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钬激光联合羟喜树碱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局麻下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术后给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随访,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无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及术后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4—25个月),7例复发(14.9%),均再次行钬激光切除。结论钬激光切除术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创伤小,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硬腰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K-TURBT,术后定期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膀胱镜1次。结果 6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0 min。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及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32个月,7例复发,再次行PK-TURBT,术后病情稳定,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治疗膀胱癌——附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膀胱癌患者37例,经尿道膀胱镜,以波长2 100 nm、频率15~40 Hz、功率15~40 W、能量15 J钬激光切除肿瘤.术后1周开始膀胱灌注盐酸表柔比星进行化疗.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成功.无膀胱穿孔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1例术后尿道狭窄,定期扩张后治愈.2例肿瘤位于输尿管开口2 cm内的患者术后随访无复发,无输尿管肿瘤种植,无输尿管狭窄及反流等.5例患者术后复发,膀胱镜检查显示异位复发,无原位复发;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后再次行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灌注羟基喜树碱,随访9个月,无复发.结论 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治疗膀胱癌是一种安全、微创、出血量极少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钬激光腔内治疗膀胱癌、保留膀胱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58例广泛多发性原位膀胱肿瘤及16例(T2期13例,T3期3例)要求保留膀胱的膀胱癌患者施行经尿道钬激光肿瘤切除术.对随访发现复发者,再次或多次行钬激光腔内治疗.结果 74例成功实施钬激光切除肿瘤107台次.术后并发症有膀胱出血、创面延迟愈合.术后随访2~3年,1年内复发18例,死亡3例,2年生存率为96%.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生活基本自理,具备正常社会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自我评价良好.结论 保留膀胱钬激光腔内治疗膀胱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甚微,符合循证医学原则,须严格把握肿瘤性质及分期、分级等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子膀胱镜下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Ho LE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影像学或膀胱镜检查诊断为NMBIC的患者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2.5岁。均为初发肿瘤,其中肿瘤平均直径0.8 cm(0.5~1.6 cm);前侧壁肿瘤8例,颈部肿瘤2例,顶壁肿瘤7例,多发肿瘤1例。7例取平卧位手术,其中4例因髋、膝关节原因无法取膀胱截石位,3例因心肺功能原因无法长时间放置膀胱截石位。实施Ho LEBt治疗,置入电子膀胱镜后,选择200μm钬激光光纤,激光功率调至60 W,在距离肿瘤蒂部约1.5 cm处以钬激光环形切开膀胱黏膜至浅肌层,在深、浅肌层之间将肿瘤完整切除,切除标本经尿道完整取出体外。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耐受良好。平均手术时间21 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8 h,平均导尿管留置时间47 h。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证实p Ta期肿瘤8例,p T1期肿瘤6例,p T2 a期肿瘤2例,其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5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8例,低度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2例,切缘阴性,标本基底为肌层。结论:采用电子膀胱镜下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安全、可行的。钬激光的物理特性避免了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肿瘤的整块切除可得到最准确的术后病理标本,且能减少癌细胞的术中播散,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评价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患者32例,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其中24例为初发,8例为复发。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膀胱肿瘤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0~60min,平均36 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及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保留导尿3~6 d,平均4.6 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09年11月~2012年11月辅助检查确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0例,为患者应用化疗联合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肿瘤的最大直径大小平均为2.7±0.2om(1~5cm)。临床上分期分为:T2a期35例,T2b期35例,病理上分期为:G2:50例,G3:20例。为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首先为患者行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为患者联合应用多西他赛75mg/m。+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化疗,羟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20ml膀胱灌注治疗。为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诊观察,检测治疗的效果。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7±10.2(10~170)ml,平均手术时间为:59±20.1(20~80)min。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病理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未移行性细胞癌。有20例患者出现化疗的副作用,其中11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降低,9例患者出现头痛低热及轻微恶心,经对症治疗后均行好转。