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倪金莲  彭璇 《天津医药》2021,49(4):415-418
目的 探讨单纯口服地屈孕酮在冻融胚胎移植(FET)激素替代周期中内膜转化及黄体支持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35周岁以下因各种原因全胚冷冻后首次行FET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激素替代周期进行内膜准备,当内膜厚度≥8 mm,血清雌二醇(E2)≥549 pmol/L时进行内膜转化。观察组单纯口服地屈孕酮20 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10 mg/次,2次/d)+放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 mg/d。在2组患者转化内膜3 d后行卵裂期胚胎移植,5 d后行囊胚移植。移植当日至移植后14 d,观察组继续单纯口服地屈孕酮片40 mg/d,对照组继续口服地屈孕酮20 mg/d+阴道放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 mg/d进行黄体支持,若患者妊娠则黄体支持维持至移植后60 d。比较2组患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妊娠流产率、用药满意度、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费用。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种植率分别为50.98%(78/153)、49.34%(75/152),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7.00%(67/100)、65.00%(65/100),早期妊娠流产率分别为8.96%(6/67)、9.23%(6/65),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激素替代周期FET中,单纯口服地屈孕酮进行内膜转化及黄体支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激素补充疗法在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激素补充结局的因素。方法行FET的妇女,从月经干净起(月经周期第47日)予雌二醇片(2 mg)每日1片阴道给药,月经周期第12日起B超监测子宫内膜,内膜厚度至少达到8 mm时,检测血清雌二醇,予黄体酮针剂60 mg,肌内注射,每日1次,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月经周期第157日)予雌二醇片(2 mg)每日1片阴道给药,月经周期第12日起B超监测子宫内膜,内膜厚度至少达到8 mm时,检测血清雌二醇,予黄体酮针剂60 mg,肌内注射,每日1次,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月经周期第1519日行胚胎移植,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将完成的FET周期根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比较两组的用药天数、内膜厚度和形态、生殖激素水平等。结果共纳入69例,完成72个FET周期,临床妊娠率为61%(44/72),种植率为34.3%(57/166)。妊娠组内膜转换日及胚胎移植日血清雌二醇[(1 879.07±1 318.46)、(1 834.09±988.77)pg·mL-1]显著高于未妊娠组[(1 850.21±755.27)、(1 358.82±695.65)pg·mL-1](P<0.05)。两组内膜厚度无差异,但妊娠组内膜形态明显好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用于冻融胚胎移植的激素补充周期,方法简单可行,能获得较高的妊娠率,值得推广。内膜转换日及移植日血清雌二醇高者更易于妊娠,内膜形态是影响FET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对进入周期的HRT-FET患者,在月经3~5 d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进行内膜刺激,观察对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行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在月经第2~5天,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轻吸搔刮子宫内膜,吸出血及内膜组织约0.5 m L送病理。于月经第2或3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4~6 mg/d,当子宫内膜厚度≥8 mm,雌二醇≥150 g/L,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40 mg/d,口服地屈孕酮20 mg/d。内膜转化第4天胚胎复苏第3天冷冻的胚胎,复苏后再培养24 h,观察胚胎发育良好,行胚胎移植。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增殖期改变或部分分泌期改变。接受内膜刺激的患者均未出现宫腔积液及并发症。内膜刺激组胚胎着床率36.20%,临床妊娠率55.17%;对照组胚胎着床率31.67%,临床妊娠率46.67%。内膜刺激组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3~5 d行子宫内膜搔刮刺激,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黄体支持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0例进行IVF-ET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取卵后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分组:A组(40例):取卵当日予以口服地屈孕酮,3次/d,10 mg/次,若为临床妊娠,连续用药至移植后60 d。B组(40例):取卵当日予以肌内注射黄体酮针剂,1次/d,40 mg/次,若为临床妊娠,连续用药至移植后60 d。结果A、B两组所获得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在IVF-ET术后口服地屈孕酮进行黄体支持与肌内注射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所获得的妊娠结局是一致的,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将地屈孕酮替代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  相似文献   

5.
