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经相关检查确诊为Ⅱ、Ⅲ级CIN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并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发现LEEP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KC组(P〈0.01),手术时间明显短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愈合时间明显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调查发现LEEP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K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0,P=0.0263)。结论 LEEP对Ⅱ、Ⅲ级CIN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细胞学、阴道镜定位活检,确诊为Ⅱ、Ⅲ级CIN有保留子宫要求的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LEEP治疗,对照组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取材满意率和术前、术后病理符合率,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以判断两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材满意率和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两组复发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用于CIN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但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绝经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术后并发症及HPV转阴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因宫颈高级别病变行宫颈锥切的绝经后患者共10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冷刀锥切术(CKC组),另一组采用宫颈LEEP环形电切术(LEEP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宫颈长度、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情况及术后HPV转阴情况,分析对于绝经后的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疗效的区别。结果 CKC组切除标本的锥高与锥底长度明显高于LEE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多于LEEP组,LEEP组术后切缘阳性情况明显高于CK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例升级情况,CKC组明显高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CKC组明显高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2年,CKC组HPV转阴率明显高于LEEP组,平均转阴时间较LEEP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刀锥切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期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CIN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n=44)、乙组(n=44),分别采用LEEP、CKC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近期临床治愈率、远期随访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面积、住院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均小于乙组(P<0.05)。甲组、乙组近期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5.45%,97.73%,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乙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7%,较乙组的15.92%显著降低(P<0.05)。结论 LEEP、CKC治疗CIN均能够获得高治愈率、低复发率,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俱佳;但LEEP更具有微创、安全优势,手术时间短,而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并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126例,比较LEEP和CKC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LEEP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时间上与CK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病灶残留率及复发率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切缘阳性者少于LEE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LEEP手术与CKC手术相比,在宫颈重度CIN病变的治疗中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LEEP手术的热损伤可能影响手术切缘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冷冻技术在宫颈病变中个性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低度宫颈癌前病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25~30岁)及生育要求采用冷冻术、LEEP术及激光术治疗宫颈病变者各40例。观察3组病人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挛缩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宫颈管长度的改变情况,术后6个月HPV转阴率情况,术后2年内生育情况,包括经阴道分娩情况及流产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方面,LEEP术和激光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冷冻术(P<0.01);术中出血量方面,冷冻术无出血,LEEP术出血量高于激光术的出血量(P<0.01)。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镜病理异常率方面,3组病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挛缩率方面,行冷冻术者宫颈挛缩率低于行LEEP术者(P<0.05),行激光术与行LEEP术病人宫颈挛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冷冻术病人术后宫颈管长度无变化,行LEEP术病人宫颈管长度变化为(5.45±2.03)mm,大于行激光术的(3.31±1.82)mm(P<0.01);术后6个月,3组病人HPV转阴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生育情况,3组病人的怀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冷冻术者阴道分娩率为74.07%,高于行LEEP术者的41.67%和行激光术者的48.00%(P<0.05),行LEEP术者与行激光术者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LEEP术者、激光术者和冷冻术者流产率分别为20.83%、8.00%和0.00%,行冷冻术者流产率低于行LEEP术者(P<0.05)。结论:宫颈冷冻术治疗后愈合不留瘢痕,不会造成宫颈管长度的改变、宫颈粘连和挛缩,不影响生育功能,适用于年轻未生育过或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疗效给予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宫颈病专科门诊收治的89例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结果 LEE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KC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手术时间短于CKC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灶的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变复率CKC组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CINⅢ,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但CKC在减少复发方面优于LEEP.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成LEEP组和CKC组,各73例。LEEP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KC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LEEP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CK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K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与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均有明显效果,相对而言,LEEP能有效的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作为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宜徽 《中外医疗》2013,(24):76-77
目的探讨冷刀锥切(Cold-Knife Conization,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优缺点。同时,评估冷刀锥切术中是否行缝合术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患者。比较LEEP组与CKC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术中出血量等;分析术后出血量、术后发生宫颈狭窄以及两组术后病理结果。对CKC术中缝合组与非缝合组在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①LEEP组与CKC组术前和术后病理一致率,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及出血量和宫颈管狭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KC术中,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在切口缝合与非缝合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变面积较大、绝经患者、宫颈管受累及的特定人群的CINⅢ患者,CKC更优于LEEP,可使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减少,切缘阳性降低;切口缝合术有助于锥切创面的对合,更利于宫颈塑性,建议在CKC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洁云 《河北医学》2012,18(11):1607-1609
