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与分析免疫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患者,其中甲肝30例,乙肝40例,随机选取15例甲肝患者和20例乙肝患者为A组,其余35例为 B组,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 A组检测出甲肝乙肝的人数及比例均比B组检测出甲肝乙肝的人数及比例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免疫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的检出率高,不宜漏诊,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1):9-11+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4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和6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4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640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率,比较B细胞型、T细胞型两种病理亚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17.19%,对照组为12.1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2,P<0.05);观察组HBsAg阴性率为18.44%,对照组为21.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P>0.05);两组患者单抗体、双抗体及三抗体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B细胞型NHL患者HBsAg阳性率19.51%,T细胞型NHL患者HBsAg阳性率13.89%,B细胞型的HBsAg阳性率高于T细胞型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5);B细胞型NHL患者HBsAg阴性率为18.05%,T细胞型NHL患者HBsAg阴性率为22.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1,P>0.05);两组患者单抗体、双抗体及三抗体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于肺癌患者,两者存在相关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B细胞型NHL的发生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松岗社区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分析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分布情况。方法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社区,将该社区1~59岁居民共459例组成样本。以ELISA方法对血清标本统一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调查人群中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分别为9.80%、70.59%、62.96%、62.75%。男性的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4,P〉0.05);青壮年感染水平较其他年龄组高,不同年龄组HBsAg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8,P〈0.05);农民和私营业主的HBsAg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不同职业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3,P〈0.05)。结论应继续加大对乙型肝炎的防控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提高人群总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胃癌患者53例作为A组,胃炎患者53例作为B组,健康人士53例作为C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P53阳性率。结果 A组P53阳性率为64.2%,B组为32.1%,C组为1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χ2=9.674,P〈0.01;A、C:χ2=26.888,P〈0.01;B、C:χ2=4.363,P〈0.05)。A组高分化癌P53阳性率为78.6%,低分化癌为4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P〈0.05)。B组浅表性胃炎P53阳性率为40.0%,萎缩性胃炎为21.7%,萎缩性胃炎P53阳性率高于浅表性胃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5)。结论对胃病患者进行P53的早期检测,对监测病情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52-155
目的 通过分析2010~2018 年杭州市门诊及住院患者甲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为制定甲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 年1 月~2018 年12 月来本院就诊的470 702 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甲型病毒性肝炎IgM 抗体(抗-HAVIg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8 年间甲型病毒性肝炎IgM 抗体总阳性率为0.22%(1033/407 020),各年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就诊患者168 963 例,阳性率为0.28%(476/168 963);女性就诊患者301 739 例,阳性率为0.18%(557/301 739)。2010~2018 年抗-HAVIgM 总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39,P<0.05)。>20 岁各组阳性构成比均>5%,显著高于<20 岁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947,P<0.05)。结论 本地区成年人甲型肝炎检出率明显高于未成年人,应当加强对成年人甲肝防治工作,加强健康知识教育,降低感染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探讨在大学生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及其构成比,不同模式的传染性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某校227名在校大学生,用酶联免疫试验方法(ELISA)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同时配以相应的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信息。用卡方检验分析乙肝总阳性率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 227份血清标本检共出HBV血清标志物171份,总阳性率为75.3%。其中HBsAg阳性率为3.1%,抗-HBs阳性率为72.2%,HBeAg阳性率为1.3%,抗-HBe阳性率为5.3%,抗-HBc阳性率为11.0%,同时组成9种血清学模式。分析发现与乙肝总阳性率有关的因素有: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χ2=16.646,P〈0.05),来自农村还是城市(χ2=4.239,P〈0.05)。结论调查的大学生HBsAg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抗-HBs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乙肝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宋亚飞  魏莉延 《当代医学》2016,(27):147-148
