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云南省2000~2005年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及流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2000~2005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云南省省级财政用于艾滋病防治的专项经费、中英项目投入经费及经费使用情况、23个中英项目县各级政府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我省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投入经费逐年递增;中英项目经费的投入弥补了我省艾滋病防治经费的不足,中英项目投入经费的使用方向与政府艾滋病防治专项投入经费的使用方向有很好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艾滋病流行状况较为严重的X省的艾滋病防治经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艾滋病防治经费在进行区域配置时均没有体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的财政转移支付职能。  相似文献   

3.
加强艾滋病防治经费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思路 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系统的有序运行依赖于科学的系统目标,艾滋病防治经费管理的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协调机制、持续投入、保障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协调机制主要是指筹资计划与资金需求的协调,工作任务与物资、货币资源的协调,工作流程与资源流程的时间协调、各部门之间经费安排的协调等。持续投入主要包括防治资金总量的持续稳定和对防治资金在特定项目上的持续性两方面的内容。在对艾滋病防治短期和长期的资源总体需求预测基础上广开筹资渠道,保证资金来源的持续性,以资金来源的持续性保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持续性。保障重点是指在经费管理中要依据疫情的发展变化,恰当确定投入的工作重点,依据各地的财力状况恰当确定中央专项资金投入的地区重点,依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恰当确定艾滋病防治经费监管的重点等。规范管理是指艾滋病防治经费的管理应当具有科学规范的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能得到切实的执行,对不规范的行为能够追究明确的责任。提高效率是指在总结我国艾滋病防治经费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以及使用的效率。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管理能力的提高、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方法的改进,因此,加强艾滋病防治经费管理必须以培养管理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和创新管理方法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筹资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辰 《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2):31-34
公共卫生机构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状况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筹资状况的研究,分析了财政补助对公共卫生机构的影响和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费用的构成状况,提出了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筹资中的主导作用;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1 农村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筹资渠道单一,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 乡镇卫生院交给乡镇政府管理后,农村卫生工作在政府工作中,没有摆在突出的位置,乡镇政府对卫生院的投入还不能完全解决吃饭问题,投入经费仅只能占人头档案工资的40%,卫生院建设和设备更新更没有列入财政计划。有的乡镇按40%预算的经费也不能完全到位,剩下部分只有列入欠款或一笔勾销。三项建设对卫生部门来说是一次振兴农村卫生的大好机遇,但乡镇政府积极性不高,往往部门项目经费到位后,地方政府配套经费不能落实。卫生院为了维持运转不得不负债经营,在农村卫生院内出现了不应有的“三角债”,“多渠道筹资”、“人民卫生人民办”这些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的好办法,在农村基层难以落实。造成这一  相似文献   

6.
《卫生软科学》2005,19(6):417-417
从11月28日召开的全国防治艾滋病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中央财政逐年加大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投入,2005年,专项投入已增加到8·01亿元,其中7·01亿元为中央转移地方支付经费。中央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2002年为1亿元,2003年为3·9亿元。同时,地方财政也加大了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经费投入和筹资状况,争取各级政府增加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经费的投入。方法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在全自治区90个县(区、市,下同)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经费现况调查。结果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投入经费18815.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5621.00万元,地方财政2678.09万元(自治区财政1877.00万元,设区的市和县级财政801.09万元),其他投入516.18万元。中央、自治区、市和县级财政投入分别占总投入的83.02%、10.24%、6.74%;总支出17631.49万元,结余1183.78万元;2008年较2007年投入增加38.50%。每名儿童投入免疫规划经费230.20元,基层通过其它渠道补贴免疫规划经费6.33元/每名儿童。结论政府投入,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投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基层依靠创收维持免疫规划的局面发生了改变,但完全由政府投入免疫规划经费的筹资机制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目前参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民间组织基本情况,提出发展策略。方法对以往参与过艾滋病项目的民间组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人力资源情况、既往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及艾滋病防治需求等。结果全省参与过艾滋病防治工作民间组织有80家,其中由政府主办62家,其他6家,草根12家。