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海蓝色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少见的脂质代谢异常疾病。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特点为骨髓内有染成蓝色的组织细胞。眼部表现为视神经萎缩与黄斑白色斑 ,出现白内障尚未有报告。1 病例介绍陈某 ,女 ,45岁 ,1978年 4月从事电镀工作 ,以后相继出现皮炎、鼻炎、咽炎、贫血和肝脏肿大。骨髓穿刺涂片 :1985年为缺铁性贫血 ,1986年发现海蓝色组织细胞。近年出现双眼视力下降 ,视物远近均不清楚。体检呈重度贫血貌 ,心脏各瓣膜区可闻及Ⅲ级吹风样杂音 ;肝右肋下 2 0cm ;四肢指趾皮肤痛觉呈套样减弱。视力右眼 0 0 1不能矫正 ,左眼光感、光定…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高××,于1988年12月24日入院,住院号8,以G_2P_1孕40~( 1)周头位,无诱因阴道流血20分钟入院。入院时胎心每分钟140次,头高浮,宫口3cm,可疑低置胎盘,行催产素静脉滴注,同时行人工剥膜加破膜,以胎头下降压迫止血,在行剥膜时发现子宫内口的上方后壁可触及胎盘,刺破羊膜后羊水较少,当时胎心正常,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在破膜后半小时,胎心变慢,波动在100~120次/分,经过吸氧、静推、吸氧后,效果不佳,胎心80~100次/分。经患者及家属同  相似文献   

4.
骨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简称:LCH)是临床及病检中均比较少见的疾病,由于其缺乏典型的临床病史和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以至在诊断名称的选用及对其本质及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面均存在混乱,从而易致临床与病检漏诊和误诊.我院近期曾遇1例原发于骨盆的LCH,临床及快速病检均未能明确诊断.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矽肺合并右中叶病变的X 线表现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并提出“矽肺中叶综合征”这一词概念, 为尘肺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正> 患者男,65岁。因右眼睑晨起肿胀3年余,右眼球前突,酸胀2月入院。专科检查:右眼睑轻度肿胀,右眼球向前突出,眼压稍高,右眼球向上运动轻度受限,无视力、视野改变,无复视。眼底静脉迂曲扩张。颅脑CT示眼眶内球后上方见1.2cm×1.5cm×2.0cm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为38.4HV。眼球受压前移,但形态正常,边缘可见弧形高密度钙化影。其邻近右侧蝶骨,右侧额、颞、顶部分颅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镇企业、民营或私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形成庞大的职业劳动力大军,在当前职业卫生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惜牺牲劳动者健康为代价,追求高额盈利的状况,造成严重职业病发生,应引起社会关注。现将我省湄潭县2名赴外地打工青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1岁,因反复右膝关节疼痛2年,加重3个月于2012年8月12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间歇性钝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伴有右大腿胀痛,无畏寒及发热;近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伴右膝关节肿胀遂来诊.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史.体检:发育良好,头、颈、胸、腹、脊柱末见异常,双下肢等长,轻度跛行,右膝肿胀,以髌上囊内侧为显著,按之无凹陷及压痛,亦无皮肤发红,浮髌试验阴性,右膝屈曲120°受限,右小腿三头肌轻度萎缩,双下肢肌力及感觉正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征.X线表现:右侧髋骨、上耻骨支、股骨头、股骨干、髌骨、胫骨、距骨、舟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第一、二跖骨及第一趾近节均受累.骨干皮质偏内侧增生,密度极高如象牙样,呈波浪状或条状向皮质内突出,骨皮质外缘光滑平整,未见骨质破坏,髓腔变窄,骨小梁消失,呈蜡油流过样.矩管状骨等不规则骨骨质呈斑片状致密影.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工作中直径在3.0cm以内的膀胱结石较多见,但是直径大于4.0cm以上的巨大膀胱结石少见。我院最近发现长径达9.6cm的巨大膀胱结石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0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并施行手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85例。术后出现肺动脉栓塞8例,经抢救,5例成活,3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艾英 《工企医刊》2014,27(1):570-571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DR)在手舟状骨(蝶位片)摄影中较传统X线摄影的优势.方法 对100例行舟状骨蝶位DR检查,同时对其中30例进行普通X线摄影,对手舟状骨骨折的显示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DR摄影组30例手舟状骨影像确诊骨折18例,X线平片发现骨折11例,疑似2例,漏诊5例.DR摄影组的图像质量显示率及骨折检出率高.结论 DR摄影比普通X线影像更能提高手舟状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吴迎春 《现代保健》2011,(27):193-194
