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对比增强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颈部淋巴结性质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07~2020-08本院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动态对比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动态对比增强联合ADC值在颈部淋巴结性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恶性病变43例,占比53.75%;颈部淋巴结恶性病变患者ADC值低于良性病变患者,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各指标及联合检测诊断的AUC分别为0.640、0.650、0.779、0.806,均有一定诊断性能,且以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结论:MRI动态对比增强联合ADC值在颈部淋巴结性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颈部淋巴结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颈部淋巴结穿刺的患者2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病因及其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82例颈部淋巴结穿刺患者中,良性反应性增生97例,淋巴结转移性癌90例,淋巴结化脓性炎50例,淋巴结结核性肉芽肿性炎35例,淋巴瘤10例。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的恶性肿瘤中,以鳞癌最多见,其次为腺癌。结论:细针针吸细胞学可以用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简单实用、准确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颈部浅表肿大淋巴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我院90例颈部浅表肿大淋巴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进行鉴别诊断,分别了解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的长短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在超声中显示的长短经比例、边界、内部回声、血管阻力指数、血流信号以及淋巴结门等多方面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具备安全、简单、有效等优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MRI)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18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建立淋巴结炎模型和淋巴结转移模型。在常规图像基础上测量两组淋巴结的扩散系数(ADC)及标准摄取值(SUV)。结果恶性淋巴结的ADC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明显大于良性淋巴结(P<0.05)。恶性淋巴结的早期标准摄取值(SUVearly)及延迟标准摄取值(SUVdelay)明显大于良性淋巴结(P<0.01)。结论 DWMRI能够有效的区分良、恶性淋巴结,与PET成像效果相似。其中rADC值诊断能力优于ADC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快捷的诊断方法.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颈部、锁骨上窝及腋下浅表肿大淋巴结,观察其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共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44例,62个淋巴结,诊断准确37例,漏诊6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84%.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不同类型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356例,根据不同类型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淋巴结转移癌(116例)、淋巴瘤(80例)、淋巴结结核(30例)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30例).比较他们的超声诊断的差异.结果:经高频超声检查确认的病变病例为278例(78.09%),病变率由高至低分别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瘤和淋巴结结核,其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转移癌病变率明显高于淋巴瘤,淋巴结结核(P< 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用于不同类型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实验主要探究在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运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颈部浅表淋巴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良心淋巴结组和恶性淋巴结组,对比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以及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超声图像差异。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2例颈部浅表淋巴结患者中有54例良性淋巴结患者,48例恶性淋巴结患者;在超声检查中检出良性淋巴结患者52例,准确率为96.29%,检出恶性淋巴结患者48例,准确率为100%;良性淋巴结组与恶性淋巴结组相比,大小、L/S、淋巴结门、边界、血流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颈部浅表淋巴结患者采用超声诊断来鉴别良、恶性淋巴结准确率较高,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弥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检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方法:按术后病理结果,将5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盆腔淋巴结未受累组29例、盆腔亚厘米淋巴结转移组和盆腔显著淋巴结转移组11例,分别测量各组原发癌灶的ADC值,并分别比较各组之间的ADC值差异.结果:29例盆腔淋巴结未受累组ADC值为(1.070±0.151)×10-3mm2/s,10例盆腔亚厘米淋巴结转移组ADC值为(0.981±0.140)×10-3mm2/s,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1例盆腔显著淋巴结转移组ADC值为(0.933±0.111)×10-3mm2/s,亚厘米淋巴结转移组与显著淋巴结转移组ADC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ADC值可以用来检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但须在高场强(3.0T)和高b值(b=1000s/mm2)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将拍摄的PET/CT片用视觉判断和测定356参数值,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作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45例患者中找到原发灶者40例,占88.9%(40/45),其中3例为炎症,2例为结核,假阳性率为11.1%(5/45)。结论 18F-FDGPET/CT全身显像能有效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的原发灶,能了解全身各脏器病灶分布情况,为肿瘤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评估病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与定性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86例患者,计132个颈部肿大淋巴结,其中反应性淋巴结52个,结核性淋巴结16个,淋巴瘤38个,转移性淋巴结癌26个。对淋巴结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门结构、纵横比(L/T)与周围解剖关系进行分析,脉冲多普勒(PWD)检测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与最小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结果反应性淋巴结与淋巴瘤的形态结构、纵横比等声像图特征相近;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癌的形态结构等声像图特征相近。多普勒血流检测:Vmax、Vmin、RI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反应性淋巴结与淋巴瘤之间、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癌之间单凭声像图特征难以鉴别,需结合多普勒血流特征及临床体征综合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方法及意义.方法 将近5年来30例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术前、术后比较,病检确诊.结果 该组患者25例为淋巴结炎,5例为淋巴结转移性癌,各占83.3%、16.7%.其中,5例淋巴结转移性癌中,2例未找到原发灶,占40%,病灶隐匿;2例术前未扪及淋巴结,占40%.而术前疑为淋巴结转移者,术后病检为淋巴结炎14例,占46.7%.结论 面颈部淋巴结肿大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应重视其鉴别.  相似文献   

12.
