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建立手术患者压疮风险预控系统,对手术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预警、监控及有效干预,达到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方法利用医院信息化网络对手术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录入,系统进行自动筛选并对达到或超过阈值的急性压疮高风险人群预警提示,手术室护士根据预警提示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压疮监控传报,实行院-科-手术室(护理单元)三级实时跟踪监控,对手术患者急性压疮进行前瞻管理。结果手术患者压疮风险预控系统建立后,手术患者压疮风险监控上报情况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压疮风险预控系统的建立,强化了护士对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风险意识,提高了其对急性压疮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降低了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熊爱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65-5665,5763
目的通过加强压疮质量管理,降低或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建立压疮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压疮监控记录单,对压疮高危患者和带入压疮患者进行科学管理。结果通过完善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结论实施压疮三级质量管理,能有效预防压疮,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小组在难免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护理部于2005年12月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对难免压疮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完善压疮护理会诊,并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结果通过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的质量监控与会诊指导,护士熟练掌握了高危皮肤的风险评估及高危皮肤的早期干预措施,3年来申报难免压疮325例,院内压疮发生率12.9%。结论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全程参与难免压疮的质量管理,可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促进护士对压疮早期预防知识的学习,重视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危重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小组在难免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护理部于2005年l 2月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对难免压疮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完善压疮护理会诊,并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结果 通过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的质量监控与会诊指导,护士熟练掌握了高危皮肤的风险评估及高危皮肤的早期干预措施,3年来申报难免压疮325例,院内压疮发生率12.9%.结论 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全程参与难免压疮的质量管理,可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促进护士对压疮早期预防知识的学习,重视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危重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PV S患者基础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压疮发生率。方法制定PV S患者压疮预防管理办法,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结果护理人员防压疮意识和能力增强,PV S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结论建立科学有效的压疮预防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全程监控管理制度是PV S患者预防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对提高PV S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Braden量表在骨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预防骨科患者压疮(pressure ulcer)发生。方法:运用Braden量表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计分,采取分层护理和干预措施,实行层层监控,把压疮护理管理纳入日常考核中。结果:该院可避免压疮发生率为零。结论:Braden量表的使用,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有效性,提高了护士预防压疮的主动性,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加强压疮质量管理,降低或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建立压疮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压疮监控记录单,对压疮高危病人和带入压疮病人进行科学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完善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使护理管理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提高了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结论通过实施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使压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有效预防压疮,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强化压疮环节监控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有效控制病人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加强管理力度,实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干预措施和动态管理,强化环节监控。结果降低了高危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压疮治疗效果;提高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结论加强压疮环节监控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上报的高危压疮风险患者280例及压疮患者305例设为观察组,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上报的高危压疮风险患者225例及压疮患者2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压疮的预防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高危压疮风险上报符合率提高,高危压疮发生率、压疮漏报率降低,预防压疮护理质量评分提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准确预测高危压疮风险和准确评估压疮的能力,减少院内高危压疮发生,提高预防压疮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高危压疮患者监控管理及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将225例ICU高危压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将2008年1~12月的10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压疮监控管理小组制定管理流程,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知识培训后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监控管理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电子信息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上报系统,简化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意识,有效防范压疮、跌倒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在我院原有病区住院患者动态日报的基础上,与电子计算机中心共同开发压疮、跌倒高风险上报监控系统,科室将评估压疮、跌倒高风险患者的信息资料和干预措施直接进入电子信息系统填报。观察比较压疮、跌倒高风险上报情况。结果我院压疮的高危风险上报率2012年为1.814%,2013年提升到2.905%,2014年提升到4.513%;2012年前我院跌倒高危风险上报一直在科室进行,全院没有统计具体数据,建立该系统后2013年我院跌倒高危风险上报率为4.497%,2014年提升到14.795%;重点科室压疮和跌倒高风险评估及上报率同期增高;非预期压疮及跌倒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子信息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上报系统提高了高危压疮及跌倒风险患者的关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风险患者管理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落实前瞻性监控干预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探讨Braden量表对高龄久卧病患压疮防治的作用。方法 选取25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龄长期卧床住院患者运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依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Braden量表评估条目分布情况实施预防压疮护理干预,社区护士及陪护人员防治压疮的能力提高,从而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结论 采用Braden表在预测久卧病患的压疮风险因素及压疮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压疮监控系统在压疮护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2月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压疮监控系统进行干预,对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对信息化监控和处理系统中防治压疮情况的质量进行实时汇报。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于对照组,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信息化监控系统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找出潜在的患有压疮风险的患者,确保压疮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压疮监控工作中积极性,提升了压疮预防和监控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全程化的护理模式对居家的压疮危险人群进行管理,降低居家压疮危险人群压疮发生率。方法:建立压疮危险人群居家护理管理小组,进行相关培训,明确人员职责及运行模式,把本院出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压疮危险人群纳入统一管理,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创建开放的压疮护理网络服务微信平台,为专科护士、社区护士、压疮危险人群居家护理者提供压疮预防、护理的相关资讯。结果:培训前、后参训人员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0.01);居家压疮危险人群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过压疮危险人群居家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其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术压疮预防监控单在预防脊柱手术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单数列为观察组,双数列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手术压疮预防监控单进行术中压疮评估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手术常规护理。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皮肤压红、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手术压疮预防监控单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黄元琦 《全科护理》2014,12(9):817-818
[目的]降低急诊病人压疮发生率。[方法]采取多项干预措施对急诊病人进行护理,防范压疮的发生及提高原有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结果]急诊护士预防压疮的意识增强,压疮护理知识提高,病人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急诊病人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采取多项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急诊病人的压疮发生率,提升急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实行压疮护理质量监控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科室皮肤管理小组,统一使用Braden评估量表对收治患者进行入科皮肤评估,根据评估分数制定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结果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后,压疮发生率下降了50%~60%,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前压疮发生率为1.05%,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后压疮发生率为0.55%。结论ICU危重患者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可有效降低压疮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护理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降低或避免老年髋部骨折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对109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评估压疮风险因素,填报难免压疮预报表,并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结果:评分14~18分患者93例,无1例因护理措施不到位发生压疮;评分19~21分患者16例,发生二期压疮3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预测能力,提高患者自我防范压疮的意识,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品管圈管理对急诊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针对科室压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干预患者,确认品管圈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下降(P0.05),干预组压疮管理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品管圈认同度高。结论品管圈可有效降低急诊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压疮的管理效果以及提升了临床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规范压疮护理过程的监控与管理,降低压疮发生率.[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全院预报压疮、难免压疮及带入压疮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监控管理,观察难免压疮发生率及带入压疮好转率.[结果]护理人员预防压疮的意识提高,预报压疮上升,难免压疮发生率下降.[结论]监控与管理有助于预防难免压疮和压疮病人的痊愈,促进了病人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