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评价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50~280 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脂肪乳组(Ⅰ组)和乳化异氟醚组(EI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IR组、Ⅰ组和EI组于尾静脉分别输注0.9%生理盐水、0.9%生理盐水、30%脂肪乳和乳化异氟醚2 ml/kg(液态异氟醚体积比为8%),给药时间30 min,停止给药后30 min制备模型.于再灌注180 min时抽取心脏血后处死大鼠取心脏,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肿瘤细胞坏死因子a(TNF-a)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心肌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加,血浆TNF-α浓度升高,心肌NF-kB p65和ICAM-1表达上调(P<0.05);与IR组和I组比较,EI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血浆TNF-a浓度降低,心肌NF-κB p65和ICAM-1表达下调(P<0.05).结论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NF-kB和ICAM-1表达,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体重2.0~2.5 kg,阻断冠状动脉1 h,再灌注3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组(Ⅰ组)吸入异氟醚,维持呼气末浓度0.5 MAC 30min,洗脱15 min后缺血1h再灌注3 h;乳化异氟醚组(EI组)静脉注射(1 ml/s)8%乳化异氟醚4~6 ml至呼气末浓度0.5 MAC,以4~6 ml·kg-1·h-1静脉输注乳化异氟醚维持呼气末浓度0.5 MAC 30 min,洗脱15 min后缺血1 h再灌注3 h;脂肪乳组(L组)静脉输注(5 m1·kg-1·h-1)与乳化异氟醚等量的30%脂肪乳注射液30 min,停止静脉输注脂肪乳15 min后缺血1 h再灌注3 h.再灌注3 h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O)浓度,并计算梗死区心肌与左心室干重比值、梗死区心肌与缺血区心肌干重比值.结果 与IR组比较,Ⅰ组和EI组梗死区心肌与左心室干重比值、梗死区心肌与缺血区心肌干重比值均明显降低,血清CK和LDH活性降低,NO浓度增加(P<0.05),L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EI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可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O生成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50只,月龄2~3月,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S组和IR组在缺血前10 min时颈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 ml·kg-1·h-1至再灌注120 min;低、中、高剂量瑞芬太尼组(L组、M组、H组)缺血前10 min时颈外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5、10μg·kg-1·min-1至再灌注120 min,余处理同IR组.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动物取心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核NF-κB的表达水平,以反映其活性,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NF-κB活性升高(P<0.05);与IR组比较,L组、M组和H组NF-κB活性降低(P<0.05),L组、M组和H组NF-κ:B活性依次降低(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L组、M组和H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且随剂量增加,损伤逐渐减轻.结论 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通过降低NF-κB活性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PP)和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纯系家兔54只,雌雄不拘,体重2.0~2.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氟醚预处理(I组).麻醉下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S组和I/R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维持麻醉;I组吸人1.4%异氟醚30 min后洗脱10 min进行异氟醚预处理,然后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3组静脉输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I/R组和I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2h时进行再灌注.分别于麻醉前和再灌注即刻、1h、2h、3h、4h、5h时取耳中央动脉血样,测定血浆CGRP浓度,各时点取完血样后立即处死动物,测定脑组织神经元NF-κB活性及其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血浆CGRP浓度、脑组织神经元NF-κB活性升高,脑组织NF-κB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I组血浆CGRP浓度升高,脑组织神经元NF-κB活性降低,脑组织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减轻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促进CGRP释放及抑制神经元NF-κB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氯沙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阻断荆氯沙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氯沙坦5mg/kg组(LOSl组,n=12)、氯沙坦10mg/kg组(LOS2组,n=12)。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min、开放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15min I/R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100g,LOS1组、LOS2组给予相应剂量氯沙坦。再灌注60min时处死大鼠,计算心肌梗死百分比及缺血百分比,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印记技术测定心肌NF-κB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及心肌NF-κB表达升高,心肌病理学损伤较重;与I/R组比较,LOS1组和Los2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及心肌NF-κB表达降低,心肌病理学改变较轻,LOS2组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较好。结论 氯沙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高剂量较低剂量更有效,其机制与下调心肌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异氟醚预处理和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n=9):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预处理组(Ⅰ组)、异丙酚预处理组(P组)和异氟醚预处理联合异丙酚预处理组(I+P组).Ⅰ组异氟醚预处理方法:吸入1.6%异氟醚10 min,停止吸入5 min,共重复2次;P组异丙酚预处理方法:静脉输注异丙酚37.5 mg·kg~(-1)·h~(-1) 10 min,停止输注5 min,共重复2次;I+P组同时进行异氟醚预处理和异丙酚预处理.预处理后立即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 min,随后松开进行再灌注,I/R组只进行缺血再灌注.再灌注120 min时每组取1只大鼠,取心肌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各组其余大鼠处死后,取左心室,采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并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各组均可见凋亡小体,I组、P组和I+P组心肌损伤程度轻于I/R组.与I/R组比较,I组、P组和I+P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ROS水平降低(P<0.05),而I组、P组和I+P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或异丙酚预处理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时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相似. 相似文献
7.
