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理想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单胎头位产妇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Ⅰ组(剖宫产组)经L_(2-3)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注入0.5%罗哌卡因,调整麻醉平面为T_6~S_4,术中不用辅助药,术后行硬膜外镇痛.Ⅱ组(分娩镇痛组)于产妇宫口开至3 cm左右进入活跃期时,行L_(2-3)硬膜外常规穿刺并向头端置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mL,首剂8~10 mL,控制平面在T_(10)以下,待获得满意镇痛效果后接PCA泵,维持量6~8 mL/h,bolus剂量5 mL,锁定时间20 min,至宫口开全时停药.Ⅲ组(自然分娩组)按正常分娩常规程序处理.3组病人术中均予吸氧.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 以及15 min、24 h的神经行为与适应能力评分(neurological and adaptive capacity score,NACS).胎儿娩出时抽取脐静脉血2 mL行血气分析及乳酸测定,监测产妇分娩过程中的HR、RR、BP,记录产妇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15 min、24 h的NACS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脐静脉乳酸含量比较,Ⅱ组与Ⅲ组高于Ⅰ组,Ⅲ组高于Ⅱ组.BE Ⅲ组高于Ⅰ组.3组间脐静脉血pH值、PCO_2、PO_2和S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产妇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相比较,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Ⅱ、Ⅲ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宫高下降幅度、泌乳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比较,Ⅱ、Ⅲ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低,病人睡眠情况好.Ⅱ组产妇满意度高于Ⅰ、Ⅲ组.结论 以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 μg/mL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提供较为有效的镇痛,未见对新生儿及产妇有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苏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苏芬太尼组(50例),蛛网膜下腔注射苏芬太尼5μg后60min,PCEA输注0.1%罗哌卡因的溶液,按PCA5ml/15min,于宫口开全时停泵。罗哌卡因组(50例),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3mg后30min,PCEA输注0.1%罗哌卡因的溶液,按5ml/45min,于宫口开全时停泵。结果CSEA后VAS从镇痛前的(9.6±0.8)分迅速降为(0.5±0.8)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芬太尼分娩镇痛组的麻醉起效时间1~3min,到达最高镇痛平面时间为5min左右,镇痛维持时间60~90min。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组的麻醉起效时间3~5min,到达最高镇痛平面时间为10min左右,镇痛维持时间30~50min。PCEA总量0~85ml,苏芬太尼分娩镇痛组罗哌卡因用量(6.5±2.5)mg/h,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组罗哌卡因用量(11.9±4.7)mg/h。镇痛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产妇MBS在镇痛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两组产程、Apgar评分和新生儿的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后脐静脉血中的苏芬太尼的含量未测出。母体动脉血及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正常。结论苏芬太尼分娩镇痛,起效迅速、镇痛持续时间长、运动阻滞轻,副作用较小,对产妇和新生儿更安全,对母婴安全有益,是分娩镇痛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任三姐  汪萍  陈界石  骆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9):1244-1246, 125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二次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使用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产科二次剖宫产产妇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组(S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各20例。S组硬膜外注入0.75%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混合舒芬太尼10 μg;R组硬膜外注入0.75%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比较2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并采集新生儿出生即刻脐静脉、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新生儿出生后1、2、3、4、5 min右桡动脉处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S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R组(P < 0.01),麻醉效果优于R组(P < 0.05)。2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和1、2、3、4、5 min右桡动脉处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即刻脐静脉、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使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行二次剖宫产术,可增强麻醉效果,提高产妇麻醉质量,且对胎儿呼吸氧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单用或舒芬太尼联用对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产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拟自然分娩并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两组硬膜外给药分别采用0.125%罗哌卡因+0.25 pg/mL舒芬太尼、单用0.15%罗哌卡因.记录两组镇痛即刻、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宫口全开及胎儿娩出即刻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分娩镇痛用药情况、分娩结局及不良反应;并于进入产房时及产后1 d、2 d、3 d对产妇脐下3 cm位置的机械痛阈值进行评估.结果:镇痛后各时点,两组VAS评分相比镇痛即刻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药物用量、病人自控镇痛(PCA)次数及补救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在产后1 d、2 d、3 d,观察组脐下机械痛阈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与0.125%罗哌卡因联用0.25 μg/mL舒芬太尼具有相当的镇痛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减轻产后早期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ASAⅠ级足月妊娠初产妇60名,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穿刺,A组 0.1%罗哌卡因加5 μg/mL芬太尼;B组 0.125%罗哌卡因加5 μg/mL芬太尼;C组 0.15%罗哌卡因加5 μg/mL芬太尼.