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脐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前后患者总T细胞(CD3+)、T4细胞(CD3+CD4+)、T8细胞(CD3+CD8+)含量的变化。结果 51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治疗前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含量及T4/T8比值分别为60.6±22.5、45.2±13.6、26.2±7.6和1.21±0.35,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周后外周血总T细胞和T4细胞含量及T4/T8比值分别为68.5±17.6、51.2±14.6和1.71±0.65,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组(P<0.05);T8细胞含量21.3±8.5,明显低于治疗前组(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骨髓血干细胞和脐带血干细胞在细胞总数中的比例,并分析两者在肝硬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50 例肝硬化患者行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其中34 例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6 例采用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分析干细胞分离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及CD34 、CD38 水平.结果 分离后的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0.56 %和17.93 %,明显多于骨髓血46.75 %和10.70 %.分离后脐血干细胞的CD34 、CD38 明显多于骨髓血干细胞,分别为5.7 ∶1.6 和2.4 ∶1.6.结论 脐带血干细胞所占细胞明显优于骨髓血干细胞中所占细胞的比例,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时,能够提供具有丰富数量及质量的细胞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刘春雨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4):1084-1085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以自体骨髓干细胞作为供体,对1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于细胞移植,并对相关护理方法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4例患者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成功率为100%。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治疗安全有效、疗效持久且不良反应小,而围术期行之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1例,抽取自体骨髓150~200 mL,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成10 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介入方法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6、12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肝脏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亦无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背景: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在临床上已有诸多报道,但迄今为止,关于干细胞与移植后肝硬化的预后转归,干细胞在受损肝内定向分化及恶性学表型等一直是临床专家关注的热点.目的: 动态监测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及甲胎蛋白异质体3变化,评估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纳入2007-04来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行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4例,以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3水平的变化,以甲胎蛋白异质体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与肝癌恶性表型的关系.结果与结论: 干细胞移植2个月,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出现一过性升高,移植前、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不同甲胎蛋白浓度患者的甲胎蛋白异质体3阳性率及甲胎蛋白异质体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检测肝癌血清学标记物甲胎蛋白异质体3未提示在短期内有恶性生物学表型行为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分别采集患者骨髓200 mL.从中分离纯化的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至患者肝脏.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和凝血指标.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第1个月后,35例(70%)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47例(94%)患者停止使用利尿剂后未再出现腹水.术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C hild-Pugh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接近正常值.结论: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在短时间内提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护理措施。[方法]28例病人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足月生产的脐带血,分离纯化脐血干细胞,通过肝动脉途径,将纯化的脐血干细胞移植入病人肝脏内。[结果]28例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的肝硬化病人术中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移植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食欲不振、乏力、腹腔积液等减轻甚至消失;血清学检测: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提高白蛋白水平及改善凝血功能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可作为肝移植治疗的过渡或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干细胞动员、细胞采集和分选、预处理和并发症处理等问题.方法 10例重度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采用环磷酰胺(CTX)+rh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并以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CD34+细胞,适时用C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7例)或CTX+全身照射(3例)两种预处理方案后,进行CD34+细胞回输的方法治疗.结果经CTX+rhG-CSF方案动员并以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后,可获得(1.98±0.95)×108的CD34+细胞,其纯度为(91.4±10.6)%,回收率为(60.5±19.8)%.在回输(2.14±1.05)×106/kg的CD34+细胞后,ANC ≥0.5×109/L的时间为(8.6±2.5)d,血小板升至20×109/L的时间为(9.0±5.2)d.在造血恢复后,所有CD3+细胞、CD19+细胞和CD16+CD56+细胞均未恢复至移植前状态.在造血和免疫抑制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较高.2例患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近期疗效满意,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AI评分由移植前的平均17分降为移植后的4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评分由6.4分降至1.8分;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缓解.结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对肝硬化程度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门静脉右支流速和血流量,以探讨其在评价肝硬化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组(31例)和肝硬化失代偿组(25例)。非肝硬化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36例肝硬化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应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和血流量,分别比较各参数之间差异。结果肝硬化组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以及血流量分别为(11.56±0.94)cm/s,(14.70±1.27)cm/s和(387.61±30.51)ml/min,较非肝硬化对照组的(14.32±0.81)cm/s,(17.94±1.02)cm/s和(499.05±25.44)ml/min明显降低(P值均<0.01),且肝硬化失代偿组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以及血流量分别为(9.08±0.31)cm/s,(11.91±0.45)cm/s和(262.3±12.18)ml/min,较肝硬化代偿组的(12.11±0.52)cm/s,(15.27±0.74)cm/s和(566.49±15.22)ml/min明显降低(P值均<0.01)。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的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和血流量,能较好地反映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于评价肝硬化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朱英  郎帅  丛庆伟  赵钢 《中国临床康复》2013,(36):6449-6454
