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0岁,均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眼观:3例肿瘤最大径平均2.7 cm(0.9~4.0 cm);镜检: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含有纤维血管轴心,细胞核/质比增高,核位于细胞顶部,表面凸起,形成"鞋钉"样外观。其中1例乳头轴心有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可见砂砾体形成。1例原发灶中为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但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出现了鞋钉结构。免疫表型:3例肿瘤均表达Thyroglobulin、TTF-1、CK19、HBME-1、Galectin-3、EMA和β-catenin,2例表达E-cadherin,1例表达p53和Ki-67(增殖指数5%)。结论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新亚型,具有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低级别甲状腺样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鼻咽低级别甲状腺样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6岁,流涕和鼻塞1个月,无甲状腺病变及其他异常。鼻内镜检查发现后鼻中隔带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光滑,行内镜下肿物切除。镜下肿瘤组织呈明显的乳头状结构,乳头排列较紧密,大小不一,个别乳头中央间质水肿,可见纤维血管轴心,乳头表面衬覆单层或假复层柱状细胞,细胞核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嗜酸或局灶透明,核分裂象罕见,可见钙化及砂砾体。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Kpan、TTF-1、CK7、EMA、vimentin,Ki-67增殖指数小于3%。结论鼻咽低级别甲状腺样乳头状癌属于非常罕见的鼻咽低级别腺癌,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C)的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CCAC和1例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呈不同比例腺管、小管、乳头状及实性片状结构,肿瘤细胞呈立方、柱状及多边形,胞核外形欠规则,核仁明显,核分裂活跃,胞质淡染至透明;乳头结构鞋钉样胞核明显,实性片区细胞异型性明显且见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中Pax-8、p53、CK7均呈弥漫强阳性,AMACR、CA125和CEA均局灶阳性,p63、ER和CK20均阴性。结论 CCAC属于罕见的恶性肿瘤,需与肾源性腺瘤、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或Mullerian分化、透明细胞(富于糖原)型/富于脂质型尿路上皮癌、前列腺尿道部前列腺腺癌、其他部位转移性透明细胞癌等鉴别。CCAC预后差,完整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性滤泡型乳头状癌(diffuse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F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FV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为青少年女性,彩超、大体及镜下检查均显示甲状腺内多结节性弥漫受累,肿瘤细胞呈小至中等大小滤泡状排列,小灶呈实体状,具有经典型乳头状癌细胞核特征。均显示甲状腺周围组织明显侵犯及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免疫表型:TTF-1、Galectin-3、CK19、HBME-1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5%。BRAF V600E基因检测均阴性。结论 DFVPTC属于罕见的具有高侵袭性的乳头状癌亚型,确诊需结合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olumnar cell variant, 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CCV-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及侵袭转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CCV-PTC中男性2例,女性2例;镜下瘤细胞呈多级乳头状结构排列,浸润性生长,乳头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可见核上或核下空泡,类似胃肠道或肺转移癌形态。免疫表型:Ki-67增殖指数5%~15%,TG、TTF-1(+),CK(弱+),CK19、降钙素、CgA和Syn均(-)。4例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基因。结论 CCV-PTC属于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差。免疫表型有助于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arthin-like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W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老年女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71岁。临床以颈部肿块就诊。大体均为边界不清质硬结节,切面呈灰白色或灰黄色。镜下肿瘤处于乔本甲状腺炎的背景中,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具有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毛玻璃样核等特征。肿瘤间质被大量淋巴细胞、少量浆细胞及少许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局部可见次级淋巴滤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19、Galectin-3、BRAF-V600E弥漫强(+),CD21淋巴滤泡树突细胞网(+),间质内淋巴组织CD20、CD3均(+)。结论 WVPT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独特形态学构象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相对较好,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与经典型PTC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例ATC中CKpan、vimentin、TTF-1、PAX8、p6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多形性巨细胞构成,形态多样,2例局部可见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分。3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1例有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CKpan、vimentin、PAX8、p63等阳性,TTF-1、Tg等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40%。结论 ATC组织学形态及细胞构成多样,需与多种恶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纤维瘤病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ith fibromatosis-like stroma,PTCFM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PTC-FMS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3岁。肿块位于甲状腺左叶,大小6 cm×5 cm×4 cm,活动差,其底部位于气管表面,切面灰白色,质韧。