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为39个月(12~50个月)。其中12个月时有5例患者复发,24个月时有9例患者复发。在所有随诊患者中共20例患者死亡,无瘤存活患者为50例。结论:化疗联合根治性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安全且疗效显著地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动脉介入化疗辅助经尿道电切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对13例病理证实为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T2-T3)的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辅助动脉介入化疗。经骼内动脉灌注的化疗药物为顺铂80mg、表柔比星50mg,氟尿嘧啶1g或喜树碱30mg。经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后,所有病例定期随访,观察其生存期、无病生存期以及化疗副作用等。结果13例患者完成治疗,年龄68.3±7.4岁,平均随访26.46个月,肿瘤复发5例(38.46%),对复发肿瘤行再次经尿道切除,1例远处转移行全身化疗。2例患者因癌死亡。结论选择辅助介入化疗结合经尿道切除的治疗对部分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T2-T3)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具有保留膀胱功能、较好生活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门诊膀胱镜检查中2μm激光气化切除单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在尿道局部麻醉下,经膀胱镜检查发现的单发、带蒂、直径小于3 cm的膀胱肿瘤患者30例,直接采用2μm激光气化切除。并在膀胱镜检查及激光气化切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NRS疼痛评分。术后2 h给予表阿霉素膀胱灌注,定期灌注随访。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尿路上皮癌Ⅰ级25例,尿路上皮癌Ⅰ~Ⅱ级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膀胱镜检查时NRS疼痛评分:2分12例,3分18例;激光切除时疼痛评分:4分5例,5分13例,6分12例。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手术并发症。术后6~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无原位复发,2例患者异位复发。结论在门诊局部麻醉行膀胱镜检查的条件下,采用2μm激光气化切除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铥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本组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应用2μm铥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98例,肿瘤直径0.3~3.0 cm。随访观察术中术后出血、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常规定期行膀胱镜复查。结果:19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均极少,术后继发出血2例,均保守治疗后好转。手术时间5~35 min,平均(15±7)min。ASA评分3~4级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中均平稳,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下完成105例。所有患者无闭孔神经反射;1例膀胱穿孔、尿外渗,但无水中毒发生。导尿管留置0~7 d,平均(1.8±0.6)d;术后住院0.5~4 d,平均(1±0.4)d。术后随访3~36个月,有8例复发,无1例出现进展。结论:铥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有效和安全的,具有术中出血极少和留置导尿管时间短等优点,可适用于ASA 3~4级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1.
Thirtee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who had residual tumor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s, were treated with consecutive intraarterial (IA) cisplatin (15 mg/d; total, 150 mg) and concurrent radiation (1.8 Gy/d; total, 30.6 Gy). All patients received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placement of vascular access devices (VAD) to perform daily cisplatin infusion after alteration of intrapelvic blood flow by coil embolizations. Tumor response was evaluated by transurethral biopsy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Complete response, defined as no viable tumor cell in the biopsy specimen, was achieved in seven patients (54%).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30 months (range, 12-48 months), 10 patients (77%) were alive, five (38%) of whom had no recurrence. Two cancer-related deaths were observed. All complete response cases survived with a median follow-up of 35 months (range, 25-48 months). Cause-specific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s at 4 years were 85% and 28%, respectively. The regimen was well-tolerated, with no dose-limiting toxic events. There were no VAD-related complications. Consecutive IA low-dose cisplatin and concurrent radiation may be an acceptable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who are not suitable for systemic chemotherapy. The use of a VAD contributed to successful consecutive IA infusio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科术前经动脉化学治疗药物灌注并栓塞供养血管后,对外科手术方式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23例女性单侧乳腺癌确诊患者,在外科手术前6~17 d,行锁骨下动脉局部化学治疗药物灌注和栓塞,化学治疗药物采用FAC/FEC方案,栓塞剂为碘化油和明胶海绵。外科手术前1~3 d行钼靶摄片,测量肿块变化,记录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方式。结果经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无严重并发症;化学治疗灌注栓塞后5~15 d,部分缓解61%(14/23),病变稳定39%(9/23);20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例患者行保乳手术。