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解我市流行性出血热 (EHF)的流行特点 ,现将我市 1982~ 1999年 18年间的疫情分析如下。资料来源人口资料由市计生委提供 ;疫情资料由市卫生防疫站档案室提供。结 果1 发病情况  1982~ 1999年 18年间EHF累计发病 15 4例 ,发病率为 0 80 5 / 10万 ,死亡率为 0 0 47/ 10万 ,病死率为5 84%。发病数最多的是 1986年 2 7例 ,年发病率为 2 6 5 0 /10万。流行期最短的是 1999年 1月 2日~ 4月 2 6日共 115天 ,除 1995年和 1997年无病例发生外 ,其他年份均有病例发生。2 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 ,其中以 1月、 5月、12月…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讨百日咳流行规律 ,现将 1986~1999年百日咳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地区历年法定传染年报、月报表、人口资料由地区统计局提供。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1986~ 1999年累计发生百日咳13 2 6例 ,年平均发病率 2 .76/10万 ,其中 1996年发病率最低 0 .13 /10万 ,89年最高为 5.77/10万 ,见表1。表 1 广西百色地区 1986~ 1999年百日咳报告发病情况年 1986 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 199319941995 1996 199719981999合计病例数 176 134 83195 1634 3193834 2 …  相似文献   

3.
长葛县位于豫中平原,属中华按蚊为唯一传播媒介的非恒定性间日疟流行区。历史上不断发生暴发流行。建国后疟疾流行可分为四个时期,1951~1962年为小流行期,1963~1978年为大流行期,1979~1982年为局部流行期,1983~1987年为零星散发期,发病率分别波动在10.43~69.95/万,25.48~1081.99/万,2.23~8.28/万和0.07~0.76/万之间,本文就1983年以来疟疾发病率降到1/万以下的五年中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作一探讨。一、流行病学特征 1.发病动态五年内共发生疟疾74例,经血栓疟原虫阳性的48例占64.86%,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忠县疟疾防治措施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忠县1950~2011年疟疾疫情及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忠县疟疾年均发病率,1950~1958年为2122.54/10万,1959~1962年为103.57/10万,1963~1975年为28.54/10万,1976~2002年为4.64/10万;1979~2002年各年发病率均低于10/10万,输入性病例占69.35%;2003~2011年1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疟疾的流行程度和流行特点,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相结合但各有侧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于1981年达到基本消除标准,2005年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忠县疟疾防治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近10a来,疟疾发病率持续稳定在1/万以下,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为了达到消灭疟疾,探索流行规律,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现将我市1990~2000年疟疾流行情况简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1.1 本站法定疟疾疫情报表,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 1.2 兴化市统计局人口资料。 2 流行特征 2.1 流行强度 1990~2000年11a间,累计发生疟疾病人133例,年发病率均在1/万以下。1990年发病人数最多为63例,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徐州市疟疾监测资料,为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徐州市疟疾监测资料、疫情报告及控制措施等资料,分析疟疾流行特点,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1~2010年全市共发病1 241例,年发病率为0.59/10万~1.36/10万;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与本地人口血检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6~10月,占总发病数的92.51%;8~9月中旬为全年蚊媒密度高峰。[结论]疟疾发病较稳定,应继续开展监测,尤其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疟疾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龙胜县疟疾防治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对1951~2010年龙胜县疟疾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疟疾年均发病率,1951~1959年为2 918.49/10万,1960~1969年为720.95/10万,1970~1979年为33.15/10万,1980~1989年为60.99/10万,1990~1999年为1.50/10万,2000~2010年仅为0.32/10万(病人均为流动人口)。1951~1969年病原学诊断的1 516例疟疾中,恶性疟739例,间日疟777例;1965年以后未再发现恶性疟病例。[结论]龙胜县疟疾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当地疟疾已经基本消灭。  相似文献   

8.
