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口腔鳞癌中Maspin和VEGF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array 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Masp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别对18例口腔鳞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标本行Maspin和VEGF mRNA含量的半定量测定,应用随机区组设计的F检验和Person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aspin mRNA在口腔鳞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逐渐增加(P〈0.01),且三者之间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VEGF mRNA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依次降低(P〈0.01),且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口腔鳞癌中,Maspin和VEGF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Maspin和VEGF基因mRNA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结论:Maspin基因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抑癌作用:Maspin可能通过下调VEGF来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7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GF及VECF-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淋巴管密度(LVD)的关系,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的VEGF—C表达明显升高(P=0.001),VEGF—C的表达与其他病理参数无相关,另外,H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VEGF-C高表达组的瘤周淋巴管密度(PLD)明显高于VEGF—C低表达组(P=0.001),HGF表达及VEGF—C低表达组与瘤内及瘤周淋巴管的密度无相关性。另外,HGF的表达与VEGF—C的表达间无相关。结论:VEGF—C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主要通过参与诱导口腔鳞癌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VEGF、EGFR、p16在唇癌与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or receptor,ERFR)及p16在唇癌及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征,探讨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为唇癌及口腔鳞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临床病理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69例唇癌及口腔鳞癌组织中VEGF、EGFR,p16蛋白的表达及变化。结果 唇癌及口腔鳞癌VEGF、EGFR,p16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1.01%、46.37%及28.98%。不同部位唇癌及口腔鳞癌组织间VEGF、GEFR、p16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在唇癌及口腔鳞癌与非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1%、10.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EGFR、p16在唇癌及口腔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唇癌及口腔鳞癌组织中VEGF、EGFRp16之间蛋白表达无相关;VEGF在非瘤组织与唇癌及口腔鳞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VEGF在唇癌及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有用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口腔生化与免疫学〕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在人牙胚中的分布及意义(1)∶1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口腔粘膜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1)∶13复发性口疮流式细胞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1)∶31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Fas的表达(2)∶57CD44在口腔粘膜鳞癌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2)∶65腮腺毛细血管瘤组织中bFGFmRNA基因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69涎腺肿瘤中P53和P185蛋白表达及意义(2)∶71婴幼儿腮腺血管瘤中bFGF表达的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urvivin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45例舌鳞癌组织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VEGF在舌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68.9%、64.4%,显著高于正常舌黏膜组(P〈0.01)。Survivin表达与舌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相关(P〈0.05),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VEGF表达与舌鳞癌TNM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舌鳞癌组织中Survivin、VEGF共同表达率为53.3%,其表达阳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urvivin、VEGF的表达与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Survivin、VEGF在舌鳞癌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汪新华  汪怡 《口腔医学》2003,23(3):140-141
目的研究口腔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性质及恶性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86例口腔肿瘤组织中VEG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VEGF的总表达率为33%(28/86),鳞癌中VEGF的表达率显著高于乳头状瘤和腮腺混合瘤(P<0.001)。VEGF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列联系数r=-0.40,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列联系数r=0.39,P<0.05)。结论口腔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显著增高,VEGF表达可能有助于口腔良恶性肿瘤的鉴别。鳞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表达的增加促进了口腔鳞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Livin基因及其蛋白在人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ct和Livinβ及其基因在人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20例口腔鳞癌组织、15例口腔软组织囊肿和10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LivinαmRNA和Livinβ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2种Livin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口腔鳞癌组织中均有Livina和LivinβmRNA的表达,14例口腔软组织囊肿和10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均可见Livina或LivinβmRNA的表达.3者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但Livina和LivinβmRN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口腔软组织囊肿和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和RT-PCR结果一致。结论:Livin可能在人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口腔鳞癌COX-2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表达和口腔鳞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口腔鳞癌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口腔鳞癌COX-2表达与VEGF、iNOS表达密切相关(P<0.05).口腔鳞癌COX-2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MVD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口腔鳞癌COX-2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关,iNOS 和VEGF可能参与COX-2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TGF-β1、Smad4和CyclinD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TGF-β1、smad4及cyclinD1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TGF-β1、smad4、cyclinD1在正常口腔黏膜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为35.7%,口腔鳞癌组织中为69.0%(P〈0.05);smad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4.7%,明显低于口腔正常黏膜85.7%(P〈0.05);TGF-β1、smad4表达的改变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smad4和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GF-β1的过表达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紧密相关;smad4的失表达不仅有利于提高细胞对TGF-β1的生长抵抗,也增强了口腔鳞癌的侵袭性;cyclinD1过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牛蒡苷元对口腔鳞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口腔鳞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制备人口腔鳞癌细胞株HSC-3裸鼠移植瘤模型,牛蒡苷元处理后,检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移植瘤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口腔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总积分显著增高(P<0.001);经牛蒡苷元处理后,人口腔鳞癌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趋势显著放缓(P<0.05),观察终点移植瘤组织重量显著下降(P<0.05),且牛蒡苷元高剂量组较牛蒡苷元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牛蒡苷元处理组VEGF蛋白染色的吸光度值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牛蒡苷元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口腔鳞癌增殖,该作用可能与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R-99a在口腔鳞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检索GEO数据库中与口腔鳞癌相关的miRNA芯片进行二次分析.