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数据挖掘法分析周珉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5月周珉教授门诊期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周珉教授临床经验,进行原发性肝癌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176首,涉及中药235种,列出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结论]总结原发性肝癌以"湿热痰毒、气阴两伤"为基础病机,"清热化湿、健脾养阴"治则贯穿原发性肝癌治疗始末,同时,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及治疗措施,权衡"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分配,斟酌应用"攻毒散结""行气化瘀"等治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胃癌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何若苹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何任先生学术经验继承人。何师从医40余载,长期致力于内科杂病及肿瘤性疾病的中医治疗[1]。笔者有幸跟从何师学习,现将何师诊治胃癌患者的就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究何师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选取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的门诊医案1 191例,建立中药数据库,统计药物频次,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中药有168味,高频中药(≥160次)有29味,单味药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半夏(1 063次)。最常用的药物有半夏、蒲公英、黄连等。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半夏-海螵蛸、半夏-白术、半夏-黄连、半夏-蒲公英等关联较高。聚类分析显示,厚朴、莱菔子等常搭配使用。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包括半夏、北沙参、丹参等。结论:何晓晖认为脾胃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实以湿、瘀、食积为主;虚以阴虚、气虚为主。治疗强调标本同治,以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消食导滞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常占杰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统计首诊处方用药,分析用药频率,SPSS 21.0软件进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次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Apriori模块进行处理。结果:共收集治疗肝癌首诊处方114张,常用中药共95味,使用1355次,前7类高频率药物依次为补气药、活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药、补血药、温阳药,累计频率达90.04%,从药物功效结果分析,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温补脾肾等药物居多。对42味高频率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4个常用的药对及6类核心药物群;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得出20条药物相关性规则。结论:常占杰教授治疗肝癌旨在通过调养脾胃而长养肝木之脏,调动肝木生发的机能,通过扶正助肝脾生养发陈以祛除毒邪,这种治疗疑难顽疾的临证思路值得研究、发挥和进一步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吕文亮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采集吕文亮教授门诊医案作为数据来源,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模块对医案处方进行频次、属性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纳入病案201则,处方201首,得出高频证型脾胃湿热证、脾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等,高频药物蒲公英、麸炒白术、法半夏、瓦楞子、茯苓等,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以脾胃、肝肺为主,关联分析出13组高度关联的中药药对,聚类分析出4大类组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吕文亮教授擅从湿热角度论治慢性胃炎,创新湿热伏邪、湿热致瘀等理论,基于温病方证体系总结出连朴饮方证、柴胡温胆汤方证、三仁汤方证等,同时在治疗上注重三焦同调,分消湿热、调畅气机以及截断扭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受益患者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35例中医治疗晚期胃癌受益患者病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核心药物组合,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基因芯片技术获取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同时探索相关作用机制。通过Oncomin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究关键靶点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135例晚期胃癌的受益患者中男性81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为59.33岁。药物频数由高到低主要为黄芪、党参、半夏、陈皮、茯苓等;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为主。“黄芪-党参-陈皮-半夏-茯苓”为135份处方的核心药物组合,包含77个有效活性成分。以GEO数据库中GSE63089和GSE118916数据集的胃癌样本组织为研究对象,共得到520个胃癌的差异基因,其中有58个药物和胃癌共同靶点,NTRK1、TP53、MCM2、CUL3、CDK2等为关键靶点。通过Oncomine数据库发现NTRK1、TP53、MCM2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王付使用经方治疗胃癌用药规律。方法:使用王付经方门诊大数据系统,搜集王付治 疗胃癌的门诊处方,使用Excel表格建立处方数据库,通过SPSS Modeler18.0、Cytoscape及R语言软件进行关联 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王付治疗胃癌的处方515张,涉及中药109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8 197次,使 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是人参、甘草、半夏、黄芩、黄连。药物功效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为主,温热药多于寒凉、平性药,归经以脾、胃、肺经最多。关联规则中的药物均为半夏泻心汤核心药物,聚 类分析得到治疗胃癌基础方5张。结论:王付在运用经方治疗胃癌时攻补兼施、寒热并用、阴阳平调,常用基 础方有半夏泻心汤等,配合使用十八反药物,如人参-藜芦,附子-半夏,海藻-甘草,为深入挖掘经方在胃癌 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供了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何晶  袁征  陆原  何云 《西部中医药》2021,34(6):81-8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法分析周珉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周珉教授门诊期间治疗CHB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进行数据挖掘,结合周珉教授临床经验,进行CHB用药规律分析,病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通过证候、用药频次及剂量、药物的性味、归经以及药物间的关联性等方面分析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1222首方剂的分析,慢性胃炎的证型主要为虚证、湿热证、气滞证及血瘀证;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以健脾胃、清湿热、理气止痛、养阴护胃为主;药物的四气方面,温性药物4767种、寒性药物4715种、平性药物3786种、凉性药物1001种、热性药物63种;药物的五味方面分布为以苦味及甘味为主,兼以辛味之品,佐以少量的涩、咸、酸之品;药物的归经方面分布为脾经最多,其次是胃、肺、肝经,之后为心、肾经;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当支持度20%,有14个常用药对,置信度≥0.6时的药对有15组。结论: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稳中有变,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0.
