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自2012年1月起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新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模式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时间分期阶段性进行,每周进行总结并调整。以2011年1月~12月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前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2年1~12月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后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减少,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健康教育能有效对患者进行指导,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可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对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临床路径是为已确诊为某种疾病的一群患者制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完整的医疗和护理工作计划.研究表明,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焦虑、恐惧的发生率等.临床路径护理是与整体护理模式相适应的一种崭新的护理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护理具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完整性.这表明,临床路径护理程序的效果要优于一般护理程序,其更能适应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抽取368例患有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A组7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程度进行护理;B组294例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因素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卧床治疗持续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救治成功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对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体会。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为96.5%,对照组满意度为79.3%,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农村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方法:全程根据临床路径对932例农村白内障患者通过筛查、主要护理工作,进行全程护理,减少工作的失误、重复和拖拉.结果:视力提高理想,并发症少.结论:农村白内障治疗护理临床路径能以病人为中心,全程医护,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舟山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各69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88.41%,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为98.5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可以显著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以2009年2月~2011年3月我院的1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试验组实行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对两组产妇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以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论:临床路径的标准化和程序化能够使临床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并且能使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增强,从而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使患者享受到最佳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质量,以达到减少患者住院天数的目的.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分为准备阶段、制定路径阶段、实施路径阶段和检测评价及改进路径阶段.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质量.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合理调配护理资源,节约成本,达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肛瘘患者围术期以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73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35例)和路径组(38例)。一般组给予常规护理,路径组给予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照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和一般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20.0%,路径组显著低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住院时间为(6.5±1.2)d,一般组为(10.3±2.2)d,路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中医护理临床路径下对肛瘘患者展开围术期护理可使并发症减少,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谢一心 《光明中医》2016,(21):3200-3202
目的研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治疗组,给予常规护理与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相结合;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中医临床护理组在改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症状及提高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临床护理方案,且随着实施时间的延长,中医临床护理方案疗效愈好。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临床症状,建立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完善临床护理路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月收治的84 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路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路径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内容进行护理.比较护理路径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入院前Barthel 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Barthel 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表不仅具有规范护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的作用,更能以患者为中心,显著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5例脑出血住院患者,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6%;治疗后FIM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大于治疗前。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的康复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地抽取118例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将59例遵循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归为护理路径组,将遵基本常规护理的59例患者归为常规护理组。将完成健康教育人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人数以及患者康复人数作为该次临床疗效参考。结果护理路径组有86.4%完成健康教育,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的患者占94.9%,以及统计康复率为89.8%,对应常规护理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软件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路径组优势明显。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应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康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探索边疆地区维吾尔族患者实施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结合临床病情的特点,制定自内障的临床护理路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手段在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完善护理措施,规范护理行为,提高了护士健康宣教的能力,使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真正达到对自内障手术患者安全有效的护理。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维吾尔族患者白内障手术患者能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同时能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和对住院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边疆地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8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和住院时间。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可实现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146-14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按照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工作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糖尿病康复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教育方法,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经进行康复教育方法。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血糖达标率、护理技能、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康复教育,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护理技能、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接受PICC置管的实体肿瘤化疗患者,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PICC护理,以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依从性为指标来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成功率、患者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静  毛静  李惠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1):F0003-F0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CP)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护理模式,时一种跨学科、综合、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以某一特定疾病为对象,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制订合适的规范的护理计划,有助于提高护理效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云楚  倪青 《北京中医药》2018,37(5):390-394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必须辨病与辨证结合,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确定治则治法,明确治疗方向;发挥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护理优势。制定准备阶段,需成立临床路径组织机构,对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相关管理文件并确定相关人员的职责;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所需时间;设计临床路径文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定期召开研讨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培训。路径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诊疗工作、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主要护理工作、病情变异记录和出院后患者的自我管理5个方面。路径需要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同时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也需要药师、营养师、检验科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护理临床路径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指导,降低了医患双方的成本,提高了护理效果。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患者病情重且变化快,实施规范的护理临床路径有利于统一护理质量。通过长期积累,可通过修改路径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护理临床路径方便了质量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