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冷冻方式被逐渐应用于卵巢组织的保存。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保存及移植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11PubMed数据库及清华同方数据库有关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保存以及卵巢组织移植技术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玻璃化冷冻是一个超高速的冷冻过程,形成高黏度的"玻璃样凝固状态",可以避免由于冰晶形成所造成的细胞损伤。但至今玻璃化冷冻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程序。影响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卵巢组织块的大小、冷冻保护剂的种类、渗透平衡的时间和温度、冷冻载体等。随着低温生物学的发展和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效果的提高,卵巢组织的移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一系列关于冻存卵巢组织移植后成功妊娠及分娩的报道,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背景:虽然对于单一组织的冷冻保存获得了空前的成果,并且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但是对于复合组织的冷冻保存及应用还鲜有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深低温冷冻不同复温方法下兔肢体再植后血管形态学变化,找出一种对复合组织中血管损伤最小的复温方法,从而为深低温处理后断肢再植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均给予大白兔右后肢自膝上1 cm处离断。慢速冷冻两组复温后均行断肢再植,再植肢体成活6 h后给予再次离断右后下肢。3组兔断肢均取股血管组织采用染色光镜及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大体观察,光镜病理计分结果用显著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兔肢体再植6h后的病理变化(大体标本、光镜、电镜)均较对照组差,但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与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相比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较好,细胞器破坏较少。证实,经过深低温冷冻-复温处理后兔断肢再植6 h,离断肢体血管组织能保持一定的结构完整性,再植后6h兔肢体获得成活,且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更为适合离断肢体的保存,为深低温处理后离断肢体行断肢再植远期成活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雅迪  张刚 《中国临床康复》2011,(18):3387-3390
背景:目前多采用冷冻保存方法来降低异体软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但有关异体软骨的取材、冷冻保存方法、冷冻保存条件仍然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目的:对于冷冻保存异体软骨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机制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不同保存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8 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异体软骨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及冷冻保存方法对软骨移植影响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异体软骨组织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冷冻保存异体关节软骨保持了软骨组织的性状和生物学活性,而且可择期完成关节重建,并且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多项指标检测,防止供体携带细菌病毒和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并且降低了软骨组织的抗原性,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冷冻保存的各个环节,如:低温保护剂的应用、降温和复温速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软骨移植后仍然会出现软骨吸收、退变等现象。随着冷冻生物学的不断进步,冷冻损伤机制的不断揭示,这些问题终将会解决,软骨组织冷冻保存技术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多采用冷冻保存方法来降低异体软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但有关异体软骨的取材、冷冻保存方法、冷冻保存条件仍然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目的:对于冷冻保存异体软骨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机制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不同保存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8 PubMed 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异体软骨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及冷冻保存方法对软骨移植影响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异体软骨组织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冷冻保存异体关节软骨保持了软骨组织的性状和生物学活性,而且可择期完成关节重建,并且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多项指标检测,防止供体携带细菌病毒和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并且降低了软骨组织的抗原性,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冷冻保存的各个环节,如:低温保护剂的应用、降温和复温速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软骨移植后仍然会出现软骨吸收、退变等现象.随着冷冻生物学的不断进步,冷冻损伤机制的不断揭示,这些问题终将会解决,软骨组织冷冻保存技术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冷冻血液     
