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性基因PLA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PLAC1在62例结直肠癌、13例肝转移癌、28例癌旁10cm正常组织标本的表达情况。结果 PLAC1表达在癌旁10cm正常黏膜、结直肠癌组织、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28)、56.5%(35/62)和61.5%(8/13),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10cm正常黏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和肝转移组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AC1在女性表达高于男性;PLAC1表达增高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因素相关。结论 PLAC1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MTSS1蛋白在60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以及60例同一患者癌旁10cm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MTSS1在癌旁正常黏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四格表,MTSS1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数据采用RxC表的x2检验,校正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TSS1在癌旁10cm正常黏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60/60)和28.3%(17/6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10em正常黏膜,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67.013,P〈O.01);MTSS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癌组织大体分型和远处转移等因素均无明显关系钟=0.134、0.019、0.002、0.334、1.433、P〉0.05);MTSS1表达下调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等因素相关(x2=9.520、13.849、7.171、8.026、P〈0.05)。结论MTSS1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8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患者癌旁5cm的正常黏膜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两组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校正,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9.0%(40/58),在正常黏膜中的阳性率为33.3%(10/30),Stathmin在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r=6.87,P〈0.05);Stathm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χ^2=0.26,P〉0.05),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有关(χ^2=9.83,P〈0.05)。结论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阳性的表达,除了与远处转移有一定关系,尚不能作为判断其余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30例腺瘤及3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Ezrin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的关系。结果:Ezrin蛋白在结直肠黏膜、腺瘤及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3%(7/30)、50.0%(15/30)、72.0%(72/10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zrin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关系密切(P〈0.05),与其年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等无关(P〉0.05)。结论:Ezrin蛋白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等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潜在预测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成套组织标本(原发灶、肝转移灶、距肿瘤边缘10 cm以上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54例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患者标本的原发灶、肝转移灶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R &#215;C表资料的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Log-rank检验分析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及Twist蛋白在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表达的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转移灶、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01);原发灶中Twist蛋白在不同浸润深度T2、T3、T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64.9%、85.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Twist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34,P=0.031);多因素生存分析证实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为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01,P=0.002,P=0.005),而Twist蛋白在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的表达不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P=0.548,P=0.742)。结论 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高表达,其可能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对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CXC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XC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结直肠癌组织CXCR3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大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HT29细胞的表达及迁移能力.结果 CXCR3的阳性表达率为88%(46/52),CXCR3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直肠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临床转移(肝脏、淋巴结转移)有关(x2=12.1、21.5,P<0.01).SW480、SW620及HT29的CXCR3表达均呈阳性,其中大肠癌细胞HT29和SW620 CXCR3高表达,大肠癌细胞SW480 CXCR3低表达.在体外迁移实验中,大肠癌细胞HT29和SW620发生体外迁移细胞明显增多(75±6比147±8、63±5比9l±6,P<0.01),而大肠癌细胞SW480体外迁移无明显变化(47±4比45±3,P>0.05).结论 CXCR3上调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AGE-A3、MAGE-A4、MAGE-A10基因在结直肠原发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多种MAGE基因在97例结直肠原发腺癌配对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MAGE-A3,MAGE-A4,MAGE-A10蛋白在97例结直肠原发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56/97),63%(61/97),28%(27/97).MAGE-A3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率(x2=9.133,P=0.010).MAGE-A10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腺癌(x2=15.280,P=0.000);在TNMⅢ+Ⅳ期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x2=4.227,P=0.040);在有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原发灶(x2 =5.557,P=0.018);且随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在原发灶表达率显著增高(x2=7.296,P=0.026).结论 MAGE基因的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化、TNM分期、癌淋巴结转移有关.MAGE-A3和MAGE-A10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的预后标志物及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emo样激酶(NLK)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肠黏膜组织,其中正常黏膜组56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混合痔患者);结直肠腺瘤组51例:结直肠癌组71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组21例。将选取的肠黏膜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LK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LK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NLK的表达阳性率从正常黏膜(75.0%,42/56)、结直肠腺瘤(86.3%,44/51)到结直肠癌[Ⅰ、Ⅱ、Ⅲ、Ⅳ期分别为92.5%(49/53)、90.1%(281/312)、91.9%(274/298)和98.0%(48/49)1依次升高。NLK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P=0.027)、肿瘤远处转移(P=0.000)、肿瘤TNM分期(P=0.000)和复发率(P〈0.01)呈正相关。NLK在低分化和黏液腺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77.5%,62/80)低于高一中分化(93.4%,590/632;P=0.019);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96.8%,361/373)明显高于结肠癌(85.8%,291/339;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LK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NLK阳性表达率在2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正常黏膜、转移癌组织和原发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1%(12/21)、76.2%(16/21)和81.0%(17/21),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而前者与原发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NLK在结直肠癌中可能发挥促癌作用,且具有预后判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转录调节因子Et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转录调节因子Et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特点,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侵犯、转移等肿瘤进展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取我院从2001年9月至2002年11月间住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40例,同时取5例正常结直肠组织和3例结直肠息肉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转录调节因子Ets-1和CD34在它们中的表达特性,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正常结直肠组织和结直肠息肉几乎不表达Ets-1,结直肠癌细胞高表达Ets-1;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ts-1阳性表达及MVD均值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和结直肠息肉,P<0.01;Ets-1阳性表达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Ets-1、CD34在淋巴结转移组、肝转移组、Dukes分期的C期和D期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肝转移组、Dukes分期的A期和B期。P<0.01。结论 (1)Ets-1促进结直肠癌血管生成,并参与肿瘤浸润和淋巴道转移,与肝转移有关,可作为监测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2)检测Ets-1的表达。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血管形成、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YVE-1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YVE-1蛋白表达水平、淋巴管密度(LVD)及MVD.分析LYVE-1表达和LVD计数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LYVE-1的表达和LVD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LYVE-1表达水平和LVD计数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低LVD组术后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6.7%和90.1%,高LVD组则分别为60.0%和56.7%(均P〈0.05);而LYVE-1的表达则与术后复发及预后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LYVE-1特异性表达于淋巴管,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LVD可用于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1.