目的:分析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HBsAg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于胎儿出生后接种乙肝基因疫苗。观察组在孕妇28周开始予以宫内阻断,临产时进行抽血复查患者HBVM,接着胎儿出生后肌肉注射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于新生儿接种20μg的乙肝基因免疫。观察和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和1周岁时HBVM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出生时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9例(20.0%)和HBV-DNA阳性率5例(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7例(60.0%)、16例(35.6%),HBsAb阳性率25例(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4例(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1周岁时,HBsAg阳性率1例(2.2%)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17.8%),HBsAb阳性率42例(93.3%)明显高于对照组34例(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乙肝合并NAFLD患者肝功能及病毒复制与脂代谢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患者138例,分为有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A组)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组(B组),分别有65例、73例,同时选择5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肝功能肝功能、HBV-DNA及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结果 A组较C组ALT及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及C组ALT及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C组Chemerin、内脂素、瘦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及C组Chemerin、内脂素、瘦素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merin及瘦素与ALT、AST呈正相关(P<0.05),内脂素与AST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乙肝合并NAFLD患者肝功能与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共同参与了NAFLD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刘海平  陈国华 《广东医学》2014,(16):2601-2602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 MP )抗体的检测,了解MP在社区儿童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地区1~14岁的1325例健康儿童(男719例,女606例),采用被动颗粒凝集试剂盒检测血清 MP 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礸2检验。结果1325例健康儿童中,有353例(26.64%)儿童的血清MP抗体呈阳性反应;男女阳性例数分别为171例(23.78%)和182例(30.0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6.573,P<0.05)。其中血清MP抗体滴度≥1∶160者有105例,占7.92%(105/1325)。按年龄段分3组,A组(1~3岁)阳性率为26.36%(150/569),B组(>3岁且<6岁)阳性率为27.33%(138/505),C组(6~14岁)阳性率为25.90%(65/251),A组MP抗体阳性率与B组(礸2=0.127,P>0.05)、C组(礸2=0.020,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MP抗体阳性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34.185,P<0.05)。结论 MP在本地区健康儿童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是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及防疫部门应切实做好MP在儿童感染的预防,儿科医师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应谨慎考虑是否为MP感染,做到合理检查,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DNA,HBV-DNA)检测及血液细胞分析在肝炎性肝硬化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佳木斯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设为乙肝肝硬化组,选取同期乙型肝炎非肝硬化患者96例设为乙肝非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96例为对照组,对三组进行HBV-DNA检测及血液细胞分析。结果 乙肝肝硬化组阳性率检出情况高于非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乙肝肝硬化组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高于乙肝非肝硬化组(P <0.05);乙肝肝硬化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比例及NK/DC细胞比例低于乙肝非肝硬化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V感染后肝损伤与IL-33、IL-37呈正相关,与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分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DNA阳性率及IL-33、I...  相似文献   

11.
甲型与戊型肝炎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甲型肝炎(甲肝)与戊型肝炎(戊肝)的临床特点。方法 用ELISA法对755例肝炎患者进行甲,乙,丙,戊,庚型肝炎的病原学检测,结果 甲肝和戊肝的检出率分别是11.1%和9.7%,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者在发病年龄,病程,总胆红素及与其他肝炎病毒的重叠或混合感染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与甲肝相比,该地区戊肝同样常见,戊肝具有发病年龄较大,黄痘较深,  相似文献   

12.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重型肝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在重型肝炎中的发病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及EIA法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GVRNA及抗-HGV阳性情况,并与临床肝功、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各临床类型重肝HGV感染率无明显差别,HGV感染病例ALT升高较低,SB、A/G较高,病死率显著低于HGV(-)病例,单纯HGV感染少见。