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单位面积的侧压力.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2].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血压的高限(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用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降压药,即使血压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1 临床表现
  1.1老年人高血压发病隐匿、缓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发现。  相似文献   

3.
偶尔测一次血压发现血压高,并不能诊断为高血压。确切地说,应当非同日连续3次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当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时,方可诊断为高血压。当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社区医生就需要首先教会或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高血压是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一般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即成人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12.6kPa(95mmHg),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高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7,9(21):191-191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即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者。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特点:①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脉压差增大。②血压波动大: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在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衰竭的主要因素。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1亿人。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仅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仅占高血压人群的36.3%。普遍存在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现象。故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并除外其他使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瘘、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贫血、甲亢等所致的收缩压升高)、老年人假性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等,就可以诊断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60%~70%[1].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老老年高血压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名词,其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病的诊断相同,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定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除外假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年龄若≥80岁,则符合老老年高血压诊断[1].高血压危象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往往> 200 mmHg/120mmHg[2],临床上具体治疗存在争议[3].我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老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56例,临床救治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官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1].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已达2亿,且每年呈上升趋势.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2].现将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周溪  徐亦益  裘晟 《浙江医学》2014,(21):1802-1803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40/90mmHg,对于并发糖尿病或肾病高危患者,血压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至更低水平。但在临床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仍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被归纳为顽固性高血压或称为难治性高血压。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08年发布顽固性高血压的专家共识[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极速成像(UFI)技术在单纯夜间高血压(NH)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进行高血压筛查的患者182例,按照血压状况分为血压正常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75)、单纯NH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 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31)、全天高血压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 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76)。采用常规颈动脉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用UFI测量颈总动脉前壁收缩起始时PWV和收缩结束时PWV。结果 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全天高血压组和单纯NH组颈总动脉前壁收缩结束时PWV均增大(均P <0.05);而与全天高血压组比较,单纯NH组收缩结束时PWV减小(P <0.05)。3组收缩起始时PWV及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全天高血压和单纯NH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与颈总动脉前壁收...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指病因不明的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持续升主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病变.正常成人血压的SBP≤ 18.67kPa(140mmHg);DBP≤12.00kPa(90mmHg).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SBP≥21.33kPa(160mmHg);DBP≥12.67kPa (95mmHg).血压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临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综合症,成年人静息时血压达21.3/12.7kpa(160/95mmHg)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高血压,其伴随症状主要有头痛、耳鸣、眼花等.高血压患者主要治疗措施是采用药物降低血压,药物治疗不仅能减轻高血压的临床症状,还能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并延长寿命[1].因此,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全球大约有54%的卒中、47%的缺血性心脏病、75%的高血压病以及25%的其他心血管疾病都归因于高血压[1]。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血压持续升高或通过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评价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患者血压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采取活动平板运动试验569例患者中选择恢复期收缩压(SBP)≥200 mmHg(1 mmHg=0.133 kPa)受检者49例,将其作为血压增高组;随机选择经确诊为高血压病且在恢复期血压反应正常的受检者48例,将其作为高血压反应正常组;另选择正常对照组受检者50例,对比3组在运动与血压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血压增高组49例受检者运动前静息状态下的SBP、DBP分别为(143.22±11.41)mmHg、(88.41±9.89)mmHg,均高于高血压反应正常组[(133.20±15.24)mmHg、(79.59±7.42)mmHg]和正常对照组[(128.17±10.02)mmHg、(79.11±7.34)mmHg](均P<0.05);血压增高组恢复期SBP、DBP分别为(203.90±8.03)mmHg、(91.42±10.28)mmHg较高血压反应正常组[(169.21±14.38)mmHg、(81.08±6.38)mmHg]和正常对照组[(161.96±14.86)mmHg、(79.68±6.98)mmHg]显著升高(均P<0.05);血压增高组恢复期SBP、DBP上升幅度(△SBP、△DBP)分别为(61.62±11.91)mmHg、(2.91±0.09)mmHg,均高于血压反应正常组[(39.20±13.24)mmHg、(0.59±0.34) mmHg]和正常对照组[(34.17±11.62)mmHg、(1.81±0.14)mmHg](均P<0.05)。血压增高组受检者的运动时间为(6.62±1.41)min,较高血压反应正常组[(7.30±1.64)min]和正常对照组[(7.47±1.72)min]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压增高组受检者的代谢当量为(8.13±1.19)MET,较高血压反应正常组[(8.89±1.62)MET]和正常对照组[(8.81±1.64)MET]显著降低(P<0.05)。结论恢复期血压上升可提示出现高血压的可能性,高血压患者在恢复期应重视对血压高峰的控制,合理制订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出现特殊症状,称为高血压急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经常伴随出现的两种慢性常见病。接近4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如果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则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本共识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老年患者或血压不易控制的患者可放宽至<140/90 mmHg.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基础,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  相似文献   

20.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是孕妇所特有的而又常见的疾病。按照我国对妊高征的命名、定义及分类:血压≥140/90mmHg,蛋白尿(+),可伴头痛等为轻度。Bp≥160/110mmHg,蛋白水(++),伴持续性头痛或视物不清为重度。其病理变化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所致,常合并眼底改变。眼底动脉属小动脉。因此,做眼底检查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