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注射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操作和给药途径。各种原因致使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的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关节等损伤,称为渗漏性损伤。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可引起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后果。困此,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尽量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3.
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的治疗与预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林  全彩梅 《医学文选》2000,19(3):399-401
静脉注射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是护士技术操作基本功。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的软组织,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致组织坏死或功能障碍[1]。外渗性损伤临床上常见,但可避免,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尽早正确处理。为寻求有效的治疗、处理及预防的方法,与同道们进行探讨,综述如下。1 外渗性损伤的主要因素1.1 机体全身状况及局部血管条件[2] 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局部静脉内压力增高及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强所致。多发生于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肝硬化患者。表现在注射部位血管弯曲、血管深沉、静脉痉挛、血管弹性差、充盈度低及病…  相似文献   

4.
吴佳瑞 《吉林医学》2012,33(13):2890-2891
<正>静脉输液主要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给药用途径。将药物快速输送到全身,以达到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皮下组织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可致红斑、水疱,静脉炎及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甚至可  相似文献   

5.
6.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华  张影 《黑龙江医学》2009,33(6):476-477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普遍认可的治疗方式。但在护理操作中,时常发生的药物渗漏事故也逐渐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着重对化疗药物渗漏产生的原因、预防、应急处理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7.
孙玉娟 《海南医学》1997,(3):225-226
静脉注射是药物摄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有些药物如外渗入血管周围的软组织中,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不能不予以重视。我院自1981年至1996年共发生8例较重的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15年来发生药液外渗原始登记进行分析,8例外渗性损伤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占37.5%。化脓性胆管炎休克1例,占12.5%,脑外伤2例,占25%,脑血栓1例,占12.5%,中毒性菌痢1例,占12.5%。药液外渗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可以遇到的,其原因由于穿刺…  相似文献   

8.
静脉注射是药物摄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有些药物如外渗入血管周围的软组织中,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治愈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对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找出相应的早期治疗及预防的措施。1 外渗性损伤的病因1.1 可引起外渗性损伤的药物包括:血管收缩药、渗透性高的药物、抗肿瘤药物、或对软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等。1.2 药液外渗的原因1.2.1 操作原因 由于穿刺不当,穿破血管或患者不合作,活动过度,针尖穿破血管,而使药液漏出至血管外。1.2.2 静脉痉挛 由于输液的静脉在药液输入后因局部刺激而发生…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时,如不及时瀹当地处理,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甚至致残。而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如何减轻强刺激药物外渗后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并使之降低到最低程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将我科从2001年~2005年对50例药物渗漏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采取及时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药物渗漏的临床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有些药如渗入血管周围软组织中,轻者肿胀疼痛,重者引起缺血坏死,甚至肢体功能障碍。从而增加了病人痛苦,延误了康复时间,由此密切观察、及早处理、依据不同损伤种类作有效、积极预防尤为重要。五年来,在我院内、外收集4例典型的因接受静脉注射致外渗性损伤的患者。为引起高度重视,严把护理质量关,结合文献作探讨尝试,以提高我们的见解力与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力争时间及理想的预后。1 典型病例介绍11 病例1,女,30岁,肺泡癌右踝关节处作静脉切开,接受有计划的抗肿瘤治疗(甲氨喋呤、阿霉素)。其后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治疗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制作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家兔动物模型,以消退指数和消退时间作为检测指标,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冰敷治疗组和冰敷 阿米福汀治疗组效果最好,其消退时间最短,冰敷治疗组动物组织学检查发现无明显皮肤炎性改变及坏死.结论出现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后尽早采取冰敷治疗措施,可有效防止皮肤炎性反应及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对毒性很大的阿霉素在静脉注射发生渗漏时若不及时给予恰当处理,可致使组织发生坏死,给患造成不应有的损伤、痛苦及经济负担。近3年来,我们收治发生渗漏引起组织坏死的患9例,经采取下列方法处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丹 《大家健康》2016,(1):228-228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的预防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化疗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配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渗漏性损伤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化疗相关渗漏性损伤发生率仅为4.44%,对照组则具有高达15.56%的化疗相关渗漏性损伤发生率(P0.05);研究组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渗漏性损伤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正> 静脉注射是药物摄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临床用于治疗疾病的普遍手段。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注射药物外渗现象发生。其中绝大多数静脉注射外渗现象,是由于医务人员及病人及时发现,当即处理未引起不良后果。但是有些药物如渗入血管周围的软组织后,又由于病人体质衰弱,意识障碍等不易及时发现,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关节功能障碍,肢体坏死甚至感染死亡,这既增加了病人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普遍重视。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注射是治疗给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如果有些药物外渗到血管外,轻者肿胀疼痛,重者则引起组织的缺血环死。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同时又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所以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应对外渗性损伤作出相应的早期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是治疗给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如果有些药物外渗到血管外,轻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的缺血环死。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同时又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所以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应对外渗性损伤作出相应的早期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化疗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的机理,阐明减少渗漏性损伤的措施,提出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掌握药物的性质、浓度、输入速度和方法,选择适宜血管,正确固定针头和拔针,以免药液外渗引起渗漏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浅谈静脉渗漏性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浅表性静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因各种原因而致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只有一部分药物渗漏后才出现局部软组织坏死以及神经、肌腱和关节损害等,即渗漏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静脉注射是当前我国医学护士必须掌握的药物摄入技术之一,是当前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静脉注射操作过程中,若护士人员出现操作不当现象则会导致药物出现外渗性损伤,从而引起患者出现静脉炎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组织坏死现象。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在医学临床中的发生率并不低,但该问题若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则能够防止损伤发生进一步恶化,使局部组织保持稳定状态。对此,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本文针对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的常见因素展开分析,并根据常见问题提出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化疗药物渗漏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4大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属细胞毒性药物,静脉输注易引起静脉炎,且一旦渗漏到血管周围软组织中,轻则肿胀剧痛,重则引起皮肤软组织缺血坏死,甚至肢体残疾。更重要的是增加静脉穿刺的难度,不利于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