背景:与骨髓移植相比较,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其自身的优点,外周血中干细胞资源多、收集方便易行、无需麻醉、创伤小、易被患者接受、安全性高、患者的造血系统易恢复等。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中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3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后失代偿期肝硬化1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4岁。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结果与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肝动脉内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无发热、出血、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行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第1,3,6个月后,纳差、乏力、食欲、腹胀等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室检测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背景: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可分化为肝系细胞。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有显示良好疗效的一些报告。目的:对脐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予以分析,为肝硬化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CNKI数据库中2002/2011检索有关干细胞移植与肝硬化的治疗文献,检索词为"肝硬化(liver/hepatic cirrhosis);失代偿性肝硬化(decompensated cirrhosis);外周静脉(peripheral vein);干细胞(stem cell);移植(transplantation);脐血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UCBSC);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S);自体骨體干细胞(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共检索文献130篇。结果与结论: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自我更新扩增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硬化所使用的干细胞主要有3种:脐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临床应用虽刚刚起步,但有取得良好疗效的多篇报告。多数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肝功能改善,并且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价格低廉,避免了免疫排斥又不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具有可创性前景。  相似文献   

12.
郑淞文  王楠  王琰  刘洋  姜原  董越 《中国临床康复》2012,(36):6663-6668
背景: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的重点。但对于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自体骨髓移植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抽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行体外扩增和表型鉴定。方法:取成年大耳白兔10只,对照组2只不给任何药物;模型组8只每周2次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8mg/kg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34、CD44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经过大量激素作用后,MR灌注成像及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组造模成功。模型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h内仅有少量细胞贴壁,12d左右细胞铺满瓶底的85%-90%,传代培养生长良好;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S型,第4-7天处于高速增殖期,与对照组生长曲线相近;经流式细胞术鉴定,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呈阴性,CD29,CD44表达呈阳性,证明所培养的细胞为较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示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可用于干细胞标记及进一步自体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Most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ha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 (HSCs) would benefit from their ex vivo expansion to obtain a therapeutically significant amount of cells from the available donor samples. We studied the impact of cell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umbilical cord blood (UCB) haematopoietic cells and bone marrow (BM)‐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on the ex vivo 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tive potential of UCB CD34+‐enriched cells. UCB cells were cultured: (a) directly in contact with BM MSC‐derived stromal layers (contact); (b) separated by a microporous membrane (non‐contact); or (c) without stroma (no stroma). Highly dynamic culture events occurred in HSC‐MSC co‐cultures, involving cell–cell interactions, which preceded HSC expansion. Throughout the time in culture [18 days], total cell expan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ntact (fold increase of 280 ± 37 at day 18) compared to non‐contact (85 ± 25). No significant cell expansion was observed in stroma‐free cultures. CD34+ cell expansion was also clearly favoured by direct contact with BM MSCs (35 ± 5‐ and 7 ± 3‐fold increases at day 18 for contact and non‐contact, respectively). Moreover, a higher percentage of CD34+CD38? cells was consistently maintained during the time in culture under contact (8.1 ± 1.9% at day 18) compared to non‐contact (5.7 ± 1.6%). Importantly, direct cell interaction with BM MSC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expansion of early lymphoid CD7+ cells, yielding considerably higher (×3–10) progenitor numbers compared to non‐contact condition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dynamic cell–cell interactions between UCB HSCs and BM MSCs, towards the maximization of HSC expansion ex vivo to obtain clinically relevant cell numbers for multiple settings, such as BM transplantation or somatic cell gene therapy.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韩博  徐三荣  张进  周庆  李伟 《中国临床康复》2013,(36):6474-6480
