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联机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实时动态监测,探讨透析过程中尿素清除率(urea clearance,K)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与透析充分性之间的量化关系。方法应用OCM观察15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不同时段的K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究透析过程中K变化规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平均K值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随时间变化呈线性下降(F=447.552,P<0.001)。血流量(β=0.706,95%CI:0.403~0.526,P<0.001)、超滤系数(β=0.183,95%CI:0.074~0.223,P<0.001)与K呈正相关,红细胞比容(HCT)(β=-0.242,95%CI:-0.877~-0.405,P<0.001)、年龄(β=-0.106,95%CI:-0.209~-0.011,P=0.030)与K呈负相关。K与3倍干体质量的差值和Kt/V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808,P<0.001)。结论透析过程中K呈线性缓慢下降。提高K的手段是增加血流量、使用高通量透析器,控制HCT在33%~36%。若透析充分性达标,K应大于干体质量的3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平均透析时间(41±29)个月.透析中血流量200~3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利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Kt/V值;同时透析前后取全血检测尿素氮浓度等,根据单室尿素动力模型DaugirdasⅡ公式计算K t/V值,比较2种方法的相关性及不同体质量,超滤量,血流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对两者的影响.结果 本组65例患者利用OCM法测得的Kt/V值与采血计算法所得的K t/V值分别为(1.42±0.25)与(1.45±0.25),直线回归分析相关指数 r=0.979,P< 0.001.不同体质量≤60kg和>60kg的2组患者,OCM监测的K t/V值分别为(1.50±0.27)与(1.37±0.22),t =2.09p=0.04采血计算Kt/V值(1.54±0.27)与(1.40±0.22),t=2.23,P=0.03 2者有显著差别.不同超滤量<3kg和≥3kg的2组患者,K t/V值无显著差别OCM法比较t=-1.34,P =0.19采血计算法比较t=-1.52,P=0.13.不同血流量200~250ml/min和260~300ml/min的2组患者,Kt/V值有显著差别OCM法比较t=-9.11p=0.01采血计算法比较 t=-9.13,P=0.01.不同血红蛋白水平Hgb≤110g及Hgb>110g的2组患者,K t/V值无显著差异OCM法比较t=0.33,P =0.74采血计算法比较t=-0.15,P =0.88.不同红细胞压积水平HCT≤33%及HCT>33%的2组患者,Kt/V值无显著差异OCM法比较t=-0.50,P =0.62采血计算法比较t=-0.81,P =0.43.结论 采用OCM监测可以很好的反映患者单次透析的尿素清除,有利于短期内调整透析处方,并结合其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方案,以保证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3.
将腹膜透析(CAPD)治疗做到充分,是医师和患者共同期望的目标,但对透析的充分性有不同的理解,理想的透析充分应使患者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达到非患病时的水平,但若达到这样“最佳透析”的结果,其付出的代价会使社会、家庭以及患者本人难以承担,因而现实的充分透析标准是力求给患者一个足够的、适当的透析剂量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更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透析充分性是从事透析的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谈到透析充分性往往很多人都会特别重视尿素下降率 (URR)、尿素清除指数 (Kt/v)等指标 ,而更加重要的指标—水的有效清除 ,好像不容易得到大家的重视 ,目前有很多证据证明水的有效清除和 /或达到一定量的清除 ,对患者的死亡率和恶化率都是事关重大 ,往往比URR、Kt/v还要重要。糖尿病肾病透析充分性问题 ,首先是透析充分性问题 ,而后考虑糖尿病肾病的一些特点加以进一步的理解。因此 ,透析充分性应该是我们首先讨论的内容。一、透析的充分性评估 :透析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药物 (事实上已经…  相似文献   

5.
