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白癜风表皮移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并行表皮移植术的白癜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于围手术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植皮成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VAS评分为(26.49±5.33)分,较对照组的(48.76±5.25)分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感染率与皮片移位率均低于对照组,而Ⅰ期愈合率与Ⅱ期愈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于围手术期给予行表皮移植术白癜风患儿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儿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情感护理在白癜风患者负压吸疱自体表皮移植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治疗的白癜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白癜风患者负压吸疱自体表皮移植术围术期给予情感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应用于白癜风表皮移植术供皮区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接受自体表皮移植术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金霉素眼膏加无菌纱布覆盖创面。观察并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癜风表皮移植术患者供皮区创面应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敷料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口服中药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中药对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口服中药联合自体表皮移植与单纯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中药联合自体表皮移植与单纯自体表皮移植组(对照组)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中药能迅速控制病情,使白癜风进展期转为稳定期,提高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白癜风皮损中非黑素细胞进展(综述);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自体表皮移植加制斑素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自体表皮移植治疗有毛部位白癜风疗效观察;八珍汤加味治疗黄褐斑200例  相似文献   

6.
皮肤病护理     
971767 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手术的护理/范燕芳…//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54~456 运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15例,移植表皮87片,85片表皮在1~4周均有色素再生;供、受皮区伤口愈合无并发感染,未见瘢痕形成,移植表皮做病理检查可见较完整的基底细胞,手术成功率为97.7%;2例表皮因术后伤口固定不当,未满一周就脱落,未见色素再生。手术的成功与护理配合密切相关,术前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的配合,术后的观察及伤口的固定处理,是保证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表1参5(严学孝)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两组进行情绪评分,并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及焦虑与无焦虑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 白癜风患者组SAS评分(46.13 ± 11.7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6.73 ± 12.59),t = 3.50,P < 0.01。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为48.3%。女性患者SAS评分和焦虑发生率比男性患者显著增高(t = 2.47,χ2 = 4.58,P值均 < 0.05)。未婚白癜风患者SAS评分和焦虑发生率比已婚患者显著增高(t = 2.59,P < 0.01;χ2 = 6.17,P < 0.05)。暴露部位白癜风患者SAS评分和焦虑发生率比非暴露部位患者显著增高(t = 3.60,P < 0.01;χ2 = 5.84,P < 0.05)。白癜风患者中具有焦虑情绪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63.83 ± 10.92) ng/L,明显高于无焦虑情绪者(40.74 ± 8.70) ng/L,t =9.09,P < 0.01。结论 白癜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且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白癜风发病及焦虑状态关系密切,可能影响白癜风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在小面积严重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接诊的116例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柱状微粒皮移植治疗,观察组予以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及二次创伤评级,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2组患者换药期间疼痛程度及术后3、6个月烧伤创面瘢痕增生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创面愈合后供皮区水疱、瘙痒、破溃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次创伤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V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有毛部位白癜风的疗效。方法48例眉毛、胡须、前额发际部位白癜风患者均采用创面磨削、自体表皮移植,其中21例采用打包方法固定皮片为治疗组,对照组27例直接纱布覆盖,观察术后两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6.7%,对照组为18.