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虫类药物早期灌肠治疗中风昏迷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05-2007-06,我院以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卒中单元[1]治疗模式下采用虫类中药灌肠治疗中风昏迷63例,并与卒中单元治疗模式下的基础治疗51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才迎春 《河北中医》2010,32(1):36-37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位列中医四大顽症之首。中风多为脑血管病引起,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的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94.07/10万,患病率冠诸病之首。2006—06-2009-05,笔者采用熄风通络胶囊治疗中风66例,并与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在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约200万例,死于脑血管病的每年约有150万人,存活的患者数为600-700万。其中约有3/4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重度残疾者约占40%。  相似文献   

4.
连丽英  张江  冀绪  史志勇 《河北中医》2013,(12):1849-1851
中风又称卒中,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部疾病的总称。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发卒中大约200万人,每年死于此病大约150万人^[1]。其预后取决于发病的病情和初始治疗措施。随着医学尤其是康复医学的发展,中风恢复期的各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对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近况山东中医学院徐浩,马苓云指导邵念方主题词中风(中医)/并发症,中医药疗法中风又名“卒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脑血管病人达500万...  相似文献   

6.
中风又称"卒中",是以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笔者运用头针电刺激治疗中风6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毕艳梅  薛建立 《河北中医》2012,(10):1520-1521
我国卒中发病率每年约200/10万,年死亡率为80/10万-120/10万,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果早期未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发展到后期会有"画圈"步态、"足内翻"畸形等后遗症。2010-06-2012-02,我们应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卒中急性期步行功能障碍102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10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贾红英 《河北中医》2012,(10):1554-1555
中风又称卒中,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故医学界将其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2009-01—2010-06,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护辅以高压氧治疗中风34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风先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短暂脑缺血发作,而短暂脑缺血发作和完全性卒中关系密切,故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是预防完全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环节。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导致缺血性中风形成已被公认,故积极降血粘度对治疗中风先兆及预防完全性缺血性卒中有其积极意义,我们从1992-1996年用祛瘀汤治疗中风先兆病人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卒中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治愈率低的特点,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足下垂是中风后主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2012-06—2014-06,我们应用解溪穴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4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香斌 《河北中医》2011,33(3):365-366
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指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2008-01—2010-12,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卒中急性期58例,并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5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即中风,位居中医学四大难证之首^[1],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全国每年新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病人数约600-700万人^[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医学认识到中风及危险因素间的联系在于相同的病因病机,通过干预调节人体失衡可起到同时防治多种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合并冠心病及脑心卒中7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风合并冠心病与脑心卒中的病情以及醒脑开窍针法对二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750例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中风患者,根据患者的合并症以及住院时发生脑心卒中的划分,对比无三大合并症与单纯合并冠心病的病情和针刺疗效,同时对比无并发症中风患者与脑心卒中患者的病情和针刺疗效.结果:中风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年龄、病位侧、中风性质、过程中变化、并发病方面与无三大合并症患者有差异.而脑心卒中患者在病位、治疗前评分、生化、中风证型、病位侧方面与无并发症患者有差异.结论:中风合并冠心病与脑心卒中对中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针刺疗效无明显影响.但二者对病人的其他方面各有影响,且两者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申斌  于川 《河北中医》2013,(11):1631-1632
卒中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北方地区为卒中的高发地区,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1]。2011-01-2012-12,我们运用中药蜡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32例,并与物理康复合作业疗法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尿失禁发病率较高,一般急性中风患者大约50%发生过尿失禁,中风后1周内尿失禁的发病率为60%,中风后7~10 d尿失禁发病率为40%[1]。尿失禁可导致尿路感染、皮肤损伤或发炎及压疮,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02—2010-08,我们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并与盆底肌训练指导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治》确诊[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风合并冠心病与脑心卒中的病情以及醒脑开窍针法对二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750例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中风患者,根据患者的合并症以及住院时发生脑心卒中的划分,对比无三大合并症与单纯合并冠心病的病情和针刺疗效,同时对比无并发症中风患者与脑心卒中患者的病情和针刺疗效。结果:中风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年龄、病位侧、中风性质、过程中变化、并发病方面与元三大合并症患者有差异。而脑心卒中患者在病位、治疗前评分、生化、中风证型、病住侧方面与无并发症患者有差异。结论:中风合并冠心病与脑心卒中对中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针刺疗效无明显影响。但二者对病人的其他方面各有影响.且两者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中风后失语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症状,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和病程长的特点。从中风后失语的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经验、综合治疗、病案举例等方面对谭子虎教授运用加减薯蓣丸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整理63例中风后失语的完整病例,并使用EXCEL-office和SPSS 17.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总结谭子虎教授治疗中风后失语的辨证遣药经验。  相似文献   

18.
推拿治疗中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推拿能明显提高卒中偏瘫患者的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推拿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主要可分为:体部推拿法(可与他法相结合)与足反射疗法;推拿还可治疗中风并发症,如便秘、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尿潴留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总结出疗效确切、理论完整、操作规范的推拿治疗中风的标准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风失语症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失语症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言语障碍, 多是伤及了与语言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所致. Davydova(1977)报告卒中患者中有25%~30%会产生失语, Benson(1980)报告有40%的半球卒中患者产生失语症[1]. 国内有文献报道, 脑血管病后约1/2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失语症[2]. 近年来随着中风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我国1986~1990年对全国七大城市600余万人的调查发现, 中风发病率为215.8/10万人[3]), 中风后失语的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临床上除脑卒中的各种躯体症状外,尚出现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属中风后郁证的范畴.中风后郁证发病率约为22%~60%,远高于同龄一般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10%~15%),也高于一般慢性病或骨折的康复期患者,中风患者比同等脑损害的外伤患者更易发生抑郁症.表现为对疾病康复丧失信心,不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措施实施,甚至拒绝进食,绝望自杀,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治疗多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及特异性、选择性-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百忧解等),但都存在副作用,临床疗效不很理想.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郁证,有可能形成治疗中风后郁证的新方法,对促进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