NFκB是一组存在于细胞和病毒中调控许多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之一。充分认识NFκ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预处理及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患者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2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Ⅰ组),每组10例.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 mg·kg-1、芬太尼5~10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C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及维库溴铵,Ⅰ组吸入异氟醚2 MAC及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CPB前维持收缩压90~120 mm Hg、舒张压50~80 mm Hg及心率60~90次·min-1;CPB开始时Ⅰ组停吸异氟醚.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1)、1 h(T2)、2 h(T3)采桡动脉血15ml,并分离提取中性粒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定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多巴胺及硝普纳用量.结果 与C组比较,Ⅰ组T0时NF-κB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时点NF-κB活性降低,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多巴胺用量降低(P<0.05),硝普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多巴胺用量与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最高值呈正相关[C组r=0.962,Ⅰ组r=0.908(P<0.01)].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 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6)和rhBMP-7组(B组,n=16).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30 min再灌注的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左冠状动脉穿线后不结扎;B组于再灌注前即刻经股静脉注射rhBMP-7 250μg/kg,IR组和S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B组和IR组分别于再灌注4 h(T1)和24 h(T2)时随机取8只大鼠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心肌组织MDA含量、SOD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核NF-κB的表达,以表示心肌细胞NF-κB的活性;S组仅于T1时测定以上指标.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B组再灌注时血清LDH、CPK活性和心肌MDA含量升高,心肌SOD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NF-κB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B组再灌注时血清LDH、CPK活性和心肌MDA含量降低,心肌SOD活性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和NF-κB活性降低(P<0.05或0.01).结论 rhBMP-7可能通过抑制大鼠心肌细胞NF-κB的活性,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氟醚延迟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白兔8只,雌雄不拘,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2组(n=4):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氟醚延迟预处理组(ID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IDP组持续吸入2%异氟醚2 h,24 h后进行缺血再灌注.于再灌注结束即刻,取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结果 与IR组比较,IDP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13个,其中10个蛋白质表达上调,3个蛋白质表达下调(P<0.05).质谱分析得到13张肽质量指纹图谱,并成功鉴定出了其中11个蛋白质.结论 异氟醚延迟预处理可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心肌蛋白质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异氟醚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αB-晶状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氟醚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αB-晶状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吸入纯氧2 h,24 h后仅动脉下穿线不结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吸入纯氧2 h,24 h后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延迟预处理组(Ⅰ组)吸入2%异氟醚2 h,24 h后行心肌缺血再灌注.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12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心肌组织测定αB-晶状体蛋白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计算心肌缺血面积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S组心肌细胞完整,排列整齐,线粒体形态正常,糖原丰富;IR组心肌细胞水肿,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内质网膜肿胀,空泡化;Ⅰ组心肌细胞水肿程度减轻,心肌纤维排列较完整,线粒体轻度肿胀.与IR组比较,Ⅰ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血清SOD活性升高,心肌caspase-3表达下调,αB-晶状体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异氟醚延迟预处理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αB-晶状体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可模拟缺血预处理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减轻再灌注期心肌功能抑制。以脂肪乳为载体静脉注射的乳化异氟醚可产生麻醉作用,但是否也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尚无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的保护效应,本实验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测定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的有关指标,旨在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相似文献
13.
