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术后拔出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予以分析,并进行预见性评估,采取相应对策,减少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出现和重置尿管的现象。方法:对术后拔出尿管排尿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术后拔出尿管排尿困难由总人数的3.15%降至1.80%。结论:通过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相应对策,可明显减少了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发生比率。  相似文献   

2.
<正>留置尿管是引起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据统计留置尿管3天发生尿路感染率达31%,5天以上为74%,长期留置尿管几乎为100%[2];其血尿、拔管困难、拔管后尿潴留等并发症也多见  相似文献   

3.
倪娜 《北方药学》2011,8(7):102-102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尿管拔除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例,对照组在病人有尿意后护士用无菌注射器将尿管气囊的水全部抽吸干净,随后将尿管拔出。实验组在病人有尿意后,护士首先用无菌注射器将尿管气囊的是全部抽出,随后用无菌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0.5ml生理盐水,使气囊呈橄榄形状后再汗漫旋转拔出尿管。使气囊局部保持光滑,避免过度塌陷而形成皱褶,在拔管时划破尿道黏膜而引起损伤。结论:在留置尿管的病人中,应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可以增加患者拔除尿管时的舒适度,减少尿管拔出后首次排尿时出现的异常症状,从而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由于手术需要,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常需留置导尿,而术后拔尿管由于患者依赖心理、体位、活动差等原因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同时,留置尿管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会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也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冲刷作用,致使细菌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而引起感染[1].在我国医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约95%与导尿或尿路器械操作密切相关[2].为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感染发生,促进患者第1次排尿顺利,避免再次导尿,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的不同拔管方法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伟锦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92-1892
留置导尿是常用护理技术,但临床由于忽略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常致部分患者拔管后自行排尿困难,甚至需再次导尿,既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我科对240例留置导尿患者拔管时机作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春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47-2948
手术患者常因麻醉、手术时间长、昏迷等情况,需要术前留置尿管。留置导尿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由留置尿管引发的尿路感染、血尿、拔管困难、拔管后尿潴留等并发症常见于临床。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选择最佳的术前留置尿管时机和术后拔管时机,可降低留置导尿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提高拔管后一次排尿成功率,减少其不适和并发症。本文就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插管时机、排尿生理和拔除留置尿管的时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外伤男性昏迷患者留置尿管拔管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120例留置尿管的男性昏迷患者随机分成 A、B、C三组,各40例.A组在夹闭尿管2~3 h或进行膀胱冲洗有溢尿并在膀胱充盈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 ml+N.S5 ml经尿管注入,后抽出气囊内无菌生理盐水并留置0.3~0.4 ml迅速拔掉尿管;B组在病情稳定但无溢尿时拔尿管;C组拔管时机方法与A组相同,但同时使用镇静剂苯巴比妥钠0.1 g肌内注射,2次/d.结果 A组患者拔管后顺利排尿率很高,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留置尿管时间较短.结论 提示男性昏迷留置尿管患者在膀胱充盈且有溢尿时拔管排尿成功率最高,是拔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护理,降低拔尿管后尿储留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妇产科5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选择,其中250例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为观察组,250例为对照组,随机拔除尿管,包括膀胱空虚与膀胱充盈过度时。结果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在降低尿储留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选择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对降低尿储留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初产妇产钳术后留置尿管24 h长期开放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196例左侧会阴侧切及产钳助产术后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试验组:产后留置尿管24 h长期开放,预防产后尿潴留,并抗炎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观察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无1例发生尿潴留,对照组有13例发生产后尿潴留,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13例中5例并发产后出血,3例并发泌尿系感染。结论:初产妇产钳术后留置尿管24 h长期开放可预防产后尿潴留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00例脊柱骨折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膀胱充盈同时用力排尿,尿道口有尿液流出状态下拔管;对照组在非充盈状态下拔管,观察这两种状态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膀胱充盈时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后拔尿管,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尿管拔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1.
术后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指手术后膀胱涨满但尿液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临床上经常遇到留置导尿管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困难,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患者常异常痛苦,对医疗和护理造成极大影响。我们总结了对该情况的处理方法,现将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医用尿液引流袋。只能贮存及引流尿液,病人膀胱内一旦有尿液便随之排出。使膀胱括约肌失去原有的收缩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一旦拔除导尿管后易发生排尿困难。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多数病人因此造成终生依赖导尿管排尿,为工作及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克服现有尿液引流袋存在的不足。我们经过多年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尿液引流袋,该引流袋可以使病人有尿意时。将调节阀打开,起到了引流尿液的作用,膀胱排空后,将调节阀关闭,尿液可以在膀胱内贮存,使膀胱括约肌保持原有的收缩功能,避免了拔除尿管后发生排尿困难给病人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3.
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是常见的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对患者心理疏导、留置导尿管过程的操作和护理、留置后卫生和饮食指导等几个方面可预防UTIC的发生,减少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气囊尿管以固定方法简便,不易脱出,大量应用于临床。在使用该类导尿管时,我们发现,诸如气囊回缩不到位,尿垢易附着气囊的褶皱上,气囊压迫尿道内口使内口破溃,形成瘢痕及患者情绪高度紧张等原因造成拔管困难时有发生。针对上述原因,我们采取减少气囊注水量,给予患者足够的水摄入量,冲洗膀胱以及实施健康知识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留置尿管不同的拔管方法对病人自行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神志清楚,肾功能正常,留置尿管时间(9±2)天的病人,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3组,甲组在随机状态下拔管;乙组在膀胱半充盈状态下拔管;丙组在膀胱高度充盈时拔管;观察3组病人拔管后的自行排尿情况,即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尿量,排尿困难的病例.尿潴留情况.结果:甲组与丙组在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病例数明显少于甲组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半克盈状态下拔管更有助于排尿反射的重建,出现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病例少.  相似文献   

16.
17.
刘华  杜云 《贵州医药》2021,(5):823-824
目的 研究膀胱充盈度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产科住院并实施行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3组,C组66例拔除尿管前放尿量为≤400 mL,B组66例拔除尿管前放尿量为401 mL~600mL,A组68例拔除尿管前放尿量为≥600mL,观察三组患者首次排尿量、首次排尿情况.结果 C组首次排尿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留置气囊尿管的拔管方法。方法选择对照组和实验组138例患者分别用常规拔管法和改良拔管法进行拔除留置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及尿路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的拔管方法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继发性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尿路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20.
周爱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1039-1039
我院自1994年3月~2001年6月对968例需留置导尿的患者采用了气囊导尿管留置术 ,其中6例留置气囊导尿管引起并发症 ,现就其原因、处理及预防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1例为脑外伤患者 ,5例为前列腺增生并尿潴留。均为男性 ,年龄48~83岁 ,尿道粘膜损伤1例 ,拨管困难2例 ,尿道狭窄1例 ,导尿管气囊破裂引起尿管滑脱2例。2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2 1尿道粘膜损伤 :(1)原因 :1例系带管出院的患者 ,因患者无法忍受留置导尿管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但又不懂拨管知识 ,强行拔管 ,使膨大的气囊强行拉出 ,导致尿道粘膜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