。1年后有105例获随访,其中显效77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疗效满意,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3.
应用微波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 6 0例 (治疗组 ) ,对照组 30例用以往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 56 .7% ,随访 1年显效率为 4 6 .6 % ,总有效率为 83.2 % ,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别 ,P <0 .0 1。微波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微波凝固切断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波凝固筛前神经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6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鼻内镜引导和局麻下开放前组筛房,暴露筛前血管神经骨管,微波探针接触凝固。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显效16例,占61.5%,有效6例,占23%,无效4例占,15.5%,总有效率84.5%。结论鼻内镜微波凝固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微波热凝结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变应性鼻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应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结合穴位注射并口服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变应性鼻炎40例。结果:术后1个月显效28例(70%),有效12例(30%),有效率达100%;随访1年,仅1例8个月后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合穴位注射并口服中药治疗变性鼻炎,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刀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对5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内窥镜下等离子刀低温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于术后1~5个月随访,显效3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4%,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刀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鼻丘等处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于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后再行微波热凝,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效48例(82.8%),有效7例(12.1%),无效3例(5.1%),总有效率94.9%。结论: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鼻丘等处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2002-2005年用JNE-WB2000型微波治疗149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随访1.5~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49例患者男84例,女65例,年龄16-58岁,病程2~28年,均有不同程度鼻阻、鼻痒、流清涕、打喷嚏。均根据1997海口会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全部病人均接受药物或其他治疗,但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9.
王俊周  胡书君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308-130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筛前神经联合治疗,术后随访1a。结果治愈38例(69.09%),显效11例(20.00%),有效6例(10.91%),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筛前神经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科1998-2005年在鼻内镜下采用微波消融筛前神经与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