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比较传统外剥内扎术、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与外痔开窗结合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外剥内扎术组、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组和外痔开窗结合PPH组,各组150例。通过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的比较研究。结果外痔开窗结合PPH术与PPH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患者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痔开窗结合PPH术与单纯外剥内扎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痔开窗结合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有明显优势,是治疗环状混合痔改进后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自采用环状混合痔分期间断内扎外切注射治疗85例,治愈率988%。该术式疗效满意.术式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愈合快,未发现后遗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罗登友 《当代医学》2008,(18):55-55
自采用环状混合痔分期问断内扎外切注射治疗85例,治愈率98.8%.该术式疗效满意,术式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愈合快,未发现后遗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采用环状混合痔分期间断内扎外切注射治疗85例,治愈率98.8%。该术式疗效满意,术式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愈合快,未发现后遗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蒋鑫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20-120
目的:探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环形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环形切除法治疗环状混合痔285例,并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全部1次治愈。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采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环形切除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好、恢复时间短、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PPH术联合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PPH术加外痔切除术联合应用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治疗组)与外切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外观良好,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结论:PPH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既不损伤肛门括约功能,又能保持良好的肛门外观,拓宽了PPH术适应范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纵切剥离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纵切剥离法治疗环状混合痔87例,并与传统手术方法作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全部一次治愈。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采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纵切剥离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好、愈合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外痔剥除加内痔注射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行改良外痔剥除加内痔注射术,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率100%,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感比对照组轻,水肿、出血、尿潴留、直肠肛门功能障碍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外痔剥除加内痔注射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安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56-59
目的探讨PPH结合外痔切除一期缝合术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住我院肛肠外科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招募入组。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行PPH结合外痔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术后疗效、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vs 74%,P0.05),术后并发症(出血、水肿、延迟拆线)显著少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6.7±2.3)d vs(7.8±3.4)d,P0.05]。结论 PPH结合外痔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缩短住院天数等优势,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理想改良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与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分别给予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与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有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认为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向下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液淤滞形成的局部团块[1].1998年Longon提出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Ⅲ、Ⅳ期内痔的新方法,PPH是通过环状切除齿线上方的松弛黏膜,使肛垫上移,恢复正常解剖.  相似文献   

12.
介绍内痔硬化注射、外痔环切治疗静脉曲张性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以此法治疗静脉曲张性环形混合痔128例,均1次手术成功。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无合并症及后遗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订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d and hemorrhoids,PPH)加外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采用PPH加外痔切除术,对照组48例采用外剥内扎术。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各合并症评分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加外痔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PPH加外痔切除术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周肛门狭窄、水肿、尿潴留、术后出血、伤口疼痛和肛门坠痛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患者接受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罗运生 《微创医学》2004,23(2):156-157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对86例环状混合痔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加外痔横切剥离缝合法治疗.结果环状混合痔Ⅱ期38例,Ⅲ期48例,均痊愈出院,近期治愈率100%.远期复发率1.2%.术后肛门疼痛52.3%,肛门轻度水肿18.6%,排尿困难16.3%.术后无肛管狭窄、直肠黏膜外翻、感觉性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分段外剥内扎加外痔横切剥离缝合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疗效较好,肛门狭窄及感觉性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整体观"理论为指导,采用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内扎外切术)及内痔套扎外痔切开缝合术(内套外缝术)两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CMH)患者,并与传统内扎外切术对比,评价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CM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扎外切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切术及内套外缝术两联疗法。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术后伤口疼痛、出血、水肿情况,比较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患者的伤口出血、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内扎外切联合内套外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关于环状混合痔患者应用交错内痔套扎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手术预后的临床价值探究。方法:选取90例进行环状混合痔诊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制定手术方案,分别采用交错内痔套扎和弧形切除外痔保留齿线术式、常规外剥内扎术式治疗,记录及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期间的数据。结果:经过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除外痔保留齿线手术干预疾病的观察组患者预后疗效好,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环状混合痔期间,要求医生选用应用价值高的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除外痔保留齿线术式预后,增强患者疾病干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重度混合痔患者行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共82例,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行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同时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对重度混合痔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 R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收治的8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和对照组(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各41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5.05±9.19)min vs (39.12±10.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2,P<0.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72 h、1周疼痛评分、切口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接受RPH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佳,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