平均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时间为44.4个月。工作经费38.8%的来自于国际组织,政府投入较少。擅长于开展宣传教育。影响参与艾滋病工作的主要因素是经费缺乏和政策支持。结论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当引起政府的重视,增加经费和政策支持,发挥他们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治的政策和实施计划,国家专项经费投入逐年增多,各级地方政府安排的艾滋病防治经费也有较多增加,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艾滋病的投入明显增多。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估,尤其是经济学评价,存在着实施计划落实不力、现有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的现象,未能使各级政府投入、国际组织投入等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得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段勇 《卫生软科学》2010,24(3):209-212
随着国际社会逐渐减少对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经费支持,云南省防艾工作已逐步进入转型期。在转型期,非政府组织(NGO)防艾工作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如何继续获得参与的平台;如何促进NGO参与的管理方式、理念转化为政府的工作机制等。为使NGO防艾工作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开展一些独立的活动,如技术资料和人力资源及工作网络的整理与利用、经济资源投入促动行动、培训政府相关部门的艾滋病工作管理人员等,以推动目前NGO参与的产出进一步扩大、增值和继续发挥其作用;其次应创造条件,促进政府的认可,扩大NGO自己的生存空间;第三应从服务领域、服务层次、筹资渠道、志愿者发展、组织网络建设等方面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建构和财政的自主性,谋求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布拖县艾滋病关怀多渠道筹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政府与社会共同筹集资金解决农村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医疗费用问题的关怀道路。方法:通过在项目县布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过程中把艾滋病覆盖在其中,以及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外建立覆盖艾滋病的医疗救助。结果:布拖县农村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及医药费用支出均高于一般居民,二者两周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两周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会对一般农民参合意愿和个人筹资水平造成负面影响。结论:可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医疗救助机制为布拖县解决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治疗关怀筹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政府工作人员艾滋病知识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的意识,为改进政府发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1个流动人口集中区选择3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焦点组访谈,并对其中9名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政府工作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较好,对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社会危害有较全面的了解,对国家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有所了解,但是对艾滋病感染者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歧视情节;有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仍然持有消极态度,多部门协作的意识不强。结论政府工作人员对国家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有一定掌握,但多部门协作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HIV/艾滋病流行趋势灰色预测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预测深圳市2003—2004年HIV/艾滋病施行趋势,为该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操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1992—2002年HIV/艾滋病资料,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该市2003—2004年HIV/艾滋病施行趋势。结果:2003—2004年深圳市HIV/艾滋病将大幅上升,预测模型为良。结论:各有关部门应早日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控制力度,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布拖县建立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过程中把艾滋病覆盖在其中,分析艾滋病纳入和不纳入到新型合作医疗中的筹资差异,以探索政府与社会共同筹集资金解决农村感染者医疗费用问题的关怀道路,寻找在不同情况下筹资的可能性及其影响,从而为政府有关艾滋病防治资源分配和相关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投入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国际合作项目资源分配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中央和各省2000-2006年国际合作项目资源与分配相关数据,选择各省GDP、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数作为影响国际合作项目投入的因素,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他们与国际合作项目投入经费数量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省需求Z值并与国际合作项目投入状况进行了比较.通过卡方检验计算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与中央经费在不同防治领域投入的一致性.结果 2000-2006年国际合作项目投入地方的资金分别为489.30、2466.91、5056.65、5294.96、11 214.31、36 339.63和24 704.53万元;投入中央的资金分别为300.65、1972.56、2903.52、3753.00、7749.99、10 578.62和7703.54万元.各省国际合作项目的投入情况与HIV/AIDS数(R=0.56,P<0.01)及艾滋病患者数(R=0.69,P<0.01)的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与GD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6,P=0.725).