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的效应并确定哪组传入神经起重要作用。 4 3例健康人分为 3组 :腓总神经组 (CPN组 ) 19例、腓总神经皮支组 (CBPN组 ) 16例及对照组 8例。CPN组中 8例接受 0 9×MT电刺激 ,11例接受 1 2×MT电刺激 ;CBPN组中 8例接受 1 5×PT电刺激 ,8例接受 3 0×PT电刺激 ;对照组接受安慰电刺激。除对照组外 ,另两组Hmax/Mmax比值均降低 ;除 0 9×MTCPN组和对照组外 ,其他组的H反射潜伏期延长。不同的经皮神经电刺激产生不同的抑制效应 ,其中腓总神经皮支的传入纤维中Ia类和Ⅱ类纤维在比目鱼肌运动中介导抑制效应 ,并且后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上肢手术的100例患者,男54例,女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异感定位。结果麻醉起效时间:研究组为16.9±3.8min;对照组为17.8±4.2min。麻醉效果:研究组患者显效38例(76%),有效11例(22%),无效1例(2%),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46%),有效18例(36%),无效9例(18%),总有效率82%。研究组出现霍纳综合征l例,未见使用神经刺激仪而引起的局部肌肉疼痛及感觉异常。对照组出现惊厥、抽搐1例,喉返神经麻痹1例,霍纳综合征3例。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明显优于异感定位。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对血管神经损伤小,操作简易,准确率高,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麻醉安全性和麻醉质量,帮助麻醉医师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82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吞咽行为治疗,B组采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C组在吞咽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法。10次为1个疗程。结果 1~2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72.7%,B组总有效率82.6%,C组总有效率94.5%。且C组经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吞咽障碍恢复分值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00)。结论在吞咽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尤其是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骶神经刺激术(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对无括肌缺陷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无括约肌功能缺陷的2例FI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骶神经刺激测试治疗(peripheral nerve evaluation,PNE;SNS的体外体验治疗)。测试过程中记录排便情况,每周FI次数减少≥50%时为治疗有效;同时进行克利夫兰FI评分表(CCF-FIS)及FI生活质量(FIQL)评分。结果:2例FI患者在测试期结束时每周FI次数均减少≥50%;排便急迫时控便时间由<1 min延长为1~5 min。2例患者的CCF-FIS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5、16分降至治疗后的3、3分。2例患者治疗后FIQL明显改善。2例患者均永久植入骶神经刺激器。结论:SNS在短期内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无括约肌缺陷FI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Ⅰ组应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行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运用传统方法行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后30min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对2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0.1±2.8)min和(12.9±1.8)min,Ⅱ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1.5±2.7)min和(14.6±2.2)min,I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均P〈0.05)。2组均未出现动脉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更高.阻滞实施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神经妥乐平 (neurotropin ,NTP)是家兔皮肤接种牛痘病毒后局部炎症皮肤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 ,本研究旨在观察该药及与神经阻滞疗法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并有单侧坐骨神经痛的患者 10 2例 ,分 (1)神经阻滞组 (NB ,n =4 5 ) :骶管注射 +L2~ 5椎旁注射 ,每周 1次 ,连续 5周 ;(2 )神经阻滞 +神经妥乐平组 (NB +NTP组 ,n =35 ) :骶管注射 +L2~ 5椎旁注射同NB组 ,每周 1次 ,2周后骶管内追加NTP 6ml,其余同以往治疗 ,在行神经阻滞治疗间隙每天肌肉注射 3ml神经妥乐平。 5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并观察其中 16例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的变化 ;(3)神经妥乐平组 (NTP ,n =2 2 ) :前 2周仅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 (如莫比可、英太青 ) ,2周后开始予神经妥乐平 6ml/d肌肉注射共 2周 ,最后 1周改为 3ml/d肌注 ,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1)单独使用神经妥乐平可以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P <0 .0 5 ) ;(2 )神经妥乐平不仅能明显提高神经阻滞疗法缓解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作用 ,两者联合应用 ,还可明显缓解神经根受压所致的下肢麻木 (P <0 .0 1) ;(3)除极少数病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NTP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枕神经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头痛患者76例随机平分为电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8例,2组均采用枕神经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还给予针灸治疗,评估总体疗效及头痛症状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及头痛症状评分均优于电刺激组(P<0.05或0.01)。结论:采用枕神经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行择期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28例(Ⅰ组)、神经刺激组30例(Ⅱ组)、传统方法组30例(Ⅲ组),局麻药品均使用2%盐酸普鲁卡因30ml。分析臂丛神经麻醉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超声引导组麻醉完成用时最少、神经刺激组稍长,传统组用时最多;而阻滞起效时间超声引导组最短,传统组起效时间最长,三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超声引导组、神经刺激组、传统方法组麻醉效果比较优等率分别是:100.00%、90.00%、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比神经刺激器及传统方法的阻滞,起效时间短,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方法,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其效果与并发症。方法 选择86例ASAI~Ⅲ级,行前臂、手和腕部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56例患者采用周围神经刺激定位仪(Stimuplex HNSll;B.Braun Melsungen AG,Melsungen)完成操作,其中20例置管。后30例患者采用找异感的方法,当患者有异感并放射到手的前臂或手指为针尖定位正确。结果 总的阻滞成功率95%(82例)。使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单次给药的感觉阻滞效果最好,其次是置管患者,而传统定位的效果相对较差。肌皮神经、前臂正中神经阻、腋神经与前臂内侧皮神经滞效果最好。穿刺针平均深度7.2cm(5.5-9.0cm)。有20例留置导管,均通过周围神经刺激定位仪成功完成,置管深度(9.0&;#177;3.5)cm,超过针尖深度3cm,手术麻醉效果均满意阻滞成功率100%。手指有手术后感觉异常5l例,均在l周内完全消失。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体表标志可靠,可置管后固定,有效避免气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性神经障碍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晨华  杨淳彭 《临床荟萃》2003,18(23):1356-1357
