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及对血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程放射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内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的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记录放疗前及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检测放疗前及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血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RTOG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血清PDGF、TGF-β1,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对肺组织有较好的保护效应,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PDGF、TGF-β1,IL-6、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放射性肺炎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本院收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使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对肿瘤进行三维适行放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放疗,实验组自放射治疗开始即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商品名:岩舒)静点,1次/d,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于放疗前,放疗2周,放疗结束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TNF-α及TGF-β1数值变化,比较两组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放疗前TNF-α及TGF-β1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放疗开始后实验组加入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使TNF-α及TGF-β1数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于放射线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减少TNF-α、TGF-β1和CTG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炎性因子的生物学行为而发挥对抗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因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低毒、安全、高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复方红景天联合盐酸氨溴索与单纯盐酸氨溴索在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应用效果,探讨复方高山红景天口服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放射线肺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盐酸氨溴索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复方高山红景天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后,治疗4,8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Karnofsky(KPS)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后TGF-β1,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检查结果、功能领域以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增高,症状领域、单一条目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34%,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显效人数及总有效率明显增加,无效人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复方红景天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放射性肺损伤可通过有效降低因放射治疗所致的血清TGF-β1,TNF-α水平升高,改善肺功能,进而起到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胸部放疗后患者肺损伤发生率及血浆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放疗)29例,对照组(放疗)2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GF-β1、TNF-α的变化以及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TGF-β1、TNF-α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减少放疗后患者血浆TGF-β1、TNF-α的升高幅度,对预防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有一定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肺癌放疗患者血浆TGF-β1和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GF-β1和ET-1水平的变化变化情况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血浆TGF-β1、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TGF-β1、ET-1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5%和3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明显抑制其放疗过程中血浆TGF-β1和ET-1水平的升高,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现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GF-β1和ET-1水平的变化变化情况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血浆TGF-β1、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TGF-β1、ET-1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5%和37.5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明显抑制其放疗过程中血浆TGF-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氨溴索单用治疗,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养阴祛瘀中药辅助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EORTC QOL-C30量表评分、TGF-β_1及TNF-α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短、乏力、胸痛及脉细涩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和EORTC QOL-C30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TGF-β_1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GF-β_1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疗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下调TGF-β_1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采用中药防护剂肿节风对胸部放疗患者进行干预研究,探讨其放射性肺损伤(RILI)防护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10月接受放疗的5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25例。干预组在放疗期间口服肿节风咀嚼片,对照组不予口服该药。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3周、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月检测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同时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月进行胸部CT扫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检查。结果:两组病例放疗开始后血清中TGF-β1、TNF-α、IL-6水平随时间增加,在放疗结束后3月有所回落。放疗结束时干预组患者血清TGF-β1、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FEV1%、DLCO在放疗结束后3月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治疗期间及随访3月总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节风能下调TGF-β1的表达和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放射性肺损伤,进一步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紫杉醇同步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放射性肺损伤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局部晚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4例观察组患者同步放化疗时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42例对照组患者同步放化疗时不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及其他可能对放射性肺损伤及生活质量有影响的药物。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了同步放化疗治疗计划,按照RTOG放射性肺损伤评价标准,对照组I-Ⅱ级急性和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同步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时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明显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率并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明显提高患者放疗中及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百草枯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血必净注射液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干预组,每组36只。染毒组及干预组大鼠腹腔内一次性注射百草枯25 mg/kg制作中毒模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等量注射。之后,干预组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对照组及染毒组腹腔内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均1次/d。分别于实验第3,7,14,21,28,35天留取各组大鼠肺标本,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成因子-β_1(TGF-β_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蛋白(ERK)的表达量。结果染毒组各时间点大鼠肺组织中Hyp含量及TNF-α、TGF-β_1、ERK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中Hyp含量及TNF-α、TGF-β_1、ERK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染毒组(P均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Hyp、TNF-α、TGF-β_1、ERK在百草枯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降低肺组织中Hyp含量及抑制TNF-α、TGF-β_1、ERK的表达而发挥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CIA),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CIA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大鼠的足肿胀,并可显著降低IL-1β、TNF-α水平(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对IL-1β的抑制作用优于正清风痛宁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降低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对RA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放疗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三维适行放疗(3DCRT),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比较放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β(TGF-β)水平的变化及放射性肺炎(RP)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放疗结束后细胞因子IL-6,TNF-α和TGF-β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RP的发生率相近.