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的长期疗效。方法 总结随访6个月~3年的420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TVP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长期疗效。结果 术中血糖升高和血钠下降占7.6%,电切综合征占1%,前列腺包膜穿孔占1.2%。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为21.8、6.4、5.8,最大尿流率为9.4ml/s、18.4ml/s和18.6ml/s。术后并发症率低。结论 TVP是治疗良性前  相似文献   

2.
健康成人135例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人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各项指标的正常值。方法:应用清华-西安兰港监测系统对135例18~79岁健康成人连续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①心率变异性时域:SDNN、SDSD、SDANN、RMSSD、PNN50分别为129.52±27.25ms;21.18±8.20ms;114.78±26.84ms;31.36±12.67ms;8.50 ± 7.80ms,所测得正常值范围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②18~35岁组、36~59岁组,均与≥60岁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或P<0.05)。③各年龄组男女间SDNN、SDSD、PNN50无显著差异(P>0.05),但SDANN男性较女性大(P<0.05);女性RMSSD较男性大(P<0.05)。结论:SDNN>100ms;SDSD>12ms;SDANN>87ms;RMSSD>18ms;PNN50>0.7%可作为HRV时域分析参考正常值。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针刺前列腺消融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尿道针刺前列腺内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直视下,将消融电极分别插入增生的前列腺中叶、两侧叶1.5~2.0cm,消融信号产生器发出的电功率,通过电极转化为热能,使该处产生65~100℃高温,使组织发生凝固坏死,而对尿道无损伤。本组共36例,其中29例术后14天其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均较术前增加(P<0.05及P<0.001),且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亦获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产ZPRT-Ⅱ型前列腺射频治疗仪对14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改善占75.91%,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客观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通过对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认为经尿道射频热疗(TURH)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实时超声检测38例慢性胆囊炎及14例胆囊结石症患者液体脂餐后的胆囊排空功能,并与18例正常人相比较,结果显示:慢性胆囊炎组、胆囊结石症组及对照组空腹胆囊容积分别为(23.8±5.4)ml,(25.4±7.3)ml及(20.2±5.7)ml(P<0.05);剩余容积分别为(10.8±3.9)ml、(11.9±5.5)ml及(6.5±3.1)ml(P<0.01);最大排空率分别为(51.3±17.8)%、(54.5±13)%及(65.1±12.7)%(P<0.05)。该文结果表明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症患者存在胆囊排空功能障碍。实时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单且无创伤性,可广泛用于临床测定胆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应用尿动力学技术,术前确定3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有无逼尿肌不稳定。观察BPH术后逼尿肌稳定组(A组)和不稳定组(B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A组的膀胱痉挛发生率(100%)和较重膀胱痉挛的发生率(82.4%)均显著高于B组(53.3%和50%,P<0.01)。提示逼尿肌的不稳定与术后膀痉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微波热疗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以TCM-1型温控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均为60min单次疗程,前列腺部温度47℃。结果治疗6个月后,127例症状型患者Boyarsky评分从11.21±4.12下降到4.31±3.23;最大尿流率从8.56±4.27ml/s增至13.56±4.40ml/s;残余尿量从124.0±18.2ml降为70.5±31.7ml。1a后各项指标均有进一步改善。24例带管者中18例在热疗后2周内拔除导管,排尿良好。结论经尿道微波热疗对中度以下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前列腺增生症(BPH)之间的关系及PSA在BPH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有排尿障碍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BPH患者58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72.41%的患者血清PSA值〈10ng/ml,且各年龄段PSA值均略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但与年龄无相关关系(P〉0.05)。44例开放切除术标本每克增生组织产生的PSA值为0.21ng/ml,60.09%的腺体重量〈50g,PSA与腺体重量的增加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P〈0.05)。本病病理检查除BPH外,还有48.82%患者伴发有癌前病变。结论 BPH病例血清PSA值虽略有增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PSA失去临床诊断价值。PSA的实际意义在于鉴别和早期发现局限性癌,与癌前病变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脉络宁伍用甘露醇治疗儿童急性颅内高压征。脉络宁新生儿3~5ml/次,7岁以下小儿5~10ml/次,7岁以上小儿10~20ml/次,溶于5%葡萄糖100~150ml中静滴,7~10天为一疗程。20%甘露醇每次3~5ml/kg静注,6~8小时一次,5~7天为一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显效时间为3052±0823(天),对照组50例,显效时间为4982±1626(天),P<005,治疗组有效时间为7423±0626,对照组有效时间为1026±0966,P<00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测定了32例膀胱癌和2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并将膀胱癌组NK细胞活性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症组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膀胱癌患者的NK细胞活性(38.91±2.23%)比对照组(50.91±1.66%)明显低,(P<0.01)与前列腺增生症组(49.27±2.30%)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赵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15-3416