记录麻醉前,注药后10、30、60 min时产妇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等.结果 注药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前;组间比较,B组注药后10、60 min,C组注药后10、30、60 min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C组注药后10、30 min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3组产妇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无明显不同.结论 0.15%罗哌卡因复合5 μg/mL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并且不增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要求阴道分娩且无产科禁忌证的初产妇192例分为两组,其中做无痛分娩而无麻醉禁忌证的产妇96例,用0.125%罗哌卡因与2 μg/ml芬太尼混合液做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Ⅰ组)与拒绝分娩镇痛的产妇96例(Ⅱ组)进行比较,观察镇痛效果,胎心情况,不良反应,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分娩镇痛效果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著降低了剖宫产率,但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母婴健康状况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喻震  李伟 《中国医刊》2007,42(4):52-54
目的 比较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产妇可行走式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I组为0.075%罗哌卡因加0.2μg/ml舒芬太尼;Ⅱ组为0.1%罗哌卡因加0.2“s/ml舒芬太尼;Ⅲ组为0.15%罗哌卡因加0.2μg/ml舒芬太尼。观察指标为:起效时间、PEA次数、VAS评分、运动神经阻滞MBS评分、分娩时间和方式产妇满意度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Ⅱ组与Ⅰ组相比,产妇镇痛效果明显好于Ⅰ组(P〈0.05),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分娩时间与方式差异无显著性。Ⅲ组与Ⅱ组相比,镇痛效果、分娩时间与方式差异无显著性,而出现轻度运动神经阻滞的比例Ⅲ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0.2μg/ml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对下肢运动神经影响轻微,是可行走式分娩镇痛较为理想的一种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方式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33例产前无服用镇痛催眠药史 ,自愿要求硬膜外镇痛的足月初产妇进入研究组 ,宫口开张 2~ 3cm时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 1 5g/L的罗哌卡因与 0 0 0 2 g/L的芬太尼混合镇痛液 8~ 10mL ,使镇痛平面控制在第 10胸椎(T10 )以下 ,PCEA基础注药速率为 2~ 4mL/h ,自控镇痛量为 2mL ,锁定时间为 15min。随机选择同期非镇痛分娩产妇 5 0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镇痛有效率达 10 0 % ,第一产程 (118± 5 3)min ,第二产程 (5 5± 31)min ,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顺产率 94% ,明显高于对照组 (70 % ) ,而两组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别。【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采用PCEA进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好 ,能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简便、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温蓓蓓 《当代医学》2021,27(13):156-15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产科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使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产妇应激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血清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胰岛素(INS)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娩出后1 min及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可减轻产妇应激反应,且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和阴道分娩禁忌症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I组(对照组)始终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Ⅱ组(阶梯镇痛组)在产妇宫口〈3cm时应用0.075%的罗哌卡因+O.5μg/ml。的舒芬太尼,待产妇宫口≥3cm时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记录两组产妇各时点的VAS评分,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各时点的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潜伏期比I组时间短(P〈0.05),缩宫素使用率低,产妇运动阻滞轻微。结论:产程潜伏期应用0.075%的罗哌卡因+0.5μg/mL的舒芬太尼,活跃期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阶梯分娩镇痛对产妇子宫收缩干扰小,产程影响小,运动阻滞轻微,适合潜伏期就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取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与吗啡用于小儿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 90例ASA Ⅰ~Ⅱ级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儿被随机分为舒芬太尼Ⅰ组:负荷剂量0.04 μ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032 μg/kg(SF1,n=30);舒芬太尼Ⅱ组:负荷剂量0.05 μ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04 μg/kg(SF2,n=30)和吗啡组:负荷剂量40 μg/kg,维持剂量每小时8 μg/kg(M,n=30)。观察术后1、2、4、8、12、24、48 h氧饱和度、疼痛评分、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3组之间氧饱和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SF2组部分病人氧饱和度评分低于94%。3组之间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上M组和SF1组、SF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F1组和SF2组组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可安全用于小儿腹部外科手术后的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负荷剂量0.04 μ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032 μg/kg作为PCIA镇痛剂量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2.