孙军  邢伟  陈杰  沈楠  陈铜兵  曹赟杰 《江苏医药》2013,39(1):62-65,125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T1a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乏脂肪RAML及16例T1a期CCRCC患者的常规MR表现、化学位移成像及ADC值,两个不同类型肿瘤的ADC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作ROC曲线分析.结果 乏脂肪RAML的平均ADC值为(1.062±0.131)×10-3 mm2/s,明显大于T1a期CCRCC的(0.742±0.137)×10-3mm2/s(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以0.881×10-3 mm2/s为最佳鉴别阈值,其诊断乏脂肪RAML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7.5%.结论 ADC值有助于乏脂肪RAML与T1a期CCRC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常规M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GBM和22例PCNSL病例的常规MR图像,分析其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平均表观弥散系数(mean ADC,ADCM).同时测量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计算肿瘤校正ADC值(corrected ADC,ADCc=ADC肿瘤实质、ADC对侧白质).两组间常规MR信号特点采用卡方检验比较,ADCM和ADCc值采用f检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ADCM和ADCc值对GBM和PCNSL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GBM和PCNSL组在T1WI(P=O.06)和T2WI(P=0.86)上的信号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强化均匀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BM组的ADCM和ADCc值均明显高于PCNSL组[ADCM:(0.97±0.17)×10-3 mm2/s比(0.69+0.11)×10-3 mm2/s,P<0.01];[ADCc:(1.28±+0.21)比(0.92±0.13),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以ADCM值≤0.85×10-3 mm2/s为阈值,可获得最优的诊断效能(AUC:0.911,敏感度:95.5%,特异度:81.5%).以ADCc值≤1.09为阈值,可获得最优的诊断效能(AUC:0.936,敏感度:95.5%,特异度:85.2%).结论 DWI和ADC值可辅助GBM和PCNSL的鉴别诊断,为常规MR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4.
曹英  任静  王闽  杨宇洁  程祝忠  肖燕  许国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873-874,I000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软组织肿瘤患者行MRI扩散加权成像,其中软组织恶性肿瘤28例,良性肿瘤20例.选择感兴趣区进行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软组织恶性肿瘤感兴趣区的ADC值(0.95±0.31)×10-3mm2/s明显低于软组织良性肿瘤的ADC值(1.87±0.66)×10-3mm2/s和肌肉组织( 1.62±0.50)×10-3mm2/s的ADC值(t=2.975、2.067,P<0.05),软组织良性肿瘤与肌肉组织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为s1.35×10-3mm2/s时,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9%.结论 软组织肿瘤ADC值测定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颈部淋巴结病变中使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入80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与病理结果比较,比较SMI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情况。结果病理结果与SMI技术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比较中良性淋巴结、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比较,两组差异无意义(P> 0.05)。结论 SMI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具有较高血管显示率,有利于SMI技术对颈部淋巴结内微血管类型分析,对于提高淋巴结病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瑞民 《河北医药》2012,34(14):2163-2164
喉鳞癌(声门上型)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1],而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喉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患者预后的关键,随着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分区选择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是目前头颈外科医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我科2003至2010年对59例喉鳞状细胞癌(声门上型)的患者,术中采用快速冰冻诊断来决定颈部淋巴结清扫分区的选择,以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021年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手术病理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70例患者中,有51例经高频超声检查被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其中有48例同时被病理检查认定为颈部淋巴结结核;高频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7.27%,特异度为80.00%,漏诊率为12.73%,误诊率为20.00%,约登指数为67.27%;48例真阳性患者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表现为颈部淋巴结有呈串状排列,也有单发,外形趋圆形,L/T小于2,内部回声不均质,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强回声混杂,淋巴门偏移、狭窄或消失,淋巴结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结论: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较好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增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对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增大患者136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结果136例穿刺成功率100%,其中诊断颈淋巴结结核46例,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9例,肿瘤淋巴结转移26例,恶性淋巴瘤25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于颈部增大淋巴结诊断具有实时观察、准确、安全、创伤小等优点,标本满意率及病理诊断准确性高,是颈部增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增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对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增大患者136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结果136例穿刺成功率100%,其中诊断颈淋巴结结核46例,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9例,肿瘤淋巴结转移26例,恶性淋巴瘤25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于颈部增大淋巴结诊断具有实时观察、准确、安全、创伤小等优点,标本满意率及病理诊断准确性高,是颈部增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7例前列腺癌、16例前列腺炎以及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资料。测量病灶ADC值,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值为800s/mm2时,前列腺癌灶ADC值为(0.82±0.16)×10-3mm2/s,与炎症及前列腺增生结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84s/mm2作为诊断前列腺癌阈值,其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6.54%、准确性为85.92%、阳性预测值为70.37%、阴性预测值为93.75%(Kappa=0.67,P<0.01)。结论 ADC值测量在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