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支沟穴临床疗效显著且应用普遍,但其针刺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已成为研究针刺作用脑神经机制的重要手段.经过查询、整理应用脑fMRI技术研究针刺支沟穴的相关文献得知,针刺支沟穴特异性激活脑区与主管胃肠道疾病相关脑区结构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治作用与脑肠轴的调节密切相关.针刺支沟穴与假穴、支沟与配穴在脑部激活区并没有明显差异,但也存在对部分优势脑区的相对倾向性.与针刺前的纯静息态相比,针刺支沟穴后多个脑区具有时变效应,针刺后其受试者脑内暂时的动态平衡网络被打破,额下回与部分脑回间形成了随时间序列变化的功能连接网络.作者通过阐述针刺支沟穴特异性脑激活区及脑网络连接变化情况来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通过剖析近年来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针刺原络穴的中枢效应机制,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整体趋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通过综述文献可知,脑fMRI研究针刺原络穴主要包括激活脑区的分布、分析其针刺作用机理、任务态及静息态研究等方面。原络穴作为具有特殊作用的腧穴,其配伍应用具有特殊疗效;大量试验证实针刺原络配穴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复杂协调的功能网络达到治疗效果,而不是针刺两个单穴脑激活区的简单叠加;针刺原络穴在治疗神志、精神、运动等多种病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头针疗法是针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有关其作用原理研究的文献却不足以完全阐明头针机理,并指导其发展方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独特优势,成为穴位针刺脑部中枢效应机制研究的首选方法.通过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及该领域整体研究趋势,发现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头针疗法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异性脑区激活、针刺作用机...  相似文献   

4.
后溪穴因疗效显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针刺效应机制尚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目前已成为可视化探讨针刺腧穴中枢效应机制的首选方法。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针刺后溪穴脑fMRI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与特异性两方面。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入手分析该领域整体研究趋势,综述相关科研成果与不足,为针刺临床选穴提供更好的影像学依据,并对后续针刺研究提出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分子影像技术的逐步成熟,针刺的脑效应机制研究也步入可视化阶段,且在中风病领域应用较多。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范式主要分为任务态和静息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脑区激活、功能连接、脑网络等。本文根据现有针刺-功能磁共振成像相关文献,归纳出针刺治疗中风偏瘫脑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对其试验设计、分析方法等方面分析目前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结果显示针刺可不同程度地激活大脑皮质运动区、感觉区以及小脑、基底节等部位,亦可提高脑区的功能连接,对运动、感觉、语言等脑功能网络发挥一定的调制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去改进,未来倡导以中医传统理论为纲,充分融合现代技术,多学科并举,构建针刺治疗中风的特异性脑效应网络。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 MRI)观察同时针刺右侧足少阴肾经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脑部激活信号改变情况,探讨针刺大钟、太溪组穴脑激活区与单独针刺上述两个穴位产生的脑激活区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针刺穴位引起的脑特异性反应。材料与方法使用3.0 T双源双梯度MR扫描仪采集14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大钟、太溪组穴时Bold信号数据,使用spm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软件包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正激活脑区包括:左侧额叶、中央前回(Ba44)、额下回,右侧岛叶(Ba13)、额叶、小脑前叶、丘脑、小脑后叶、顶叶(Ba22)、中央后回(Ba4);负激活脑区包括:左侧中脑,右侧边缘叶,海马回(Ba17)。结论针刺大钟、太溪穴组穴引起的激活脑区与已往单独针刺上述两个穴位比较不是简单的叠加效应,而是存在特异性激活脑区;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脑激活区可能与其产生的临床疗效相关;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可引起大脑相对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针刺作为传统中医学精华治疗手段之一,其疗效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认可[1,2],但其治疗机制尚有待更深入研究。狭义上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的原理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无创、实时监测与针刺相关脑区的信息响应情况,并精准定位功能脑区,为针刺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fMRI技术对针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传统医学认为针刺足三里可补气、抗衰老。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客观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各认知功能相关脑区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于2004-03/1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在50~60岁之间,性别不限,饮食规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排除标准:MRI确定患有其他疾病者及接受过针刺治疗者。共有3人符合以上标准,男1人,女2人。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志愿者右侧下肢足三里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一次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给予间断电针刺激3次,采用静息-刺激交替模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3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激活,右侧颞中回激活。此外,左侧脑干有少量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激活前额叶和颞叶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9.
电针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不同脑区的激活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付平  贾建平  徐敏  王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92-93,F003
目的:传统医学认为针刺足三里可补气、抗衰老。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客观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各认知功能相关脑区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于2004-03/1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在50~60岁之间,性别不限,饮食规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排除标准:MRI确定患有其他疾病者及接受过针刺治疗者。共有3人符合以上标准,男1人,女2人。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志愿者右侧下肢足三里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一次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给予间断电针刺激3次,采用静息一刺激交替模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3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激活,右侧颞中回激活。此外,左侧脑干有少量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激活前额叶和颞叶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索CNKI、PubMed中针刺太冲穴脑功能核磁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生理状态下针刺太冲单穴、太冲配伍合谷穴、太冲配伍其他穴位所引起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病理状态下针刺太冲穴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痛症、抑郁症等多种病症中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加以综述。以期为今后太冲穴的临床运用及针刺太冲穴的脑功能效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功能磁共振技术在针刺(电针与手针)中枢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不同针刺参数及形式的刺激在大脑的响应不同。本文收集了“功能磁共振与针刺”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以针刺“刺激-响应”模式为切入点,对电针刺激量及电针与手针的的中枢响应差异作一初步的论述。结果表明,在功能磁共振技术观测中,不同电针参数存在不同的中枢响应机制,并应将多个参数联合研究;其次,电针与手针在传入途径、作用机制、靶点、临床疗效等方面存在差异,也有着各自的优势病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NVU)空间构筑变化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归纳神经科学领域中对NVU的研究成果,以及针刺治疗IS的研究现状,主要从NVU的结构功能和在IS中的空间构筑变化,以神经元为单维靶点,以神经元、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为二维靶点,以及以神经元、BMEC、胶质细胞为多维靶点的针刺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以往关于针刺治疗IS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对神经元或血管新生调控的单一层面,较少涉及对NVU的整体及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同时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均缺乏以NVU空间构筑为切入点的系统治疗方案。针刺治疗IS具备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作用的优势和特点,此与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相吻合,一直是中医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刺可抑制神经元凋亡,调节突触可塑性,重组、补偿大脑功能网络;针刺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调控脑部血流量,协同神经和血管间的耦合;针刺能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抑制兴奋性毒性和炎症反应,基于双向调节效应,统筹、协调神经元、BMEC、胶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诸多靶点中选择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为阐明针刺减轻脑缺血损伤的可能物质基础与有效作用靶点提供方向。结论:针刺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与NVU关系密切,可通过双向调控NVU空间构筑变化,发挥协同神经保护作用,是促进脑缺血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Acupuncture has been a powerful clinical tool for treating chronic diseases. However, there is currently no appropriate method to clarif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Here, we use photoacoustic tomography (PA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mouse brain blood vessels. Ten healthy mice were stimulated with acupuncture needles on two acupoints. PAT images were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acupuncture. We report that stimulation of certain acupoints resulted in changes in hemodynamics/blood flow at these poi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AT can non-invasively detect blood flow changes in mouse brain under acupuncture. This pilot study shows the potential of PAT as a visualization tool for illuminating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d promoting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OCIS codes: (110.5120) Photoacoustic imaging, (170.3880) Medical and biological imaging  相似文献   

