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52例高血压病患均经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并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左室肥厚。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而分组。结果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15例,LVH 7例,占46.6%;血压昼夜节律正常37例,LVH8例,占21.6%。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左室肥厚检出率显高于血压节律正常组。而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经与(LVH)呈显负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血压负荷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方法 运用动态血压监测,对67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质量指数分为LVH组和无LVH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作24 h动态血压监测得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测定左室质量指数.结果 ①LVH组较无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均显著增高;②无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白昼舒张压变异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均显著高于无LVH组;③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显著高于无LVH组,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和24 h收缩压负荷(P<0.001);④正常对照组和无LVH组的非杓型检出率无显著差异,而这两组和LVH组之间非杓型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关系密切,并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有重要的预测和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特点。方法:使用美国Accutraker Dx型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42例老年EH患者、38例老年健康者及39例非老年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EH患者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增高,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要表现;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也明显增高,仍以收缩期血压负荷增加为主要表现;出现昼夜节律性紊乱,低谷及勺型发生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0.48%和26.19%)。结论:平均动脉压和血压负荷可做为高血压诊断的重要参数;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勺型发生率减低可做为高血压预后判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观察无症状脑梗死(ACI)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8例高血压伴ACI(HT-A)组患者及70例高血压病不伴脑中风(HT-B)组患者分别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HT-A组夜间及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检出率均显著高于HT-B组(P<0.01)。表明ACI与动态血压均值、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密切相关,以夜间血压负荷的持续时间及昼夜节律消失的关系为明显。结论高血压患者预测高血压性脑血管损害方面,动态血压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与高血压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3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资料。结果ⅡⅢ期高血压组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及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均高于Ⅰ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观察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根据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判断是否存在LVH.结果高血压伴LVH者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SBP)负荷明显高于非LVH者[(88.4±11.6)vs(79.8±13.4),P<0,05;(85.3±12.5)vs(75.4±11.4),P<0.01及(87.4±13.8)vs(78.4±14.4),P<0.05],其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的检出率达58.8%(10/17),明显高于后者(18.6%,8/43,P<0.005,x2=9.38).高血压病患者LVMI与日间、夜间及24 h SBP、舒张压(DBP)负荷呈正相关,其中与SBP负荷的相关性又高于DBP,而与夜间SBP、DBP下降百分率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伴LVH者日间、夜间及24 h SBP负荷值明显上升,其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检出率明显高于非LVH者.提示高血压LVH与血压负荷及昼夜节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对40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24h平均血压,日间和夜间血压,血压负荷及血压的昼夜节律进行观察,并与4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脑卒中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夜间血压水平和收缩压负荷也有显著升高,而24h平均血压,日间血压和舒张压负荷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36例高血压病患者均经24h动态血压监测来观察血压昼夜节律,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重量指数,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而分组。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24例,LVH14例,占58.3%。血压昼夜节律正常12例,LVH3例,占2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左室肥厚检测率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LVMI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中亦相关。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率与LVM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无症状脑梗死(ACI)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38只高血压伴ACI(HT-A)组患者及70例高血压病不伴脑中风(HT-B)组患者分别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HT-A组夜间及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检出率均显著高于HT-B组(P〈0.01)。表明ACI与动态血压均值、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密切相关,以夜间血压负荷的  相似文献   

10.
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和血压夜间下降率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对未治疗的EH患者96例和正常血压者50例进行心脏超声及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分为LVH组和无LVH组.分析LVH组、非LVH组和正常对照组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血压变异系数和夜间血压下降率等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与非LVH组比较,LVH组24 小时、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及夜间的平均舒张压、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24小时收缩压负荷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非LVH组和LVH组收缩压、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降低和夜间心率升高,但只有LVH组与正常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平均收缩压、24小时收缩压负荷和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增加是LVH的预测因素.24小时收缩压负荷大于50%和(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均小于10%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左心室肥厚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彭江  罗昭林  孙祥国 《重庆医学》2001,30(5):413-4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模式与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夜间血压是否下降明显将6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昼夜节律正常组(杓型30例)和异常组(非构型34例),观察和比较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左心室生理指数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24h平均舒张压和舒张压负荷,白昼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及舒张压负荷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构型组24h平均收缩压和收缩压负荷,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和舒张压负荷较榴型组显著增高(P<0.05-0.01),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1),心肌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昼夜节律减弱和消失患者较节律正常患者左心室肥厚更重,心肌缺血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群  朱小红 《安徽医学》2009,30(4):382-38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变化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的24h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nSBP、收缩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及45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平均收缩压及负荷值、平均舒张压及负荷值,探讨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昼夜血压节律消失,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4 h平均收缩压及24 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舒张压负荷值、夜间舒张压负荷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节律,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观察155例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SBP、DBP)、昼夜收缩压(dSBP、nSBP)、昼夜舒张压(dDBP、nDBP)水平,并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其中高血压1级64例,2级56例,3级35例.结果2级48例及全部3级35例患者血压水平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型),均伴有左室肥厚(LVH),LVMI为138.96±10.99.1级64例及2级8例患者血压水平呈昼高夜低昼夜规律(杓型),却未伴有LVH,LVMI为116.13±4.95.伴有LVH的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值明显高于无LVH,P<0.01;而两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水平与左室肥厚关系密切,非杓型高血压较杓型高血压易发生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平肝降压汤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观察法,观察30例。服用健脾平肝降压汤前及用药4周后各做1次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①治疗后24h收缩压平均值及舒张压平均值均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健脾平肝降压汤有明显地降低目间收缩压负荷、日间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BPM的收缩压谷/峰比值为56.42%,舒张压谷/峰比值为59.07%。④24hABPM所描述的曲线图显示,健脾平肝降压汤能恢复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性,即所谓的“杓型”血压。结论健脾平肝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积极意义,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病常见的也是主要的并发症,左室肥厚是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1-3]。本文通过272例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结合心脏彩超,观察24h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昼夜节律与LVH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爽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18-11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有无左心室肥厚分成无左心室肥厚组和左心室肥厚组,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其检测值。结果左心室肥厚组24h平均收缩压(24hMSP)、夜间平均收缩压(dMSP)、白昼平均收缩压(nMSP)、24h收缩压负荷(24hSBPL)、24h舒张压负荷(24hDBPL)、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夜间舒张压负荷(nDBPL)、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显著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不仅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而且与血压超过正常值的次数(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贵军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6):482-482,52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住院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 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脉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建议尽早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降压和降血糖,纠正异常的昼夜血压节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止靶器官的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方法:对45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和27例高血压无脑卒中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白天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脑卒中组较无脑卒中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血压下降负荷值,两者均呈非杓型,但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夜间平均血压升高,昼夜节律消失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负荷、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室肥厚的关系,采用 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方法,对103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负荷、昼夜节律的变化进行观 察分析,将103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左室肥厚与无左室肥厚两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24h 收缩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均有显著差异(P<0. 001;P<0. 005),两组 24h舒张压负荷值 无显著差异(P>0.05),昼间两组收缩压负荷值有显著差异(P<0.001),舒张压负荷值无显 著差异(P>0.05),夜间两组收缩压负荷值和舒张压负荷值均有显著差异(P<0.001),高血 压左室肥厚男女患者间血压负荷值、昼夜节律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血压负荷值 和昼夜节律消失是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良好预测指标。夜间血压在左心室肥厚的形成过 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强调改善血压昼夜节律、控制收缩压,特别是夜间血压对预防左心 室肥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