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体表皮移植后予打包固定可提高表皮移植的成功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9 (TLR7、TLR9)mRNA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0例白癜风患者及25例正常人对照PBMC中TLR7、TLR9 mRNA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 mRNA(目的基因绝对定量校正拷贝数为0.85 ± 1.90)、TLR9 mRNA(0.94 ± 2.25)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4 ± 1.18和0.11 ± 0.31,P < 0.05和 < 0.01);稳定期与进展期、局限型与泛发型白癜风患者TLR7、TLR9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TLR9 mRNA的表达均上调,TLR7、TLR9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检测对患者CD4+、CD8+及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皮肤科及中医科门诊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6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30例) 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试验组予以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VASI),观察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D4+、CD8+及 CD4+/CD8+的表达水平。结果两 组患者治疗前的VASI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I明显低于对照组(9.73±0.56比10.79±1.13,t=4.60,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比63.33%,X2=4.36,P=0.037)。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CD3+为(69.23±5.27)%,CD4+ 为(44.03±3.94)%,CD4+/CD8+比值为 (2.54±0.99),对照组治疗后CD3+为(66.60±7.56)%,CD4+为(38.13±6.51)%, CD4+/CD8+比值为(1.91±0.87),试验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CD8+为(19.30±5.55)%,低于对照组的(23.20±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不仅能有效促进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肤恢复正常肤色,提高有效率,且能调节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因此火针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16周后,应答组和未应答组外周血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IL-21及TGF-β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采用MTX系统性治疗16周后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答组49例、未应答组13例、健康对照组35例,分析并比较62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应答组和未应答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及外周血IFN-γ、IL-4、IL-17a、IL-21、TGF-β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银屑病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与血清IFN-γ、IL-4、IL-17a、IL-21、TGF-β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治疗16周后血清肌酐、尿酸、尿素氮、ALT及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值均<0.05),而应答组与未应答组所有生化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应答组治疗后血清IFN-γ[(749.03±76.77) pg/mL vs (953.69±101.58) pg/mL]、IL-17a[(756.96±101.73) pg/mL vs (963.75±64.38) pg/mL]、IL-21[(514.76±53.48) pg/mL vs (693.45±87.91) p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值均<0.05),TGF-β[(433.59±65.39) pg/mL vs (298.36±77.83) p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IL-4[(218.72±67.39) pg/mL vs (198.78±47.71) pg/ mL]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未应答组治疗前后所有细胞因子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PASI评分与IFN-γ、IL-17a、IL-21、TGF-β水平均存在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25、0.75、0.66、-0.11,P值均<0.05)。结论:MTX治疗银屑病的潜在机制可能与改善Th1/Th2、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一种皮肤膏剂敷料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入组60例轻中度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先搽一种皮肤膏剂敷料(商品名芙汭膏剂)后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对照组先搽上述皮肤膏剂敷料的基质,后搽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随访,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两组间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严重程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2、4周时,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26/30)、93.33%(28/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18/30)、73.33%(22/30);χ2值分别为5.455、4.320,均P < 0.05]。治疗2、4周时,试验组瘙痒消失率(χ2 = 4.320、4.022,均P < 0.05)和治疗成功率(χ2 = 6.667、15.429,均P < 0.05)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芙汭皮肤膏剂敷料治疗轻中度AD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拔去毛发后自体表皮移植治疗有毛部位白癜风的疗效。方法35例有毛部位白癜风患者均先拔去毛发后磨削,自体表皮移植,可粘弹力绷带适当用力包扎,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有效率为91.05%,同时对白斑明显处补充治疗1次后,痊愈率为100%,新长的毛发也为黑色。结论拔毛后自体表皮移植可提高表皮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光损伤皮肤细胞中对cathepsin D具有调控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并探讨其在皮肤光老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包皮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连续UVA照射诱导成纤维细胞慢性光损伤,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通过C C K8、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细胞凋亡率检测验证建模.LncRNAs差异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分析白癜风共病糖尿病危险因素,并构建、验证预测模型。