茹淑瑛  张福文  李柏 《光明中医》2023,(7):1216-1219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李志中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李志中教授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脾胃病科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历数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对处方进行用药频次、药物组合及备选新方等分析。结果 纳入处方138首,中药77味,核心药物有炙甘草、香附、九香虫、白芍、石菖蒲、炒白术、法半夏、白芷、柴胡、神曲、炒枳壳、竹茹。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3~4味药的核心药物组合,新药组合4个。结论 李志中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以疏肝健脾和胃,化痰湿,通血络,散热结为法,辛开苦降,甘调温通,多脏腑同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治疗慢性胃炎中药复方用药规律,为临床遣药组方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15—2020年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复方专利,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药频次、中药归经及药性药味进行统计,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运用熵聚类获得核心中药组合及候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总结2011年―2021年苏道刚治疗胃炎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提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胃炎数据,其间共收录苏道刚治疗胃炎患者的271个治疗处方。运用Excel 2010建立苏道刚中药治疗胃炎处方用药规律数据库并进行分类整理,通过SPSS Modeler 18.0、SPSS 26.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方剂271首,涉及中药121味,药物使用频次共计3 804次。结果显示党参、白术、甘草、白及、白芍为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其中,党参使用频次最高,达到230次。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45%,100%≥置信度≥80%的关联规则共27条,支持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党参-白术,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出8个有效聚类,分别为黄芪-当归、海螵蛸-浙贝母、赤芍-柴胡、砂仁-醋香附、半枝莲-山药、醋延胡索-白芍、炒麦芽-麸神曲、茯苓-白及;以及13个核心中药组合,分别为白术、木香、菟丝子、麸炒枳实、黄连各为一类,其余的中药组合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药-醋鸡内金、醋香附-砂仁、白芍...  相似文献   

13.
<正>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1]。IS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主要病因为火、风、虚、痰、气、血,其发病机制常为多种病因相互影响,在治疗上立足整体观念、重视辨证论治,治法多以益气活血、活血化瘀、补肾化痰、清热解毒、通腑泻热法等方面为主[2]。因此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整理现各中医医家治疗IS的临床文献,得出中医药治疗IS的用药规律,为IS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整理吴良村教授诊治胃癌的处方,总结其治疗原发性胃癌的主要治法及临床经验.方法:纳入吴良村教授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诊治的胃癌(包括贲门恶性肿瘤7例)患者145例,共476诊次,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描述性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其临床用药的规律和特点.结果:共涉及用药163种,累计用药...  相似文献   

15.
