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B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应用11例自贡市中医院(643010)高冰我院内科自1993年4月至1994年10月,利用B超引导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对11例肺部实质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细胞学证据。一、一般资料:11例病人,均为男性,经正侧位胸片或胸C...  相似文献   

2.
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对于周围型肺部包块的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对于决定治疗方案,预测预后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自1996年10月至1999年9月开展此项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共选择53例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1例,年龄36~72岁。均经胸片及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部块影,其中27例患者经纤支镜活检及刷片病理学检查未得到细胞学诊断。1.2 方法:B超仪,为日产恒河Rt2000型线阵实时超声仪。穿刺探头频率3.5MHz,穿刺针系一次性切割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肺活检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明  杨淑玲 《北京医学》1997,19(1):26-28
总结肺活检100例,其中经皮穿刺肺活检58例,分别在X线,CT,B超引下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42例,总诊断准确率为78%,其中肺癌诊断准确度为78.2%,良性病变为77.8%,全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并对各种方法肺活检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单洪武  王东波  王翔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F0002-F0002,407,412
目的:52例肺部孤立性肺小结节((3cm)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切割活检术,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对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评价分析。方法:52例肺小结节(最小为0.6cm)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切割活检,通过与针吸活检的比较,分析病灶的大小、离胸壁的距离与诊断正确率的关系,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肺切割活检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为97.64%(42/43),针吸活检阳性率为85.71%(18/2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后者往往因病理组织小而不易观察。二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不高,为3.9%,仅为气胸和少量出血。结论:诊断不明的肺小结节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切割活检其阳性率高,较针吸活检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只要掌握适应证、注意禁忌证。其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肺外周肿块诊断的运用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72例肺外周肿块进行活检,确诊为良性疾病37例,恶性疾病31例,诊断符合率为94.4%。在工作中发现穿刺部位和进针深度是提高诊断敏感性的关键;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在针吸活检中相互补充,两同时进行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对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显示肺部周围型病变,应用临床经验治疗,反复痰细胞学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不能确诊的110例周围型肺部病变患者,在胸部CT引导下,行皮肺穿刺针吸活检。结果 110例患者肿瘤确诊率93.3%(84/90),良性病变确诊率80%(16/20),并发症气胸13.6%(15/110),咯血5.4%(6/110),胸疼18.2%(20/110),发热2%(2/110)。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对周围型肺部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穿刺并发症可以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B超引导穿刺活检对颈部肿块诊断的应用。方法 对28例颈部块进行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组织检查,并与手术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本法穿刺获取组织成功率为92.9%,与手术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对颈部不明原因肿块,应用B超引导下针吸活检诊断正确率高,安全,损伤小,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张振玲 《四川医学》2001,22(5):478-479
我院于 1996年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应用 ,为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36~ 77岁。 30例患者均经胸片及肺CT检查诊断为肺部肿瘤。其中 2 7例患者经纤支镜活检及刷片病理检查未获得细胞学诊断。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RT 2 0 0 0型和RT Fino型B超仪 ,探头频率 3.5MHz ,穿刺针系一次性切割型活检针。穿刺探头及活检针用 4 %甲醛气体密封消毒 2 4小时。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检查确定肺部包块部位、大小、形态及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小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CT检查发现的59例肺周围小结节痛变患者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49例作纤支镜检结合痰细胞检查。结果 经皮肺穿刺活检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100%(31/31),良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84.0%(21/25):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纤支镜检结合痰细胞学检查,差异非常显著(P〈0.01);取材满意率94.9%。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小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轻。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对经胸部CT检查发现的肺内肿块而经痰细胞学、细菌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胸水细胞学检查等临床检查均未能及时明确诊断,经B超检查发现并能够确定部位者,行B超引导下肺活检,以往多采用穿刺细胞学和针吸组织学检查[1],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半自动活检技术对肺内肿块进行组织学活检,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经影像学、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的肺部周围结节性病变患者85例,在CT定位引导下使用活检枪与配套穿刺针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79例明确诊断,组织学诊断率为92.9%,一次穿刺成功73例,两次穿刺成功1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其中气胸5例,局部出血1例,咯血1例,经相应处理后缓解。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临床诊断肺周围结节性病变的一种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痰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能确诊的肺外周病灶,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以期术前定怀诊断,发现早期肺癌。方法:收集痰检及比值以气管镜检不能确诊的肺外周病灶64例,应用CT机薄层扫描定位,普通腰军分区地及Gallini活检枪经皮穿刺,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及临床观察结果为判定标准,分别统计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恶性病变38例,良性病变26例。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75.0%(18/24),特异性100%(8/8),准确性81.3%(26/38);组织学诊断的敏感性93.3%(28/30),特异性100%(18/18),准确性95.8%(46/48)。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安全,准确,诊断迅速,Gallini活检枪穿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优于细针穿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诊断肺内肿块性病变32例,在电视透视下引导定位。肿块>2cm×2cm,穿刺成功率100%,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余勇  胡华成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2):1174-1175
对17例肺肿块患者在B超介导下行经皮针吸活检术(TNAB),其中肺癌14例,确诊率为93.3%;结核2例,确诊率为100%。B超介导下TNAB操作方便、安全、经济、成功率高,在肺部肿块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腰穿针在CT引导下经皮针吸肺活检术中的诊断准确性、安全性和技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近胸壁肿块或结节患者应用腰穿针在CT引导下针吸肺活检术的技术方法,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就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60例中,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83.67%,良性病变的特异性为100%,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8.33%,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且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腰穿针在CT引导下经皮针吸肺活检术取材方便,诊断准确率较高,安全性大,痛苦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B超引导经皮肺针吸活检16例体会彭积英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内科(336501)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针吸,肺肿瘤我院自1990年4月~1993年10月对肺周边部肿块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计吸活检1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6例中男性14例,...  相似文献   

17.
经X线或B超引导肺穿刺活检对肺肿块的诊断价值早已肯定,但由于既往考虑到并发症问题而多采用细针穿刺,所取标本较少,难以进行组织学分型。我们在B超引导下用切割针进行肺穿刺活检对64例周围型肺部肿块进行病理诊断,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64...  相似文献   

18.
陈艳  李峻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3):180-180,19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靠近胸壁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B超检查能确定部位的靠近胸壁肺内占位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术后行手术切除或临床随访2年。结果:穿刺的病理诊断,35例为肺部恶性肿瘤,无假阳性;16例为良性病变,但假阴性有2例,假阴性率5.41%(2/37);1例因标本留取不合格而无法做出病理诊断。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靠近胸壁肺内占位的肺部恶性肿瘤阳性诊断价值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二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使用的适应证。方法:48例经皮穿刺活检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CT引导组诊断准确率84.6%,不良反应发生率23%,B超引导组诊断准确率91.4%,不良反应发生率14.3%。结论:CT引导及B超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诊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CT引导较适宜病灶小,距胸壁远的病变,B超引导适宜病灶较大紧贴胸壁的病灶,对于合并胸水及肺不张的病变B超尤佳。  相似文献   

20.
CT引导经皮针吸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连续性行CT引导下肺部病变经皮穿刺针吸活检的412例病例。所用穿刺针为Chiba 18G抽吸针。所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分析其准确性。结果 412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334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313例,确诊率为93.7%(313/334)。假阴性21例,假阴性率为6.3%(21/334)。无假阳性。诊断良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确诊率为71.8%(56/78)。术后发生气胸19例,占总穿刺次数的4.4%。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对肺部病变诊断敏感性与病灶大小有关,它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