目的:对比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宫颈环形电切术组(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术中状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LEEP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CKC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的治愈率、残留率和复发率与CKC组相当(p>0.05).LEEP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宫颈管狭窄及粘连,1例术后发生宫颈残端出血;CKC组2例发生宫颈粘连,发生宫颈残端出血4例.结论:与CKC相比,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以及择期手术、急诊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58例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32例孕14~18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93.8%,11例孕18+1~22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6.7%,6例孕22+1~28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63.7%。择期手术组44例,胎儿存活37例,存活率为90.9%。急诊手术组14例,胎儿存活8例,存活率为71.4%。两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环扎的时间选择妊娠14~18周为宜。对宫颈环扎最好预防性实施,急诊情况下手术,失败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两者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60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或)LEEP。并比较。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诊断结果之间的总符合率为49.23%。对两种方法诊断为HSIL进行一致性检测,Kappa值为0.6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LEEP术后病理为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病理一致性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1和0.83。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病理检查均是有效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但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较传统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90例入院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对照组按照常规法进行宫颈活检.所有患者入院当天检查并记录心率、血压、体温、肝功能、肾功能等基本项目.以宫颈锥切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诊断率及漏诊率、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的检出率以及阴道镜直视宫颈活检在各类型宫颈疾病中的阳性诊断率.结果:对照组宫颈疾病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而对照组宫颈炎的检出率略高于观察组,其他宫颈疾病尤其两组CIN1、CIN2、CIN3以及浸润癌的检出率均低于观察组,而误诊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宫颈炎外,观察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宫颈活检相比,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可提高宫颈类疾病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并治疗,对宫颈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施晓  吕芸 《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20-122
目的探讨宫颈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200例.采用MicroScanautoSCAN-4细菌鉴定系统分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的菌株情况。分析宫颈非恶性与恶性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分布情况、阴道不同性质分泌物菌群培养结果及阴道菌群分布与阴道pH值、白带清洁度的关系。结果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检出率中,以乳酸杆菌检出率最高,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在宫颈恶性病变与非恶性病变患者间差异显著(P〈0.05);阴道血性分泌物和阴道脓性分泌物之间菌群培养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随着阴道pH值的增高,乳酸杆菌的检出率逐渐下降,其他菌群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白带清洁度越严重,乳酸杆菌检出率越低,加德纳菌检出率则明显增加,其他菌群检出率差异不显著。结论宫颈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探讨感染微生态学的理论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宫颈机能不全的妊娠中期孕妇行宫颈环扎术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防性宫颈环扎组(31例)和保守观察组(27例)。分别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及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率、早产率、足月妊娠率及新生儿存活率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能够有效地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以及预防中晚期流产以及早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在宫颈机能不全(CI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深圳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134例CIC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给予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期待疗法,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妊娠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的足月产率、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存活率以及延长妊娠时间,同时对比不同时机宫颈环扎术对足月产率、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足月产率、新生儿存活率分别为67.2%和9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和58.2%,妊娠延长时间为(14.2±3.4)周,显著长于对照组的(7.3±3.2)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早产率分别为1.5%和31.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和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孕12~16周接受宫颈环扎术患者足月产率为86.4%,明显高于17~23周的57.8%,早产率为13.6%,明显低于17~23周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用于CIC患者能够有效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产率与新生儿存活率,降低流产率与早产率,提高人口质量,且该手术早期实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PV感染及全身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271例,进行液基细胞学(TCT)、HPV-DNA和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同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进展,HPV阳性率也明显升高(P<0.01)。CINⅠ、CINⅡ、CINⅢ及SCC组CD3+T细胞比例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且SCC组与宫颈炎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8+T细胞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CINⅡ、CINⅢ、SCC组与宫颈炎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SCC及CINⅠ、CINⅡ、CINⅢ组CD19+B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K细胞比例的差异与宫颈炎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病理分期进展逐渐递增。结论宫颈病变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亚群偏移,可能与HPV病毒逃避免疫监视有关,了解这一变化可为免疫治疗干预癌前病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颈椎不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颈椎不稳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征象,正确认识这一病理状态对指导颈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综述了关于颈椎不稳的一些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8 (CDK8)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患者,观察CDK8在宫颈癌不同病变组织、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以及宫颈癌不同分化程度中的表达.结果:CDK8在正常组织、CIN工、CINⅡ、CINⅢ、宫颈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55.6%、73.0%、90.0%、98.2%,各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8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中具有不同的阳性表达率,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77.8%、83.3%、100.0%,各临床分期之间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8在宫颈癌不同分化程度中具有不同的阳性表达率,其中低分化、中分化以及高分化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87.5%、92.9%,不同宫颈癌分化程度的CDK8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K8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应用CDK8的表达去预测宫颈癌的病变以及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妙云  唐洪  谭毅 《海南医学》2014,(3):341-343
目的 探讨子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癌发病率的相关性,为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660例妇科门诊子宫颈糜烂女性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300名宫颈光滑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子宫颈液基细胞检查,观察两组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发生率.结果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显示,研究组阳性96例,阳性率为14.55%;对照组阳性38例,阳性率为12.67%;两组阳性率及各分组(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研究组宫颈癌前病变49例,占阳性总数的51.04%,宫颈癌变3例,占阳性总数的3.13%;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20例,占阳性总数的52.63%,宫颈癌变1例,占阳性总数的2.6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癌发病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