手术出血量45~400 mL,平均出血量(141±96)mL,并与同时期同科室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前未化学治疗栓塞)的出血量90~450 mL,平均(209±83)mL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前经动脉新辅助化学治疗及栓塞供养动脉,可使肿块缩小,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手术切除,并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40例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B组行单纯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生存率的差异.了解介入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前经介入治疗后大部分膀胱肿瘤缩小,血尿缓解或消失,术后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光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见炎细胞浸润.A组复发4例(20%),死亡2例(10%).B组复发9例(45%),死亡4例(20%).结论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膀胱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卡介苗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探讨其药理机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年8月-1999年12月共9例开放式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卡介苗灌注的随访资料,结果:本组随访8月-4年,平均31.6月,卡介苗灌注后均做膀胱镜检及病理活检,无1例肿瘤复发,结论:卡介苗灌注对膀胱肿瘤切除术后预防后预防复发近中期疗效是肯定的,个别临床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可完全治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A组,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记录并发症发生例数并计算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后随访6~12个月,B组随访6个月、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与传统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髂内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膀胱,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方法:对72例不同分期、分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Ⅱ组32例术前行卡铂配伍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2次,后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均随诊2年,比较两组间治疗后膀胱癌复发率。结果:Ⅰ组,2年膀胱癌复发18例,复发率45%。Ⅱ组,2年膀胱癌复发6例,复发率18.7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前后膀胱癌细胞分级(G)降低15例,分期(T)降低16例。结论:术前加用卡铂配伍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使部分膀胱癌降级、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膀胱癌复发率,术前加用卡铂配伍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保留膀胱的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钬激光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钬激光结合膀胱镜、输尿管镜经尿道或经皮肾穿刺通道治疗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膀胱结石,2例尿道结石,7例回肠代膀胱结石均一次性碎石成功.124例输尿管结石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为92.5%(115/124).39例肾结石采用微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成功率为92.3%(36/39).输尿管狭窄、息肉2例,尿道狭窄、息肉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18例,前列腺增生14例均治愈.发生并发症12例,占5.3%(12/226).所有结石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7.9%(186/190).结论 钬激光在碎石、切割组织、凝固止血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结合各种泌尿内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具有安全、有效、出血少、恢复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re-sistance Gene 1,MDR1)、醌氧化还原酶(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基因多态性,评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 NMIBC)患者对膀胱灌注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和丝裂霉素 C的敏感性。方法选取112例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行TUR-Bt术确诊的初发NMIBC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碱基序列分析基因分型技术(sequence based genotyping , PCR-SBT)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GSTP1、MDR1、NQO1基因多态性,预测患者对表阿霉素和丝裂霉素 C的敏感性,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作为膀胱灌注药物,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析GSTP1、MDR1、NQO1基因多态性检测对NMIBC患者膀胱灌注化疗药物选择的意义。结果12例MNIBC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随访20.5±2.7月,复发17例,复发率15.18%;表阿霉素膀胱灌注52例,丝裂霉素C灌注60例;以敏感性药物膀胱灌注的患者48例,表阿霉素和丝裂霉素C各24例,随访期间复发6例,复发率为12.5%;按经验选择中度敏感性药物进行膀胱灌注患者64例,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C分别为28例、36例,随访期间出现11例复发,复发率为17.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IBC 患者膀胱灌注化疗前通过检测GSTP1、MDR1、NQO1基因多态性预测患者对表阿霉素和丝裂霉素 C的敏感性,选择敏感性药物化疗,能有效降低NMIBC复发率,此方法对NMIBC术后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贲门癌术前胃左动脉药物灌注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贲门癌术前经胃左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的价值。方法 收集了 5 6例经胃左动脉插管药物灌注后手术切除的贲门癌病例总结分析。结果 DSA造影贲门癌多数为血管丰富性肿瘤。经胃左动脉灌注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钡餐检查贲门部肿块缩小 5 0 %者有 32例。术后 1年生存率 98% ,2年生存率 78.6 % ,3年生存率 5 3.6 %。灌注后胃出血是主要并发症 ,占 32 %。结论 贲门癌术前经胃动脉药物灌注化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该方法增加了贲门癌手术切除的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