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韦莉玲 《全科护理》2013,11(6):535-536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椎体成形术能迅速止痛,又能稳定脊柱[1],加固和强化椎体,从而防止进一步塌陷。椎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止痛效果显著的特点,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已成为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我科2005年10月—2012年7月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椎体病理性骨折15例26个椎体,经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对44例脊柱转移瘤病人如何做好心理护理,使其能及早手术治疗,提高生存率。并介绍了术后积极做好化疗后毒性反应的处理,以及脊柱转移瘤术后致截瘫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直接后果之一,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因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多项大型研究表明:骨的质量、代谢及结构等骨内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跌倒、年龄、低创伤性骨折史等骨外因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中占同等地位.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为正确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术后发生腹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Nomgram预警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骨科收治的31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腹胀将其分为发生组(n=64)和未发生组(n=254),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腹胀的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gram预警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共纳入318例脊柱骨折患者,经相关检测确认术后发生腹胀有64例,其发生率为20.13%;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显示抗菌药物、肠道菌群药、胃肠动力药、麻醉方式、低蛋白、低钾、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每天下床活动次数等资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抗菌药物(OR=2.509,95%CI:1.321~4.766,P<0.05)、未应用肠道菌群药(OR=0.399,95%CI:0.210~0.760,P<0.05)、未应用胃肠动力药(OR=0.355,95%CI:0.185~0.685,P<0.05)、全身麻醉(O...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鉴别脊柱骨质疏松与脊柱转移瘤所致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确诊的脊柱转移瘤(13例,18个椎体)和脊柱骨质疏松(15例,37个椎体)所致的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析椎体形态、信号及椎弓根是否有骨质破坏、椎体后缘形态、椎旁软组织有无肿块等MRI影像特征.采用卡方检验比...  相似文献   

6.
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PU),在老年病房、矫形科病房、创伤病房、神经内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家庭病房和老人院中高发。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报道以上护理单元的压疮发生率及与压疮治疗护理相关的医疗费用。而在英国,国家卫生事业局估算表明:每年用近20亿英镑来预防、治疗和监测压疮,可见,压疮一旦发生不但加重病人的病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病人及卫生系统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脊柱转移瘤的CT表现及分型(附8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CT表现,探讨新的CT分型。材料与方法:83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均有脊柱病变区或原发肿瘤的组织学证实。使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螺旋CT扫描。结果:83例患者共发现222个椎骨受累,溶骨型169个,成骨型21个,混合型32个;每一型根据病灶的边缘和范围再分为:局灶性病变209个,弥漫性病变13个。结论:根据CT表现,以椎骨为单位的脊柱转移瘤分类方法,反映了各个病变的生物学与影像学的联系,较传统X线分型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9-03~2003-07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36例,结合献就脊柱结核的发病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结肠癌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结肠癌转移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单因素筛选后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肝脏转移发生率最高,淋巴结转移、辅助化疗、分化程度及术后癌胚抗原水平4项指标与结肠癌的转移有关,均为危险因素。结论肝脏转移发生率最高。4项影响转移的危险因素中,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最大,可以视作影响手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8 例P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肺影像学、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PE的误诊率高达62.07%,最易误诊为肺炎,其次为心肌梗死.老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DVT)、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脏病、恶性肿瘤、长期制动;非老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结缔组织病、手术史、DVT、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PE以右肺动脉受累多见,占受累总数的65.8%.CT肺动脉造影(CTPA)分析:急性血栓形态:以中央型为多见,38例(占65.5%),其特征性改变包括轨道征、漂浮征等;慢性血栓形态:以附壁型为多见,20例(占35.5%),血栓钙化为其特有征象.CTPA对P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达85.5%),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确诊率(达94.8%).结论:P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CTPA 是首要的无创检查方法,可初步鉴别急性或慢性血栓,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12.
