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阿城区肾综合症出血热(EHF)患者发病情况,为流行性出血热(EHF)诊治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疑似病例标本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EHF) IgM抗体检测.方法 收集2009-2011阿城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标本共42份,其中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阳性13份,阳性率为26.2%;流行性出血热(EHF)IgM抗体阳性主要集中人群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年龄19-40岁.流行性出血热(EHF)IgM抗体阳性男11例,占0.33%;女2例,占0.22%.发病时间分布春、夏季节(3月份-7月份)均有病发生.流行高峰出现在6月份,0.62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984~2005年振安区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状况、疫区分布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4~2005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264例,平均发病率为12.6/10万,好发于农村;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占总发病例数的81.43%;职业以农民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7.52%;在区内呈现春秋两个高峰型。结论EHF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采取加强知识宣传、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加强EHF监测、开展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绍兴市1966年—1998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悦 《医学动物防制》1999,15(8):414-417
为探讨绍兴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动态和规律,对该市1966—1998年EHF疫情和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绍兴市1966—1998年EHF年发病率在0.29~82.6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77/10万。发病水平以80年代最高,90年代平稳下降。EHF病例分布呈高度分散又相对集中,高发疫区相对局限。全市EHF的季节分布呈双峰型,与以往相比,秋冬峰病例在全年病例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发病高峰推迟,且有消退趋势。黑线姬鼠、褐家鼠为本市EHF的主要宿主动物,疫区类型仍为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作者认为开展灭鼠和免疫接种是防制EHF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984~2005年振安区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状况、疫区分布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4~2005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264例,平均发病率为12.6/10万,好发于农村;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占总发病例教的81.43%;职业以农民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7.52%;在区内呈现春秋两个高峰型.结论 EHF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采取加强知识宣传、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加强EHF监测、开展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齐齐哈尔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齐齐哈尔市1986-1998年13年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出血热全年均有发病,但以10月-次年的1月最多,占全年总发病数的94.81%,呈明显的冬峰;各年龄组的人群普通易感,但以青壮年多发,男女比例为1.3:1;疫区分布以农村为主,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及从事家务者发病率较高,占病例总数的67.42%及13.2%。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HV)属中的一些病毒引起的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急性传染病。疫情以我国最为严重,约占世界发病总数的80%以上。本病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我国年发病为5~10万人(主要为轻壮年劳动力),死亡数千例,受威胁人口高达数亿,其危害极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5-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出血热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05-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5-2014年累计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364例,其中死亡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316/10万,历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4年发病率达0.558/10万.10年来全市10个区中共有9个区有病例报告,南山区年均发病率最高,达0.54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1-6月份,占63.5%;病例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1.3%;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和工人为主,占全部病例的49.2%.结论 深圳市存在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出血热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宝鸡市2004-2016年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宝鸡市2004-2016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圆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宝鸡市2004-2016年共报告自然疫源性疾病11种,3 533例病例,死亡病例41例,其中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的为狂犬病、布病和斑疹伤寒,呈下降趋势的为疟疾、出血热、乙脑,呈散发状态的为包虫病、登革热、黑热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皮肤炭疽;出血热、斑疹伤寒等疾病疫源地尚未改变,狂犬病、布病等疫区进一步扩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皮肤炭疽散发报告;乙脑、出血热等发病季节性特点明显;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8. 66%,男女发病之比为2. 68∶1,发病以40~59岁组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7. 81%。结论宝鸡市近年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防控形势严峻,流行疫源地尚未改变,有扩大的趋势,部分疫情出现上升。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和减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2006~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峰  王凯娟 《当代医学》2011,17(11):161-163
目的了解河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全省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2006~2010年河南省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在全省设立3个固定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调查鼠密度、鼠带毒率和带病毒鼠毒指数。结果 2006~2010年全省报告病例1044例,平均发病率为0.22/10万。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居多。春季和冬季各有一个发病高峰,冬峰峰值高于春峰。病例主要分布在豫南的驻马店、南阳、周口和信阳等地,占发病总数的54.70%。混合鼠密度在6.21%~20.43%之间波动,混合带病毒鼠指数在0~0.104之间波动。健康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50%。结论河南省2006~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近年有上升趋势,流行因素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德州市 1982~ 2 0 0 1年二十年流行性出血热 ( EHF)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本市 EHF流行有以下特点 :纵向观察年发病率起伏不定 ,平均年发病率 12 .90 / 10万 ;疫区不断扩大 ,无减少趋势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但有 3~ 6月份季节性高峰 ;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 ,占 80 %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带毒率最高的优势鼠种 ,为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 ;临床类型主要是轻型病例 ;经 IFA检测 ,健康人群存在隐性感染 ;检测病人双份血清 Ig G或 Ig M,加 AL T辅助检查确诊不典型病例 ;长期坚持室内外灭鼠 ,以防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8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59例,无暴发疫情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为21.59/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45.56%),幼托儿童(20.85%),散居儿童(14.29%);发病年龄高峰为5~10岁年龄组,发病108例,占发病总数的41.7%;男女性别比为1.56:1(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居前三位的月份为:12月、7月、3月(5月),占发病总数的占发病总数的13.9%、13.13%、11.97%;。