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室性心率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室性心率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丙嗪组)和对照组(利培酮组)各32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后测量心电图和心率.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各个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6、8周末 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第2、4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下降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4周末PANSS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5.00%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心率失常病情的好转率75.00%高于对照组的46.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的QT间期、校正 QTc间期、PR间期及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室性心率失常的起效快于单用利培酮治疗,不良反应及对心电图的影响与单用利培酮治疗相当,改善室性早搏优于单用利培酮者.  相似文献   

2.
汪洁  甘建光  刘广华  段迪  骆建忠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2):952-953,955
目的观察利培酮闻合米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12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 米氮平)、对照组A(利培酮 帕罗西汀)和对照组B(单用利培酮)。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2周末,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药物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82.5%,与对照组A有效率(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B有效率(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的PANSS总分,以及研究组和对照组A的阴性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治疗8、12周阴性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A、B比较,研究组PANSS总分于治疗12周末均出现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5,P<0.01);阴性因子分于治疗4、8、12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99-102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泌乳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 年1~10 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 例。两组均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PANSS 评分、CGI-SI 评分、TESS 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治疗4 周与治疗8 周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PANSS 总分以及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CGI-SI 评分、TESS 评分以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可有效降低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泌乳素水平升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分别于基线、治疗4周末和8周末检测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4周末和8周末研究组血清泌乳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空腹血糖、胆同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与基线相比以及两组间同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用氨磺必利,对照组采用利培酮.对比2组患者泌乳素水平、阴性症状.结果 2组治疗前的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1,2,4,6周泌乳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阴性量表(PANSS)阴性减分和总分减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为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二者均会导致患者泌乳素增加,但氨磺必利较利培酮对患者泌乳素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组)和对照组(利培酮组)各32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后第2周末评定哮喘的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分别测定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R)、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第6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在治疗后第1周末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第6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率为62.50%(20/32)与对照组显效率的40.63%(13/32)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的哮鸣音好转时间、临床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治疗后第1周末研究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数好转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第1,6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0%(20/32)和53.13%(1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利培酮联合舒血宁与利培酮联合安慰剂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利培酮联合舒血宁治疗组(研究组)和利培酮联合安慰剂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末评估PANSS,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评估TESS。结果研究组有效率46.34%,对照组为21.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迟发性运动障碍和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剂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和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的PANSS总分及2、4、8周的PANSS阴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8周末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6%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效果确定,尤其是在早期显效和改善阴性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组)和对照组(利培酮组)各32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后第2周末评定哮喘的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分别测定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心率变化情况。结果:2组在治疗第6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第6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显效率为62.50%(20/32),与对照组显效率的40.63%(13/3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的哮鸣音好转时间、临床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周末研究组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数好转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第1、6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0%(20/32)和53.13%(1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涤痰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涤痰汤联合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利培酮片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用PANSS、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涤痰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杨显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01-3002,3011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n=35)和利培酮组(n=35),观察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前、中、后采用磁酶免疫法检测血清催乳素(PRL)的水平。结果:两组PANSS减分率分别为阿立哌唑组(47.21±13.34)%、利培酮组(46.78±14.13)%,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57%、88.57%,治疗前、后阿立哌唑组PRL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PRL明显增高(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PRL水平的差值与PANSS减分率经相关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利培酮组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出现月经紊乱或泌乳阿立哌唑组(1/16,6.25%)较利培酮组(8/17,47.06%)明显为少(P<0.05)。