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热蕴结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证型之一。湿热蕴结脾胃引起肝脏病变,这与现代医学中"肠-肝轴"学说不谋而合。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推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演变进程,其产生的临床症状与中医脾胃湿热引起的证候具有相似性。因此基于"肠-肝轴"学说与中医肝脾相关理论,推测土旺侮木是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2.
正1概述脾胃湿热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脾胃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脾胃实证。元代朱丹溪指出"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湿热证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10.55%[1]。脾胃湿热证涉及中医学7个系统的43种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3.
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及疾病分布规律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中一个常见的实性证候,在气候潮湿、高温多雨的地区容易发生,尤其在岭南地区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于纵恣口腹、偏嗜肥甘或嗜食辛辣等导致脾胃损伤、蕴湿生热者也逐渐增多。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脾胃湿热证的病因与发病,探讨其疾病分布规律,有助于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理论的发展.提高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劳绍贤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脾胃消化病专家,我国脾胃学说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从事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工作40余年,在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胃癌癌前病变等重大课题方面成绩斐然.劳绍贤教授指出岭南之地以脾胃湿热证为多见,病因在于内外相合,天人相应,倡导“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临床时根据标本缓急,做到证、病、症3者结合,在治疗上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本文主要介绍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相似文献   

5.
白书仙  张波  张洁  金晶  沈琴  卫静 《陕西中医》2021,(3):344-346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众多医家多从肺经风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痰凝证、冲任失调证等论治.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痤疮发病的因素也更为复杂,上述四证不能全部囊括,但多与肝、脾胃密切相关,笔者引经据典,结合中医经络学说,简述肝、脾胃与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现代痤疮的发病机制,从...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到达一个高峰,也是脾胃学说发展与完善的时代.明清医家对脾胃湿热证的辨治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到防治方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证经验,对指导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脾胃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众多医家在其理论构建和实践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认知与看法。宋金元时期是祖国医学思想繁荣昌盛的年代,学术争鸣,流派崛起,各医家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争相提出新观点、新主张,促使脾胃理论在此期间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8.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常舅的实证。脾胃湿热证的形成基本是由外感湿热邪气和内伤饮食不节两方面引起,与个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脾胃湿裁证的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或潜伏期较长,呈渐划性;症状矛盾,如胸闷、脘痞、腹胀不喜按,知饥不欲食,口渴牙喜饮,舌苔腻而黄等阴阳性同见之症候;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籀化热化且病情缠绵反复,常易复发。脾胃湿热证具有广泛雕临床基础,杨春波等在福建省18所中医医院内科和西医曝中医科的400例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脾胃湿热证涉及中医7个系统的43种内科病,以脾胃病占首位;西医11个系统71种内科病,消化系统病占第1位。近年来对脾胃湿热证的母究多由胃肠疾病人手,取得了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症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34例慢性胃炎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划分为9类体质类型,根据《探索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来辨证,共分为7种证型分别是肝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湿热、胃阴不足、湿浊中阻等。分析不同中医体质及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1)检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总共204例(比例为87.9%),检测HP阴性的慢性胃炎患者30例(比例为12.1%)。(2)慢性胃炎患者中最多见的中医体质为湿热质(25.9%),气虚质(19.0%),阴虚质(17.2%)。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29.05%)和脾胃气虚(23.93%)例数最多,两者共计约52%;湿浊中阻(18.8%),肝胃不和(15.38%),肝胃郁热(6.83%)、胃阴虚(4.27%),胃络瘀血(1.7%)比例最低。(3)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医体质湿热质占比最多(26.5%),中医证型中脾胃湿热证比例最高(29.14%)。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中医体质气郁质占比最多(23.3%),中医证型中脾胃气虚证比例最高(42.85%)。结论:湿热体质最易感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而气郁质在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胃炎患者中最多见,提示可对偏颇体质进行调整,对目标人群进行干预,通过中医体质学说及中医证型来防治慢性胃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膀胱湿热理论发端于秦汉时期,隋唐宋元未见明显推进,明初戴元礼首先提出"膀胱湿热"一词,此后明清众多医家对于膀胱湿热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膀胱湿热理论才真正成形。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医证候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膀胱湿热证"被正式提出并作为规范证候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脾胃湿热证为主线,简单介绍劳绍贤教授学术成就,围绕劳师研究岭南脾胃病湿热证的思想源流,以及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确立劳师"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认真总结其临证治疗脾胃湿热证过程中"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与其内镜下分型、黏膜组织学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级的方法来描述1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电子结肠镜的内镜特征,黏膜组织学分期,并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型Ⅰ型中,以大肠湿热证和脾胃气虚证为多见,脾虚湿热证少见(P0.05);内镜分型Ⅱ型中,三证型出现几率相当;内镜分型Ⅲ型中,以脾虚湿热证多见,与其他2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黏膜组织学检查活动期多见于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中,与脾胃气虚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缓解期多见于脾胃气虚证,脾胃湿热证亦多见,与大肠湿热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型、黏膜组织学分期与中医证候有明显的相关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镜检查可作为望诊之延伸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辨证提供有力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研究,采用文献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归纳古今医家对脾胃湿热证证候特征的认识及证治规律和清热化湿法的运用特点;完成了清热化湿法作用机理研究,开展了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及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应用的湿热证本质探索等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湿热伏邪”学说等学术观点,形成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脾胃学说是中医经典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关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针对与脾胃相关疾病的诊治,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整套理论。其理论奠基于《内经》,临床证治缘于《伤寒杂病论》,金·李东垣著《脾胃论》标志着该理论初步形成,至明清时期进一步充实~([1]),后经不断发展乃至该理论在近现代医学领域得到充分运用,并进行了科学阐释。随着医学技术进步,手术成为疾病的常用疗法。手术决策、  相似文献   