结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下简EHF)在我县的流行规律,给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富裕县1998~2002年EHF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流行动态:本县1998年前已有10年未发生EHF,1998年开始有新的病例发生,连续两年达到高峰,2001年开始下降,2003年后未有新发生病例。5年间共发生EHF1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72/10万。2地区分布:全县10个乡镇均有发病,但病例主要集中在富海、忠厚、二道湾、绍文等乡镇,其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8%(113/144),通过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多呈高度散发状态,村子边缘户占52%,有边缘性特点。144例EHF中,农村与城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麻疹疫苗在湖北黄石市应用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黄石市1998~2004年麻疹国家法定疫情统计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998~200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41例,发病率为0.80/10万~10.7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4.23/10万,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发病者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231.发病年龄以4~7岁为高发年龄组,累积发病244例,占发病总数的32.93%.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为主,共343例,占发病总数的46.29%.每年发病高峰集中分布在4~7月,冬季发病人数较少.全市三个地区都有病例报告,以C区发病率最高,为5.40/10万,其发病人数占总数的49.52%.结论黄石市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亦有成人病例;麻疹发病季节性高峰向春夏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抚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持续有效降低HFRS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抚宁县2007-2013年HFRS人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抚宁县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264例,2010年以来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15-64岁之间(占总病例数的80.68%);以男性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3.7%);发病以台营镇、大新寨镇为多;时间分布属冬春季高峰。结论抚宁县为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HFRS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分析疾病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2005年—2012年出血热个案卡的信息及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铜川市印台区2005年—2012年出血热疫情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2005年—2012年全区共报告出血热病例103例,2012年发病率最高,为16.55/10万,疫情呈散发状态,波及全区7镇3个街道办;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48∶1;发病人群中农民占48.54%;发病年龄集中分布在25岁~65岁,占发病总数的85.42%。结论印台区流行性出血热从2012年发病呈明显抬头趋势,有明显季节高峰,并与环境、职业等因素有关,今后应针对性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胶南市是青岛地区流行性出血热 (EHF)流行较严重的疫区 ,为了更好的预防EHF的流行 ,并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胶南市 1982~ 2 0 0 1年EHF的疫情动态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及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胶南市疾病控制中心疫情室法定传染病报告和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汇总。对其资料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1982~ 2 0 0 1年全市共报告EHF3676例 ,年平均发病率 2 2 .16/ 10万 ;死亡 2 61例 ,死亡率为1.5 7/ 10万 ,病死率为 7.1%。从发病情况来看 ,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1982~ 1987年 ,共发病 …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8-2016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8-2016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聚集性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6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6 935例,年均发病率为325. 9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病例总数的56. 28%;全市10个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在光明区(618. 37/10万),最低在大鹏新区(156. 84/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9. 87%;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 91%;性别上,男女比为1. 57∶1。523例重症病例中,1~4岁组发病数较多,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8. 91%;仍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9. 29%;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主要以EV 71感染为主。共报告聚集性疫情759起,报告高峰期出现在4~6月,托幼机构是高发场所。结论 2008-2016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8.
龙陆奇 《中外医疗》2011,30(16):97-98
目的了解湖南省邵东县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判断疾病发展的态势,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检测EHF抗原的方法进行鼠带毒情况的监测,采用夜夹法进行鼠密度调查。以每5个年份为1个阶段,进行比对(2001年至2005为A段,2006年至2010年为B段)。结果 EHF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其中以4~6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5~75岁,其中以30~50岁年龄组为多;鼠密度为5578只/km2;鼠带毒率为6.45%。10年中共计捕鼠1596只,其中褐家鼠占捕鼠总数的53.13%,占室内家栖鼠的67.97%,家栖褐家鼠带毒率为14.04%,高于其他鼠种。结论邵东县优势鼠种为褐家鼠,作为EHF传染源,褐家鼠有重要意义。近几年EHF发病率与褐家鼠带毒率密切相关。建议在EHF防治工作中将大规模灭鼠工作与重点消灭带毒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5—2009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5—2009年泉州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和全市疫情汇编材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全市共报告5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26//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6月;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职业方面以农民最多,占全部病例的3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结论近年泉州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有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高发地区和发病率上升较快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采取以灭鼠和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葫芦岛市2009-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指艳  郭晓巍  王晓博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62-1062,1064
目的了解葫芦岛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特征、变化趋势以及疫区分型,以制订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方法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监测手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抗原并计算鼠带毒率,和对EHF恢复期病人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分型。结果有较明显的春季发病高峰,3~6月份发病数占全部发病的49.77%;高发人群为青壮年的男性农民;恢复期病人血清检测推断为家鼠型。结论疫区型别为家鼠型,未向混合型疫区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