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Tolosa—Hunt氏综合征亦称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是一种可缓解和复发的一侧性ⅢⅣⅥ颅神经之一或同时累及而造成眼肌麻痹的综合征。出现眼球后的疼痛或同侧头痛。病因不明,可能是一种海绵窦及其附近的非特异性炎症。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现报道二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痛性眼肌麻痹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临床疾病。多认 为是由于海绵窦非特异性炎症肉芽肿所导致的疾病,主要表 现为眼眶疼痛和动眼、滑车、外展、三叉神经等功能障碍[1,2]。 临床上常见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而糖尿病合并痛性眼肌麻 痹则极为罕见,国内外仅有数例报道[3]。糖尿病患者诊断痛 性眼肌麻痹须与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相鉴别,两者的发病机 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均不同[1,2,4,5]。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 糖尿病出现眼肌麻痹伴剧烈头痛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因发现血糖升高5月,头痛4月,左眼睑 下垂、视力下降1周入院。10…  相似文献   

3.
背景:托洛萨/亨特综合征是具有特征性的眼肌麻痹,表现为与海绵窦或眶上裂肉芽肿性炎症相关的单侧重症球后疼痛。病因仍不明确,在类固醇临床治疗有效的基础上排除肿瘤、外伤、动脉瘤、感染和炎症性疾病后作出诊断。病例描述:1例43岁男性左侧急性球后疼痛发作病史1周,继而第Ⅵ脑神经麻痹。磁共振成像正常,怀疑为托洛萨/亨特综合征,经类固醇治疗疼痛控制、眼肌麻痹缓解。4个月后,治疗仍然很有效,而磁共振成像揭示左侧海绵窦病变扩大,与T1加权序列的灰质强度相同,低于T2加权像的强度,钆注射后均匀增强。2个月后眼痛和第Ⅵ脑神经麻痹复发,磁共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0例患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眼眶痛和头痛,颅神经受累以Ⅲ、Ⅳ、Ⅴ1、Ⅵ多见,本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第Ⅲ颅神经受累。其中9例患者接受激素治疗后症状全部缓解,1例经中医而未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病情也明显好转。[结论]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激素治疗的疗效确定,结合中医治疗对提高疗效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吕华 《中外医疗》2009,32(10):175-175
痛性眼肌麻痹是一种可能因海绵类非特异性炎症肉茅组织引起眼眶疼痛并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第一支功能障碍,常以头痛,眼痛就诊于神经内科及眼科,笔者遇到4例报道道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对本科收治的1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在认真分析其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并明确诊断后,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在确诊痛性眼肌麻痹后,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能够改善预后,但易复发,宜早期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6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14周,眼肌麻痹消失,眼肌功能恢复正常,眼球运动正常,复视消失,视力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糖尿病的少见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性眼肌麻痹即Tolosa-Hunt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0~15mg/d,疼痛明显缓解后改用强的松片1mg/(kg.d)口服,逐渐减量,总疗程维持2~3个月,同时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外周血象升高者应用抗生素。结果经头颅MRI(以海绵窦为中心)平扫11例,患侧海绵窦形态改变7例,增强扫描海绵窦病灶明显强化。72h内头痛消失者14例,1周内消失3例,效果欠佳2例。眼肌麻痹1个月内完全恢复13例,随访3个月均显著缓解。结论痛性眼肌麻痹可根据头痛及眼肌麻痹症状,结合MRI增强扫描海绵窦可确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特效。  相似文献   

9.
痛性眼肌麻痹是以眼痛、眼外肌瘫痪为症状,可因其有自行缓解及复发性为特点的免疫反应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是一种有别于核性及核间性眼肌瘫痪的神经系统眼疾患。而后者多表现于脑干疾病。  相似文献   

