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抗胃黏膜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穴位组、艾灸非穴点对照组.束缚冷应激法制作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1β、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和艾灸非穴点对照组比较,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可使应激性胃黏膜损伤UI明显下降、血清IL-1β含量降低、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结论 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预处理可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减轻急性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炎症反应的免疫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促进抗炎因子IL-10而达到其抗胃黏膜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柿蒂鞣质对D-型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抗炎能力的影响。方法 48只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it E)阳性对照组、柿蒂鞣质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小鼠通过颈皮下注射D-型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阳性对照组与柿蒂鞣质治疗组每天接受药物灌胃进行干预。8周后,检测小鼠血清及肝脏、心脏和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血清中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水平。结果 柿蒂鞣质可抑制小鼠血清和肝脏、心脏、脾脏中MDA的生成(P<0.01),提高SOD与GSH-Px等活力表达(P<0.01);有效降低血清中TNF-α、IL-6及IL-1β等抗炎因子含量(P<0.01)。结论 柿蒂鞣质能有效提高衰老小鼠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其主要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的生成、增强抗氧化酶活力表达及减轻机体抗炎因子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究其可能机制。选取58例AS患者随机分为HQC组与柳氮磺吡啶(SASP)组,另设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白介素(IL)1β、IL-10、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叉头转录因子O3a(FOXO3a)、锰超氧化物岐化酶(MnSOD)、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MPK-α,FOXO3a,p-FOXO3a,MnSOD,PPARγ蛋白表达;采用问卷调查评价疾病活动评分并观察HQC对AS患者临床疗效。AS患者外周血中MDA,LPO,TNF-α,IL-1β水平升高,SOD,TAOC,IL-4,IL-10水平降低;HQC治疗后疾病活动评分均显著降低,疗效显著高于SASP组;HQC治疗后TAOC,SOD,IL-4,IL-10显著升高,MDA,LPO,TNF-α,IL-1β显著下降;HQC治疗后AMPK-α,FOXO3a,MnSOD,PPARγ mRNA及AMPK-α,FOXO3a,p-FOXO3a,MnSOD,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果表明HQC可改善AS患者临床症状及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上调AMPK/FOXO3a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艾灸对疲劳大鼠不同脑区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对疲劳大鼠不同脑区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艾灸缓解疲劳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负重力竭游泳法建立疲劳大鼠模型。艾灸组在造模同时灸双侧"足三里"穴各3壮,隔日1次,共11次。观察大鼠力竭游泳时间,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和下丘脑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在造模第14天和第21天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IL-1β、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下丘脑IL-1β、IL-6、TNF-α和IFN-γ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海马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IL-1β、TNF-α、IFN-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大鼠下丘脑IL-1β、IL-6、TNF-α和IFN-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可显著下调大鼠海马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对下丘脑促炎细胞因子无明显作用。艾灸降低中枢炎性细胞因子与其发挥缓解疲劳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抗胃黏膜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穴位组、艾灸非穴点对照组。束缚冷应激法制作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1β、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和艾灸非穴点对照组比较,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可使应激性胃黏膜损伤UI明显下降、血清IL-1β含量降低、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结论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预处理可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减轻急性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炎症反应的免疫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促进抗炎因子IL-10而达到其抗胃黏膜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及艾烟对APOE~(-/-)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以探讨艾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艾灸组、艾烟组、香烟对照组、模型组。分别运用艾灸、艾烟及香烟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12周后观察小鼠血清IL-1、IL-6、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艾烟组小鼠血清IL-1、IL-6明显降低(P0.05),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艾灸组,艾烟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香烟组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艾灸及艾烟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IL-1、IL-6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动物血清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CBM数据库,筛选艾灸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提取资料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病变关节肿胀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研究,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实验动物种属包括大鼠和兔,有关血清TNF-α和病变关节肿胀度的研究存在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组可降低模型动物血清TNF-α、IL-1、IL-2、IL-6、VEGF、IL-17、RANKL,可升高模型动物血清TGF-β、IFN-γ,降低病变关节肿胀度。结论:艾灸能有效调节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动物血清TNF-α、I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治疗疲劳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以慢性负重力竭游泳21天建立疲劳大鼠模型。艾灸组在造模同时艾灸大鼠双侧"足三里",隔日1次,共1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处理。干预前后比较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旷场实验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CA3区)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1 (Iba-1)表达。结果干预后艾灸组力竭游泳时间为(658. 00±250. 76) s,较模型组(263. 38±105. 87) s显著延长(P 0. 01)。各组大鼠旷场实验的水平移动距离、垂直移动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mRNA表达及Iba-1表达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海马IL-6 mRNA表达及Iba-1表达降低(P 0. 05或P 0. 01)。结论艾灸"足三里"可改善大鼠运动性疲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RA起效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共4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艾灸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艾灸"足三里""肾俞""阿是穴",治疗前后分别对RA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和血清中VEGF、IL-1β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皆有改善(P0.01),但艾灸组对压痛指数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更显著(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VEGF、IL-1β的含量均有下降(P0.01),但艾灸组患者血清中VEGF、IL-1β含量下降更为显著(P0.01,P0.05)。结论:艾灸增强了西药对RA患者血清中VEGF、IL-1β含量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可能是艾灸治疗RA的起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COPD缓解期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各50例,另选健康者5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肺气虚组、肺阴虚组患者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阴虚组患者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肺气虚组(P0.05)。