NF-κB激活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从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途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众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 ,心肌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60min ,期间取心室肌。同时 ,稳定阶段在实验组Krebs Henseleit碳酸盐缓冲液 (KHBB)里应用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照组测定心肌NF κB的DNA结合活性、胞质IκBα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mR NA的表达。分别测定两组在短时间缺血后NF κB的DNA结合活性和TNF 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短时间的单纯缺血即引起细胞质IκBα水平的明显降解 ,同时有相对应的NF 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加 ;再灌注后 ,虽然细胞质IκBα的水平有恢复 ,但是却有更强的NF κB的DNA结合活性 ;首次明确激活的心肌NF κB有 p65 p5 0和p5 0 p5 0两种形式。此外 ,在实验组 ,NF 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受抑 ;相应的 ,TNF αmRNA的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 分析了心肌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F κB经历了两种不同激活途径 ,但没能确定p5 0 p5 0的确切作用。同时 ,确定NF κB的快速活化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众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吸人纯氧30 min,间隔30 min后仅开腹;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吸入纯氧30 min,间隔30 min后行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4 h;异氟醚预处理组(Iso组)吸入1.4%异氟醚30 min,间隔30 min后行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4 h.于再灌注4 h时处死大鼠,留取肝脏及腹主动脉血5ml.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Iso组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TNF-α含量升高,肝组织MPO活性升高,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Iso组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降低,肝组织TNF-α含量降低,肝组织MPO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1.4%异氟醚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n=3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ISO-IR组)和异氟醚组(ISO-S组)。IR组、ISO-IR组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ISO-IR组吸入1MAC异氟醚30min时行肺缺血再灌注,ISO-S组吸入1MAC异氟醚,不进行肺缺血再灌注。分别在缺血45min、再灌注30、60、120min处死6只大鼠,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中性粒细胞(PMN)膜表面CD18和肺组织ICAM-1mRNA表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自细胞计数、沉渣白细胞分类和总蛋白(TP)浓度,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再灌注期间IR组肺组织W/D、MPO活性、CDl8和ICAM-1mRNA表达、BALF中PMN百分比、TP浓度及PMN膜表面CD18表达均升高。而异氟醚预先给药减弱了缺血再灌注诱导的上述指标的升高。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异氟醚预先给药减轻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通过抑制PMN浸润和肺组织ICAM-1mRNA及CD18表达上调,缺血前吸入异氟醚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体重2.5~3.0 kg,随机分为4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烷预处理组(I组)、乳化异氟烷预处理组(EI组)和脂肪乳组(INT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的方法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稳定30 min后,I组吸入3%异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2.20%30 min,洗脱15 min;EI组先以1 ml/s的速率静脉注射8%乳化异氟烷8~10 ml,然后静脉输注6~8 ml·kg-1·h-1,维持呼气末浓度1.28%30 min,洗脱15 min;INT组先以1 ml/s的速率静脉注射30%脂肪乳9 ml,然后静脉输注7 ml·kg-1·h-1持续30 min.于稳定30 min(T0)、缺血前(T1)、缺血即刻(T2)、缺血30 min(T3)、再灌注60 min(T4)、120 min(T5)和180 min(T6)时,记录HR、SP和MAP,计算HR和SP的乘积(RPP).于T6时抽取动脉血样3 m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IL-6、IL-10的浓度,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与T0时比较,T2-6时各组HR、MAP和RPP呈进行性下降(P<0.05);四组间HR、MAP和R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组和EI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血清CK、LDH的活性和IL-6浓度降低,L-10浓度升高(P0.05).结论 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可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NF-κB是一组存在于细胞和病毒中调控许多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之一。充分认识NF-κ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预处理及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七氟醚预处理中核因子-κB的激活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七氟醚预处理中NF-κB的激活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 min,开放再灌注120 min,随机分为6组.①对照组进行单纯心肌缺血/再灌注;②DMSO组于心肌缺血前15 min腹腔内注射二甲亚砜(DMSO);③PTN组于缺血前15 min腹腔内注射核转录因子-κB(NF-κB)特异性阻断剂小白菊内酯(PTN)500 μg/kg;④七氟醚组于吸入2.5%七氟醚30 min,继之15 min药物排出;⑤PTN+七氟醚组于七氟醚预处理前15 min腹腔内注射PTN;⑥七氟醚+FTN组于七氟醚预处理后即刻腹腔内注射PTN.实验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实验结束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法(TPT)测定心肌梗死范嗣.结果 平衡期,各组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PTN+七氟醚组和七氟醚+PTN组在吸入七氟醚期间HR、MAP和RPP明显降低,再灌注1 h和2 h引起各组MAP和RPP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52.48±6.04)%相比,七氟醚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显著减少(33.73±5.72)%,而PTN+七氟醚组(52.60±5.01)%和七氟醚+PTN组(52.39±7.00)%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高于七氟醚组(33.73±5.72)%(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缩小了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而PTN阻断了七氟醚的心肌保护作用,NF-κB可能参与了七氟醚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300 g,10~ 13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和脂肪乳剂预处理组(I组).I/R组、E组和I组采用夹闭左侧肾蒂45 min后恢复再灌注的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E组和I组分别静脉输注8%乳化异氟醚、30%脂肪乳剂4ml·kg-·h-30 min,洗脱15 min后制备模型.于再灌注3h时采集腹主动脉血样5ml,测定血清肌酐(Cr)、胱抑素C(Cys C)、TNF-α、IL-6、IL-10浓度;取左肾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肾脏近曲小管坏死程度分级.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血清Cr、Cys C、TNF-α、IL-6、IL-10浓度及肾脏近曲小管坏死程度均升高(P<0.05);与I/R组和I组比较,E组血清Cr、Cys C、TNF-α、IL-6浓度及肾脏近曲小管坏死程度均降低(P<0.05),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I/R组和I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和I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E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8%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全身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氟醚、卡托普利联合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均分为六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异氟醚组(I组)、卡托普利组(C组)和异氟醚、卡托普利联合预处理组(IC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IPC组心肌细胞损伤轻于IR组,IC组损伤最轻。结论异氟醚、卡托普利联合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