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787-1789
目的:探讨建中理劳汤对慢性肾衰大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复制慢性肾衰大鼠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建中理劳汤预防干预高低剂量组、建中理劳汤高低剂量组、尿毒清组,观察不同剂量给药对模型大鼠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建中理劳汤能够改善慢性肾衰大鼠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其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中理劳汤能够改善慢性肾衰大鼠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45-46
肾病综合征病情复杂,治疗效果缓慢而较差。陶汉华教授自拟建中理劳汤,以补气扶正为本,佐以利水活血,气血水并调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满意效果。补气以健脾气和补肾气为主,用药有党参、黄芪、山药、生地黄、茯苓、菟丝子、炙甘草。利水除茯苓外,再加泽泻。活血用丹皮、当归。全方以药食两用药物为主,性味平和,对肾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伏风"理论是伏气致病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陶汉华教授以此为指导思想,在中医"脑"认识的基础上,把握脑络结构特性及风邪病理特点,根据"风伏脑络"的病机,以祛风通络为治则,治疗脑小血管病,疗效显著。阐明"伏风"概念,论述脑小血管病"风伏脑络"病机,介绍祛风通络治则指导下,透散外风、扶正祛风、平息内风等3大治法,并以治法统领方药,以点窥面,介绍陶汉华教授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建中理劳汤含药血清对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酶表达的影响,探讨建中理劳汤治疗慢性肾衰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BZY-1细胞,制备理劳汤含药血清,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空白血清组、建中理劳汤低、高剂量组和尿毒清组,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方法观察含药血清对HBZY-1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CCK8方法观察各组HBZY-1细胞形态和增殖的情况;通过ELISA方法检测各组HBZY-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酶TIMP-1、TIMP-2表达的情况。结果:建中理劳汤含药血清对HBZY-1细胞无毒性作用(P>0.05);与模型组相比,建中理劳汤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HBZY-1细胞的增殖(P<0.05);建中理劳汤可明显增加MMP-2、MMP-9的表达(P<0.05),同时抑制TIMP-1、TIMP-2的表达(P<0.05)。结论:建中理劳汤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并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酶的表达改善慢性肾衰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临床常见病,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所引起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本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因体检发现,可表现为体质量增加、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弥漫性肌肉疼痛、月经不调和便秘等。西医常以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为主,但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常无明显效果。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优势,对于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甲状腺功能有明显效果。文章从《金匮要略》中“虚劳建中”理论出发,认为治疗甲减应补脾胃以建中气,兼顾脾肾以扶正祛邪,强调了虚实并治以及甘温扶阳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以脾为中心的各脏器所产生的病机变化。治疗当围绕治脾,主以温肾健脾、疏肝健脾、补虚,兼顾祛痰、湿、瘀血之邪,以及阴阳互求为法,辨证施治,达到脾胃得健,阴阳平衡的目的,以改善临床症状。此外文章还列举了现代医家治疗甲减的常用方药以及临床效果,为中医药治疗甲减提供了一定的诊疗思路及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前人对奇经八脉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理法方药较为完备的奇经辨证理论体系,故分别从"理"与"法"两个方面探寻叶天士奇经辨证的的内涵与思路。"理",即叶天士奇经辨证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叶天士对奇经八脉理论的继承及奇经与脏腑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法",即叶天士奇经辨证的诊法及治法,主要探析叶天士治疗奇经病独具特色的"通补奇经"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7.
汪绮石,生平不详,传为明末人,其治学严谨,医道高明,对虚劳病的治疗尤为擅长.鉴于当时"病虚劳者,委命于庸医,而轻者重,重者危",故特著<理虚元鉴>一书流传于世.是书于虚劳之证,见识独到.清·柯怀祖称绮石之论虚劳,犹仲景之论伤寒,足见该书学术价值非同一般.今将读书心得叙述于后,冀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及<勿药玄诠>等医学著作的全面研究,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即主张要全面掌握医学的理法方药,不可有所偏重;强调人体的平衡协调,治病重在补偏救弊;重视探讨病因病机,做到治病求本;提倡未病先防,注意强身健体.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体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从疾病反映在外的症状上去归纳出的“证”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模糊性,使与“证”相适应的治疗亦显得过于灵活。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能够通过现代化指标检查,深一层次地观察到机体脏器的活动状态和病理生理改变,所以中医辨证不应再回避运用各种先进的诊察手段去获得对“病”的认识,可以把现代医学对疾病诊断的病理生理认识引入到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10.
