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Rathke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2例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损害和全垂体功能低下,MR及CT检查诊断为垂体Rathke囊肿的患者采用手术清除囊肿,其中20例采用经窦入路,2例采用经翼点入路。结果术后头痛均缓解,88%视力损害明显恢复,80%全垂体功能低下明显恢复,1例好转。结论尽管垂体Rathke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但某些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经蝶窦显微手术清除囊肿是治疗垂体Rathke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最有效的方法.采用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能够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而且手术创伤小,肿瘤切除彻底,不需剃头、不影响容貌,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2年6月~2004年12月采用显微手术经眉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24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经颅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加强支持治疗和并发症对症处理。结果:本组侵袭性垂体瘤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为80%,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经颅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口发病率为1/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1]。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已成为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2]。它具有手术路径短、创伤小、手术用时少、无明显手术疤痕、不影响美观、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32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采用经鼻蝶  相似文献   

5.
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经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10%~15%。自1909年Cushing等首创经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以来,该治疗方法已为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所采用,并获得很好疗效。近年来,随着手术显微镜、操作器械及术中X线监控装置的应用与改进,以及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和放射免疫测试方法的出现,垂体腺瘤特别是微小腺瘤的早期或超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垂体腺瘤的手术不再仅满足于视神经减压为目的,而要求达到减少激素的分泌亢进。因而,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手术方式已受到极大重视,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8月至2007年5月我院共经该入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镜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在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8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应用神经内镜直接自单鼻腔进入,暴露双侧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进入蝶窦腔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部切除42例,约占72%;次全切除16例,约占28%,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更微创、暴露更好、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应用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3年10月在该院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61例行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按入院时间分为垂体后叶素组37例,术中于妊娠包块周围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缩宫素组29例,术中于妊娠包块周围多点注射缩宫素。比较垂体后叶素组及缩宫素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垂体后叶素组腹腔镜手术成功率100%高于缩宫素组68%,差异有显著性(P <0.01);垂体后叶素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与缩宫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术后病率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手术安全有效,损伤小,术中妊娠包块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8.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90%以上的垂体瘤适合经蝶窦入路进行手术,此手术较传统手术有视角宽阔、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1].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在全身麻醉下采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为37例垂体瘤病人进行手术,效果满意.现将该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切除术中垂体柄的保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5年5月中显微手术治疗的287例鞍区肿瘤。术前根据核磁共振大致确定垂体柄与肿瘤的关系,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先囊内切除肿瘤,然后细致辨认垂体柄并将其与肿瘤包膜分离开,并注意保护垂体柄的供血动脉。结果:在肿瘤全切和次全切的基础上,垂体柄的保留率为59%,术后永久性尿崩症的发生率为3%(9/287)。结论:在鞍区肿瘤切除术中,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确定垂体柄的大致位置,术中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细致辨认和分离垂体柄并注意保护垂体柄的供血动脉,是提高垂体柄的保留率和防止术后永久性尿崩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王宝凤 《现代护理》2001,7(10):20-20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良性肿瘤 ,人群发生率一般为 1/ 10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在垂体腺瘤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也越来越多。开颅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对合并糖尿病者是严重的刺激 ,并可由于手术损伤视丘下部或应用甘露醇 ,速尿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量输入葡萄糖等易诱发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而危及生命[2 ] 。我科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垂体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 2 1例 ,占同期垂体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 2 1例 ,占同期垂体腺瘤患者总数的 12 .5 %。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11.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垂体腺瘤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也越来越多.开颅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对合并糖尿病者是严重的刺激,并可由于手术损伤视丘下部或应用甘露醇,速尿,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量输入葡萄糖等易诱发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而危及生命[2].我科自1 997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垂体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21例,占同期垂体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21例,占同期垂体腺瘤患者总数的12.5%.