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颌骨延长术缪嘉宏,凌诒淳,孙小梅,滕利,陈光宇,柳成,乔群,周刚利用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发育不良的下颌骨和有部分骨缺损的下颌骨体,是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的一项新手术。1992年美国的McCarthy[1]首次报告了利用骨延长术矫治4例患儿发育不良的下...  相似文献   

2.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是一种常见的以下颌骨发育不良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颅面畸形。自1992年Mc Carthy等在半侧颜面短小患者中使用下颌骨牵张成骨行下颌骨延长术以来,该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重要手段。但下颌骨牵张成骨的长期随访发现远期效果个体差异较大,又使得该技术的应用受到质疑,导致复发的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下颌骨牵张延长术后对上下颌骨发育的影响是探究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基石,现笔者就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对上下颌骨生长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牵引在延长人体下颌骨中的应用本文作者首先回顾了骨延长术从肢体骨到颅面膜状骨的发展沿革。同时在对骨皮质切开及再生骨成活机制的深入研究基础上,将持续性牵引应用于矫治单侧性颌面部发育不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术前应用激光绘图仪和可塑性头颅模型在三维CT引...  相似文献   

4.
骨延长术(Distractiono steogenests 简称 DO)始于肢体骨延长,Synder 等于1973年率先应用口外装置延长狗下颌骨取得成功。稍后,Michieli 和 Miotti进行了应用口内装置延长下颌骨的实验研究。1984年,Kutsvliak 和 Sukachev 则首先将环形骨皮质切开应用于下颌骨延长并注意保护髓内容物。至1990年,Karp  相似文献   

5.
以骨延长术为主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以下颌骨延长术为主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现代综合治疗。方法:一期行下颌骨延长术,二期手术取出延长器并根据畸形的特点配合相应的辅助手术,术后接受牙科正畸治疗,共14例,结果:14例患者下同骨延长过程顺利,成骨良好,无成骨不良等并发症,二期手术后面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结论:矫正下颌骨畸形是治疗半侧颜面 小畸形的关键,骨延长术是治疗下颌骨畸形的有效方法,二期手术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辅助方法以完成对该畸形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下颌骨延长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杨斌赵敏骨延长术(Distractionosteogenesis简称DO)始于肢体骨延长[1~5],Synder等[6]于1973年率先应用口外装置延长狗下颌骨取得成功。稍后,Michieli和Mioti[7]进行了应...  相似文献   

7.
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鼻眶骨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患者鼻眶骨骼畸形的适应证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口内入路显露颏孔、下颌体、下颌角、下颌升支中下份的外侧骨面,用小裂钻和骨凿在下颌升支下份咬合平面水平、下颌骨外斜线及颏孔后3~5mm垂直线范围内劈开外板后取出骨块。将下颌骨外板进行适当塑形后,配合钛合金钉、板坚强内固定系统植入或贴附于需行骨骼重建部位。结果 采用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骨骼发育不良或缺损7例。随访6个月~3年,移植骨与邻近相接骨组织愈合良好,局部骨骼重建效果完美稳定。结论 下颌骨外板与颅骨外板的骨密度接近但采取更加方便,并不遗留任何皮肤瘢痕,是目前修复面斜裂骨骼发育不良或缺损的比较理想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发育不良是最常见的颅颌面畸形之一,需要手术、口腔正畸等跨学科联合治疗。有些患者因先天畸形需要延长发育不良的下颌骨长度来改善外观和功能,而牵张成骨已成为广泛接受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下颌骨外板劈开颗粒状珊瑚羟基磷灰石充填矫治半侧颜面短小导致的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评估该方法的术后效果并分析该手术方法的优点及适用范围。方法:5例患者采用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术进行以Pruzansky-Kaban分型为I型或者IIa型的半侧颜面短小所致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的矫治。治疗后随访6~24个月,通过术前、术后的摄像、头颅CT三维重建进行术后效果的评估。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5例患者进行了最少6个月的随访,后期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下颌骨外板劈开颗粒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术矫治半侧颜面短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少,珊瑚人工骨的降解吸收率也较低,是一种修复半侧颜面短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是一种常见的以下颌骨发育不良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颅面畸形。自从JG McCarthy等1992年首次成功应用牵引成骨技术延长人的下颌骨以来,该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重要方法。经过20余年的应用和广泛研究后,部分学者发现,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引成骨术后的下颌骨生长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远期治疗效果欠佳,出现面部不对称复发。该现象目前备受关注,现将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后面部不对称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延长治疗肢体短缩畸形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各种原因如因感染、外伤以及先天性或发育异常引起的肢体短缩畸形较为常见。掌骨和手指的缺损直接影响手的功能 ;下肢的一侧肢体的短缩 ,会使患者骨盆倾斜 ,步态不稳 ,髋、膝关节的屈曲畸形 ,足部的畸形 ,久之 ,脊柱产生代偿性侧弯 ,会严重影响下肢的功能。骨延长术是目前治疗肢体短缩畸形 ,恢复或改善肢体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作者就骨延长术治疗肢体缩短畸形的进展谈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开展延长术的简要情况国外 190 5年Codivilla首次报道粗隆下截骨和用跟骨牵引延长下肢为骨延长术的开始[1] 。而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下颌骨外板劈开后填充珊瑚石人工骨修复重建单侧颜面短小的新方法。方法在全身麻醉下,经口内入路将下颌骨外板矢状劈开,根据术前设计需要增加的下颌骨厚度,置入相应形态和大小的珊瑚石人工骨,并采用钛钉钛板予以坚强内固定。结果采用下颌骨外板劈开填充珊瑚石人工骨的方法治疗面部畸形患者11例。随访6~18个月,1例为术后10个月时,因其他原因感染,取出珊瑚石人工骨,重新固定复位下颌骨外板后愈合;10例患者,珊瑚石人工骨与邻近骨组织结合良好,并逐渐被正常骨组织替代,面部形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下颌骨外板矢状劈开符合下顷骨解剖学特点,并为人工骨的植入和愈合,提供了良好条件。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是矫正单侧下颌骨发育不良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牵张性新骨形成(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利用可移动的外固定器逐步分离骨切开手术的两骨端机械性诱导新骨形成的有效技术.自从1904年Codivialla第一次提出下肢延长术后,人们对这一技术发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自行开发的内置式下颌骨骨牵引延长器,探讨其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15只犬,行单侧或双侧下颌骨膑引延长术,术后分期行照相、取牙模、大体测量、X线、组织学等检查,观察新骨增生与矿化情况。结果 除1例动物外其余均耐受手术全程,下颌骨延长量达到设计值98%以上,所有器械未见断裂,锈蚀。牵引间隙被逐渐形成的编织状骨板结构充填,3例动物样本的少量区域可见软骨小岛形成。结论 较之外置式器械,MS-1型下颌骨骨牵引延长器具有整体结构特点,延长精度较高,有望成为治疗下颌骨畸形的一种新器械。  相似文献   

