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甲状腺结节病因主要为情志内伤、水土失宜及饮食失调,其中与体质因素均有一定相关性。王旭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临床大多起病于肝,基本病位在肝脾,总病机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乘于脾胃,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气滞痰凝,挟瘀结于颈前,发为本病。王旭教授认为,从肝论治甲状腺结节在临床辨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医治本思想的体现,脾胃在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加强调护脾胃。调理肝脾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根本大法,治疗时应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佐以活血散结为法,王旭教授以经方"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本病,不仅可以缩小结节大小、减少结节数量,而且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应注意生活调摄(适碘饮食、戒烟)及精神护理,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使之心态平和,不忧、不怒,不仅有利于疾病恢复,还可以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赵华 《河南中医》2012,32(4):504-505
李中南认为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辨证需与辨病相结合,对于甲状腺结节无明显症状者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虚痰凝;对于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者辨证为阴虚内热,气滞痰凝;对于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者辨证为脾肾阳虚,痰凝血瘀;对于甲状腺结节伴月经不调者辨证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无论何种原因引起,最终导致气滞、痰浊、血瘀凝结,治疗时活血行气,软坚散结应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3.
徐蓉娟治疗Graves眼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蓉娟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内分泌学会委员 ,从事内分泌疾病教学及临床研究二十余年 ,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治疗Graves眼病 ,取得较好的疗效。1 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总因情志不遂 ,忿郁恼怒或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 ,肝失调达 ,克伐脾土 ,脾失健运 ,水津输布失常 ,水湿痰浊凝聚于眼眶或眼球后部 ,阻碍气机 ,血瘀不行 ,气滞痰凝血瘀互结所致。肝开窍于目 ,眼睑又为脾之所属 ,故其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两脏。气滞、痰凝、血瘀为基本病理…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结节与乳腺增生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两者多见于女性患者,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工作压力、生存环境等改变,导致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甲状腺结节及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临床常见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患者。王旭教授依据中医辨证,认为两病在发病过程中存在共同病因病机,且多责之于气滞、痰凝、血瘀,临床上运用理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有关。气滞、痰凝、血瘀是其基本病理变化,肝郁不舒、脾失健运是其核心病机,气虚、阴虚是其发病之本。因此治疗以疏肝理气、理脾助运为主,常用治法有清肝化痰法、健脾化痰法,并根据病症的不同,适当配合活血化瘀、滋阴降火等。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扶助正气,重视中医的个体化治疗优势,注重预防与调护。  相似文献   

6.
范源教授从医三十余年,诊疗经验丰富,临床治疗中注重辨证论治及方证对应,发现尽管甲状腺结节和乳腺增生属于不同疾病类型,但是情志为两种疾病的共同影响因素,气滞、痰凝、血瘀为两者共同的病机特点,多以肝郁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在饮食失节、脏腑失衡、经络循行等各个方面均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可以从肝脾论治,疏肝理脾,兼以化痰,同时确立了疏肝、理气、化痰、散瘀之针刺原则,针药并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蒋士卿教授基于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理解及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甲状腺结节形成的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导致气滞,痰凝,血瘀搏结颈前,迁延日久,耗伤正气。故治疗上根据病情发展不同阶段辨证论治,确立理气消痰、化瘀解毒、益气养阴、温肾助阳四大基本治法,并随症加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程师认为甲状腺结节的病机主要在于气滞、痰凝、血瘀,采用疏肝健脾、化瘀活血法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预防癌变,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结节和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多发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影响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这2种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同时患有2种疾病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吴敏教授认为从中医学角度分析,两者有共同的致病机理,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痰凝且多责之于气滞血瘀。临床上,运用脏腑辨证法从肝论治,运用疏肝活血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昊  王旭 《中医杂志》2023,(10):1072-1075+1080
总结运用风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证体会。认为甲状腺结节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肺,以气滞、痰凝、血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气机郁滞为其关键病机。而风药能够升发、宣通、散行,可疏通气血之郁滞积结,与甲状腺结节病机相契合。提出临床辨治甲状腺结节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柴胡、薄荷、桔梗、陈皮等风药协助调畅气机、疏通郁滞,防风、葛根、白芷、秦艽等具有温燥除湿特性的风药协助透散化痰湿,川芎、莪术、延胡索、香附、穿山龙等风药化瘀通络,共助积结散。  相似文献   

11.
介绍曹志群教授用僵蚕乌梅治疗胃息肉的经验。曹教授认为胃息肉可以同中医上的"痔"相比类,病变部位在胃,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为气滞、湿盛、血瘀、痰凝,且多相兼为病,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本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将僵蚕和乌梅两味药加入方中治疗胃息肉,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正张兰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强调治病求本,注重从脏腑论治疾病,对甲状腺结节有独到见解,认为病机是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痰凝、气滞、血瘀壅聚颈前,用疏肝理气、滋阴宁心、补益脾肾、化痰软坚治之,临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张兰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诊治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甲状腺结节归属于中医学"瘿"的疾病范畴。  相似文献   