各省的国际合作项目投入与需求并不完全对应,广东、山东、江苏的Z值排名分别为3、5、6,而国际合作项目的经费投入排名仅为18、13、28.在监测(检测)、宣传教育干预、治疗关怀和其他领域的经费投入比例2005年中央经费分别为22.4%、19.7%、36.8%和21.1%,国际合作项目分别为11.5%、20.8%、10.4%和57.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09,P<0.001);2006年中央经费分别为18.6%、23.8%、32.6%和25.0%,国际合作项目分别为14.0%、34.3%、17.1%和34.6%,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P=0.026).说明国际合作项目与中央项目投入的侧重点不同.结论 国际合作项目应该纳入国家和项目地区的整体防治工作,结合各地的疫情流行严重程度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投入的数量和领域,同时要强调国际合作项目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财政投入不足及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是全球范围内精神卫生服务领域面临的共同困境。国际上普遍采取的精神卫生筹资渠道有税收、社会保险和自费等,其中政府是最主要的筹资主体。我国精神卫生筹资总体水平较低,公平性差,且资金分配机制不合理。本文认为,为完善我国精神卫生筹资政策,需将卫生筹资纳入精神卫生法和精神卫生工作纲要,并明确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责任,在资金分配中向社区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国家卫生计生委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项目”为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提供的双边能力建设活动结果进行获益性评估,以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为边境艾滋病防控跨境合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方法 2016年5-10月,依托“国家卫生计生委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项目”,分别对中国、越南、老挝、缅甸项目点双边的项目管理者和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项目提供的能力建设方式的可接受性、个人从能力建设活动中的获益程度以及能力建设活动对双边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工作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 中、越、老、缅边境地区对项目提供的能力建设活动均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66.4%~89.6%的被调查者对培训的满意度评分达4~5分,其中,“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疫情及其防艾工作经验分享”、“现场操作性技能培训”和“现场考察交流”是艾滋病防治双边合作中认可度最高的能力建设方式;中、越、老、缅边境地区存在不同的能力建设需求,但均表达了对艾滋病防治资金和设备的支持需求。76.9%~92.3%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对其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推进作用尽管有限,但其积极作用可见一斑,尤其体现在知识面扩展、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和服务效率提升等几个方面。 结论 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双边能力建设活动为增进双边互信、提升双边艾滋病联防联控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需要动员双边资源的有效投入,拓展更有效的能力建设方式,并在政策、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发展等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方能适应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的长远需求。  相似文献   

18.
论述中国艾滋病防控需加强防控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要从青少年抓起,确保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有获得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同等机会,将艾滋病知晓率列入有些地方的年度考核指标。加强对国产和国外进口血液、血液制品及人体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有关机构艾滋病病毒检测能力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性服务工作者免费或低价提供安全套和医疗卫生服务。针对流动人群的特点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归国人员属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特殊高危人群,降低出境劳务人员在国外感染HIV风险和防止艾滋病的传入、传出,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的重大责任。力争地方政府根据归国人员感染HIV的实际情况出台有针对性地方法规,并把艾滋病预防知识作为出国前的培训、考核内容。劳务人员回国入境的第一口岸,对不愿检测HIV抗体的归国人员,应迅速将信息反馈给所在地就近的检验检疫机关。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相关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湖北省相关非政府组织(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活动能力与目前的需求,探索湖北省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策略、方法与能力建设模式。方法发放统一调查表格,由各市、州预防医学会组织相关NGO填报,并个别访谈NGO负责人或艾滋病防治专家,对全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全省56个相关NGO主要分布在武汉、襄樊、宜昌、孝感、黄冈、咸宁、随州等地;活动经费来源依次为34%国内NGO、22%政府、16%企业、14%国际NGO、10%会费、4%个人资助。②主要活动领域依次为学术交流、健康教育、技术培训、行为干预、关爱护理等。③主要目标人群依次为大众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性乱人群、男男性接触者(MSM)、青少年和孤儿、吸毒人群、妇女和流动人口等。④主要需求依次为活动经费、人力资源、场所设备、政策支持、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等。结论全省相关NGO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建议加强对NGO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自身建设,加强对NGO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建立参与艾滋病工作的NGO联盟,探索适合湖北省NGO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策略、方法与能力提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