慢性腹透患者透析充分性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cr)作为判断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指标,探讨腹膜转运功能、残肾功能(RRF)及单位透析剂量(PV/S)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以制定个体化、合理的腹膜透析方案。方法:按KT/V、Ccr将48例CAPD患者分为透析充分与不充分两组;应用腹膜平衡试验(PET)测定腹膜转运功能,观察不同腹膜转运类型KT/V、Ccr的变化及与RRF、PV/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KT/V与Ccr有显著相关性(r=0.68,P<0.05),其中KT/V<1.7的15例,Ccr<50ml/周的14例。②KT/V与RRF、PV/S呈显著相关(r=0.58、r=0.69、P<0.05)。③透析不充分的患者(12例)调整透析方案后,透析效能明显改善结论:按PET、KT/V、Ccr、RRF及PV/S指标,可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在透析充分性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4008S血液透析机OCM检测了38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一次血液透析时的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并用尿素动力一室模型计算Kt/V值;根据有、无残余肾功能,将38例分为两组对OCM和计算Kt/V值进行比较。结果 38例患者OCM检测Kt/V值为1.13±0.58,计算Kt/V值为1.18±0.17,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7,P<0.01)。尿素动力模型计算二组的Kt/V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OCM检测其Kt/V值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液透析机OCM可作为检测Kt/V,评价透析充分性的简便、可靠的指标,并可避免透析后尿素反弹和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17例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PD)的同时,每周进行1次血液透析(HD)治疗。比较选择PD HD模式前后,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以及营养状况的改变。结果 选择PD HD模式后,患者透析充分性明显提高,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均明显好转。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介入血液透析能增加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的个体化透析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透析时间1~36个月,透析剂量平均8.5 L/d.通过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肌酐清除率(Ccr)来评价患者的腹膜透析充分性,并观察透析时间、残余肾功能(RRF)、体表面积、单位透析剂量(PV/S)对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尿素KT/V和Ccr,高于平均转运组或低于平均转运组的患者明显高于高转运组、低转运组患者.RRF和PV/S,透析不充分组明显低于透析充分组,而透析时间和BSA透析不充分组明显高于透析充分组.结论 影响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因素为腹膜转运功能、残余肾功能、透析时间、透析量,应根据病情变化制订合理的个体化透析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器(OCM)监测不同血红蛋白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素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29例患者随机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二组,A组:Hb:100—130g/LB组:Hb:50-99g/L,采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器(OCM)观察尿素清除率(KT/V值)变化情况。结论A组:KT/V值为1.22±0.8,B组:KT/V值为1.54±1.0,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高,KT/V值偏低;血红蛋白水平低,KT/V值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增量血液透析对透析充分性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中全面检索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6篇。常规血液透析与增量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充分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9,95%CI:-0.62~0.24,Z=0.88, P=0.38);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8,95%CI:0.06~4.24,Z=0.65,P=0.51)。结论 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增量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无降低,死亡率无升高。对有残余肾功能的血液透析患者,增量血液透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透析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尿素氮清除速率及渗透压改变速率对首次血透患者透析失衡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首次行血透患者1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低透析液流量低血流量组,n=42;常规透析液流量低血流量组,n=40;低透析液流量常规血流量组,n-41)和对照组(常规预防组,n-43)四组。比较四组患者透析失衡的发生情况、透后尿素氮清除率及清除速率、血浆渗透压改变量及改变速率。【结果】各组透析失衡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的症状明显重于其他三组。各组透后尿素氮清除率及渗透压改变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试验组尿素氮清除速率及渗透压改变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中发生透析失衡患者的尿素氮清除速率及渗透压改变速率均显著大于未发生透析失衡者(P〈0.01)。【结论】尿素氮清除速率及渗透压改变速率与透析失衡的发生密切相关,降低透析液流量及血流量能降低首次血透患者透析失衡的发生,并减轻透析失衡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Creatinine clearance scaled to body surface area (BSA) and urea KT/V normalized to total body water (TBW) are used as indices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PD) adequacy. We investigated relationships of indices of dialysis adequacy (including KT/V, KT, clearance, dialysate over plasma concentration ratio) and anthropometric and body composition parameters (BSA, TBW, body mass index (BMI), weight, height, fat mass (FM), and fat-free mass (FFM)) i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o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Methods: Ninety-nine stable patients (56 males) performed four 24-hr collections of drained dialysate for four dialysis schedules with three daily exchanges of glucose 1.36% and one night exchange of either: 1) glucose 1.36%, 2) glucose 2.27%, 3) glucose 3.86% or 4) icodextrin 7.5%.♦ Results: KT and dialysate over plasma concentration ratio, CD/CP, for urea and creatinine were similar for males and females and, in general, did not depend on body-size parameters including V (= TBW), which means that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in females and males is similar. However, after normalization of KT to V or 1.73/BSA yielding KT/V and creatinine clearance, Cl(1.73/BSA), respectively, the normalized indices were substantially higher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 and correlated inversely with body-size parameters, especially in males.