从25年前冷冻醋线虫和精子研究工作开展以来,人体红细胞(RBC)的冷冻保存已有很大的进展。输血工作者,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工作者不断提出成功的技术和设备,试图使RBC在低温下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和在复温后获得最大的复原。对冷冻复温处理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的低温冷冻保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的冷冻保存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9年Polge和Smith等发现甘油对牛精子的冷冻保存有保护作用,1950年Smith应用甘油作保护剂冷冻红细胞获得成功,但未能解决去除保护剂的问题,1963年Huggins发现糖溶液可洗涤去除冷冻保护剂一甘油,从而使冷冻红细胞长期保存并成功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红细胞在-80℃深低温下保存后的红细胞免疫活性的评价。方法:采用ACD-A抗凝全血制备浓缩红细胞,加入甘油冷冻保护剂放-80℃保存,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复苏,分别在同等实验条件下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并与未冰冻前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红细胞经不同时间冷冻保存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未冷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经-80℃深低温冻存1 a后仍然保留其原有的免疫活性,用甘油深低温长期冻存红细胞是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964年Marcove最早应用液氮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治疗骨缺损、骨不连、置换骨病变、骨肿瘤截除术后骨缺损。国内应用冷冻骨保存技术治疗骨肿瘤始于70年代末 ,本文作者自1981~1995年间使用低温冷冻同种骨治疗骨关节损伤、疾病及骨肿瘤术后骨缺损168例 ,其中骨肿瘤53例[1]。该技术至80~90年代得到了全新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冷冻骨储存技术、免疫学和排异反应研究的进展 ,为骨关节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带来福音。恶性骨肿瘤骨关节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 ,遗留的骨缺损重建方法中 ,传统方法有高压高温灭活、酒精…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化组织的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温冷冻保存是活体组织长期保存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通过降低细胞的代谢率来起到保护作用,冻伤是低温保护最大的负反应,其原因可能为冰晶所致的机械性损伤和渗透性损伤,组织与细胞冻伤的防治是低温冷冻保存成功的关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降温与复温速率的选择、防冻剂的应用和玻璃化保存等3方面。组织工程化组织是功能细胞与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的具有生命的组织,同样实用于低温冷冻保存,已证实经过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皮肤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其他组织工程组织在低温保存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特别是防冻剂配方组合和防冻剂含量、降温和复温程序与速率以及降温所至温度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成分输血观念的普及和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进步,机采血小板(PLT)广泛用于临床。然而,机采PLT从采集化验直至发放临床常需数小时,难以满足急诊抢救的需求。因此,国内采供血机构迫切需要推广使用机采PLT冷冻保存技术。迄今,输血医学界就PLT冷冻保存的方法学、冷冻过程引起的细胞损伤和冷冻PLT临床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深低温冷冻保存PLT的方法,已经得到国际输血医学界的认可。针对目前所推荐使用的PLT冷冻保存技术,以简化操作程序,减少DMSO残留量,最大限度的保留PLT功能活性等为主要目的,输血工作者仍在不断的完善这项技术。目前,对于冷冻保存PLT质量的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指标。  相似文献   

11.
MAP保存液对冻融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温生物学原理应用于血液(红细胞)保存,可大幅度延长红细胞体外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用甘油作为低温保护剂冰冻保存红细胞可以追溯到1950年,自20世纪70年代Meryman将甘油保存红细胞用于人体输血首获成功以来,冷冻血液逐渐在临床输血治疗学中得到推广。由于甘油保存及洗涤过程中会导致溶血,保存过程中也会发生溶血。本血液中心研究改进了冰冻解冻红细胞制备技术,同时对不同红细胞悬液保存红细胞的质量进行初步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深低温保存血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低温生物学原理应用于血液 (红细胞 )保存 ,可大幅度延长红细胞的体外存活时间和存活率 [1]。自2 0世纪 70年代美国 Meryman教授将甘油保存的红细胞用于人体输血首获成功以来 ,冷冻血液逐渐在临床输血治疗学中得到推广。本科从 2 0 0 0年起开展了红细胞深低温保存 ,并经过临床应用 ,证实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1 .1 无偿献血者 ACD- B全血 2 0 0 ml。1 .2 红细胞冷冻保护剂 ( 79.2 %甘油、8.0 %葡萄糖、1 .0 %果糖、0 .3% EDTANa2 )、专用三联袋、洗涤用 9%氯化钠溶液由北京血液中心提供 ,羟乙基淀粉溶液和 0 .9%氯…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人多能干细胞的出现与发展是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但其在基础,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还有诸多限制,建立安全有效标准化的冷冻保存方案是人多能干细胞广泛应用面临的重大挑战。目的:回顾人多能干细胞冷冻领域的研究进展,探索造成冷冻损伤的原因和机制及改进方式,致力于促进新的更有效的冷冻方案形成。方法:以“人多能干细胞、人胚胎干细胞、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玻璃化、程序化冷冻、慢冻法、冷冻保存”为中文检索词,以“humanpluripotentstemcells,humanembryonicstemcell,humanintroducedpluripotentstemcell,vitrification,programmedcryopreservation,slow-freezing,cryopreservation”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有关人多能干细胞冷冻保存技术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及重复文献,保留58篇文献进一步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了解人多能干细胞冷冻过程中造成冷冻损伤的原因和机制,是寻找高效的冻存方案的关键。需要更清晰的了解冷冻过程中损伤的原理,改进和创新低温生物技术来避免各种冷冻损伤的发生并致力于探讨可重复的,高效的,符合GMP要求的,能大规模冻人多能干细胞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 八、骨髓细胞冷冻保存这里的骨髓细胞是指干细胞,其质量指标是CFU辅以细胞拒染。其冷冻保存方法多种多样,但基本冷冻程序是仿效红细胞的二步法,而且向多步冷冻法发展。所谓标准方法,就是在10%DMSO溶液中以1℃/分钟冻速冷冻到-30℃,继以3~5℃/分钟冻速到-60℃,然后直  相似文献   

15.
