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崔克娟 《吉林医学》2022,(7):1937-1939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内环境情况。结果:治疗1 d后两组PA、TP、Hb、TF、ALB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PA、TP、Hb、TF、ALB营养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血糖紊乱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28例,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常规护理,肠内营养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血清蛋白,白蛋白等及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死亡2例,发生代谢行并发症4例,感染性并发症16例,胃肠道并发症2例.结论 :对于ICU危重症患者来说,给于肠内营养,能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胃肠营养(Entral Nutrdon,EN)是通过鼻胃管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方式。它对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肠内细菌移位有重要的意义。EN具有方便、经济等特点,但由于管饲营养时间较长,如护理不当,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我院ICU1997~2000年共有140例患者采用EN方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张庆庆  秦君玫 《新疆医学》2010,40(4):117-119
近年来,肠内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外应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比例已由8:2转变为2:8。因为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况,且费用低,并发症较少。所以,只要患者具有胃肠道功能,就应该选择肠内营养。有研究证实: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以明显降低严重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心。下面就我科78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病例进行全面评价及护理取得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ICU危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的肠内营养支持,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肠内营养泵、输液加温等输注设备对ICU 116例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予以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其效果.结果 116例患者施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状况良好,无1例营养不良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安全管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采取及时合理的护理对策,有助于肠内营养疗效的提高,减少或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陆美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43-144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的舒适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96例神经外科实施肠内营养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不舒适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其不舒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外科肠内营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后可明显降低误吸、腹泻、便秘、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舒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自配营养液对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 :观察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及应用中的并发症和对胃肠道的影响 ,并对体重 (BW )、血红蛋白 (Hb)、血清总蛋白 (TP)、血清白蛋白 (Alb)、氮平衡 (NB)、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TL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和上臂肌围 (AMC)等进行测定 .结果 :与重型颅脑损伤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及脑血管意外病人使用的几个品牌的肠内营养制剂相比较 ,两组间BW、Hb、TP、Alb、TSF、AMC、TLC均无显著性差异 ;在纠正NB及防止感染并发症上优于肠外营养支持 (P <0 0 5 ) ;其价格与几个品牌营养制剂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 .结论 :营养液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对重型颅脑损伤及脑血管意外病人在营养支持和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对比分析危重症患者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凹顾性分析112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对象营养方式小同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混合营养组。另外选择单纯经口进食供能的患者30例为埘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d肝功能、。肾功能、总白蛋白、免疫功能指标等。结果肠内营养组、肠外荷养组、混合营养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TLC、CD4、CD4/CD8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冠著升高(P均〈0.05)。肠内营养和混合喂养患者IgG治疗后较治疗前湿著升高(P〈0.05),肠内营养组和混合喂养组治疗后IgG水平也够著高于肠外营养组、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预防重要脏器的损伤,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而肠内营养及混合营养在体液免疫方而优于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不耐受是临床危重症患者常见症状和一大难题,本文就目前已有对策进展做一分析,以期为临床有效管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孙新  杨忠明  黄曼玲 《吉林医学》2012,33(19):4037-4039
目的:探讨合理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及供给模式。方法:按照就诊原因抽取三组接受蛋白质营养不良治疗的危重患者,分为呼吸系统疾病组、神经系统疾病组、消化系统疾病组,每组3个患者,依患者耐受情况和经济条件渐次给予合理的肠内营养干预并严格执行,营养干预包括营养制剂、自制匀浆、普食,对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能量、辅助检查)、部分临床症状(发热、活动耐量、气色、尿、便)和治疗处置(白蛋白输注、补充肠外营养)进行测定和观察,将数据输入SPSS16.0进行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三组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改善,且部分患者表现出指标改善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结论:合理的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具有改善作用,且肠内营养需依患者耐受选择适宜的喂养模式才能让危重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4.
廖利春  骆国才  黎慧霞 《海南医学》2016,(15):2460-2462
目的:观察内镜下胃造瘘术胃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及协作单位接受治疗的160例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81例,分别接受内镜下胃造瘘术胃肠内营养支持和鼻胃管鼻饲胃肠内营养支持,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MI、血红细胞、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高于对照组[(19.33±1.84) kg/m2 vs (18.67±1.56) kg/m2;(99.5±12.4)个/L vs (92.4±12.7)个/L;(246.2±26.3) g/L vs (225.7±29.9) g/L;(38.7±4.1) g/L vs (36.1±3.8)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CD8+明显低于对照组[(7.32±1.32)个/L vs (8.45±1.84)个/L;(24.84±4.08)个/μL vs (28.44±4.07)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细胞、CD3+、CD4+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92±0.57)个/L vs (2.32±0.62)个/L;(67.84±8.33)个/μL vs (62.17±5.48)个/μL;(42.36±6.11)个/μL vs (36.18±4.92)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6/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6%(4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鼻饲管胃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相比,内镜下胃造瘘术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线腹内压(IAP)水平与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其评价EEN耐受性的早期预警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监测在ICU住院时间大于7d并接受EEN的危重患者EEN前IAP水平和观察EEN期间的临床变化以评估EEN耐受性。结果共131例危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95例患者对EEN耐受,占72.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和基线IAP水平是具有显著意义的3个变量。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APACHEII评分、基线IAP水平两个变量与EEN耐受有显著相关性。以基线IAP≤15cmH2O为标准预测EEN成功的敏感度为86%,特异性为72%,准确性为82%。结论基线IAP水平可以预测危重患者EEN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危重症患者多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伴有肠功能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现对近年来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危重症病房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进行早期抗真菌治疗的适应证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60例患者进行真菌病原学检测,同时进行早期经验性治疗,首选大扶康,200 m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对大扶康无效或根据病原学改用二性霉素B治疗.结果 60例真菌感染患者,其中白色念珠菌念珠最多占42例(70.00%),感染部位肺部最多占39例(65.00%),两种以上真菌感染及两个以上部位感染的患者分别为4例(6.67%)和5例(8.33%).大扶康的有效率为60.00%,大扶康无效者对二性霉素B有效率为41.67%,总的有效率76.67%,无效率8.33%,死亡率15.00%.结论 对急危重症的患者,真菌感染的早期治疗是关键,大扶康对大多数患者有效,需早期用药.  相似文献   

18.
翟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162-16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取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细节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0例。观察组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运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入院、治疗、出院等一系列的护理过程给予评分,对所给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结果运用护理细节管理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除用药指导外的其他项目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细节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孙雁鸣  龚仕金  鲁海燕  胡炜  郑霞 《浙江医学》2016,38(23):1899-1901,1905
目的探讨全面主观营养评定法(SGA)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重症患者101例,排除住院时间<3d、脑死亡或肿瘤晚期的患者12例,最终纳入89例。所有患者入组后采集相关指标,并在48h内完成SGA,通过分析SGA与传统营养指标及预后指标的关系来探讨SGA在ICU中的应用和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使用SGA评定的营养不良(以下简称营养不良)患者病死率是营养正常患者的2倍(P=0.015),矫正混杂因素后,存在营养不良患者的死亡风险是营养正常患者的3.8倍(OR=3.785,95%CI1.153~12.425,P=0.028)。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BMI、肱头肌波褶(TSF)、上臂肌围(AMC)等指标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营养不良与白蛋白等传统营养指标有相关性。营养不良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较营养正常患者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结论SGA评定的营养不良与较多传统的营养指标有较好的一致性,对ICU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在ICU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