13.
介绍呼永河教授从"痰"立论辨治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呼教授认为痰邪内凝于颈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提出理气化痰法、活血化痰法、健脾化痰法、养阴化痰法、温阳化痰法治疗,以期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内分泌代谢疾病,女性患者居多,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起病隐匿,不易察觉,多由健康体检发现。根据其所处病位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瘿瘤"的范畴。甲状腺结节临床大多病先起于肝,基本病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为气郁、痰凝、血瘀互结于颈前甲状腺部位,治疗应在分清主次,治病求本的基础上肝、脾、肾三脏同调,扶正祛邪、行气活血、散结消瘿。此外还应注重消除致病因素,畅情志,适饮食,起居有节,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从而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徐景藩教授论治慢性胃脘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徐景藩教授辨治慢性胃脘痛的经验。他认为慢性胃脘痛的病位主要在胃,常涉及肝、脾、肾诸脏,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端。临床上主要分为中虚气滞、肝胃不和、胃阴不足三型,并常兼有寒凝、热郁、湿阻、饮停、血瘀、食滞等证。治疗当辨证求因,审因施治,灵活地确立治法方药,具体可从十法变通。  相似文献   

16.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临床上多对症治疗。文章总结魏开建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证经验。桥本甲状腺炎与遗传、情绪、饮食密切相关,气、痰、瘀病理产物结于颈前而发病。魏开建教授认为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治过程中应先辨病,再辨证,将桥本甲状腺炎分为5个证型,分别是肝郁气滞证、气滞痰凝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运用疏肝理气、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化痰散结等中药辨证论治。魏开建教授强调桥本甲状腺炎起病多因情志不舒,使气滞、痰凝于颈前而发病,故临证中擅从肝脾论治,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总结文献中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三病的中医证型和治则治法情况,挖掘三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关联性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自1990年1月-2020年6月收载的临床研究文献,将三病辨证论治的相关信息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2与SPSS Modeler 14.1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文献346篇,其中乳腺增生151篇,子宫肌瘤100篇,甲状腺结节95篇。三病共有的中医证型为11种,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72.9%、35.07%、51.42%;三病共有的中医治法为18种,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73.91%、53.67%、56.21%。三病病位多在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主要证候要素为气滞、痰凝、血瘀;主要治疗八法为消法,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50.74%、56.25%、48.63%。关联规则显示三病证型均有肝郁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证的强关联组合;治法均有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强...  相似文献   

18.
程海波教授团队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基础上提出中医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甲状腺癌是由水土失宜、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致气滞、痰凝、血瘀、癌毒聚于颈部而发病。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病位在颈前,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气郁滞、痰瘀蕴毒”为其核心病机;病性多为虚实夹杂,疾病后期多为气阴虚损;临证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针对癌毒盛衰及疾病不同分期特点灵活运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祛瘀解毒、益气养阴等治法。本文以癌毒病机理论为基础探讨甲状腺癌病机演变及相应治法,以期为甲状腺癌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收集2003年8月至2012年7月由周仲瑛教授诊治的门诊食管癌患者156例,建立周仲瑛教授辨治食管癌个案数据库,提取包括病位证素及病理因素在内的食管癌患者病机要素,并采用频数法、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156例食管癌患者共提取病机要素18个,其中病理因素12个,病位证素6个。实性病理因素主要是瘀血、痰浊、气郁、火热,虚性病理因素主要为阴伤、气虚;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胃、脾、肝、肺。将频率大于10%的病机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因子1为湿邪、火热、肝;因子2为气虚、阴伤;因子3为瘀血、痰浊;因子4为气郁、胃、肝;因子5为肺、胃。提示周仲瑛教授辨治食管癌病机要素分为虚实两端,实者以痰浊、血瘀为主;虚者以阴伤、气虚为主。其病位证素以胃为主,与肝、脾等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增大的结节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该病方法有限。中医药治疗该病历史悠久,具有早干预、无创无痛、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刘照峰从事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多种内分泌疾病,尤其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多年来,刘师基于该病“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的基本病机,认为该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肝胆失职、三焦不利,脾土受损、运化失常以及体质这三方面的因素。在治疗方面,以调肝为主,通畅三焦,善辨病理因素,巧妙加入抑癌药物,合理使用含碘药物,倡导“三因制宜”思想,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疗效显著。文章主要通过总结刘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浅析其治疗思路,并对典型病案进行分析,以推广刘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