糖尿病性神经障碍在其合并症中发生频率最高 ,临床体征可见双下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膝腱反射消失、深浅感觉减退等 ,严重者可并发尿潴留、肾积水以及肾功能衰竭 ,目前的绝大多数治疗都是对症疗法。我们应用西洛他唑 (商品名 :培达 )治疗糖尿病性神经障碍患者 34例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性神经障碍的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本组共 34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2± 6 )岁 ,糖尿病患病期 2~ 2 8年 ,平均 (14± 7)年。患者全部都有神经障碍所致自觉症状 ,另有 17例有单纯性视…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用自己配制的芳香止痛搽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5 0例 ,男 2 3例 ,女 2 7例 ,年龄 4 2~ 83岁。 4 2~ 5 0岁 2例 ,5 1~ 6 0岁 16例 ,6 1岁以上 32例。病程 3~ 6个月 13例 ,7~12个月 2 8例 ,>12个月 9例 ,患者均因疼痛难忍 ,活动受限 ,以至影响饮食及睡眠而就诊。受累神经 :肋间 2 9例 ,腰骶神经 11例 ,三叉神经 6例 ,颈神经 4例。将 5 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2 0例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部位等…  相似文献   

12.
外伤后脊髓横断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所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我科肖传国教授创建肖氏手术方法 ,人工建立体神经 -内脏神经反射弧控制排尿 ,获得成功。通过对 31例脊髓神经损伤病人利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神经与骶神经吻合 ,重建膀胱功能[1 ] ,经过 1a~3a随访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 998年— 2 0 0 0年 ,我科共收治外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 31例。男 2 7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的 60岁 ,最小的 2 2岁 ,平均 36岁。受伤时间最长 2 0a ,最短 6个月 ,平均 5 .5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亨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都接受抗病毒、激素冲击、营养神经及放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65.0%、90.0%,对照组分别为30.0%、75.0%,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2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亨特综合征疗程短,治愈率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最适宜的状态 (刺激电极与主电极距离固定 ,上肢表面温度 >32℃ )下 ,确定无症状人群尺神经背侧皮支远端感觉平均潜伏期和波幅。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 2 7例健康成人 ,男 17例 ,女 10例 ;年龄 2 2~ 71岁 (4 0 .7± 13岁 )。测试前用体表温度计测量的手掌温度为 32℃  相似文献   

15.
经皮神经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肌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21)对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的再生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由创伤等原因引起神经损伤36例46根神经根据接受门诊治疗前后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B组接受弥可保治疗,疗程两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肌电图检测,测定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及波幅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作为周围神经神经损伤保守治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浅支修复桡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腓浅神经浅支与桡神经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并对腓浅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性损伤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腓浅神经浅支与桡神经形态结构大体一致.5例病例平均随访11(8~26)个月.按文献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结论]腓浅神经浅支可作为修复桡神经缺损理想的供体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tDCS真刺激干预,对照组接受tDCS假刺激干预。观察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住院神经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of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评分、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分,检测分析2组患者脑部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偏瘫后面瘫的疗效。方法早期偏瘫伴面瘫患者 3 4例 ,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面瘫 5周。结果 3 4例患者的口角歪斜全部治愈 ,流涎和口唇闭合不良治愈 2 2例。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偏瘫后面瘫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的制作与动物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自制的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插入家兔坐骨神经的神经束内进行实验 ,测定电极的刺激和记录特性 ,探讨自制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分别作为记录电极记录运动诱发电位和感觉神经活动电位 ,作为刺激电极记录肌电 ,并以神经束内针状电极作为对照。结果 :神经束内微电极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和感觉神经活动电位平均波幅分别为 4 .2 4± 1.13mV和 4 78± 173μV ,与神经束内针状电极记录信号的波幅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并可以作为刺激电极在肌肉处记录到混合相肌电。结论 :自制的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可以作为刺激和记录电极对神经束刺激或记录神经束的电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疗效与机制,同时探索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66例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高压氧组,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和联合应用正中神经电刺激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同时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患者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6个月时应用格拉斯哥(GOS)结果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GOS评定结果:正中神经电刺激组:恢复良好1例,中残7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1例,死亡1例。高压氧组:恢复良好1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11例,死亡2例。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恢复良好3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8例,死亡1例。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正中神经电刺激组及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56.7&;#177;13.1)cm/s和(58.2&;#177;13.8)cm/s,较高压氧组的(48.6&;#177;12.2)cm/s明显加快(P&;lt;0.05)。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28.4&;#177;5.3)cm/s,较高压氧组的(25.1&;#177;4.9)cm/s明显加快(P&;lt;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机制主要是加快脑血流速度。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有较好的促醒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在无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以替代高压氧治疗PVS,而更利于PVS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