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后路内固定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胸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57岁,平均35.5岁;骨折部位:T11 3例,T12 11例,L1 14例,L2 2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3例,D级7例,E级15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 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120枚椎弓根螺钉中,0级螺钉110枚,Ⅰ级螺钉8枚,Ⅱ级螺钉2枚。螺钉优良率为98.3%,无出现Ⅲ级螺钉。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管内占位、椎体高度比值及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随访术后Cobb角丢失<1 °,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 mm,无断钉及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人工骨植骨可以增加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内置物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76例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治疗病例。其中T113例,T1219例,L;40例,L214例。根据AO胸腰椎骨折分类,A型骨折34例,B型骨折7例,c型骨折35例。术前脊髓损伤(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分级,A级14例,B级14例,C级38例,D级5例,E级5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injuryclassificationandseverityscore,TLICS)评分均大于4分。采用后路减压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66例,前路减压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10例,其中多节段固定31例,单节段固定45例。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D评分标准和脊髓损伤ASIA分级结合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变化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并对术前和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例患者获得12~48个月随访,平均32个月。ODI术后平均手术改善率为62.5%,优良率为69.8%;术后脊髓损伤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所有患者的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椎体骨折节段、损伤程度、AO分类及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等,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术中椎管彻底减压,恢复和重建椎体高度,坚强稳定的内固定和植骨融合,可避免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路钉棒系统加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横突及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其中男37例,女13例。骨折部位:T114例、T1221例、L117例、L28例。按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5例,B级18例,C级14例,D级9例,E级4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术中植骨50例,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融合30例,术前术后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论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加植骨能有效复位椎体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6年9月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受伤后手术时间平均35h,随访一年取得较好效果。结果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55%,术后平均高度97%,Cobb角术前平均23°,术后平均2°。术前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定按ASIA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22例,D级16例,E级4例。术后一年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定按ASIA分级:A级0例,B级4例,C级3例,D级11例,E级34例。术后一年平均高度95%,Cobb角平均2.5°。无断钉,已取内固定41例。结论AF椎弓根钉内固定对于胸腰椎骨折对于椎体高度、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皆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F脊柱内固定系统、GSS、RSS脊柱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其中T10骨折2例,T11骨折3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0例,L2骨折4例。术前术后分别测量病变椎体高度,Cobb角,CT片测量椎体占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及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有效率为85%,术后脊椎序列恢复正常,平均随访13个月,植骨融合,内固定稳定,无继发后凸畸形发生。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能有效恢复脊柱序列,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管容积,对神经功能恢复有效,能预防后期出现腰痛,椎体高度丢失及继发后凸畸形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压缩性骨折7例,爆裂性骨折8例。[结果]本组平均随访9.6个月。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无慢性腰痛,伤椎高度无丢失,注入椎体内的人工骨均在3个月内吸收。合并有不全瘫痪12例,按Frankel分级:术前B级4例,C级6例,D级2例。术后C级3例,D级5例,E级4例,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00,P=0.000〈0.01)。[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后能提供早期负重、维持良好椎体高度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已逐渐成为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常用的内固定物。本院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共运用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30~56岁,平均42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车祸伤15例,压砸伤6例,摔伤7例。受伤椎体:T12椎体15例,L1椎体14例,L2椎体8例,L3椎体3例。骨折类型:单纯椎体压缩骨折17例,爆裂型骨折20例,骨折脱位型3例。神经功能评定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的分类标准:A级8例、B级6例、C级5例、D级9例,E级12例。1.2术中操作失误:固定节段错误1例,椎弓根钉位…  相似文献   

8.
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在新鲜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 (anti- rotatio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ors,ARRIF)对 76例不同节段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观察复位固定效果及并发症等。 方法  1999年 8月~ 2 0 0 3年3月应用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共治疗胸腰椎骨折 76例 ,男 4 8例 ,女 2 8例。年龄 2 2~ 5 9岁 ,平均 34.1岁。按骨折部位分类 :T1 1 8例 ,T1 2 2 9例 ,L1 31例 ,L2 8例。按骨折类型分类 :屈曲压缩骨折 2 7例 ,爆裂型骨折 4 2例 ,屈曲牵张型损伤 3例 ,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 2例 ,剪力型脱位 2例。按 Frankel神经功能分类 :A级 16例 ,B级 15例 ,C级 2 7例 ,D级 10例 ,E级 8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对 ARRIF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2 h,术中出血量 2 0 0 ml。术后 76例获 6~ 2 1个月随访 ,平均 15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按 Frankel分级 ,有 1级以上改善者如下 :A级 8例 (5 0 % ) ,B级 11例 (73.3% ) ,C级 2 0例 (74 .1% ) ,D级 3例 (30 % ) ;E级 2例神经功能无明显变化。全组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未出现断钉、断杆等并发症。Cobb角术后较术前平均矫正 2 2°,脱位的椎体在矢状面水平位移平均矫正 2 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相似文献   

9.
在胸腹段骨折脱位并截瘫的治疗过程中,恢复脊柱正常力线和椎管通畅、牢固固定脊柱是首要问题。近年来作者采用国产Dick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并截瘫30例,经短期随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28例,女2例;年龄20~57岁,平均35岁。损伤节段:T113例,T126例,L1 13例,L2 4例,L3 3例,L41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直接砸伤16例,高处坠落伤5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爆裂型8例(26%),压缩型10例(33%),骨折脱位型10例(33%),安全带型2例(7%)。神经功能情况:按Frankel分级,A级25例,B级3例,C级2例。本组24h内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预弯棒在预防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出现侧方成角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5年6月本院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患者共218例,其中影像学资料完整的208例。评估每一位患者的影像资料,测量椎体螺钉与终板的夹角,208例中男139例,女69例,年龄16~68岁,平均(38.1±14.9)岁。损伤类型:车祸31例,重物砸伤23例,高处坠落伤154例。骨折椎体节段:T_(11)2例,T_(12)18例,L_1137例,L_241例,L_39例,L_41例;骨折椎体AO分型:A型194例,B型14例;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53例,B级11例,C级35例,D级39例,E级70例。内固定材料:Antares(美敦力公司)197例和Z-Plate(美敦力公司)11例。208例中有20例术中通过预弯连接棒预防可能形成的侧方成角,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8~53岁,平均(35.3±20.1)岁。损伤类型:车祸6例,重物砸伤1例,高处坠落13例。骨折椎体节段:T_(11)0例,T_(12)1例,L_115例,L_23例,L_31例;骨折椎体AO分型:A型20例;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例,C级3例,D级4例,E级7例。内固定材料:全部应用Antares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美敦力公司)。[结果]全部病例中有9例术后出现超过5°以上的侧方成角,没有10°以上的侧方成角。术前侧方成角平均1.31°±4.09°,术后侧方成角平均2.19°±3.78°,术前与术后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应用预弯棒的患者术中均出现椎体螺钉与相应的终板较大的成角,但术后均没有出现超过5°以上的侧方成角。术前侧方成角平均2.11°±4.26°,术后侧方成角平均2.31°±3.58°,术前与术后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弯棒可以有效地预防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