14.
We have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d and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looking at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brain activation as measur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These studies show that specific and largely predictable areas of brain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ccur when consider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unctions attributable to certain specific acupuncture points. For example, points associated with hearing and vision stimulates the visual and auditory cerebral areas respectively. Pain, however, is a complex matrix that is intimately intertwined with expectation. Acupuncture clearly affects this matrix in both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manner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its specific clinical effect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expectation on pain relief.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imaging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5.
"嗅三针"疗法是刘智斌教授和牛文民教授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该针法在临床中治疗痴呆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从中医基础、神经解剖学基础、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基础及临床疗效基础等方面展开研究,对"嗅三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做一浅析及思考。  相似文献   

16.
背景:平衡针治疗疾病疗效显著,但缺乏相关现代科学理论机制。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平衡针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纳入1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及10例正常受试者,于平衡针针刺前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AFNI软件对与双侧杏仁核表现为显著联系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并对平衡针刺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及正常受试者的脑功能连接的差异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经平衡针治疗后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均有好转。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丘脑、脑干、腹前核、腹外侧核、额内侧回、额上回、额叶眶上回、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回、扣带回、岛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正常受试者双侧颞中回、双侧眶上回、双侧尾状核头、双侧岛叶、左侧腹背侧核、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前扣带回、右侧顶下小叶与杏仁核连接增强;双侧小脑齿状核、小脑蚓、左侧小脑坡、双侧舌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与杏仁核连接下降。提示通过静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杏仁核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平衡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刺阳陵泉穴后脑卒中患者白质结构的变化。方法6 例脑卒中恢复期左侧偏瘫的患者,以假穴为对照,在针刺左侧阳陵泉前后对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采用西门子1.5 T磁共振仪采集数据,应用FSL软件包中的基于传导束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对针刺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针刺阳陵泉穴对脑白质各向异性(FA)的影响强于假穴的区域包括左侧中央前、后回,颞中、下回,辅助运动区,额下回,内囊,穹窿和双侧顶下回。这些区域中走行的纤维束有锥体束、弓状束、胼胝体纤维和皮层间联络纤维,涉及运动代偿、体感、语言和记忆等多个功能网络。结论与假穴相比,针刺阳陵泉可使脑梗死患者的白质超微结构出现变化,主要的变化区域出现在健侧半球,与多个脑功能网络相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研究的不断深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受到广泛关注.脑卒中后皮质下病灶影响附近或远端相关脑区,导致运动功能障碍.镜像神经元疗法、重复性经颅磁、经颅电刺激可通过无创方式激活大脑皮质相关区域,恢复大脑半球之间的平衡,对全脑网络环路有调节作用,但经颅电刺激缺乏A级证据.针灸虽能广泛调节全脑功能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