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志琼 《吉林医学》2024,(2):316-319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期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感觉统合失调患儿120例,按照患儿入选先后顺序进行数字排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与观察组(感觉统合训练),各60例。回顾分析入选患儿的个人信息,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前后感觉统合能力评分,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效果、语言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训练前,比较两组患儿的前庭功能、触觉预防、本体感、学习能力等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前庭功能评分、触觉预防评分、本体感评分、学习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统训练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比较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语言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儿构音障碍评分、语言接受能力评分、语言表达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采取感觉统合训练方式,有助于增强患儿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评价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SIT)干预儿童学习障碍效果。方法:将符合学习障碍(Learningdisorder,LD)诊断标准的6~8岁的一年级儿童(n=60)随机均匀分为研究组:感觉统合训练组(n=30);对照组:不干预组(n=30)。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试进行评估,记录干预前后的语文和数学的同期考试成绩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的瑞文标准推理评分、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干预前后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组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地治疗儿童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3.
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珊  吴曙粤 《广西医学》2008,30(11):1665-1666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198例 1~6个月内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接受Bobath疗法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06),适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中枢性协调障碍康复疗效,从而减少脑瘫的发生,是减少小儿残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中枢协调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中枢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而观察组患儿在感觉统合训练基础上结合运动训练,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儿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和Gesell量表测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智能发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相应各组,且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90.7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能够改善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智能发育,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康复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康复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感觉统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感觉统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语言训练基础上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及认知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语言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病程1年以上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49例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治疗2个疗程,应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根据减分率评定治疗效果.对其中30例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于训练前、后应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ASQ)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9例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51.3%,伴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训练治疗的效果优于不伴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χ2=4.778,P<0.05),30例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于训练后ASQ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病程1年以上抽动障碍有一定疗效,且尤其适用于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于中枢协调障碍(ZKS)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6例ZKS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方法,研究组在感觉统合训练的同时配合运动训练,比较两组的疗效和DDST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训练后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训练前DDST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DST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儿训练后DDS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ZKS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儿均已明确诊断并系统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患儿应用心理行为干预。比较2组患儿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PSQ评分)及患儿视听觉注意力测试评分。 结果 干预前,2组患儿感觉统合各项能力评分、PSQ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感觉统合各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且PS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注意力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反应时间为(50.83±0.57)s、错误数为(54.32±0.81)个、漏报数为(67.23±0.56)个,均少于对照组的(55.69±0.46)s、(60.23±0.77)个、(69.79±0.68)个,均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症状,有利于提高患儿认知、行为能力,有效改善患儿平衡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对剖宫产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及注意力的影响。方法:260例诊断为感觉统合失调的剖宫产学龄期儿童,其中120例为干预组( n=120),另因不能参加训练的1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 n=14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学习和生活,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3个月后,对260例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评估和注意力测试。结果:干预组感觉统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注意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剖宫产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学龄期儿童注意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在多动障碍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多动障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院治疗时间分组,将2019年1月—12月入院治疗的患儿纳入参照组(36例,实施常规行为干预),将2020年1月—12月入院治疗的患儿纳入研究组(36例,在参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感觉统合训练)。观察和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综合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Conner行为评定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感觉统合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Conner行为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动障碍症患儿护理中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改善多动障碍症症状,提高患儿行为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协调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旨在为针对性对中枢协调障碍患儿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8例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仅给予运动疗法,而B组患儿则同时给予运动疗法和感觉统合训练,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和Gesell量表测试分别于入组时和干预6个月后对患儿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儿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Gesell测试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改善中枢协调障碍患儿智能发育,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丹  李娜  王秋  王梦娟  罗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2):4028-4031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早产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因脑损伤等高危因素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干预的102例高危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神经发育疗法(NDT)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居家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包括视觉训练、听力刺激、触觉训练、前庭功能训练、运动觉刺激等,总干预时间为12个月。分别在干预后3、6、12个月时,采用婴幼儿感觉功能评估量表(TSFI)评估患儿感觉发育水平,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测定患儿认知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感觉发育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01);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感觉发育水平主效应均显著(P=0.049、P<0.001);其中观察组在3、6、12个月时TSF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MDI存在交互作用(P=0.030),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MDI主效应均显著(P=0.049、P<0.001)。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PDI无交互作用(P=0.151),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PDI主效应均显著(P=0.008、P<0.001)。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能提高高危早产儿感觉能力及运动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征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42例孤独症患儿通过SPSS软件的随机分配程序按1∶2的比例进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4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治疗组接受感觉统合训练,观察6个月后疗效。同时,对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征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改变患儿临床症状。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后ATEC总分减低值仅与治疗前ATEC社交项分值相关。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儿童孤独征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还需要利用行为矫正、音乐治疗等其他方法的广泛介入,才是比较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腾飞 《中国民康医学》2020,(1):106-108,111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HI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训练,对比两组的智力发育评分、心理运动发育状况及血清脑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智力发育各维度评分均有所增高,且观察组的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运动发育评分为(95.92±8.7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中枢神经特异蛋白、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E患儿采用家庭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其智力及躯体发育,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执行功能训练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有效性,为ADHD儿童的治疗提供新视角。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温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ADHD的56例学龄儿童,随机分为执行功能训练组(27例)和父母培训组(29例),2组分别接受为期12周的执行功能训练和父母培训,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干预前后采用注意力多维度测试、SNAP-IV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评估,干预结束1年后再次对2组进行以上测评。结果:12周干预后,执行功能训练组注意力各维度测试得分以及SNAP-IV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各项评分与干预前、父母培训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年的随访显示执行功能训练组不能保持完全稳定的疗效,各项测试与干预前及父母培训组1年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注意力各维度测试得分较12周干预后降低,SNAP-IV量表中注意缺陷与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中学习问题、多动指数三项评分较12周干预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量表中多动/冲动、对立违抗以及品行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和行为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儿童心理科门诊收治的7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观察组(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每组36例.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