结论 COPD缓解期肺气虚证、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柔肝消饮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血清、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柔肝消饮高、低剂量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和肝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肝小叶损害,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和肝组织IL-6、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脏病理损害较轻,血清IL-1β、TNF-α含量和肝组织IL-6、TNF-α含量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柔肝消饮能显著下调肝硬化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和肝组织IL-6含量,具有减轻肝硬化炎症损害,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箭羽散对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箭羽散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箭羽散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箭羽散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VAS、NRS-11评分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尿酸(Uric acid,UA)、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ommercial Rent Planning,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箭羽散组患者VAS评分、各项NRS-11评分、主症评分、次症评分、UA、ESR、CRP、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箭羽散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箭羽散对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控UA、ESR、CRP水平,抑制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假刺藤醇提物对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肿瘤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采用CFA诱导大鼠AA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假刺藤醇提物治疗,进行全身及关节炎症肿胀程度评分以及血清细胞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的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假刺藤醇提物能显著降低AA大鼠全身和关节炎症肿胀评分及显著降低血清中IL-6、TNF-α、IL-1β的水平(P0.05或P0.01)。结论假刺藤醇提物能拮抗AA大鼠病情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艾灸与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脱落2例)和针刺组(30例,脱落2例)。针刺组穴取患侧内膝眼、犊鼻、鹤顶、血海、梁丘、足三里、阿是穴行针刺治疗,留针30 min;艾灸组采用艾灸箱于膝关节局部进行治疗,每次60 min,两组治疗均每两天1次,连续4周,共计14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评定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MDA含量及血清SOD活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血清TNF-α、IL-1β及MDA含量均降低(P<0.05);SOD活力均增高(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血清TNF-α、IL-1β及MDA含量较低(P<0.05);SOD活力较高(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9.3%(25/28),优于针刺组的42.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方小柴胡汤对肝纤维化改善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MN),每周3次,实验组注射DMN的同时每天灌胃小柴胡汤。4周后麻醉处死各组小鼠,取小鼠血浆和肝脏,对肝脏进行HE和masson染色;利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肝脏4-羟脯氨酸(4-Hyp)含量;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IL-1β、IL-6、TNF-α、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α-SMA)表达量、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的磷酸化水平及核因子κB(NF-κB)核积累量。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肝纤维化病理变化相比于模型组得到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血清IL-1β、IL-6、TNF-α、CRP及肝脏4-Hyp与模型组相比其含量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肝脏IL-1β、IL-6、TNF-α、Collagen Ⅰ和α-SMA的表达水平、IκB的磷酸化水平及NF-κB的核积累量相比于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柴胡汤能显著改善小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肝脏内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致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HIE组和对照组均于出生后24 h和出生后第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 HIE组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在发病24 h内(急性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临床分度的HIE患儿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患儿发病1周后(恢复期)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虽然仍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HIE发生时,脑组织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检测HIE患儿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对临床上判断HIE病情的进展情况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和治疗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ELISE测定AA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β、IL-6和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A大鼠外周血中IL-1β、IL-6、TNF-α显著升高(P〈0.01),通络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β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尤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通络止痛胶囊均能够降低AA大鼠血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尤以高剂量作用显著,提示通络止痛胶囊可能通过降低IL-1β、IL-6和TNF-α,抑制AA大鼠骨与软骨的破坏,减轻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18.
毕娟  信红岭  高子芬  林文翰  钱瑞琴 《中草药》2007,38(8):1207-1209
目的探讨豨醇(奇任醇)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滑膜细胞Bcl-2、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SD大鼠AA模型,分别给予奇任醇、氢化可的松、阿司匹林 环磷酰胺治疗;ILISA法测定实验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踝关节滑膜细胞进行Bcl-2、Fas-L免疫组化染色,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Fas-L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奇任醇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0.05);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Fas-L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奇任醇可降低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水平,下调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Fas-L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9,(2)
目的探讨竹节参总皂苷对自然衰老大鼠脂肪组织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48只2月龄大鼠随机分成自然衰老组及竹节参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10、30、60 mg/kg),每组12只,待大鼠长至18月龄后,再取12只2月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竹节参总皂苷组大鼠从18月龄开始灌胃给药,连续4个月,每星期停药1 d。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IL-1β、TNF-α、Toll样受体4 (TLR4)、NF-κB、p NF-κB蛋白表达。结果自然衰老组大鼠脂肪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坏死及变大的脂肪细胞增多,经竹节参总皂苷处理后上述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与自然衰老组比较,竹节参总皂苷组IL-6、IL-1β、MCP-1、TNF-αmRNA表达,以及IL-1β、TNF-α、TLR4、NF-κB、p NF-κB蛋白表达均有一定程度下调,以中、高剂量组更显著(P0. 05)。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可改善自然衰老大鼠脂肪组织炎症,其机制可能涉及TLR4/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灸对大鼠胃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胃黏膜的保护效应与脊髓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采用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灌胃制作胃黏膜损伤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模型组和艾灸+脊髓横断组,每组12只。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行脊髓横断手术,并予以艾灸干预。GUTH法计算胃黏膜组织损伤指数(UI),ELISA检测血清IL-1β、TNF-α和E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组织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UI下降、EGF含量升高,血清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5,P0.01);与艾灸模型组比较,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胃黏膜组织UI升高、EGF含量降低,血清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模型组和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胃黏膜组织HSP70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脊髓是艾灸对胃黏膜损伤修复与保护因子表达的重要调节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