成云云 《北方药学》2012,9(3):32-32
目的:对比性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8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9例;A组口服地屈孕酮,B组肌注黄体酮,分别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A组保胎成功率为92%,B组保胎成功率为89%,两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治疗先兆性流产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激素替代、LE促排卵两种内膜准备方案在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LE促排组于月经来潮或黄体酮撤药性出血第3~5天开始口服来曲唑5 mg/d,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直径≥18 mm,子宫内膜厚度≥8 mm,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单位肌注1次,4 d后解冻D_3胚胎,培养24 h后移植;激素替代组于月经来潮或黄体酮撤药性出血第2~3天,开始口服补佳乐4 mg/d,阴式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当子宫内膜厚度≥8 mm,血雌二醇≥135 pg/m L时,给予黄体酮注射液40 mg/d肌注,达芙通20 mg/d口服内膜转化,用药第4天解冻D3胚胎,培养24 h后移植。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及胚胎复苏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E促排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激素替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采用LE促排卵方案内膜准备有较好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并且没有药物不良反应,优于激素替代方案,对于PCOS患者来说是不错的FET准备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地屈孕酮与黄体酮临床疗效的比较,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首剂予地屈孕酮40mg口服,随后每8小时口服地屈孕酮10mg;对照组予黄体酮20mg肌注,1次/d,均用药至症状消失。结果:治疗组保胎成功44例(88%),对照组42例(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孕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继续妊娠患者随诊均无畸形病例出现。结论: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及致畸作用,可以达到与黄体酮相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建波  吴国华 《中国药业》2011,20(15):74-74
目的 比较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采用地屈孕酮片(A组)和黄体酮胶丸(B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各60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清孕酮水平.结果 A组、B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0.00%和85.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5.00%.结论 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黄体酮与地屈孕酮分别联合低剂量结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围绝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结合雌激素片0.3 mg/d;用药12 d后口服地屈孕酮片,10 mg/d,持续用药18 d。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结合雌激素片0.3 mg/d;用药12 d后,口服黄体酮软胶囊100 mg/d,连续用药18 d。30 d为一个用药周期,周期之间无停药间隔,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和血清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与对照组的7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Kupperman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的Kupperman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明显下降;血清雌二醇(E2)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血清E2和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与地屈孕酮联合低剂量结合雌激素均可显著地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但黄体酮相比于地屈孕酮更能有效延缓患者卵巢功能衰退,改善患者体内激素及卵巢功能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中滋肾育胎丸结合地屈孕酮对黄体中期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滋肾育胎丸改善黄体功能、改善妊娠率结局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我中心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排卵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6周期(地屈孕酮组)、B组232周期(地屈孕酮+滋肾育胎丸组)两组。排卵后第2天A组给予地屈孕酮黄体支持,B组给予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黄体支持,按照年龄分组比较排卵后7 d的雌二醇、孕酮水平、临床妊娠率与流产率。结果A组(地屈孕酮组)和B组(地屈孕酮+滋肾育胎丸组)比较,B组排卵后第7天,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各年龄组均较A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B组(地屈孕酮+滋肾育胎丸)各个年龄段组均高于A组(地屈孕酮组)(P<0.05)。流产率各年龄段无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周期中,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可提高患者黄体中期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可提高周期妊娠率,为滋肾育胎丸改善黄体功能、改善妊娠率结局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用于农村孕妇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早期先兆流产的农村孕妇随机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予口服地屈孕酮,对照组予黄体酮肌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保胎成功53例(88.3%),发生不良反应1例(1.67%);对照组保胎成功48例(80.0%),发生不良反应3例(5%)。结论口服地屈孕酮与肌内注射黄体酮治疗农村孕妇早期先兆流产均有较好疗效,但口服地屈孕酮治疗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度高,更有利于保胎,缺点是药品价格稍偏贵,在农村适宜地区可逐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月经或撤药性出血干净后予补肾调经方口服,每日1剂,水煎两遍,分两次服用;同时在月经或撤药性出血第16天开始服用地屈孕酮,10 mg/次,2次/d,服10 d。对照组在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每晚1片,共21 d。