一种改良的外周血干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考察改良的外周血干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方法 采用两步离心法获得患者自体贫血小板血浆 ,在冷冻保护液中用自体贫血小板血浆代替药品人血清白蛋白。解冻后预防性地向袋中注入袋内体积 2 0 %的ACD A。结果  17例患者 2 5次采集并深低温冷冻保存 ,解冻后活细胞回收率为 90 2 8%± 5 38% ;集落的回收率90 5 8%± 9 76 %。快速输入患者体内后无任何不良反应 ,全部较快地获得造血重建。结论 改良的外周血干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能有效地保存干细胞 ,降低了冷冻经费 ,使输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滤纸片低温冷冻法保存临床微生物菌株的保存效果。方法用滤纸片沾取需保存的纯化菌株,分装离心管中置-20℃低温冷冻保存。结果保存期分别为6、12、18、24个月的菌株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白念珠菌以及3株标准菌株存活率均达到100%,菌落形态特征无明显改变且生长良好。结论滤纸片低温冷冻法保存微生物菌株简单、经济,适合临床实验室大批量保存非苛养菌。  相似文献   

17.
低温冷冻保存是活体组织长期保存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通过降低细胞的代谢率来起到保护作用,冻伤是低温保护最大的负反应,其原因可能为冰晶所致的机械性损伤和渗透性损伤,组织与细胞冻伤的防治是低温冷冻保存成功的关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降温与复温速率的选择、防冻剂的应用和玻璃化保存等3方面。组织工程化组织是功能细胞与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的具有生命的组织,同样实用于低温冷冻保存,已证实经过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皮肤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其他组织工程组织在低温保存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特别是防冻剂配方组合和防冻剂含量、降温和复温程序与速率以及降温所至温度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8.
低温医疗即利用低温治疗疾病.早在公元前2 500年之前,埃及人就利用低温治疗头部的复杂骨折和胸部的炎性反应,也有记载曾利用冰治疗出血和浮肿[1].19世纪中期,英国医生Arnott[2]首次利用温度为-24~-18 ℃的含有碎冰的盐水溶液治疗乳腺癌和宫颈癌,这是组织冷冻技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最早尝试.随着气体液化技术的建立,低温医疗器械逐渐得以应用.尤其是在1961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Cooper设计了液氮医疗冷冻设备,标志低温医疗器械进入一个新时代.20世纪90年代,多冷冻探针系统的研制成功以及图像监测的普及更使低温医疗技术有了一个突破.在许多情况下,低温医疗器械成为微创介入治疗肿瘤的最佳选择[3].总之,随着制冷低温技术的发展、低温医疗设备的更新和优化以及低温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深入,低温医疗技术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本文将对低温医疗器械对细胞及组织的损伤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冻干前后红细胞血型及生物活性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冻干前、后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生物学活性,了解冻干前、后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检测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2,3-DPG和ATP用ELISA法。结果在ABO、Rh、MNSs、Kell、Duffy、P血型抗原中,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血型抗原一致;在Lewis血型抗原中,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血型抗原有变化。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2,3-DPG和ATP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Lewis血型系统中的Lea和Leb血型抗原变化有明显差异;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2,3-DPG和ATP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贮存同种异体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将经过无菌处理后贮存于-80℃冰箱进行深低温冷冻储存的健康异体骨,移植于17例因良性骨肿瘤或骨折术后形成的骨缺损区域、大段移植或不稳定者,并加以内或外固定。结果17例患者,平均随访28个月,16例愈合良好(占92.16%)。结论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