结论 庚型肝炎病毒致病务弱,其感染不但未加重肝衰竭,反有利于肝衰竭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Multi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fulminant hepatitis 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resence in serum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 and hepatitis B virus DNA, which are each regarded as reflecting multi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were looked for one to five days after the onse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64 patients with fulminant hepatitis B. HBeAg and hepatitis B virus DNA were found in the serum of only 24 (37%) and six (9%) patients, respectively. Hepatitis B virus DNA was absent from the serum in all 13 patients positive for anti-HB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stopped after the onse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most of the patients and support the view that an enhanced immune response stops the replication. Agents that inhibit viral multiplication would probably not have any effect at this stage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自身抗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方法 将血清样本分为3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组(HBV) 30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IH)235例和健康对照组15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Ⅰ型(LKM-1)抗体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等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结果 (1) HBV组和AIH组ANA检出率分别为9.1%、80.4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IH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V组(P<0.05).(2)HBV组ANA滴度1:100、1:320、1:1 000阳性率分别为6.2%、2.6%、0.3%,以低滴度(1:100)为主,AIH组1:100、1:320、1:1 000滴度阳性率分别为22.98%、41.28%、14.47%,以高滴度(≥1:320)为主.(3)HBV组AMA、ASMA、抗LKM-1及抗SLA/L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0.3%、0.9%、0.3%和0%,AI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6%、25.1%、23%和2.55%,明显高于HBV组.(4)AIH组荧光模型以核均质型和核仁型为主;HBV患者以颗粒型为主.(5)采用1999年诊断积分系统评估,28例自身抗体阳性乙肝患者中有1例评分超过16分,达到自身免疫性肝炎确诊标准(≥16分).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具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低滴度的自身抗体不构成自身免疫性肝炎,高滴度的自身抗体要结合临床资料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有近2.4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尽管已有HBV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产生,但乙肝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局限。本综述按照现有HBV动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种模型病原学和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应用的区别,以期为科研人员在今后的HBV研究中更好的利用相关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 Madhavan  E L Quinn 《JAMA》1973,224(5):627-628
  相似文献   

17.
18.
王蓉  耿秀蓉  覃沙  洪华  谭太昌 《四川医学》2011,32(2):253-256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在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或欧蒙印迹法检测97例丙型肝炎患者、31例临床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ANA、SLA/LP、SAMA、AMA、AMA-M2、LC-l、APCA、LKM-1等自身抗体。结果 HCV组中,抗ANA、LKM-1、LC-1、SAMA、AMA-M2、APCA体阳性率分别是38.14%、2.06%、1.03%、2.06%、1.03%和3.09%,而且阳性滴度都比较低,大部分处于1:100。AIH组中,抗ANA、SLA/LP、抗LKM-l、LC-1、SAMA、AMA-M2、APCA抗体阳性率分别是80.65%、16.13%、12.90%、22.58%、58.06%、12.90%、3.22%,AIH组阳性率还是明显高于HCV组(P〈O.05),以高滴度为主,大多数大于等于1:320。丙型肝炎RNA阳性组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RNA阴性组。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但滴度较低;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水平;HCV引起的自身免疫紊乱尤其是病毒处于复制状态是造成机体免疫损伤,加重丙肝病毒血症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Zhao W  Liu W  Liu Q  Zhang L  Zhou Z  Liu X  Zh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49-1253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诊断芯片的制备和其对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基因分型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根据丙型肝炎病毒5′端非编码区末端(5UTR)和C区设计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将设计的20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核苷酸合成仪合成后,配制成浓度为50μmol/ml的点样液,用点样仪点到特殊处理的玻片介质上,制成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诊断芯片,收集HCV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60份作为实验组,健康人血清60份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仪对两组血清进行HCVRNA定量检测,实验组血清HCVRNA含量均大于500拷贝/ml,对照组血清HCVRNA含量均小地500拷贝/ml,两组血清进行HCVRNA分离纯化,逆转录反应,巢式PCR扩增后,分别用基因芯片,HCVRNA核酸序列测定法(美国Li-Cor核酸序列测定仪)进行双盲丙型肝炎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实验组血清基因诊断芯片检测均为阳性;基因分型;1b型46例,3a型3例。3b型3例,2a型2例,2b型2例,混合型1b 2a2例。1b 3b型2例;核酸序列测定分型1b型50例,3a型3例,3b型3例,2a型2例,2b型2例;基因诊断芯片检测和核酸序列测定检测的基因分型结果符合率为93.3%。对照组血清基因芯片检测匀阴性。结论 肝炎病毒基因诊断芯片可以用于检测血清HCVRNA,并进行基因诊断分型,准确率较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50例乙型肝炎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每次接种乙肝疫苗10μg,Ⅱ组每次接种乙肝疫苗20μg,按0、1、6月3针免疫方案进行,疗程结束30d后检测抗-HBs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Ⅱ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0.8%和84.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1)。结论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具有良好的免疫性和安全性,其中20μg乙肝疫苗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