陈伟业  席四平  冯嘉宝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77-1479,1482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Ⅰ组(PPST组)、Ⅱ组(PCEA组)、Ⅲ组(PPST+PCEA组)和Ⅳ组(对照组),比较4组产妇焦虑状况、镇痛效果、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分娩情况。结果:Ⅰ、Ⅲ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于PPST后显著下降(P<0.05);Ⅰ组产妇镇痛效果优于Ⅳ组(P<0.05),但较Ⅱ组和Ⅲ组差(P<0.05),Ⅱ组与Ⅲ组镇痛效果相似,但Ⅲ组PCEA和催产素用量比Ⅱ组减少(P<0.05)。结论:PPST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可强化镇痛并减少用药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产妇分娩时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3组: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组(S组),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组(F组),未行任何镇痛处理的60例为对照组(D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在L2~L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S组在硬膜外注射0.1%罗哌卡因和0.5 mg/L舒芬太尼混合液试验剂量5 mL,随后追加上述混合液10 mL,30 min后以0.1%罗哌卡因和0.5 mg/L舒芬太尼混合液行PCEA.F组混合液中以2 mg/L芬太尼替代0.5 mg/L舒芬太尼,其他用药情况与S组相同.两组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为5 mL,背景剂量为5 mL/h,锁定时间为15 min.3组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新生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硬膜外给药后10、30、60、120和180 min时的疼痛情况.记录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后1~5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3组间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给予PCEA后,S、F组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1),在宫口开全时S组显著低于F组(P<0.01),S、F组间其余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F组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D组(P值均<0.01).S组与F组间PCA用量、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F组产妇使用催产索的构成比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1).3组间器械助产、剖宫产率和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新生儿的NBNA总分均>35分.结论 产妇分娩时予PCEA对新生儿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在程序化间断硬膜外给药(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 PIEB)复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模式下,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76例ASA Ⅰ~Ⅱ级、足月单胎头位、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L组(38例):使用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 μg /mL;UL组(38例):使用0.06%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 μg /mL。再配对选择76例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C组。两镇痛组产妇宫口开至2~3 cm行硬膜外置管,镇痛平面控制在T8以下,VAS评分控制在4分以下。镇痛开始30 min后连接脉冲式镇痛泵,设置为每隔1 h注射药液8 mL,PCEA 6 mL,锁定时间10 min。观察各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效果等。 结果 UL组第二产程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L组第二产程比C组明显延长(P<0.05)。两镇痛组间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UL组局麻药用量少于L组(P<0.05)。3组产妇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 结论 与0.1%罗哌卡因相比,在 PIEB+PCEA模式下,0.06%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依然能提供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对产科结局的干扰更小,临床上可行。  相似文献   

15.