6个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10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清性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血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70例早期流产患者分为2组,85例予以口服黄体酮胶丸(口服组),85例予以肌注黄体酮(肌注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和临床疗效;经有效治疗并继续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我院无早期流产症状的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围生儿妊娠结局.结果 口服组与肌注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与肌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91.8%(P〉0.05);在早产儿率、低体重儿率、Apgar低分儿率、新生儿畸形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良好,口服黄体酮胶丸与肌注黄体酮的疗效相当,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的围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体期个体化补充雌激素(E2)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9个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COH)IVF-ET周期,根据其移植日E2下降水平分为3组,A组:29个周期,E2下降率≤30%,单用孕激素黄体支持;B组:186个周期,E2下降率30%50%,分为对照组113个周期单用孕激素黄体支持,试验组73个周期给予孕激素+雌激素2mg黄体支持;C组:234个周期,E2下降率≥50%,分为对照组124个周期单用孕激素黄体支持,试验组110个周期给予孕激素+雌激素4 mg黄体支持。结果各组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及移植日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对照组)、C组(对照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E2组其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日E2下降率较大时可影响妊娠结局,黄体期根据E2下降率选择性补充雌激素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地屈孕酮,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对比2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7.93±1.08)d短于对照组的(9.14±1.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例41岁女性患者因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给予雷公藤多苷(20 mg,3次/d)、泼尼松(20 mg,1次/d)、缬沙坦(80 mg,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碳酸钙(750 mg,3次/d)和骨化三醇(0.25μg,1次/d)口服。治疗1个多月后,患者因月经未来潮停用雷公藤多苷和泼尼松,但停药后月经仍未来潮,共闭经5个月。性激素检查:黄体生成激素29 U/L;卵泡刺激素7 U/L;雌二醇1168 pmol/L;催乳激素0.02 nmol/L;睾酮0.12 nmol/L;孕酮1.5 nmol/L。给予性激素地屈孕酮10 mg,2次/d口服治疗,连用10 d。停用地屈孕酮后第4天月经来潮,持续5 d。此后患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17.
何曦 《上海医药》2014,(17):20-2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子宫内膜异位手术及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月经来潮第2天皮下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每28天1次,共治疗3次)。比较两组疗效、复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的患者比例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8.54%和97.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年和2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44%、2.44%和4.8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个维度和11个因子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得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nRHa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agonist,GnRHa)-丙氨瑞林诱发排卵后对黄体功能及妊娠率与流产率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丙氨瑞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本中心2011年3-11月进行促排卵治疗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当患者优势卵泡直径≥18 mm时,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不同剂量的丙氨瑞林促使卵泡排出(HCG日).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3个治疗周期,使用HCG 10 000 IU促进卵泡排卵;B组:38个治疗周期,使用丙氨瑞林450μg促使卵泡排卵;C组:43个治疗周期,使用丙氨瑞林150μg促使卵泡排卵.比较三组患者的HCG日及黄体中期的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以及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生率.结果 B组黄体中期血清E2低于A组(P<0.01),而排卵率高于A组(P<0.05)和C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排卵率也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的子宫内膜厚度、HCG日的E2、LH、P,黄体中期的LH、P,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中度OHSS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丙氨瑞林150μg能有效诱导排卵,且对黄体中期甾体激素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使用丙氨瑞林450μg诱导排卵,排卵率高,黄体期的E2显著下降,有利于降低OHSS的发生,黄体期补充外源性的雌孕激素,有利于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确诊为异位妊娠并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9660。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6例(其中血清孕酮浓度〉10ng/ml 18例,〈10ng/mL30例1,第1日甲氨蝶呤50mg/m。单次肌肉注射,同时第1日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服3d;B组48例(其中血清孕酮浓度〉10ng/mL1760,〈10ng/mL31例),采用甲氨蝶呤50mg单次肌肉注射。两组均于1周后查血β-HCG,如血β-HCG〈15%重复第二疗程给药,最多2疗程。1周后了解监测血β-HCG下降情况,B超检查包快大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治疗前孕酮低于10ng/mL时治愈率与单用氨甲喋呤疗效相当,但治疗副反应明显增加;治疗前孕酮高于10ng/mL时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用氨甲喋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