15.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为论述湿热证的名著。当前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们体质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脾胃湿热证愈来愈多见。李乾构“’主编的《中医实用消化病学》记载36种疾病有湿热证分型,包括慢性胃病、肾病(泌尿)、肝病以及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与湿热证相关。  相似文献   

16.
姚渊  马晓北 《新中医》2020,52(2):22-25
脾胃学说是李东垣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后世医家不断加以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脾胃学说理论。笔者对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从理论探讨、用药法度、临床运用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梳理,发现过往研究者大多未将李东垣脾胃学说与现代人的体质、生活习惯等实际问题相结合。笔者结合"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具体情况,认为现代人的体质环境、生活习惯为大多数疾病的致病原因,疾病的病机为脾胃阳虚,治疗皆要注意顾护中阳,调理、疏导脾胃,从病因、病机、治疗三个方面论述脾胃理论现代应用的认识,以期对临床诊疗杂病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7.
情志学说是根据中医七情理论发展而来的一门学说,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相关记载,后在各代医家的创新和发展中逐渐形成较为清晰的框架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近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心理学理论,由此构建了完整的情志学说理论体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由情志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情志学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学科与领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吴宇金  廖世煌 《光明中医》2020,(13):1974-1975
本文介绍廖世煌教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治疗经验。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廖世煌教授认为清代医家叶天士所著《温热论》中的经典名句"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能指引治疗岭南地区常见的脾胃湿热证。同时列举了"通阳利小便"法在脾胃湿热证的应用思路,通过宣上、运中、渗泄三法同用,以分解湿热之邪,宣通气机,恢复脾胃升降功能。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复习,发现祖国医学对湿热胃痛的认识,源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学术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对我们今天深入研究和探讨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论治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认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体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异,使现代人的体质出现了形盛体实、痰湿(或湿热)蕴积的特点和倾向。若素体痰湿(或湿热)内阻,可以影响到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不健,运化失职,再遇外界的湿热之邪加l晦,内外相引,若人体形盛体实,湿邪多从热化,湿热内盛,蕴积脾胃,损伤胃、肠粘膜,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因此,人体形盛体实、痰湿(或湿热)内阻是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内在因素。脾胃湿热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0.
中医脾胃学说形成的四个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俐敏 《山西中医》2000,16(5):56-57
脾胃学说是中医整个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从脾胃学说理论的提出 ,到发展形成系统的理论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 ,它不断地发展完善 ,且不断地应用于临床 ,指导着临床。同时 ,也在临床中得到验证 ,证明了其科学性。这期间经历了从《内经》中基本理论的提出 ,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 ,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直至叶天士的补充发挥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体系。时至今日 ,脾胃学说已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兹就脾胃学说形成的几个关键性的阶段分述如下。1 脾胃学说基本理论的提出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