结论:两种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均较显著,阿立哌唑对PRL水平影响很少,利培酮则影响较大,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替换利培酮后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4例,逐渐替换为齐拉西酮治疗6周 利培酮组36例,维持原剂量 于治疗前、中、后检测PRL,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第6周末,齐拉西酮组催乳素较基线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利培酮组催乳素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末BPR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但齐拉西酮组出现月经紊乱或泌乳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n=50)、利培酮组(n=50),观察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8周奥氮平组、利培酮组PAN-SS总分显著下降(P<0.01)。利培酮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失眠、便秘、月经紊乱等;奥氮平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便秘、体重增加及肝功能异常。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14.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催乳素水平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过程中,血清催乳素(PRL)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氯氮平组与利培酮组,治疗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一次;用化学发光法在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测定血清PRL浓度。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在PANSS总分上无显著差异(t=0. 27,P>0. 05;t=0. 34,P>0. 05),治疗前患者与对照组血清PRL水平无显著差异(t=0. 61,P>0. 05),用氯氮平治疗后PRL水平变化不明显(t2W =0. 23,t4W=0. 47,t8W =0. 87, t12W =0. 67 ,P均>0. 05),用利培酮治疗后PRL水平显著升高(t2W =3. 12,t4W =4. 77,t8W =7. 58,t12W =7. 26 ,P均<0.01)。结论:氯氮平不引起明显的PRL升高, 而利培酮有较强的致PRL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喹硫平组35例予喹硫平治疗,平均剂量(696.8±118.6)mg/d,舒必利组35例予舒必利治疗,平均剂量为(653.4±101.3)mg/d。观察8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末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RL水平,并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体重和体重指数(BMI),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及减分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不管男女,喹硫平组各时点的血清PRL水平和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舒必利组在治疗第4、8周末的体重、体重指数及血清PRL值均显著高于喹硫平组(P〈0.05或0.01)。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舒必利相当,但对患者的体重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l、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近似(p>0.05),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副反应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男43例,女46例),服用利培酮2-8 mg/d,治疗8周,分别在基线及治疗第2,4,6,8周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来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8周后PANSS减分率为65.1%,第2,4,6,8周末的PANSS总分与基线相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1);②锥体外系副反应在第4周末达到峰值57.3%,第8周末下降为43.2%。③利培酮剂量与PANSS呈负相关(2周末P<0.05,4周末P<0.01),利培酮剂量与锥体外系反应呈正相关(2周末P<0.01,4周末P<0.05),每2周体重增加与治疗时间正相关(P<0.01);④患儿的年龄、病程与临床疗效(第8周末PANSS减分率)存在一定关系(R2=0.150,年龄b=0.362,P=0.001;病程b=-0.254,P=0.031)。结论①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有效。②治疗前4周中小剂量的利培酮有助于改善病情,减少锥体外系反应。③患儿的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其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苍附导痰汤对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昔莫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苍附导痰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TG水平,治疗4、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8周与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TG水平,治疗4、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DL-C水平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间HDL-C水平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低LDL-C水平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DL-C水平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与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间LDL-C水平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水平治疗4、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8周与4周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4、8周后ALT、AST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两组间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两组间生活质量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苍附导痰汤联合阿昔莫司可使肝功能异常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肝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肌注利培酮微球(RLAI)组及口服利培酮片组,治疗12周。在治疗第1、4、8、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CGI-S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基线比较,PANSS评分自4周末以后均出现显著差异,两组疗效相当。RLAI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口服利培酮片组(P〈0.05)。结论肌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RLAI组的不良反应较口服利培酮少而轻。肌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比口服利培酮更好。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frequently cause hyperprolactinemia and even galactorrhea. In addition, these side effects may result in noncompliance with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Capacity to avoid hyperprolactinemia has been accepted as one atypical criterion.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effects of haloperidol,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tipsychotic, and quetiapine, a novel antipsychotic agent used in Turkey, on serum prolactin (PRL) levels. METHODS: The study consisted of 35 female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DSM-IV). Thirty-five patients in a drug-free period for at least 2 weeks were included to randomized quetiapine (n = 18) and haloperidol (n = 17) treatment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and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rating scale (ESRS). PRL levels were measured both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sixth week of the study. RESULTS: Both treatment groups exhibi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clinical signs as evaluated by BPRS and PANSS.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L level between group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control prolactin (PRL)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quetiapine compared to haloperidol group. While no quetiapine group patients exhibited galactorrhea, we observed that two patients from the haloperidol group had galactorrhea related to hyperprolactinemia.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ed that quetiapin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 in PRL secretion in contrast to the conventional antipsychotic haloperid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