朱钧晶  陈婷  李索咪  舒琦瑾 《新中医》2021,53(14):111-116
目的:总结舒琦瑾辨治原发性胃癌用药规律。方法:纳入舒琦瑾门诊原发性胃癌患者66例,共919诊次,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药物频数、类别、性味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IBM SPSS19.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频数最高的45味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919诊次使用中药167味,累计用药频数13 553次,频数最高者为藤梨根,其次为无花果、薏苡仁;类别频数最高者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性味以甘、辛、苦、平为主;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7类,涉及参苓白术散、生脉散、三仁汤等,药对诃子和淫羊藿、白术和紫苏梗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组:藤梨根和无花果、黄芪和党参等。结论:舒琦瑾从气、血、水、湿、寒、热切入辨治胃癌,主以养阴益气、清热利湿治之,兼顾活血消癥、理气化痰,气血同治,用药善以甘、辛、苦、平配伍。  相似文献   

16.
王帅  厉欢松  屠晶晶  张晋 《新中医》2023,55(16):105-110
目的:基于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与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沈力教授治疗胃癌的医案进行研究,探索胃癌的病机与治则治法,总结沈力教授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沈力教授2018 年9 月1 日—2021 年8 月31 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门诊诊治的全部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得资料输入Microsoft Excel 中建立方药数据库,录入所有符合标准的处方药物、功效等,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及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药物的药味、药性、功效等进行频数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获得1 213 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15 种,总用药频次18 793 次,用药频率>50%的中药有10 味,依次为枸杞子、南方红豆杉、炙甘草、炒山楂、绞股蓝、炒稻芽、佛手、炒麦芽、徐长卿、猫人参。用药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多归脾、胃、肝、肺经。药物功效以补虚、清热解毒、消食为主。经聚类分析,获得9 个聚类方。经复杂网络分析获得核心方组成为南方红豆杉、炙甘草、枸杞子、炒山楂、绞股蓝、炒稻芽、炒麦芽、徐长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猫人参、佛手、藤梨根。结论:沈力教授治疗胃癌用药,以补虚、清热解毒、消食、缓解症状为重要组成,四者相辅相成,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袁宇晴  龙丹  朱莹 《中医药导报》2023,(4):127-131+16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袁长津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用药规律,为慢性胃炎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指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中医院门诊,袁长津诊治慢性胃炎患者的病历处方,共100份。纳入的处方数据经分类提取,并做规范化处理,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用药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算法挖掘核心用药。结果:100份处方涉及药物89种,使用频数≥17的药物20种,包括柴胡、香附、枳实、川芎、白芍等。用药多寒、温并用,药味多苦、辛、甘,功效以清热泻火燥湿、温中健脾为主。苍术-神曲是支持度最高的药对,苍术-栀子-川芎是支持度最高的药组。结论:袁长津教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注重以通为安、以和为贵、以人为本的诊疗思想,善用经方,寒温并用,阴阳平调,配伍灵活,临床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蒋丽霞认为肾虚是该病的基本病机,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湿、痰、瘀则是病理关键,证候多为虚实夹杂,治疗时应以补肾为本,兼顾脾胃,疏肝为要,并注意涤痰祛湿、化瘀消癥以通补兼施。临证主张谨慎求因,重视周期疗法以调经助孕,强调男女同调以及心理调节,并辅以中医外治法。现将其诊治继发性不孕的学术思想、用药规律进行阐释,并举隅临证案例,以冀为同道中医药治疗继发性不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回顾性分析余德钊教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思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门诊77例243份电子病历,采取频数分析、频率分析和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分析办法进行分析评价用药规律。结果:有9味药出现频率超过50.00%,11味药出现频率介于20.00%~50.00%,13味药出现频率低于20.00%。33味中药分为7大类。结论:余德钊教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以小儿脾胃生理特点为依据,主要从肺脾论治,辅以疏肝理气,运脾和胃,重视湿热病邪及其影响,因地制宜,颇具岭南特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用药规律。方法提取重庆市中医院住院患者中药处方。利用SPSS25.0、IBM SPSS Modeler 18.0等工具,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潜在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104个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中药处方,共计254味中药。使用频次≥16次的中药有29味;聚类分析反映了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调和肝脾的治疗方法;关联规则体现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组合是茯苓、当归、柴胡、白芍、白术。结论调和肝脾是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中医遣药组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