♦ Conclusions: As KT/V depends strongly on body size, treatment target values for KT/V should take body size and therefore also gender into account. As KT is less influenced by body size, body composition and gender, K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auxiliary index in P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次/周、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液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尿素清除指数(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URR、KT/V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URR、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URR、KT/V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有效提高MHD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院诊治的MHD患者105例,根据使用透析膜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35例.A组采用B-16H型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透析,B组采用F15型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透析,C组采用CA-HP-150型血液透析器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抑郁评分测定,比较三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磷(P)、钙(Ca)及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 三组治疗前SAS、SD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A、B组(P<0.05);C组治疗后CRP、IL-6、AGEs及PTH、P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治疗后Ca及ALb和Hb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 MHD患者采用CA-HP-150型血液透析器治疗效果理想,其能改善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尿毒净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尿毒净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R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单用西药)30例,2组均给予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尿毒净液50mL,每日2次,或尿毒净液2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以临床主要症状、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为观察指标,2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毒净液能有效延缓CRF进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蓓茹  张静娟  于锐  田密  白瑜  吴岩  李德天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100-2102,210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状况和相关因素以及门诊随诊依从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2例规律腹膜透析患者的门诊随访依从性,根据随访率将患者分为随访情况较好组和随访差组,分析随访差的原因,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预后。[结果]162例患者中位随访率是84%,其中随访好组98例(60.49%),随访差组64例(39.51%)。随访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到医院距离远(占35.94%),经济条件不允许(占17.19%),还有部分患者嫌麻烦(占26.56%)和认为没有必要(18.75%),另外有18.75%的外地患者受到医保政策的限制,在当地进行随访。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腹膜透析操作方式中并无统计学差异,但随访好组男性及仍从事工作患者的比例要高于随访差组,本地患者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随访差组( P =0.002)。随访差组患者的住院率要明显高于随访好组( P <0.001),而退出率,无论是死亡还是转血液透析者也明显高于随访好组。两组腹膜炎发生率及退出患者腹膜透析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腹膜透析部分患者,尤其是外地患者会因各种原因导致门诊随访依从性差,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应针对性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门诊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分组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期间再循环发生、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甲状腺旁激素(iPTH)和微球蛋白(β2-MG)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再循环比例为14.5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t/V和URR分别为(1.215±0.084)%和(74.21±8.9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PTH和β2-MG分别为(184.28±19.29)pg/mL和(36.79±3.30)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为4.8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降低血管通路再循环,提高透析充分性,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血清尿素、肌酐在两生化分析系统间检测的偏倚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同一临床实验室两生化分析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分析和预期偏倚评估,探讨UREA、CREA在两生化分析系统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或检测结果的偏倚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稳定。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的要求,以美国强生Vitros-750生化分析仪为比较方法,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用患者样品对UREA、CREA进行了检测,对两分析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在所测定UREA、CREA中,预期偏倚在方法线性范围内均可以被接受。结论:UREA、CREA可在两生化系统上任意检测。当实验室内同一项目存在两套以上分析系统检测时,需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倚评估,对这些项目在分析系统间的偏倚有了准确的评价管理依据,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南山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新建立的长期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4个月,评估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为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的Kt/V值,并比较两种长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经AVF透析的患者80例;经颈内静脉CTC透析的患者34例.AVF组患者的年龄及感染并发症均低于CTC组(均P<0.05);AVF组患者栓塞发生率低于CTC组患者(均P<0.05);两种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Kt/V值均>1.2,但AVF组更高(与CTC组相比);两组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AVF透析患者的年龄较轻,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AVF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在AVF无法建立时,CTC也是理想的血管通路,两种透析通路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