方法 110例白癜风共病糖尿病患者(共病组)及4 505例白癜风未共病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9月的病历数据库,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4倾向性得分匹配。匹配完成后,按照4∶1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筛选差异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使用五折交叉验证进行内部验证,并通过测试集进行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UC)、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和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结果 共病组107例与对照组428例成功匹配,训练集430例,测试集105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预测模型纳入白癜风病程[比值比(OR) = 1.04,95%可信区间(CI):1.02~1.07,P<0.001]、高糖/高脂/高盐饮食(OR = 3.19,95% CI:1.38~7.38,P = 0.007)、糖尿病家族史(OR = 23.23,95% CI:9.72~55.50,P<0.001)、代谢性合并症(OR = 12.53,95% CI:5.60~28.07,P<0.001)、自身免疫性合并症(OR = 5.89,95% CI:2.52~13.76,P<0.001)及肢端型白癜风(OR = 3.84,95% CI:1.45~10.19,P = 0.007)6个预测指标。五折交叉验证显示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训练集AUC为 0.902(95% CI:0.864~0.940),验证集AUC为 0.895(95% CI:0.815~0.974)。在测试集上应用构建的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AUC = 0.814,95% CI:0.715~0.913)、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P = 0.068)及准确性(灵敏度 = 0.810,95% CI:0.574~0.937;特异度 = 0.786,95% CI:0.680~0.865;阳性预测值 = 0.486,95% CI:0.317~0.657;阴性预测值 = 0.943,95% CI:0.853~0.982)。结论 基于白癜风病程、肢端型白癜风、高糖/高脂/高盐饮食、糖尿病家族史、代谢性合并症和自身免疫性合并症6个预测指标构建的白癜风共病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准确性,能够为筛查高危人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56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血清25(OH)D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MP?9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指标水平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各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中轻度19例,中度26例,重度11例。患者组血清25(OH)D水平为(21.74 ± 6.04) μg/L,健康对照组为(30.17 ± 2.21) μg/L;患者组MMP?9水平中位数(P25 ~ P75)为291.55(166.18,594.46) μg/L,健康对照组为138.46(94.27,233.12) μg/L,两组间25(OH)D、MMP?9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组血清25(OH)D与MMP?9水平呈负相关(rs = -0.26,P < 0.05),MMP?9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 = 0.27,P < 0.05),25(OH)D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rs = -0.20,P > 0.05)。结论 维生素D、MMP?9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与带状疱疹(HZ)后神经疼痛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HZ患者,其中PHN组45例,非PHN组147例,比较两组血清BDNF、NSE水平及不同疼痛程度的PHN患者血清BDNF、NSE水平,并对BDNF、NSE水平与PHN疼痛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PHN组BDNF水平明显低于非PHN组[(13.48±5.17) ng/mL比(16.32±6.45) ng/mL],NSE水平明显高于非PHN组[(15.03±5.63) μg/L比(11.40±3.67) μg/L],t值分别为2.70、5.07,P值均<0.05;不同疼痛程度的PHN患者BDNF、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56、10.06,P值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与PHN患者VAS评分明显负相关(r=-0.48,P<0.01),NSE则与PHN患者VAS评分明显正相关(r=0.48,P<0.01)。结论:血清BDNF、NSE与PHN患者疼痛存在明显相关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样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24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分别使用卵清蛋白(OVA)、SEB、OVA + SEB联合组及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建立经皮诱导的AD样模型。对模型小鼠AD样皮损进行临床观察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组织病理切片并行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的数目、分布及形态,计算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比。结果 分别单独使用OVA、SEB及OVA + SEB联合组经皮诱导模型小鼠AD样局部炎症反应临床表现、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及组织病理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较对照组严重,且OVA + SEB组较OVA及SEB组更为严重(P<0.05)。AD样皮损真皮的肥大细胞数目分别为10.625(3.675)/高倍视野、11.000(4.163)/高倍视野和13.875(8.813)/高倍视野,均较对照组的5.925(2.088)/高倍视野明显增多(P<0.05);SEB组和OVA + SEB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比达(71.083 ± 14.519)%和(58.767 ± 16.978)%,高于OVA组(24.050 ± 11.161)%和对照组(23.617 ± 8.132)%(P<0.05)。二元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各组皮损肥大细胞总数与临床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 SEB经皮刺激可诱导小鼠产生AD样皮损,并可加重OVA诱导的小鼠AD样皮损严重程度。肥大细胞增殖、活化脱颗粒释放类胰蛋白酶等参与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