目的:提高女性原发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34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平均病程4.1 a。诊断方法以临床症状、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为主,辅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对逼尿肌压力正常或轻度升高者,行α-受体阻滞剂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膀胱镜检示膀胱颈后唇抬高、僵硬、狭窄、膀胱小梁小室形成者,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结果:本组6例(17.4%)α-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均为内括约肌痉挛者;28例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均为膀胱颈部纤维化或挛缩者,其中27例(96.4%)术后排尿症状明显改善,1例加服增强膀胱收缩力的药物。切除组织病理报告为膀胱颈纤维平滑肌增生,25例(90%)合并慢性炎症。随访7个月~36个月,平均22个月,排尿量220 ml~460 ml,平均385 ml,最大尿流率(Qmax)16.7 ml/s~25.4 ml/s,平均20.6 ml/s,剩余尿量12 ml~100 ml。平均28 ml。结论:女性原发性膀胱颈部梗阻多由膀胱颈纤维化或平滑肌增生引起。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并伴有膀胱颈部抬高或狭窄者,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和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置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先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5-10ml,再用平阳霉素一超液化碘化油乳剂5—30ml进行栓塞,病变大于10cm且有多支血管供血者,或多叶分布的可分次给予介入治疗。注意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术后2—48个月复查CT或超声随访,观察肿瘤直径、形态变化、瘤中碘化油的分布等。结果1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见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的完全性或部分性填充。病灶完全消失5例,缩小50%以上7例。临床症状好转率达92%。1例并发胆囊炎,8例术后肝功能异常,经1—2周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平阳霉素一超液化碘油乳剂动脉栓塞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好、微创、安全、副作用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9-23
目的探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脊髓损伤伴有神经源性膀胱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在间歇开放导尿(保留导尿管)的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观察组改用间歇清洁导尿,余同对照组。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及并发尿路感染情况,并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优于治疗前;其中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残余尿量有所减少,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较前增加(P0.05),而膀胱顺应性较前稍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22例;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清洁导尿、神经肌肉电刺激,辅以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余 《海南医学》2012,23(8):61-62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脊髓损伤性尿潴留且膀胱残余尿量量≥50 ml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主穴:中脘、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大钟)。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该针刺疗法改善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易于推广,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5.
伴残余尿的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伴有残余尿的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结其治疗体会。方法 :对 6 8例尿道综合征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和残余尿的测定 ,将其分为伴有残余尿 (A)和无残余尿 (B)两组。所有病例均先用双氯芬酸钠栓5 0mg塞肛Tid× 7d ,对症治疗。对于有残余尿者 ,依治疗后残余尿减少情况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酌情给予新斯的明或哈乐和尿道扩张等治疗。结果 :A组 2 5例 ,B组 4 3例 ,双氯芬酸钠栓治疗 1周后 ,A组疗效显著 7例 ,有效 10例 ,无效 8例 ,B组疗效显著 2 6例 ,有效 9例 ,无效 8例。A组残余尿减少 5例 ,消失 3例 ,无效 13例 ,对残余尿无减少者行尿道扩张和 /或新斯的明或哈乐等治疗后 ,残余尿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伴有残余尿的患者多病程相对较长 ,症状较重 ,发作频繁 ,病情与精神情绪等因素关系密切。双氯芬酸钠栓治疗 ,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但对残余尿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差 ,尤其是残余尿量大于 5 0ml以上者 ,多需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情况采取尿道扩张 ,新斯的明或哈乐等配合治疗 ,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阶段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精囊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囊肿去顶减压术在精囊囊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7例经B超、CT、MRI及膀胱镜诊断为精囊囊肿的患者行经尿道囊肿去顶术并随访.结果 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0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5 ml,平均住院时间3 d,术后平均随访28.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1例逆行射精.3例术前未育患者中2例术后1年生育;1例术后因逆行射精,将尿液中精子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治疗,术后半年生育.结论 经尿道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精囊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观察对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按常规治疗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另35例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尼莫地平、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治疗前后24h尿量及尿蛋白、抽搐次数比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2、24h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尿量增多及尿蛋白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动脉压明艟降低,尿量增多及尿蛋白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抽搐次数比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对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效果明显,可以较好地预防和控制预防子痫发作。  相似文献   

18.