王程强  孙震 《现代预防医学》2016,(13):2305-2306
目的 分析武汉市洪山区45年来疟疾病例的发病和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70-2014年全区所有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0年发病率最高,后逐步下降,年度变化百分比为-40.84%。1980年发病率为93.82/10万,1986年为9.94/10万,以后呈现较低发病率趋势。2000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3.07/10万,之后一直维持在2/10万以下水平,2007年后所有疟疾病例均为输入病例。5-9月为发病高峰。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91∶1,以20-29岁的青年人群发病数最多,占所有发病数的33.07%。本地感染以间日疟为主,输入性病例以感染恶性疟为主。结论 1970-2014年武汉市洪山区疟疾防治成效显著,但近年来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复杂,疾控机构应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加大健康教育和防治培训力度,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9.
1986—1999年广州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 ,我国艾滋病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转入广泛流行期 ,全国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报告数急剧上升 ,正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关键性阶段。根据疫情、常规和哨点监测资料 ,分析 1986~ 1999年广州市HIV流行特征及趋势 ,提出现阶段预防策略。1 资料来源1986~ 1999年广州市各级医疗单位报告的HIV/AIDS疫情资料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 ;艾滋病常规和哨点监测资料。2 结果2 1 常规监测结果 常规监测即是广州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日常开展的HIV抗体检测工作 ,它是艾滋病疫情报告唯一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龙岗镇位于深圳东部,现有常、暂住人口239647人,流动人口十多万,一直列为深圳的重点疟防镇。现将该镇1992~1999年疟疾疫情及防治措施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龙岗镇1992~1999年疟疾月报表、血检阳性名单、个案调查表。2 结果21 流行概况1992~1999年共发病1020例,年发病率417~25696/十万,年均5789/十万。发病高峰在1993年,为25696/十万,此后发病率逐年大幅下降,至1999年已降到417/十万。疟疾绝大多数为散发,临床类型均为间日疟。 表1 龙岗镇1992~1999年疟疾流行概况年份人口数发病数常住暂住流动合计发病率(1/十万)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最北部全州县历年疟疾流行状况,分析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特点,评价本世纪以来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50年代疟疾是当地的主要传染病,存在多种疟原虫传播流行,当地居民人群疟疾阳性率为284.25/10万,其中1955年为722.84/万,60年代为70.05/10万,70年代为12.74/10万,80年代为22.43/10万,90年代为18.67/10万,本世纪为1.56/10万。1962年后未发现三日疟及恶性疟病例。自1990年经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该县的疟疾病例均来自流动人口。结论该县疟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存在流动人口将疟疾输入传播的威胁,因此,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检测。  相似文献   

12.
常熟市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熟市麻疹发病率1986年~2001年为0.38/10万~12.40/10万,2002年是其中发病最多的一年,现对其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历年来各乡镇上报资料,包括疫情报告、个案调查和监测资料。1.2 方法 对病例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50-2015年奉新县疟疾疫情特征,为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奉新县1950-2015年疟疾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50-2015年奉新县共报告疟疾43 748例,无病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从1952年325.80/万下降到2014年0病例报告,且2012-2015年连续4年无本地病例报告;高发流行期、控制流行期、基本消灭期、巩固与消除期这四个阶段的发病率呈现显著性下降趋势(χ2=101 581.94,P<0.001);全县各乡镇场均曾有病例分布,1970年前以边远山区为主,之后主要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疟疾发病高峰期在夏秋季6-10 月,职业以农民为主,16~59岁年龄组疟疾发病较高,男性多于女性(χ2=3 848.38,P<0.001);疟疾自然传播媒介主要为中华按蚊;疟疾发生和流行的主要虫种是间日疟原虫。结论 经过66年防治,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今后疟防工作重点要加强流动人口和输入性疟疾的监测管理,同时要做好大众健康教育工作,动员全民搞好爱国卫生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襄阳市襄州区疟疾发病特点,提出控制对策。方法对襄州区2004-2010年上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襄州区为间日疟流行区,全区此期间共报告疟疾2 03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28.60/10万,2004年发病率最高55.77/10万,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2010年为3.06/10万;5~9月为流行期,缺水的襄北发病率(15.20/10万)较非缺水地区襄东(35.51/10万)低,男性发病多于女性(1.53∶1),农民(71.2%)和学生(18.9%)是主要发病对象。