产褥期并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uperiorsagittialSINUSthrombosis,SSST)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十分少见,但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诊断较难,易于误诊漏诊。MRI、MRA、MRV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在治疗方面,除针对病因、降颅压及对症治疗外,主要应用肝素继以华法令抗凝治疗和局部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效果不确切。如能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初期,为扎实抓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我市乡镇政府陆续配置携带式X线机,对育龄妇女开展透环妇检、查孕查病。乡镇政府计生干部从事X线透视作业致放射病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纹带棒杆菌在临床标本中,尤其是在脑脊液中比较罕见.近日我们在一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该菌,现报道如下. 1病例 患者入院时体温39℃,心率120次/min,呼吸20次/min,神志模糊,呈浅昏迷状态,双侧巴氏征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4.88×109/L,中性粒细胞91%.行腰穿取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发现纹带棒杆菌,予以去甲万古霉素进行鞘内注射治疗症状明显好转. 2细菌学鉴定及药敏试验 2.1 生长特性及菌落形态 脑脊液外观微浑,无凝块.35℃孵育48 h后血平板上生长出直径约为1~2 mm、乳白色、表面光滑、突起、不溶血的小菌落.镜下为革兰阳性杆菌,菌体细长微弯,一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呈栅栏状.2.2生化反应 硝酸盐还原(+)、脲酶(-)、七叶苷水解(-)、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蔗糖(+)、木糖(-).  相似文献   

17.
641例肺结核病人发病年龄与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照1978年制定的《肺结核分类法》对641例肺结核病人发病年龄与临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肺结核病人的分布以儿童组最低,占0.47%;60岁以上组较高,占27.76%。X线表现为原发型肺结核的患者占0.47%,均分布在儿童组;表现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患者占1.72%,主要分布在老年组。表明儿童期肺结核病人已接近消失,老年人肺结核患者的构成比相对较大。提示儿童肺结核已得到基本控制,而对老年人肺结核的防治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血管病变。我院 1999年 4月收治 1例 ,分析报道如下。1 病例患者男 ,18岁 ,因反复便血 17年就诊 ,期间诊断为内痔 ,行内痔切除术 5次。 1999年 4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镜下见乙状结肠、直肠黏膜下血管怒张 ,黏膜呈紫红色 ,表面糜烂 ,占据 2 / 3管腔。转普外科治疗 ,术中发现海绵状血管组织侵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肠壁全层 ,呈蓝紫色 ,直肠肠腔狭窄 ,肠壁明显增厚 ,肠周脂肪组织增生、肥厚、纤维化 ,纵切标本见其腔内大量扭曲血管瘤样改变。术后病理示黏膜下层有许多腔大、壁薄的血窦和血管 ,内衬单层内皮细…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68岁 ,工人。因胸闷、气喘伴呼吸困难 2个月余 ,1999年 6月 13日因病情加重入院。患者自 1999年 4月 5日出现胸闷、气喘伴呼吸困难 10余天 ,在安庆市某医院诊断为右侧结核性胸膜炎 ,给予 2HRZ/9HR抗痨及对症处理后胸水已基本吸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自服药物后症状无缓解 ,由其家人送来入院。入院体检 :右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 ,心腹无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 :查痰抗酸杆菌及脱落细胞各3次均为阴性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6月 14日X射线胸片示 :两上肺可见密度较高 ,边缘较清的呈八字形的长条形阴影 ,右上阴影 3c…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2岁,因无明显诱因的反复头痛5月、头晕伴恶心、呕吐,四肢麻木1月,于2006年5月收入本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