检测63例口腔鳞癌组织和口腔鳞癌细胞株内miR-99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上调miR-99a的表达,检测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HN13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形态学特点和生长情况,检测肿瘤细胞分化和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将HN13细胞接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应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RCCS)进行模拟微重力培养14d,光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以实时定量PCR检测分析立体培养和平面培养细胞中,HIF1α、TGFβ1、VEGF-C、NF-κB和CCND1等基因的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贴附于PLGA材料表面呈立体生长,表现为典型角化细胞形态,并形成类角化珠样结构,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形态相似。HIF1α,TGFβ1和NF-κB表达降低(P<0.05),VEGF-C表达升高(P<0.05),CCND1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三维培养的细胞更接近体内细胞的真实形态,模拟微重力可作为构建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中D2-40及VEGF-C的表达特点,探讨VEGF-C在肿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将43例口腔鳞癌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2-40及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口腔鳞癌中的淋巴管主要分布在肿瘤边缘区(肿瘤间质)。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组癌灶中淋巴管密度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口腔鳞癌肿瘤边缘区淋巴管与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C可能参与口腔鳞癌淋巴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OS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以探讨VEGF-C与OSCC淋巴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0例OSCC组织及14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45.0%的OSCC组织中可见VEGF-C表达,在正常口腔黏膜中无表达;22例伴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中,68.2%有VEGF-C表达,18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16.7%有VEGF-C表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7%的Ⅰ~Ⅱ期OSCC有VEGF-C表达,57.1%的Ⅲ~Ⅳ期OSCC有VEGF-C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的部位、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VEGF-C在OSCC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淋巴管生成、颈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VEGF-C可能在OSCC的生长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 CCND1、ORAOV1、ERCC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CND1、ORAOV1、ERCC1与舌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8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及4例正常舌组织芯片中CCND1,ORAOV1,ERCC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舌癌组织中CC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舌组织(P<0.05),但其过表达水平与正常舌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CND1阳性表达率及过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及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ORAOV1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P<0.05);ORAOV1在舌癌中的过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ORAOV1的过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ERCC1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过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舌组织(P<0.05),并均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P<0.05);且与高、中分化组相比,低分化组ERCC1蛋白过表达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CND1和ORAOV1显著高表达,ERCC1表达显著降低,三者的检测对早期诊断舌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口腔鳞癌中COX-2、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OSCC)中COX-2、VEGF-C的表达,以探讨COX-2、VEGF-C与OSCC淋巴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COX-2、VEGF-C在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OS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COX-2在伴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5)。VEGF-C在OS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VEGF-C在伴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5)。40例OSCC组织中,COX-2与VEGF-C表达共阳性16例(40.0%),表达阴性10例(25.0%),二者在OSCC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517,P〈0.01)。结论:COX-2、VEGF-C在OSCC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二者有可能在OSCC的生长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COX-2表达上调与VEGF-C表达成正相关,提示二者在OSCC的淋巴管生成及侵袭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转化生长因子β亚型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GF-B与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了40例口腔鳞癌术后标本和2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TGF-B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和正常口腔粘膜中均表达TGF-B1、TGF-B2、TGF-B3,但程度不同。TGF-B1、TGF-B2在口腔鳞癌中呈过表达。口腔鳞癌临床分期、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与TGF-B1、 TGF-B2过表达有关,与TGF-B3的表达无关。结论:TGF-B1和TGF-B2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颈淋巴结转移过程,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20.
口腔鳞癌与正常黏膜中细胞角蛋白基因1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13,CK1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黏膜中CK13mRNA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3蛋白在OSCC及正常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CK13mRNA在27例OSCC中的表达较其对照黏膜表达下调,平均下调4.2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13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与肿瘤组织之间、高分化OSCC与中、低分化OSCC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CK1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表达调控。CK13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