肿瘤主要由上皮及间质两种成分组成,上皮成分具有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约占10%;间质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梭形细胞浸润性生长,穿插浸润周围甲状腺组织,排列呈平行状、波浪状或束状,并与胶原纤维交织在一起,胞质丰富粉染,胞界不清,核染色质稀疏或呈空泡状,可见小核仁,核分裂罕见,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AE1/AE3)、CK-19、TG、TTF-1、Galectin-3均阳性,β-catenin细胞膜阳性,梭形细胞SMA、vimentin、CD117均阳性,胞核和胞质异质性表达β-catenin。结论 PTC-FMS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亚型,有丰富的梭形细胞间质和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上皮细胞,其梭形间质细胞核和胞质异质性显著表达β-catenin,有CTNNB1基因突变,认为梭形间质是纤维瘤病间质,而不是结节性筋膜炎间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血管肉瘤(primary thyroid angiosarcoma, PT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4例PTA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vimentin、CD31、ERG、CK(AE1/AE3)、p5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以颈部包块就诊,镜下瘤细胞核大,空泡状,胞质嗜伊红色或透明,可见核仁,呈实性巢状、窦隙状、脉管样及乳头状排列,核分裂象显著,可见血管侵犯,区域淋巴结有转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1、ERG、vimentin均阳性,TTF-l、TG、S-100、HMB-45均阴性。随访时间2~5个月,其中3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结论 PTA属于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形态学与免疫组化检测,需与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低分化癌等鉴别,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6岁。2例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2/13),3例查见脉管侵犯。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2个月,仅1例于术后1年在同侧胸壁复发(1/12)。镜下微乳头状排列的癌细胞漂浮于大量的细胞外黏液湖,肿瘤与周围界限多较清楚;癌细胞具有形态学谱系,其中4例为低级别核,8例为中等核级别,2例为高级别核;可见鞋钉样细胞及砂砾体。免疫表型:14例均在微乳头的外侧缘表达EMA和MUC1,癌细胞间细胞膜表达E-cadherin,而微乳头外侧缘不表达;14例均有ER、PR高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占90%~100%;1例有HER2蛋白过表达和基因扩增;癌细胞Ki-67增殖指数为8%~32%,平均14%;9例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不同于普通类型的黏液癌,应正确认识和诊断这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84岁,临床以甲状腺肿块就诊。镜检:肿瘤侵袭性高,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稀少,梭形,类似纤维母细胞,核轻度异形,核分裂象偶见,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间质致密硬化,类似于木样甲状腺炎,肿瘤周边存在细胞高密度区,梭形肿瘤细胞呈短束状或席纹状排列,核异型明显,其间散在可见单个或多个核的巨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vimentin均呈弥漫阳性,p53呈阳性(约60%),EMA、TTF-1、Tg、desmin、S-100、Myogenin、MyoD1、CD34和Pax-8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50%。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属于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寡细胞亚型是其中特殊形态学变异型,侵袭性高,临床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L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顺义区医院WLPTC病例5例,对其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标记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复习文献。结果5例WLPTC组织大体观察,肿瘤切面呈灰白色或灰褐色,实性,质地硬,边界尚清。镜下见肿瘤组织形态似涎腺的Warthin瘤,呈乳头状结构,间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但无明显滤泡形成;表面被覆复层上皮,肿瘤细胞呈多角形,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肿瘤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并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5例均伴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增生的淋巴组织以CD3阳性的T细胞为主,亦可见少量CD20阳性B细胞及CD138阳性的浆细胞。4例患者浆细胞表达IgG4。Ki-67阳性指数为1%~10%。即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5例患者中,有3例存在BRAF V600E突变,但无一例RAS突变。术后随访1~10年,5例患者均无进展,其中4例无复发和转移,1例曾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未见新的转移灶。结论WLPT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良好。正确认识和诊断对临床医师的治疗、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肠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小肠转移性EA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右大腿皮肤EA术后1年,小肠镜示肠腔内黏膜呈息肉状突起,组织学检查见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条索状分布,部分形成血管样裂隙,细胞呈乳头状生长,细胞圆形或多边形,空泡状胞质,内含红细胞,其组织形态呈典型的EA。免疫组化标记CD31、ERG、Fli-1、CK均阳性。FISH检测CAMTA1基因断裂阴性。结论小肠原发性或转移性EA临床罕见,预后差,需与低分化癌或转移癌、胃肠道间质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tall cell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TCV-PTC)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TCV-PTC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以甲状腺肿大就诊,肿瘤主要以乳头状、管状和条索状结构混合,该亚型最主要的特征为肿瘤细胞的高度是宽度的2~3倍。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有核沟和核内包涵体。免疫表型:BRAF V600E(+)。结论TCV-PTC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罕见亚型,与一般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更具有侵袭性,依据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并结合免疫表型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均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镜下见肿瘤弥漫累及甲状腺组织,肿瘤细胞除具有与普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onvention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PTC)相似的细胞核特征之外,还具有广泛鳞状上皮化生、大量砂粒体形成、间质纤维化、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特征。