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刺血醒脑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的西医治疗与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醒脑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ACI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结论刺血醒脑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抑制血管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出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滴,对比两组的NIHSS评分等。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炎症因子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7d后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的应用促进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控制,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血浆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变化,以及醒脑静注射液对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51例sTBI患者随机分成醒脑静治疗组(A组,n=26)和对照组(B组,n=25)。B组采用脱水、止血、必要时手术等治疗,A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于伤后6h、24h、3d、7d、15d等各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并与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C组,n=12);分析各时间点两组血浆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结果:伤后各时间点A、B两组sTBI患者血浆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1),但两组间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在伤后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各时间点A组血浆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低于B组(P?0.05)。A、B组于伤后各时间点血浆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与B组比较,出院时A组预后较好。结论:醒脑静能够降低sTBI患者血浆IL-1β与S-100β含量,改善预后,具有脑保护作用,其脑保护机制可能与醒脑静能减轻血浆IL-1β和S-100β蛋白介导的损伤性脑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纤维蛋白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2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观察组的TNF-α、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可明显降低TNF-α、IL-10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 例AIS 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00%,优于对照组的72.00% (P<0.05)。治疗后,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NIHSS 评分及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AIS 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吴勤烽  徐利芬 《新中医》2020,52(9):52-5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内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达拉奉注射液,并给予防治感染,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及控制血压等综合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和治疗7 d、14 d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痰热内闭证评分,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痰热内闭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痰热内闭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Hcy、IL-6、TNF-α和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1);观察组4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14 d,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在现代医学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作用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损伤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通过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症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18/20)高于对照组(65.00%,13/20)(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指标(NSE、IL-6、TNF-α)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何宇刚  周飞铖  杨新龙 《新中医》2021,53(10):81-8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对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进行评估;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hs-CRP、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为8.8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外伤性颅内出血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保护患者认知与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病人60例,其中常规治疗+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组20例,常规治疗+醒脑静注射液20例,对照组(常规组)20例,通过观察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均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后的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加用醒脑静组及醒脑静序贯清开灵颗粒组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加用醒脑静组及醒脑静序贯清开灵颗粒组治疗患者的血清中的IL-6及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组与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组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中的IL-6及TNF-α的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通过降低血清中的IL-6、TNF-α的含量,产生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及甘油果糖降颅压,适当控制血压,给予止血、营养神经、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颅内血肿及水肿体积、TNF-α、IL-6和MMP-9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和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脑水肿,对脑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TNF-α、IL-6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下调MMP-9的表达,保护基底膜和破坏血脑屏障,促进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通脉汤辅助预防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效果。方法:将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初剂量25 mg,3次/d,连服4周以改善心室重构,观察组采用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心房钠尿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梗死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房钠尿肽及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治疗后1周开始,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发病时(P〈0.05),且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治疗后1周开始,预测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发病时(P〈0.05),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通脉汤辅助治疗心肌梗死后与预防心室重构,能改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结合参附注射液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纽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单纯行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医常规结合参附注射液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酶指标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抗心律失常效果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西医常规结合参附注射液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毒,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2例TBI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评价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TBI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患者NDS评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多靶点激素治疗方案对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多靶点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多靶点激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肾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治疗后2组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治疗后2组均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多靶点激素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肾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的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后第4天开始,连续7天给予曲马多电针和针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冷诱发持续性疼痛和机械性痛阈的变化。在开始治疗后的第0、1、3、7天处死动物,取整段脊髓组织,测定TNU-α、IL-1β、PGE: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给予电针、曲马多及针药联合治疗后,手术组动物的冷板抬足次数均有明显下降,50%缩足阈值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7天后,针药联合组冷板抬足次数明显低于其他手术组(P〈0.05),50%缩足阈值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组(P〈0.05);治疗3天后,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PGE2水平均降低(P〈0.05),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城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IL-10的水平均升高(P〈0.05),而针药联合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脊髓中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发挥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对大鼠湿热模型、炎性反应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湿热炎性反应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对照药组、中药组、蒙药组分别采取不同处理方法观察记录各项指标,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中蒙医温病经典方在治疗大鼠湿热症状上具有可靠疗效,尤其在改善大鼠进食饮水减少,大便稀软,口角眼角分泌物增多等方面有显著成效。ELISA检测显示对照药组IL-1β、IL-6、TNF-α无意义,中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IL-1β、IL-6无意义(P0.05),蒙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有意统计学义(P0.05),对IL-1β无意义(P0.05)。结论: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在解除湿热症状上有切实可靠的作用,对腹腔炎性反应引起的发热及炎性反应,虽然细胞因子血清检测没有得出有力检验数据支持,但动物模型治疗后期各项体征监测都有好转。ELISA检测显示中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蒙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桃红四物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脑卒中NIHSS积分及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脑卒中NIHSS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脑卒中NIHSS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进而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牵引配合骨刺定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96例。2组均给予骨刺定内服外敷,观察组同时给予针刺及牵引治疗。2组均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84.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腰痛、下肢放射痛、马尾神经症状等症状积分2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牵配合骨刺定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组(治疗组)60例。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变,观察临床疗效,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浆TNF—α及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中TNF-α及IL-6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1(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2组均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BNP,CRP、TNF-α、IL-6含量。结果:2组心功能Ⅱ级、Ⅳ级、Ⅲ级患者BNP、TNF-α、IL-6、CRP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TNF-α、IL-6水平,心功能越差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