背景:胚胎肝干细胞移植免疫相关研究较少,同基因与异基因胚胎肝干细胞移植对小鼠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同种同基因与同种异基因胚胎肝干细胞移植对小鼠肝硬化的治疗作用,以及治疗过程中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BALB/c与C57BL/6胚胎肝干细胞。104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肝硬化组、同种同基因移植组、同种异基因移植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复制肝硬化模型,16周后分别经其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等量同种同基因胚胎肝干细胞和同种异基因胚胎肝干细胞。在移植4周后比较各组受体小鼠存活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细胞(CD4’T、CD8’T、NK、NKT)数目及比值、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结论:同种同基因移植组和同种异基因移植组生存率均为100%,与肝硬化组小鼠存活率6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户〉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肝组织修复:同种异基因移植组〉同种同基因移植组〉肝硬化组。因此,经尾静脉移植胚胎肝干细胞能提高肝硬化小鼠的生存率、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同种同基因与同种异基因胚胎肝干细胞移植未发现免疫排斥,对小鼠肝硬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由于股骨头局部滋养血管损伤、供血不足致病,迄今尚无最佳治疗方案,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验证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血管再生技术改善股骨头坏死缺血状态的效果.设计:对比动物实验和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细胞治疗中心.资料:①动物: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3.0~4.0 kg,购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此动物实验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②对象:选择2004-07/2007-07在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88例(335髋),男113例,女75 例,年龄18~72岁.均经髋关节X线摄片、核素扫描、MRI、CT检查确诊;对治疗和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动物实验:实验于2004-01/2004-06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采用液氮冷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建立方法,双后肢股骨头均制作缺血模型,右侧为移植组,左侧为对照组.抽取骨髓,将所获单个核细胞经右股动脉注入;同法将生理盐水注入左侧股动脉内.②临床观察:密度梯度离心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自体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行旋股内、旋股外及闭孔动脉干细胞移植术.主要观察指标:①4周后行DSA动脉造影观察双侧血管新生情况.4,12周后取双侧股骨头标本,行病理切片观察新骨再生及股骨头修复程度.②于移植后第3,6,12,24个月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行走间距及步态、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变化.于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行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术,观察血管新生及股骨头供血动脉充盈情况.于干细胞移植后6,12,24个月行CT,X射线,MRI检查,观察股骨头区形态学及缺血状态变化.于干细胞移植前,移植后3,6,12,24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动物实验结果:①2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②DSA动脉造影结果:移植后4周移植组兔右后肢股骨头区供血动脉较对照组股动脉明显增多.③病理结果:移植后12周右侧股骨头软骨、板层骨及骨小梁明显修复,左侧股骨头坏死无改善.临床观察:18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症状改善:188例患者中髋关节疼痛缓解164例(87.3%),关节功能改善147例(78.4%),行走间距延长150例(80.0%).②影像学改变:移植后6个月12例患者DSA动脉造影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较移植前明显增多、增粗,血流速度增快;12~24个月后X射线平片,CT,MRI检查24例患者坏死的股骨头区可见骨质病变获得改善.③髋关节Harris评分:干细胞移植后6,12,24个月高于移植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423,-6.714,-9.039,P﹤0.01).结论:经动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股骨头坏死缺血状态,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A)64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肝脏。对照组(B1)为本院感染科87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导管将干细胞植入肝脏动脉多级分支血管;对照组(B2)为本院感染科56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组移植后的临床症状、术后不良反应、腹水持续时间、肝肾功能检测,与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骨髓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治疗组(A)及对照组(B1)患者腹水均有一定程度缓解,腹水增长速度缓慢;肝肾功能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均好转,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B2)比较,腹水增长速度、肝肾功能、实验室指标改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B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治疗组(A)少于对照组(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与肝动脉多级分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效一致;经皮门静脉穿刺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背景:如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股骨头塌陷的软骨,是塌陷后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辅助及关节镜监视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自体回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国际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4例,均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实施髓芯减压术,同时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坏死病灶清除,其中53例在此基础上二期植入体外分离培养的1×10^9L^-1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mL。结果与结论:经平均30个月的随访及磁共振检查发现,所有患者股骨头坏死体积均明显减小,Harris评分明显提高(P〈0.05);其中给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回植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其临床成功率和影像学成功率分别达92%和90%,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计算机导航辅助及关节镜监视下髓芯减脏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回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效果优于单纯髓芯减压。  相似文献   

18.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自体骨髓千细胞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但针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缺乏系统有对照的临床研究。一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是否同意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并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自0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12,24周观察肝功指标、症状、体征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行2组对比。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至治疗后4周部分肝功指标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至治疗后12,24周,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在同一时间点2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4,12,24周2组患者Child-Pugh计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同一时间点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在传统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等综合治疗乙肝肝硬化基础上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更有效地改善肝功和凝血功能,患者症状好转,相对安全,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