黄雯雯 《河北医学》2010,16(3):279-282
目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病人自控(PCEA)法开展分娩镇痛,通过观察其对分娩及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探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在我院产检分娩的产妇,选择ASAⅠ级~Ⅱ级,随机分成2组,Ⅰ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2μg/ml、8 ml/h;Ⅱ组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4 ml/h。对照组30例,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临产后不要求药物镇痛的阴道分娩者,在宫口开2~3cm予静脉注射地西盘泮10mg。结果:阻滞后疼痛缓解的情况组内各组两两间比较发现,时点内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时点间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产程3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显示Ⅱ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第2产程Ⅱ组较两组明显延长(P〈0.05);3组产妇的第3产程无明显差异(P〉0.05)。3组产妇的顺产率与剖宫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钳产率差异有显著性,Ⅱ组的钳产率较Ⅰ组和对照组钳产率显著升高(P〈0.05)。Ⅰ、Ⅱ组新生儿脐血pH值和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硬膜外腔注入甲磺酸罗哌卡因,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对宫缩产程和产妇屏气用力及母婴的安全影响不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IEB)速率对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和罗哌卡因补充量的影响,为分娩镇痛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IEB方式进行分娩镇痛的单胎产妇126例,随机分为低速率组(n=60)和高速率组(n=66)。2组产妇均使用10mL首剂量(0.09%罗哌卡因+0.4 mg·L-1舒芬太尼),接连100 mL脉冲式注射泵(0.09%罗哌卡因+0.4 mg·L-1舒芬太尼),每60 min间断脉冲给药10 mL,分别以100 mL·h-1(低速率组)和200 mL·h-1(高速率组)进行输注。2组均设置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给药5 mL,锁定时间30 min。记录产妇镇痛期间初始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罗哌卡因补救镇痛的总量、频率及时机,第一次补救时间,PCEA泵总用量,产妇满意度评分,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产妇初始疼痛VAS评分、产程时间及自然分娩、经阴道辅助分娩和剖腹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罗哌卡因补救镇痛总量、频率、时机和首次补救时间及PCEA泵总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最高阻滞平面均为T7-T8,所有产妇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与低速率PIEB分娩镇痛比较,高速率PIEB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需要补充给药的次数和每小时罗哌卡因用量并未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180例ASA 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 cm时进行硬膜外穿刺,于硬膜外腔注入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ml,PCEA基础注药速度6 ml/h,自控镇痛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min;对照组:临产前6小时起不予阿片类镇痛药,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运动能力、产程、分娩方式、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达100%.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为(119±51)min,第二产程(56±30)min,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顺产率(94%)高于对照组(7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运动能力影响、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好,能提高产科质量,方法简便、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LR2单克隆抗体(toll-like receptor 2 monoclonal antibodies,TLR2 mAb)和TLR4单克隆抗体(toll-like receptor 4 monoclonal antibodies,TLR4 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结肠黏膜的炎症因子IFN-γ、IL-4及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A)、模型组(B)及TLR2 mAb干预组(C)、TLR4 mAb干预组(D)、TLR2 mAb和TLR4 mAb联合干预组(E)。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 d;B-E组小鼠仅饮用5% DSS水溶液7 d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开始的同时,每隔48 h分别给予C、D、E干预组小鼠以TLR2 mAb(10 μg)、TLR4 mAb(10 μg)、TLR2 mAb(10 μg)+TLR4 mAb(10 μg)腹腔内注射,A、B组给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以观察TLR2 mAb和TLR4 mAb的干预作用。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S)。造模及干预7 d后处死小鼠,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结肠黏膜TLR2、TLR4、IFN-γ、IL-4及IL-17的mRNA表达。结果 (1)与A组相比,B组小鼠肠道DAI及HS明显增高(P<0.01)。与B组相比,E组小鼠肠道DAI(P<0.05)和HS(P<0.01)均明显降低。与D组相比,E组小鼠肠道HS明显降低(P<0.05)。(2)与A组相比,B组小鼠结肠黏膜TLR2、TLR4表达明显增高(P<0.01,P<0.05)。与B组相比,C、D、E组小鼠结肠黏膜TLR2、TLR4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与A组相比,B组小鼠结肠黏膜IFN-γ、IL-4及IL-17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P<0.05,P<0.01)。与B组相比,C、D、E组小鼠结肠黏膜IFN-γ、IL-4及IL-17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TLR2 mAb和TLR4 mAb可能通过下调小鼠结肠黏膜的炎症因子IFN-γ、IL-4、IL-17的mRNA表达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曲马多复合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ASAⅠ-Ⅱ级。年龄25-35岁。随机分为3组:Ⅰ组使用0.15%布比卡因;Ⅱ组使用0.15%布比卡因加1.0 mg/mL曲马多;Ⅲ组使用0.15%布比卡因,4.0 mg/mL曲马多行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对切口痛的抑制Ⅱ组、Ⅲ组的效果要好于Ⅰ组(P〈0.05),对宫缩的抑制Ⅲ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运动神经阻滞3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总体满意度Ⅰ组(57%)和Ⅱ组(66%)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Ⅲ组的满意度(94%)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镇痛采用0.15%布比卡因和4.0 mg/mL曲马多复合可明显抑制宫缩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