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营汤对糖尿病肾病热毒血瘀型患者肾功及血清胱抑素C(Cys-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94例糖尿病肾病热毒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营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血清Cys-C、TGF-β1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24hPro)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ys-C、TGF-β1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营汤治疗热毒血瘀型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ys-C、TGF-β1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21,(7)
目的考察参麦地黄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气阴两虚证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调脂、降压、缬沙坦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地黄汤,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D-D、FIB、AT、GDF-15、TGF-β1、NAG、24 h尿蛋白、FPG、Sc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D、FIB、GDF-15、TGF-β1、NAG、24 h尿蛋白、FPG、Scr降低(P0.05),AT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地黄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气阴两虚证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缓解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蛋白定量、胱抑素(cystatin c,Cys-C)]及肾纤维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Ⅳ型胶原纤维(collagen type IV,ⅣC)、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TGF-β1)]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尿蛋白定量、Cys-C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cr、BUN、尿蛋白定量、Cys-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s-CRP、ⅣC、FN、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ⅣC、FN、TGF-β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联合缬沙坦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的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对机体微炎症状态、肾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4.48%,高于常规组的68.97%(P0.05),不良反应率为8.62%,与常规组的6.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TGF-β1、CTGF、VEGF、24hpro、UAE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中药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18(IL-18)、TGF-β1、CTGF、VEGF、24hpro、UAER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调节机体微炎症状态,保护肾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尿血安合剂对IgA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尿血安合剂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BUN、Scr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尿血安合剂能显著改善IgA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和血TGF-β1水平,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GF-β1的表达和分泌,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汤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早期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加味地黄汤低剂量组、加味地黄汤高剂量组,药物干预6周后,检测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心脏取血测血糖(B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尿素氮(BUN)、血肌酐、尿肌酐;Western blot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测定NOS、TGF-β1蛋白的定位和表达。结果: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加味地黄汤高剂量组大鼠NO、BS、NOS、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脏肥大指数活性降低,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比值增高(P0.05)。结论:加味地黄汤能改善肾功能,抑制肾脏TGF-β1,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鹿加味方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运用随机、单盲、交叉设计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9例。A组服用双鹿加味方加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洗脱2周,其后改单纯服用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B组先单纯服用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洗脱2周,其后改服双鹿加味方加参芪地黄汤,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相关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体液免疫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4%和38.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SCr、BUN、ALB、ALT、AST、R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g 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所有体液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鹿加味方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满意,能更有效地降低蛋白尿、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高继宁  贺娟  张靖  李红 《光明中医》2010,25(12):2215-2216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症状、体征、空腹血糖及24h尿蛋白定量(UAER)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3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芪地黄丸加味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改善24hUAER方面、改善疾病症状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降低血糖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芪地黄丸加味可以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黄降浊汤灌肠对糖尿病肾病IV期且属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组应用大黄降浊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尿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时血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个疗程后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血Scr、BUN和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血Scr和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血Scr、BU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尿蛋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降浊汤灌肠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Scr、BUN,改善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衰竭进展,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观察固元汤对糖尿病肾病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间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1片/d)和皮下注射胰岛素(诺和灵30 R)1.0 IU/k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元汤。疗程为6周。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全血黏度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UAER均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UAER下降幅度较多(P0.05)。2组患者治疗后BUN和Scr均降低(P0.05),GFR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固元汤能降低全血黏度和下调PDGF表达水平,且抑制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元汤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Fib)、甘油三酯(TG)、生长因子(TGF-β1)、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TG、TGF-β1、UAER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浆Fib、TG、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芪地黄汤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参芪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运用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DN大鼠模型.注射STZ后,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参芪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盐酸贝纳普利1 mg/kg和参芪地黄汤4.5、9、18 g生药/kg,正常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灌胃12周.注射STZ后,各组大鼠每2周检测1次血糖;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和24 h尿蛋白水平,同时取肾组织,切片HE染色后比较各组光镜下病理表现,运用q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糖持续高于正常组(P<0.05).给药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地黄汤各剂量组、西药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Cr、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图片显示,盐酸贝纳普利和参芪地黄汤中、高剂量可缓解DN模型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球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给药或生理盐水12周后,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参芪地黄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对DN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中TGF-β1及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泄浊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泄浊通络汤,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VEGF、TGF-β1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为89.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观察组两者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泄浊通络汤可提高DN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微血管病变及肾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益肾活血汤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加味益肾活血汤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均治疗2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检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清VEGF、TGF-β1、PAI-1水平,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SF)]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UN、Scr及血清VEGF、TGF-β1、PAI-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F、RP、RE、MH、S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益肾活血汤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清VEGF、TGF-β1、PAI-1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金匮肾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金匮肾气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金匮肾气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奥美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Chemerin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奥美沙坦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30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清Chemerin水平,并分析UAER、Scr、β2-MG、Cys C与血清Chemerin的相关性。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UAER、Scr、β2-MG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ys C、Chemerin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UAER、Scr、β2-MG、Cys C、Chemeri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BUN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Chemerin与Scr、β2-MG和CysC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1),与UAER及BUN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奥美沙坦治疗早期DN,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UAER、Scr、β2-MG、CysC和Chemerin,效果优于单用奥美沙坦。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7,(10)
目的:探讨芪葵颗粒对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0 mg/kg)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15 mg/kg)阳性对照组及芪葵颗粒高(4.8 g/kg)、低(1.6 g/kg)剂量组,每组10只;另随机选取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隔周分笼收集24 h尿液检测尿蛋白;检测血清Scr、BUN、IL-6、CRP含量及肾组织p38MAPK、TGF-β1m RNA表达;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肾脏指数、尿蛋白、血清Scr、BUN、IL-6、CRP含量及肾组织p38MAPK、TGF-β1m 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肾脏病理损害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芪葵颗粒各剂量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肾脏指数、尿蛋白、血清Scr、BUN、IL-6、CRP含量及肾组织p38MAPK、TGF-β1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芪葵颗粒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发挥对STZ致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法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分析其尿CTGF、TGF-β1水平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比较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CTGF(43.25±1.67)ng/mg、TGF-β1(350.29±1.14)ng/L、FBG(6.59±0.33)mmol/L、2h BG(8.97±0.32)mmol/L、HbA1c(6.32±0.14)m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UPr(0.39±0.13)mg/24小时、Scr(89.32±1.53)μmol/L、BUN(4.15±1.56)mmol/L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8.8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TGF、TGF-β1水平,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养阴温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庆向 《天津中医药》2010,27(2):105-106
[目的]观察养阴温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早期糖尿病肾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替米沙坦组4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养阴温肾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服用替米沙坦40mg,1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蛋白定量(Alb)、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BUN、Scr、UAE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阴温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替米沙坦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胱抑素、尿蛋白排泄率和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7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替米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芪地黄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UARE、Cys-C、IL-6、IL-8、TNF-α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替米沙坦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中医证候,减少患者尿蛋白产生,控制炎症发展,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