Wu S  Fu SY  Liu FQ  Wang LF  Qu R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52-1754
目的 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A)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17例,其中男90例,女27例;年龄45~81岁。入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狭窄≥50%;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将患者随机分为HTEA组和对照组:HTEA组63例,男51例,女12例;对照组54例,男39例,女1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衰常规药物治疗,HTE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TEA治疗,即给予患者硬膜外置管,每间隔2h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5%利多卡因3~5ml,夜间睡眠时暂停给药。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结果HTE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85.2%,P〈0.05)。治疗后HTEA组二、三尖瓣返流明显减少,患者二尖瓣返流面积分别由(6.64±3.7)cm。降至(4.3±2.7)cm^2,三尖瓣返流面积从(5.4±3.2)cm^2降至(3.3±2.3)cm^2(P〈0.01)。LVEF由(38±12)%增至(494-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TEA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缩小,LVEDV由(337±132)ml降至(2744±109)ml;LVESV由(215±99)ml降至(147±73)ml(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则不明显。HTEA对心脏舒张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HTEA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784±521)ng/Lvs237±225)ng/L](P〈0.05)。结论联合HTEA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效果明显且安全,可显著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Xiao H  Li HZ  Yang Y  Huang ZM  Li YQ  Zhao X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3):1590-1593
目的 评价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下尿路症状(LU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1周特拉唑嗪治疗后,梗阻症状缓解,但刺激症状仍明显的BPH/LUT患者69例,主要的排除标准为最大尿流率(Qmax)〈10ml/s、残余尿〉50ml、前列腺体积〉50ml。随机分成两组,特拉唑嗪组给予特拉唑嗪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托特罗定与特拉唑嗪联合治疗。用药时间6周,评估内容包括总症状评分(IPSS)及梗阻症状评分及刺激症状评分、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并登记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间基础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6周后联合用药组IPSS评分由19.1±2.9降低到14.0±4.2,P〈0.001。刺激症状评分由13.2±3.2降至9.2±2.9,P〈0.001。特拉唑嗪组IPSS评分由18.5±3.2降低到17.3±4.1,P=0.033。刺激症状评分由12.7±3.1降至11.7±3.0,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显示:(1)联合用药组IPSS评分的改善优于特拉唑嗪组(-5.09 vs-1.19,P〈0.001),联合用药组刺激评分的改善优于特拉唑嗪组(-4 vs-1,P〈0.001),而梗阻症状评分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 vs-0.2,P〈0.168)。(2)治疗6周后两组间Qmax、残余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无急性尿潴留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托特罗定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于前列腺轻中度肥大、轻中度肥大的患者,可不同程度降低患者IPSS评分,其中以刺激症状评分的改善更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急性尿潴留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进入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3种治疗方案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主要客观指标的具体数据,分析其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方法 按照试验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初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29例,按目前泌尿外科的实际诊疗状况,将患者列入观察等待(61例)、药物治疗(179例)和手术治疗(89例)3种治疗方案组,对入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指数等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3种治疗方案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ml)均数为33.0、40.1、65.5;最大尿流率(ml/s)均数为17.1、12.4、9.1;平均尿流率(ml/s)均数为9.9、7.3、4.2;排尿量(ml)均数为332、247、188.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ng/ml)均数为1.53、1.99、5.44;残余尿量(ml)均数为21、45、208.这2种指标手术治疗组与其他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药物治疗和观察等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