结论襄州区疟疾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是主要传染病之一。农村和学校是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应继续采取控制传染源为主和媒介防制的综合措施,控制疟疾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凤山县疟疾流行状况,制定并实施防治方案,最终达到消灭疟疾的标准.[方法]对凤山县1951~2005年疟疾发病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凤山县9个乡镇均为疟疾流行区,年均发病率1951~1970年为1 91.42/10万,1993~2005年为5.47/10万; 1972年消灭内源性恶性疟,1989年常住居民发病率降至4.10/10万,1992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86/10万),1998年后未检出内源性疟疾.传播媒介以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为主.1980~2005年合计血检常住人口发热病人214 836人次,阳性率为0.35%;1995~2005年血检流动人口5 396人次,阳性率为1.06%.1999~2005年疟疾抗体检测定点居民3 714人,阳性率为0.13%.[结论]疟疾疫情逐步下降,已达到基本消灭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徐州铁路分局辖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 ,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对徐州铁路分局辖区 1997~ 1999年病毒性肝炎的疫情和调查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利用 1997~ 1999年徐州铁路分局辖区的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病例分布分析 ;利用住院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病因调查表进行流行因素的分析。2 结果2 1 发病情况  1997~ 1999年合计报告病毒性肝炎2 32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5 3 2 4 / 10万。其中 ,1997年报告 87例 ,发病率为 60 5 1/ 10万 ;1998年报告 74例 ,发病率为 5 0 5 6/ 10万 ;19…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的西北山区而且地广人群稀少的边远县城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资料,评价经长期抗疟以后到本世纪以来的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0年代疟疾是该县的主要传染病,存在着感染人类的4个种类疟原虫流行,当地居民人群疟疾阳性率为1583.33/10万,其中1954年为3286.22/10万,60年代为349.65/10万,70年代为1525.82/10万,80年代为71.57/10万,90年代为4.78/10万,本世纪为1.56/10万。三日疟病例于1961年后未发现,恶性疟及卵形疟病例分别于70年代初期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90年代55.29%的疟疾病例来自流动人口,本世纪以来的33例疟疾病例均在流动人口中发现。结论该县自1992年经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在当地居民中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存在流动人口将疟疾输入传播的威胁,因此,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检测。  相似文献   

18.
蓝凤  王倩 《现代预防医学》2015,(16):2884-2886
摘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玉林市疟疾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Excel 2003对2004-2013年玉林市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玉林市疟疾发病率为0.02/10万~0.33/10万,共报告疟疾病例70例,其中间日疟41例,恶性疟22例,疟疾(未分型)7例,病例分布于全市5县(市)2区,发病季节呈全年分布,男女性别比为16.5∶1,年龄在10~55岁间,职业主要为农民、民工,感染来源地主要为东南亚及非洲国家疟疾流行区。结论 输入性疟疾病例是玉林市疟疾的主要疫情特点,加强对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务工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疟疾危重和死亡病例增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梅州市疟疾流行特征和防治历程,总结防控效果,应对新的挑战。方法收集梅州市1950~2018年疟疾流行及消除疟疾资料,对疟疾的流行情况、历年来疟疾防控措施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950~2018年梅州市累计报告疟疾985 224例,死亡203例。经历了建国初期暴发与控制的阶段(1950~1959年)、疫情反弹和综合性防治阶段(1960~1979年)、监测流动人口和防控输入性疟疾的阶段(1980~2009年)、全面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8年)等四个防治阶段,逐步控制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58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1%以下,1965年下降至1‰以下,1986年起控制在1/万以下,2005~2018年未出现本地感染病例。2015年到达消除疟疾目标。结论梅州市已基本消除疟疾,但疟疾的流行因素依然存在,仍面临输入性疟疾的持续性挑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睢宁县2000-2009年疟疾流行形势和防控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及疟疾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睢宁县疟疾年发病率为0.26/10万~5.6/10万,2007年最高;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平均为0.18%;小学生间接荧光抗体检测(IFA)阳性率平均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