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5月—2002年12月2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按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标准差)及骨量丢失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t值≤-1.0标准差),然后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4的骨量丢失只与性别(OR值为0.336,P<0.01)和体重指数(OR值为0.911,P<0.05)相关;与股骨近端(包括全部、股骨颈、Wards三角及股骨转子共4个部位)的骨量丢失相关的因素是:病程(4个部位,OR值为1.028—1.054,P<0.05或P<0.01)、ASIA残损分级(除股骨颈外的3个部位,OR值为0.682—0.764,P<0.05或P<0.01)、年龄(Wards三角,OR值为1.032,P<0.05),以及体重指数(股骨转子,OR值为0.898,P<0.01),而脊髓损伤平面和肢体痉挛程度与L4和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无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脊髓损伤患者L4和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因素不同;病程和ASIA残损分级是脊髓损伤患者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与探讨开放性椎体成形术对于脊柱转移瘤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共1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10例,对其实施开放性椎体成形术。对比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与术后疼痛评分,并对患者的手术前后活动能力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后3d内疼痛情况均得到良好缓解,术前疼痛评分为(7.0±1.0)分,术后疼痛评分为(1.5±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活动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22例患者中共10例死于原发病,其余12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对于脊柱转移瘤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开放性椎体成形术能够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缓解其疼痛,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16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围术期合并肺炎情况,分为HAP组与非HAP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36例(16.7%)患者发生HAP,单因素分析发现气管切开、机械通气、Frankle分级A~B、损伤节段C1~4、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抑酸药物使用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35 g/L和血清钠<135 mmol/L与围术期HAP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血清白蛋白<35 g/L(OR 15.307;95%CI:4.502~52.403;P=0.000)、气管切开(OR 22.663;95%CI:2.674~192.102;P=0.004)、Frankle分级A~B(OR 12.200;95%CI:4.134~36.003;P=0.000)、机械通气(OR 21.818;95%CI:2.174~218.929;P=0.009)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35g/L、气管切开、Frankle分级A~B、机械通气是颈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发生HAP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秀  华文洁  李素 《中国康复》2021,36(4):208-212
目的:明确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康复科收治的67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脊髓损伤原因及损伤平面、神经源性膀胱病程、排尿方式、膀胱容量与压力等.结果: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64.2%.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性别、脊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本院就诊的120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可能影响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因素,随后将所得的结果经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脊柱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determin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hypotension after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to prevent obstetric patients from hypotensive episodes 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intrauterine malperfusion and endangering the child. Methods. The data from 503 women, having received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online gathered vital signs and specially checked manual entries employing an 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oxygen saturation were measured throughout and hypotension was defined as either a drop in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of >20% from baseline value or readings of <90 mmHg systolic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Thirty-two variables were studied for association with hypotensive episodes using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employing a forward stepwise algorithm to identify independent variables (P < 0.05). Results. Hypotension was found in 284 cases (56.5%).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neonate’s weight, mother’s age, body mass index, and peak sensory block height associated with hypotension. Body mass index, age and sensory block height were detected as independent factors for hypotension (odds-ratio: 1.61 each). Conclusions. Knowledge of these risk factors should increase the anesthesiologist’s attention to decide for the necessity to employ prophylactic or therapeutic techniques or drugs to prevent the neonate from any risk resulting of hypotension of the mother.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为防治泌尿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237例脊髓损伤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与病原菌情况,先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史,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压疮、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是否合并脊柱骨折、是否行手术治疗、早期有无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是否行早期康复干预、是否采取持续留置导尿、清洁间歇导尿、无菌间歇导尿、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等治疗,是否行会阴擦洗、膀胱冲洗、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是否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休克期与恢复期等相关因素,初步筛选可疑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脊髓损伤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50岁、留置导尿2~6周、糖尿病史、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脊柱骨折、完全性损伤、脊髓损伤休克期为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健康教育、无菌间歇导尿为保护性因素(均P0.05);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结论:建议依据脊髓损伤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情况,采取措施,防治泌尿系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拔除导尿管情况、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及影响拔管后排尿的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脊柱骨折手术后患者124例进行病历回顾分析,提取患者基本情况、医嘱及护理项目,分析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74例(59.7%)患者在出院前拔除尿管并成功排尿,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平均时间为在拔除后(5.28±1.96)h。住院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留置导尿时间、年龄和首次排尿量等5个因素联合解释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第一次排尿时间变异的57.8%。结论 :ADL评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差)、焦虑、年龄越大、留置导尿时间越长、首次排尿量越少,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危险度的原发性十二指肠间质瘤(PDST)的多层螺旋CT(MSCT)强化表现,以提高PDST的术前不同危险度分级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界、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特点及多层面重建,依据病理分级分为低危组和高危2组,进行上述征象的秩和检验。 结果 0例PDST中,位于球部3例,降部11例,水平部6例;病变呈囊实性8例,实性12例;病变向腔内生长1例,腔内外生长8例,腔外生长11例。3例极低危险度,9例低危险度,0例中度危险度,8例高度危险度。增强动脉期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3例呈血管样强化,病变越大,强化越不均匀。8例为高危组,大小5.06±1.64 cm;12例为低危组,大小2.83±1.79 cm。低危组的大小、静脉期差值与高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2结论MSCT增强及多层面重建有利于诊断PDST,肿瘤大小及静脉期差值能有效评估原发性PDST危险度分级,低危组与高危组间质瘤在临床特征与CT强化表现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