15.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技术已经成为颅面外科及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一项常规手段,这是因为对于一些传统截骨术和骨移植术效果不佳的下颌骨及中面部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DO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1].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应用下颌骨供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基础上,于1985年2月开始,对从口内途径做下颌骨体部截骨或下颌前牙根尖下截骨整复颌骨畸形的同时,截取颏区外板做颏成形术,获得了很好的美容效果。为进一步了解下颌骨颏区可供截取颏外板的骨量,我们对其各部位的距离和厚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rthofix外固定支架辅助行桡骨截骨延长术治疗桡骨短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桡骨短缩畸形患者采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辅助行桡骨截骨延长术治疗。X线片上测量并且定位穿针及桡骨截骨部位,术后1周开始以1. 0 mm/d的速度进行缓慢桡骨骨延长,每天分2~4次完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患者术后在Orthofix外固定支架辅助下经4~12周的桡骨骨延长,桡骨截骨延长区新生骨组织形成良好,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停止延长后维持外固定支架固定3~12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后采用PRWE评分标准从功能和疼痛两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1例,可1例。结论 Orthofix外固定支架辅助行桡骨截骨延长术治疗桡骨短缩畸形创伤小,操作方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矫正下颌角肥大伴长颏畸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6例下颌骨肥大伴长颏畸形患者,分别采用U形截骨术和下颌骨超长弧形截骨术两种术式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U形截骨术组总有效率为90.00%,下颌骨超长弧形截骨术组总有效率为100.00%,下颌骨超长弧形截骨术组总有效率高于U形截骨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U形截骨术后,其中5例患者出现下唇麻木或肿胀,1例有轻微皮肤软组织下垂;采用下颌骨超长弧形截骨术后,其中8例患者口唇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或肿胀,1例出现下颌部局部轻度血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U形截骨术组患者满意度为80.00%,下颌骨超长弧形截骨术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下颌骨超长弧形截骨术组满意度高于U形截骨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下颌角截骨术,U形截骨术以及下颌骨超长弧形截骨术均可进一步改善矫正效果,满足患者术前要求。其中,下颌骨超长弧形截骨术具有更佳的矫正效果,并能提高患者对矫正术后的满意度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其中骨延长术是一种通过骨骼牵引矫正肢体长度不均衡而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及骨感染、肿瘤、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综合性技术。目的:探讨骨延长术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性骨缺损的术后缺损部位延长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采用骨延长术治疗的32例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22~52岁,平均(37.9±11.3)岁。患者均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慢性骨髓炎、骨不连,入院前有2~4次手术史,病程12~36个月,平均(24.9±8.5)个月。骨髓炎部位为股骨22例,胫骨10例;缺损大小为2~4 cm,平均(3.2±0.6)cm。清创术后同期行骨延长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X线检查,随访观察缺损部位的成骨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评分对骨不连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28个月,平均(22.6±6.4)个月。本组患者中,治疗效果获优26例,良6例。32例患者骨延长区骨再生情况均良好,患肢骨延长长度为6~10 cm,平均(7.9±1.4)cm,外固定架佩戴时间为5~11个月,平均(8.2±2.8)个月。骨延长术治疗期间,除发生针道感染、术区疼痛外,无软组织感染、血管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清创后行骨延长术可重建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部位的长度,患者下肢骨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肢体延长术的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1869年langenbeck采用骨骺刺激方法促进患肢增长。1905年Coldivilla作股骨截骨跟骨牵引骨延长术。1927年Abott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