10.
张春连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58-65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8例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治疗3周~9周后,17例痊愈,1例好转。随访6个月~3年,2例失访,余16例无复发。结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经积极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治疗前必须明确诊断,排除颅内及鼻咽部占位性病变,以免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益肺健脾手法在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儿童中的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3月由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儿童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肺健脾手法,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病程。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程较对照组缩短(P<0.05),而二组在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益肺健脾手法能够有效改善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儿童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水平,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慢性疼痛涉及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新兴学科,其体质分类、体病相关思想以及“辨体论治”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文章探讨了以中医体质学思想指导疼痛性疾病诊疗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辨治疼痛性疾病时要考虑患者体质因素。所施方药不仅要符合病证特点,也要针对患者体质类型。并列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偏头痛、过敏性头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补肾温阳,活血通络"作用的自拟中药内服方治疗骶神经障碍综合征(SNDS)的临床研究,探索中医药治疗SNDS的病机、治法及疗效。方法:中医药治疗总例数5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前者予以中药口服自拟中药基本方(济川煎和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加减而成)随证加减,后者予以长强穴及局部阿是穴电针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肛门直肠痛、排便障碍、肛门失禁、腹胀腹痛及腰痛的症状积分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 (:1)疗效指标:中医药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常见症状依次为:肛门直肠痛(82.8%),排便障碍(75.9%),腰痛(62.1%),腹胀痛(50%),肛门失禁(15.5%)。各组以上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研究组的排便障碍疗效更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中医证候: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更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1)SNDS根据其症状特点,归属于中医便秘、痹证、痛证的范畴,肾阳虚、寒湿痹阻、血脉瘀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补肾温阳、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是本病的主要治法,采用以济川煎和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加减而成的基本方治疗以及采用针灸疗法SNDS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体疗效相当。(2)采用辨证用药治疗本病较针灸治疗对SNDS的排便障碍、肛门直肠痛症状的改善疗效更好。(3)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和国内文献中报告的生物反馈疗法和神经阻滞疗法的疗法接近,并能改善排便障碍、腰痛及腹胀痛等并发症状。(4)SNDS的临床特点为:好发于女性,好发于30~60岁;SNDS的临床症状除肛门失禁外,相互并发率很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局方甘露饮合升降散加减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非系统受累患者的疗效,为中药复方治疗复杂证型疾病提供临床证据,体现中药对本病的治疗优势。方法 75例中医阴虚夹湿燥毒型pSS,随机2:1比例分为中药组50例,西药组25例。中药组口服甘露饮合升降散加减方,西药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纷乐)0.1g每天两次,疗程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西医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ESS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可降低淋巴结肿大、腮腺肿痛、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的ESSDAI评分,同时降低血沉、高免疫球蛋白G、血清IL-17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疗后乏力、皮肤干裂、口眼黏腻、舌苔厚腻4项的中医积分下降比西药组更显著(P<0.05)。结论 局方甘露饮合升降散加减方有效改善非系统受累pSS患者的病情,减轻口眼干燥、乏力、腮腺肿大、关节疼痛等中医临床症状,并且降低血清IgG、IL-17水平。改善患者乏力、皮肤干裂、口眼黏腻、舌苔厚腻优于西药;本方治疗pSS阴虚夹湿燥毒这一复杂证型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肠道微生物与哮喘中医诊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中医生理病理、证候本质物质基础以及治疗等方面相关性的研究文献,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与哮喘证候本质和体质的关系以及中医药治疗哮喘与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关系。[结果]现代医学中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相关性,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不谋而合,现代研究结果为肺肠相合理论赋予了现代内涵;不同证型哮喘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物有显著差异,气虚质、特禀质、阳虚质和平和质人群的肠道菌群特征存在差异;“肺肠同治”的中医药在治疗哮喘的同时,还具有明显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结论]从肠道微生物学的角度探究哮喘不同体质、证候本质的客观物质基础以及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机制,能够为临床诊治哮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历书写的认知与需求,寻求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便提高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的管理质量.方法 制定某医院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质量评价调查问卷,于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对全院120名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进行调查,对结果分析汇总,了解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书写的认知与...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与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医药治疗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预防复发的作用,但尚无关于MS及NMO的中医诊疗标准及规范。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组织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专家讨论,对MS及NMO的中医疾病诊断、证候诊断、辨证治疗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并对具体的治疗方式、用药进行了梳理与规范,形成了MS/NMO诊疗规范。希望通过本诊疗规范的发布,为MS/NMO的中医药临床和研究提供规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概述中医药疗法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搜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功效虽佳,但缺少治疗机制深入研究,且辨证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系统不一,亟待从机理向临床研究的推进,规范并优化临床诊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其核心是脏腑辨证,但“证”的客观化诊断依据较少,不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严重制约了中医理论的发展,是造成当前中医理论和临床迟滞不前的主要症结,建议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进行证候规范化工作,首先是“继续”,即在梳理古典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不必求全但求实,借鉴循证医学,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重新评价中医临床工作,重新评价中药和中成药疗效,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病,证,药结合,先确定西医疾病,然后辨证分型,再选择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李庆海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现代医学手段,补充中医诊断的局限。对于西医诊断明确者,治疗时参考西医疾病名与中医“证”相结合的思路进行治疗;对于西医诊断不明确,中医诊断明确者,治疗时运用西医的症、征和中医的辨病辨证施治相结合;对于诊断不明确或不单一者,参考患者的症、征和证指导治疗。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