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其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MR诊断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垂体腺瘤。结果MRI诊断5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表现为突破鞍隔向鞍上生长;侵入蝶窦;累及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术中发现65例为侵袭性生长,MRI阳性预测值为86.5%。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多功能腺瘤和泌乳素腺瘤多见,分别占33.8%、24.6%。结论MR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阳性率,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黎  余蓉  辜德英 《上海护理》2020,20(1):56-58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此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垂体瘤生长于重要功能区鞍区,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瘤、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因此,垂体瘤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岀现并发症,如尿崩症、低钠血症、垂体功能低下等而垂体功能低下又可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增加患者甲状腺制剂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伽马刀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无功能垂体腺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单纯伽马刀组采用单纯伽马刀手术治疗,手术加伽马刀组采用手术加伽马刀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生存质量、肿瘤大小变化和垂体功能低下情况。结果 治疗后6~24个月,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5~36个月,相较于手术加伽马刀组,单纯伽马刀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纯伽马刀组60例患者中肿瘤缩小41例(68. 33%,41/60),肿瘤大小无变化14例(23. 33%,14/60),肿瘤增大5例(8. 33%,5/60),出现垂体功能低下2例(3. 33%,2/60)。手术加伽马刀组肿瘤缩小39例(65. 00%,39/60),肿瘤大小无变化16例(26. 67%,16/60),肿瘤增大5例(8. 33%,5/60),出现垂体功能低下4例(6. 67%,4/60)。两组肿瘤大小变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Z=0. 348,P=0. 728);两组垂体功能低下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 175,P=0. 402)。结论 采用伽马刀治疗可显著提高无功能垂体腺瘤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脑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多发疾病,是一种来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颅内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内分泌紊乱症状,非特异性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肿瘤的10%[1]。近年来,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被广泛应用,与开颅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效果好、头面部无切口、无需剃发等优点,病死率1%[2]。但由于鼻蝶部位存在一定的解剖学变异,显微镜下操作手术野较小、手术路径较长等原因,经鼻蝶入路切除垂  相似文献   

16.
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PA)是垂体出血或缺血坏死伴有突发的头痛、呕吐、急性视力障碍、颅神经麻痹、下丘脑功能低下甚至昏迷的临床急症;多伴发生于垂体腺瘤,一旦延误诊断和治疗,将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永久性失明、昏迷和死亡。由于垂体卒中发展迅速,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加强垂体卒中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观察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科2000至2006年收治23例垂体卒中患者采用经蝶入路手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策略对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疗效,探讨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病例,其中单纯使用溴隐亭药物治疗组24例,首选溴隐亭联合手术或放疗组44例,首选手术联合溴隐亭组治疗26例,观察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检测泌乳素表达水平。结果 MRI检查随访肿瘤消失60例,其中单纯使用溴隐亭治疗组12例,首选溴隐亭联合手术或放疗组32例,首选手术联合溴隐亭治疗组16例,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3%、86.4%和76.9%。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明显降低,溴隐亭治疗耐受病例治疗前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者。结论首选溴隐亭结合手术或放疗的联合治疗策略对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治疗效果最佳,可作为首选治疗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并结合同期7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大腺瘤和巨大腺瘤的侵袭性腺瘤发生率(63.8%)明显高于微腺瘤和小腺瘤(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性腺瘤和非功能性腺瘤中的侵袭性腺瘤发生率分别为44.8%,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腺瘤中肿瘤卒中的发生率(22.6%)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腺瘤(5.1%);侵袭性腺瘤术后复发率(16.1%)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腺瘤(3.8%);侵袭性腺瘤的手术全切率(46.8%)明显低于非侵袭性腺瘤(88.5%),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术中所见和病理学检查来综合判定.手术全切率低,术后复发率高,治疗上应采取手术治疗结合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加强对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轻经蝶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经蝶显微手术治疗的52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内分泌及病理检查结果 、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 .结果 微腺瘤的肿瘤全切率85.4%,小腺瘤全切率61.9%,大腺瘤全切率70.0%,巨大腺瘤全切率38.1%;术后并发尿崩386例,均为暂时性尿崩;并发脑脊液漏65例,术后出血3例,感染2例,鼻出血3例;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残余肿瘤出血,1例死于垂体功能低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内分泌功能有显著改善,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率低(0.7%).结论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新技术的应用,经单鼻孔蝶窦手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绝大部分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20.
正Rathke囊肿为一种先天性疾病,是起源于垂体Rathke氏囊的良性上皮性囊肿,又称垂体胶样囊肿、垂体囊肿、上皮粘液囊肿、上皮样囊肿等~([1])。妊娠可以使囊肿快速生长,颅内压力增大,加重视力视野下降、头痛等神经症状。经鼻蝶窦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2]),但此种手术方法主要的并发症为脑脊液鼻漏,发生率为15%~30%~([3])。产褥期进行重大手术,会因母子分离、术后创伤,极易出现产后抑郁。本科于2018年7月17日收治1例产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