免疫表型:2例瘤细胞TG、TTF-1、CK19均阳性;同时与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有关的GAL-3、HBME-1、Cyclin D1亦均阳性;CD56阴性;2例Ki-67增殖指数均约5%。结论与CPTC相比,DSVPTC有着不同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学特征,DSVPTC是一种罕见的并具侵袭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依据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免疫表型可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 hyalinizing trabecudar tumor, HTT)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HTT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瘤细胞呈梁状、器官样排列,小梁间见透明变性的基膜样物质沉积,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胞质嗜酸,细颗粒状,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见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TG、TTF-1、CD56呈阳性,CK19散在(+),Galectin-3(-/+),不表达Calcitonin、MC、CEA、Syn、CgA,Ki-67表达膜阳性或质弱阳性,p53低表达。该肿瘤需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和副神经节瘤等相鉴别。结论 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多表现为良性的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具有乳头状癌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 NIFTP)的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NIFT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NIFTP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9~65岁,中位年龄44.5岁;6例患者有1例近期发现原肿瘤增大,其余5例无明显症状。肿瘤最大径1~6 cm,平均直径3.68 cm;肿瘤质地4例为实性,1例囊实性,1例囊性,呈灰白、灰黄色;其中2例可见钙化;1例为多发性,5例为单发性。镜下肿瘤可见肿瘤组织与周围界限清楚或有完整包膜,细胞以滤泡状生长方式为主,局灶可见不典型的乳头样结构,细胞核呈毛玻璃样改变,无细胞坏死,无实性细胞巢,无砂砾体,无高分裂增殖活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不同程度的CK19、HBME-1、Galectin-3、Cyclin D1、SDF1均阳性,K-RAS阳性,Ki-67增殖指数≤1%,与经典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NITFP患者BRAF V600E均为阴性。患者行甲状腺肿瘤根治术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随访5~1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NIFTP恶性潜能较低,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R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770例肾上皮性肿瘤中32例为PRCC(4.2%)。镜下见PRCC主要由多少不等的乳头状和管状结构组成,被覆单层立方或多层柱状肿瘤细胞,乳头轴心及间质内可见泡沫细胞、砂砾体沉积,部分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含铁血黄素。Ⅰ型18例,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少,嗜碱性,淡染,Fuhrman分级低级别16例;Ⅱ型14例,细胞呈高柱状,胞质丰富,嗜酸性,Fuhrman分级高级别12例。Ⅰ型和Ⅱ型PRCC不同程度地表达vimentin、EMA、CK(AE1/AE3)、CK7、CD10和AMACR,均不表达CK(34βE12)和TFE-3。31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术后肝、肺转移,4个月后死亡,3例术后1年分别出现骨、肺、肝等处转移,2年后死亡;死亡患者中Ⅱ型3例、Ⅰ型1例。其余27例均无瘤生存。高核分级、血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提示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PRCC国内少见,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Ⅱ型PRCC较Ⅰ型患者预后差。 PRCC细胞核分级高、出现肉瘤样成分或有透明细胞癌结构可能提示肿瘤具有侵袭性,预后不良。诊断时需结合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EL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ELST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pan、CK7、EMA、vimentin、VEGF、p53、Ki-67、S-100、GFAP、CD56、CgA、Syn、NSE、TG、TTF-1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15~78岁,平均41岁,中位年龄44岁。肿瘤好发于女性,临床症状包括耳鸣、眩晕、平衡不稳、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部分全聋。镜下肿瘤呈乳头状及腺样结构,乳头表面被覆单层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胞质丰富,核分裂象罕见;腺样结构可呈囊性扩张,其内可见粉染的似甲状腺胶质的蛋白样物质,部分肿瘤侵犯并破坏周围骨质。免疫表型:CKpan、CK7、CK19、EMA、vimentin、VEGF、CD56均呈阳性,4例NSE、3例GFAP、2例S-100呈局灶弱阳性,p53、CgA、Syn、TG、TTF-1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5%。22例患者术后随访5~98个月,仅1例于术后14个月复发,均未见转移、死亡。结论 ELST属于低度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分化较好,组织学形态温和,但可侵犯并破坏周围骨质。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患者预后良好,少数可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左侧MTC合并右侧PTC伴两种癌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左侧叶:大小3.5 cm×2.5 cm×1.0 cm,切面见实性结节,大小1.0 cm×0.8 cm,胶质结节,大小1.5 cm×1.0cm。甲状腺右侧叶:不整形,大小4.0 cm×2.5 cm×1.5 cm,切面见2枚结节,大小分别为2.5 cm×1.8 cm、1.6 cm×1.4cm。镜检:左侧叶实性结节的细胞呈片状、巢状、梁状排列,由多角形、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被不等量的纤维血管间质分隔,间质内有明显淀粉样物质;右侧叶结节呈复杂分枝乳头状结构,毛玻璃样核,核沟核内包涵体易见。免疫表型:左侧叶瘤细胞TTF-1、Calcitonin、CEA、PCK、CD56和Syn均(+),Cg A、CK19、HBME-1、Galectin-3、TG、PAX-8和S-100均(-),Ki-67增殖指数为5%;右侧叶瘤细胞CK19、HBME-1和Galectin-3均(+),TG局灶(+),PAX-8、CD56(-),Ki-67增殖指数为5%;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MTC合并PTC为罕见的甲状腺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MTC需与PTC、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未分化癌、低分化癌和玻璃样变性梁状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