结论:艾迪注射液能降低肺癌放疗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和TGF-β的水平,延缓放射性肺炎的进展,有效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痰热清、丹参及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8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头孢唑啉钠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比较2组总有效率,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和4周的KPS评分、胸部影像学结果、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和4周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血清TNF-α、TGF-β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痰热清、丹参及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肺炎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百令胶囊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浆IL-6、TNF-α、TGF-β1含量的影响,探讨百令胶囊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41只6周龄SD大鼠(清洁级,雄性)随机分对照组(n=21)、模型组(n=30)、百令预防组(n=30)、百令治疗组(n=30)、地塞米松治疗组(n=30),各组大鼠均给予X射线全胸单次照射(20Gy),正常对照组除外。每组大鼠分别于第2、4、6周不同时间点随机处死,心脏采血约5mL,置肝素抗凝管中,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IL-6、TGF-β1含量。结果:相较于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百令预防组、治疗组大鼠第2、4、6周血浆中IL-6、TNF-α、TGF-β1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百令预防组大鼠第2、4、6周血浆中IL-6、TNF-α、TGF-β1含量低于地塞米松组和百令治疗组(P0.01),百令治疗组大鼠第2、4、6周血浆中IL-6、TNF-α、TGF-β1含量低于地塞米松治疗组(P0.01)。结论:百令胶囊可抑制或减轻放射性肺泡炎性反应、肺纤维化进程,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中IL-6、TNF-α、TGF-β1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59-161
目的:探讨芪参益肺汤防治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肺癌三维适型放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芪参益肺汤口服,连续服用8周。比较两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时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和症状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放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FEV1)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发生时间和发生时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均少于治疗组;治疗组症状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C、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IL-6、TNF-α、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芪参益肺汤可有效保护肺功能,减少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降低肺损伤症状,有利于保障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肺八味汤对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放疗至45~50 Gy时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对预防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医院行首程放射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1个月服用清肺八味汤。放疗前、放疗至45~50 Gy时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TNF-α含量;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于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内评估并记录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情况。采用RTOG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标准对放射性肺炎进行分级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结果:61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放射性肺炎的总发生率分别为43.3%、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级肺炎发生率治疗组(3/30)较对照组低(10/3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219,P0.05)。治疗组放疗前TGF-β1、TNF-α的值分别为(164.20±16.93)pg/m L、(139.72±30.95)pg/m L,放疗至45~50 Gy时分别为(188.14±13.46)pg/m L、(153.86±27.33)pg/m L;对照组放疗前分别为(168.36±14.53)pg/m L、(146.17±25.48)g/m L,放疗至45~50 Gy时分别为(231.63±16.11)pg/m L、(164.74±31.50)pg/m L,。放疗至45~50 Gy时两组TGF-β1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9,P0.01),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八味汤可下调胸部肿瘤放疗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的升高水平,能有效降低3级以上重度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模型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3蛋白(Smad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美国XStrahl小动物精准放疗辐照研究平台(SARRP),实施单次20 Gy双侧肺野照射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注射液组(5 g·kg~(-1)),地塞米松注射液组(0.5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连续腹腔注射4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免疫组化(IHC)检测小鼠肺组织E-钙粘蛋白(E-cadhere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组小鼠肺组织中TGF-β_1,Smad3,GSK-3β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小鼠肺组织中TGF-β_1,Smad3,GSK-3β和β-catenin通道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系数显著升高(P0.01),且小鼠肺脏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充血,肺泡结构破坏,部分肺泡萎缩。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肺脏炎症细胞浸润及肺间质病变减轻,小鼠肺组织E-cadheren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小鼠肺组织Vimentin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TGF-β_1,Smad3,GSK-3β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地塞米松注射液组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小鼠肺部病理形态学改变相仿,E-cadheren,Vimentin,TGF-β_1,Smad3,GSK-3β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改善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小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TGF-β_1,Smad3,GSK-3β和β-catenin mRNA及通道蛋白表达,进而促进E-cadheren表达、抑制Vimentin蛋白表达,最终抑制EMT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情况,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机制及血必净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8只。中毒组和血必净组均腹部注射百草枯染毒,之后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每天分别注射0.9%NaCl及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分别于注射后1 d、3 d、7 d、14 d、21 d、28 d、35 d每组各取出4只大鼠,开胸留取肺脏标本,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TGF-β_1、IL-13表达情况。结果中毒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中TNF-α、TGF-β_1、IL-1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必净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中TNF-α、TGF-β_1、IL-1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中毒组(P均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NF-α、TGF-β_1、IL-13参与了百草枯中毒肺损伤;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通过抑制TNF-α、TGF-β_1和IL-13的表达改善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8.
王记南 《新中医》2020,52(15):48-50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防治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2组均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阴清肺汤。比较2组放疗结束时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严重程度以及平均出现时间,并检测比较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Ⅱ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平均出现口腔黏膜炎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2组血清CRP、TGF-β1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2组血清CRP、TGF-β1及TNF-α水平较放疗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同步接受养阴清肺汤治疗,能够有效延缓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出现,并降低病变严重程度,提高放疗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19.
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需要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放射治疗同时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6例只予常规放射治疗.于放射治疗开始后1 h、2,4 h、72 h、1周(潜伏期)、2周、4周、8周、16周(肺炎期)、24周(肺纤维化期)抽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TGF-β1含量.结果 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观察组25.00%,对照组33.33%;3、4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6.25%,对照组25.00%;3、4级肺炎平均发病剂量分别60 Gv和53 Gy;放射性肺炎平均发病时间分别为38日和31日;肺纤维化发生率观察组为28.13%,对照组为55.56%.观察组血浆TGF-β1的含量较对照组低.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降低血清TGF-β1的表达,有效预防和推迟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对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生存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小儿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损伤小儿患者60例,分为损伤组和红花注射液治疗组,损伤组常规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红花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肺损伤小儿患者组血清TNF-α及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损伤组相比,红花注射液治疗组患者TNF-α及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通过抑制急性肺损伤小儿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来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