明代医家汪绮石所著《理虚元鉴》为治疗虚劳病症的一部专著。书中对阴虚劳嗽等叙述详尽,见地深刻,对于临床上各种慢性病、急性病恢复期、疾病终朱期的治疗养护和调理均有重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虚劳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理虚元鉴》是由明代著名医家汪绮石所著,虽然书中重点论述肺痨(肺结核病)的诊治,但是对虚劳产生的原因、本源、脉症、治法、方药及禁忌均有详尽的论述,其防治思想对亚健康、慢性疾病的防治及术后的调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汪绮石《理虚元鉴》学术思想,对虚劳病辨证论治的原则用以指导临床。方法:本书分上下两卷。卷上首先提出了虚劳之脉法,接着叙述了治虚之三本、二统、六因,然后从脏腑论及证、治、防、护及易于混淆诸证的辨疑。卷下主要介绍了虚劳本治方二十二首及治虚药讹一十八辨。结论:《理虚元鉴》在虚劳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等方面形成系统,为中医学的虚劳病防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探析隋代《诸病源候论》急黄病因病机论述以及晋唐诸方书对急黄证治的载述,认为晋隋唐时期急黄治法方药可统一于热毒所加之理,并详细分析论述了当时治疗急黄病证诸方药,为现代黄疸危急重症的中医论治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脾胃(中州)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而"顾护脾胃"则是小建中汤的立方之旨。小建中汤可以使中焦建运,脾胃功能恢复,而气血充盈,营卫有所根,营气内守而卫外能固,如此才可使外邪不干。如果中州不得建,可能导致营卫之气的虚弱,如此则无力抵抗外邪。这种通过补益脾胃来提升人体与外邪相抗能力的治疗方法,即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防止以中焦虚弱为主因的疾病发生和传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嗽属咳嗽的特殊类型之一。以《临证指南医案》中劳嗽医案为载体,从劳嗽的病机、脉症、治法及处方等多个方面,分析叶氏治疗本病的特色。叶氏着眼脏腑关系把握病机;从节律性发病、搏脉等特异性脉症辨识劳嗽;在治法上继承《内经》《伤寒》学术思想,并强调联系脏腑据病立法,又有所禁忌;临床组方活用成方,并屡立新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拯阳理劳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兼痰饮型慢性心力衰竭(CHF)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 例阳气亏虚血瘀兼痰饮型CHF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 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拯阳理劳汤加味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6 min 步行试验(6MWT)、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LVEF、心输出量、6MWT 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气短、乏力、心悸、怕冷、口唇紫暗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拯阳理劳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兼痰饮型CHF 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梳理了中医古籍中有关髓的概念、生成、功能及生理特性,总结出髓为奇恒之腑之一,是一种存在于骨腔中的液态膏状精微物质,肾和脾胃是其化生的主要脏器,肝脏之调节及膀胱之气化与其生成也密切相关,气、血、精、津液与其可互生互化,具有濡养、化生气血、抵御外邪之功。文章从中医髓理论出发,阐述了髓劳病的病因病机,并结合当代中医名家的经验,全面论述了髓劳病的治疗,总结出补髓脂、祛髓毒、通髓络三大治法,并用医案举例佐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理虚元鉴>摘取部分观点,分析认识医家汪绮石在虚证的预防和治疗中的"治未病"观念和遵从<内经>"上工治未病"的思想,赞扬其治学作风.  相似文献   

19.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主症为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及下颌运动障碍,与中医“经筋病”主症一致。TMD与足太阳经筋及手阳明经筋关系较为密切,其中足太阳经筋主“筋之急”,手阳明经筋为循行经过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唯一单侧经筋,与颞下颌关节联动关系密切。颈百劳位于足太阳及手阳明经筋循行所过之处,既可缓经筋之急而止痛,又能协调、改善颞下颌关节联动,快速缓解关节弹响及功能障碍。该文探讨针刺颈百劳治疗TMD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华廷芳医案选》的研究,笔者对华老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析,通过对书中相关医案的解读,阐述他详辨病机,活用方药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