抑癌基因PTEN在结肠直肠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98年1月至1999年8月间于我院收治的122例结肠直肠癌组织标本中frr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122例结肠直肠癌组织标本中有39例为阴性表达,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腺瘤组织均为阳性表达(P〈0.01)。无论阳性面积抑或强阳性面积,PTEN蛋白表达与结肠直肠癌病人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结肠直肠癌周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存在显著相关(P〈0.01)。肿瘤分化各组两两比较显示,在阳性面积中除高分化与中分化腺癌、在强阳性面积中除低分化与未分化腺癌(P〉0.05)外,其余各组间统计学检验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Dukes分期各期两两比较,无论是阳性面积还是强阳性面积,除B期与C期(P〉0.05)外,其余各组间统计学检验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TEN抑癌基因的蛋白表达低下或丢失与结肠直肠的癌变有关,可能是结肠直肠的癌变过程中一种较晚发生的事件,是进展期结肠直肠癌的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的筛选及其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探讨其在术前、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87例结直肠癌、68例结直肠良性病、56例正常人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进而检测87例结直肠癌术前及术后15d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从而筛选出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结果筛选出质荷比为5955Da、5972Da的2种蛋白,与结直肠良性病组和正常人组比较,其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0.01);与结直肠癌术前组比较,术后1d其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术后4d已经降至术前水平(P〉0.05);与术后1d组比较,术后4d至15d其表达水平基本处于下降趋势(P〈0.01),但术后15d仍未降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质荷比为5955Da、5972Da的2种蛋白可作为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其在术前、术后15d内血清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是个多因素、多步骤,并同多种基因相关联所致的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miRNA可以通过靶基因调控蛋白,同时,这些受其调控的蛋白也能反过来调控miRNA的表达,从而在体内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miRNA作为肿瘤标记物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评估预后中以及指导治疗中的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磷脂爬行酶1(PLSCR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分析PLSCR1在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与HR8348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PLSCR1在70例结直肠癌、30例正常黏膜、10例肝转移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LSCR1在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与HR8348中的表达较强,PLSCR1主要定位在结直肠癌细胞株的细胞膜.PLSCR1在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5).PLSCR1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相关(P<0.05),PLSCR1表达阳性者术后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PLSCR1的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gann ankyrin repeats, Gankyrin)在结直肠癌和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癌旁黏膜组织检测Gankyrin蛋白的表达,检测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各组资料的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在癌旁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3%,其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χ2=24.109, P<0.01);Gankyrin蛋白在同一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阳性表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χ2=6.722, 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Ganky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χ2=6.139, P<0.05),在TNM分期中,(Ⅲ+Ⅳ)期的癌组织Ganky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阳性表达率(χ2=5.130, P<0.05);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有无浆膜浸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 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otch信号传导途径配体基因JAG1和DLL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4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建立患者肿瘤标本组织芯片并对JAG1和DLL1基因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46例患者JAG1表达与其肿瘤分化程度有关.DLL1表达在不同肿瘤部位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基因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4例(91.8%)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42.3±13.3)个月。无瘤生存86例(64.1%),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74%和67%。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与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微卫星状态、JAG1基因表达有关(P〈0.05)。JAG1基因高表达患者预后优于阴性表达和弱阳性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Notch信号转导途径配体基因JAG1和DLL1表达分别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有关.JAG1基因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中PI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IM-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5例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中PIM-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BPH、20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和42例PCa组织标本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染色结果分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结果 5例PCa组织PIM-1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63、0.55、0.42、0.91、0.76,2例BPH中其相对值为0.26、0.27。BPH、HGPIN和PCa组织中PIM-1蛋白阴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20%(4/20)和2%(1/42),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12)、20%(4/20)和12%(5/42),阳性列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60%(12/20)和86%(36/42),PCa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GPIN和BPH(P值均〈0.05)。PIM-1蛋白表达水平随PCa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增高而增强,在有和没有淋巴结转移PCa组织中PIM-1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10)、25%(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M-1高表达可能与PCa发生和发展相关,PIM-1表达水平与PCa分期、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可能成为PCa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粪便和外周血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F2)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评价用SFRP2基因筛查结直肠癌和判断病情的价值.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69例结直肠癌,63例结肠腺瘤和46例非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瘤组织、粪便和外周血中SFRY2基因甲基化状态,以30例健康志愿者肠镜下肠黏膜活性组织作为对照. 结果本组SFRP2基因在88.2%的结直肠癌组织,65.1%的腺瘤组织和45.7%的非腺瘤性息肉组织中发生超甲基化;在相应的粪便中分别有84.0%、46.0%和32.6%发生超甲基化;在相应的外周血中分别有66.9%、6.4%和2.2%发生超甲基化.在正常对照的结肠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未检测到SFRP2基因超甲基化,但在粪便中有2例SFRIY2基因甲基化.此外,肿瘤组织和粪便中SFRP2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位置、大小、Dukes分期等无显著相关性,与分化和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而外周血中SFRP2基因超甲基化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粪便中SFRF2基因超甲基化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物;外周血中SFBP2基因超甲基化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可能对判定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